宝马新款M5全球首发:727匹+1000牛米扭矩 国内现役加速最快

宝马新款M5全球首发:727匹+1000牛米扭矩 国内现役加速最快 车身侧面,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和宽体造型翼子板凸显了车辆的力量感,充电口位于左侧前翼子板上。车尾部分,小尺寸后扰流板、狭长的熏黑尾灯组以及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尾灯内部采用双层设计,点亮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新车的车身尺寸为5096/1970mm,轴距超过2995mm,轮胎规格为前285/40 R20,后295/35 R21。内饰方面,全新宝马M5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多媒体显示屏的双联曲面屏幕设计,搭载iDrive 8.5车机系统。而M多功能运动方向盘和桶型座椅提供了更好的驾驶支撑和体验,大量碳纤维装饰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车内的运动氛围。作为宝马国内现役加速最快的量产车型,全新宝马M5搭载了与宝马XM相同的4.4T V8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插电式混动系统,系统综合功率预计可达535千瓦,最大扭矩超过1000牛·米。车辆配备18.6kWh电池组,可提供40公里的纯电续航。传动系统预计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搭配M xDrive四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3.5秒,选装M套件后,最高时速可达305km/h。值得一提的是,车辆的底盘、内饰和发动机舱均经过加固,安装了加强件,显著提升了车身的扭转刚性,增强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与Servotronic助力转向系统相互配合,确保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拥有出色的路感反馈和精准的指向性,让驾驶者能够准确感受到路面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和后轮转向技术的加入,使得全新BMW M5在横向和纵向操控上达到了同级别车型中的顶尖水平。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新宝马M5亮相:有望下半年国内上市 起售价约112万

全新宝马M5亮相:有望下半年国内上市 起售价约112万 外观设计上,全新宝马M5在宝马5系基础上融入M空气动力学元素,包括专属前后包围、碳纤维后视镜壳、后扰流板和后扩散器,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车身尺寸调整,宽度增加67毫米,离地间隙降低18毫米,带来更宽阔的轮距和更低的车身姿态。内饰方面,全新宝马M5配备M专属Merino真皮内饰、平底M真皮方向盘、环绕式交互氛围灯、发光M标识前排座椅和一体式悬浮曲面屏,搭载宝马最新的iDrive 8.5车机系统。中控台设有个性化驾驶风格定制按钮,可调节驱动系统、驾驶模式等,M HYBRID系统运行模式可切换。选装M Drive Professional后,可使用赛道模式、M圈速计时器等。配置方面,全新宝马M5提供座椅加热、四区自动空调、全彩平视显示、宝华韦健音响、手机无线充电、电动尾门等,可选装碳纤维外部套件、Alcantara车顶内衬等。动力上,首次采用源自宝马M Hybrid V8赛车的混动技术,系统综合最大功率535千瓦,峰值扭矩1000牛·米,匹配八速M Steptronic变速箱,0至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3.5秒,最高车速250公里/小时,WLTP纯电续航67-69公里。国内在售2021款宝马M5官方指导价145.39万元。全新宝马M5的亮相,无疑将为百万级性能车市场带来新的选择。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宝马X5周年纪念版官图发布:自带越野套装 限量1000台

宝马X5周年纪念版官图发布:自带越野套装 限量1000台 新车海外起售价为79900美元(约合人民币58万元),限量1000台,预计8月份开始生产。纪念版外观与现款宝马X5相似,配备标志性的双肾格栅和激光大灯,前包围采用M运动套设计,散热开口两侧的三角形风口边框进行了黑化处理。车身侧面,阶梯式腰线和微宽出车身的侧翼子板搭配黑色轮眉,越野套装包括全车黑化边框和石灰岩灰金属色涂装,以及车顶行李架、行李包和AT越野轮胎(选装)。内饰方面,新车采用全液晶曲面双连屏和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提供多种内饰颜色和运动座椅选择。xOffroad套装的纪念版车型标配智能四轮驱动管理系统,可通过控制面板选择不同路面地形,优化四驱系统功能,包括空气悬架、限滑后差速器和车底保护板。动力系统基于xDrive40i车型,搭载3.0T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80千瓦,最大扭矩520牛·米,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和xDrive四轮驱动系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BBA标杆级车型 新款宝马3系官图发布:7月全球上市

BBA标杆级车型 新款宝马3系官图发布:7月全球上市 外观方面,新款3系的改动不大,主要在于新增了北极竞赛蓝和火红两种车身配色,以及全新19英寸轮圈选择。而国内版本将有一些细节调整,如格栅设计变化和尾部LOGO字体更新。内饰升级是新款3系的重点,换装了新样式的三辐式平底方向盘,空调出风口调整,并增加了氛围灯。挡把、一键启动按键和iDrive旋钮等处均更新为水晶材质,提升了车内质感,iDrive 8.5系统配备QuickSelect功能和AR实景导航,智能语音控制也得到增强。动力上,新款3系提供多种组合,汽油版继续使用2.0T和3.0T发动机,最大功率从156马力至374马力不等,搭配48V轻混系统。插电混动版采用2.0T发动机与电机组合,总输出功率为292马力,配备19.5kWh电池组,WLTP纯电续航最大101km(四驱版为96km)。自1975年面世以来,宝马3系已拥有超2000万用户,其中第7代产品销量超过300万辆,成为宝马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产品之一,新款3系的升级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豪华中型车市场的地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最便宜的进口宝马来了 第四代1系正式投产:搭载轻混动力

最便宜的进口宝马来了 第四代1系正式投产:搭载轻混动力 全新宝马1系在外观和内饰上进行了全新设计,同时发动机也得到升级。新车采用宝马最新家族式设计,双肾进气格栅内部结构复杂,预计配备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前灯组设计新颖,LED日间行车灯提高辨识度。前包围有两种设计,M运动套件版更具运动感。车身侧面提供两种轮辋造型,M运动套件版搭载蓝色制动卡钳和"M"标识。车身尺寸为4361/1800/1459毫米,轴距2670毫米,相比老款有所增加。内饰方面,全新宝马1系中控台装配一体式双联屏,搭载最新OS 9车机系统,支持Quickselect快捷屏幕功能。方向盘采用新样式,按键扁平化设计。标准版可选装运动型方向盘,中控台饰板融入氛围灯。动力方面,海外版宝马1系提供118d、120d和120三种动力版本,均配备48伏轻混技术。118d搭载2.0升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48马力,峰值扭矩36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8.3秒。而120d和120分别搭载2.0升柴油和1.5升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61马力和168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和28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分别为7.9秒和7.8秒,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据了解,前代宝马1系两厢版已在国内市场停售,2018款国内起售价23.18万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款宝马iX3明年底投产 全新大鼻孔设计

新款宝马iX3明年底投产 全新大鼻孔设计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车辆侧身和D柱可能会采用与宝马iX相似的设计。宝马Neue Klasse(新世代架构)将支持从主流细分车型到高性能车型的各类产品,核心技术包括800伏高压系统、第六代eDrive电驱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组等。新世代车型将使用专为该架构设计的第六代圆柱电芯,预计在WLTP工况下能提升30%的续航里程,同时有望将成本降低多达50%,宝马的目标是将纯电车型的制造成本降至与最先进的内燃机车型相同。现款宝马iX3的国内官方指导价区间为40.50万-44.50万元,提供后置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210千瓦,最大扭矩400牛·米,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540公里(领先型)和530公里(创领型)。全新宝马iX3上市后,将与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竞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款路虎揽胜运动版SV上市:中国大陆限量15台 有钱未必能买到

新款路虎揽胜运动版SV上市:中国大陆限量15台 有钱未必能买到 该车是路虎揽胜运动版的高性能版车型,不仅拥有专属的运动风格套件,还搭载了来自宝马的发动机。相较于普通版,揽胜运动版SV拥有运动风格的碳纤维外观套件,其配备了熏黑进气中网和RANGE ROVER标志,下包围拥有宽大的进气口设计,能够给刹车系统提供充足的散热气流,保证其正常工作。该车定位于中大型SUV,车身尺寸为4970*2047*1814mm,轴距2998mm,配备23英寸五辐碳纤维轮圈,并提供属的Brembo Octyma 8活塞前卡钳,且采用独特的交错式排列活塞,可大幅提升制动效率。车尾造型变化不大,配备了熏黑扰流板,后包围有所升级,两侧拥有导流槽,双边共四出排气采用碳纤维覆盖件点缀。内饰方面,整体布局与现款路虎揽胜运动版差别不大,新增碳纤维覆盖件和金属材质点缀,方向盘相较于普通版路虎揽胜运动版做了一些升级,中控台配备了13.1英寸的悬浮曲面屏,并引入最新一代Pivi Pro4娱乐系统。动力系统无疑是这款车最强的核心,其搭载了来自宝马的4.4T V8发动机+8AT变速箱,配轻混系统,可输出635马力,峰值扭矩750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为3.8秒,极速可以达到290km/h。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搭载液压联动6D动态空气悬架系统,用半主动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防倾杆,使其具有控制车辆俯仰和侧倾的功能,在急加速、制动和转弯状态下保持平衡的车身姿态。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