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二期最大水下生产设施完成就位

“深海一号”二期最大水下生产设施完成就位 据了解,“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位于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的海域,该区域水深近千米,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涵盖了新建的综合处理平台、水下生产系统、海底管道以及脐带缆等多项重点设施。其中,“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结构雄伟壮观,总高度达到了136米,相当于近49层居民楼的高度,总重量超过1.4万吨,简直相当于9000余辆小汽车的重量之和。水上生产设施由东、西组块以及乙二醇回收再生处理装置和栈桥组成,整体重量超过7500吨,其甲板片投影面积之大,足以覆盖5个标准篮球场。值得一提的是,“深海一号”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其勘探开发难度之大、水深之深均为国内之最。自投产以来,该气田已累计产气超过70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该气田的高峰年产量,预计可提升50%,达到年产天然气45亿立方米,为我国的能源供应增添新的动力。这一重大进展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国家的能源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首座核电站,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于2016年投入商业运行;二期工程3、4号机组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其中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已于2023年3月25日投产发电,首循环安全可靠运行,2023年度能力因子达98.2%,创国内三代堆最优纪录。据悉,防城港核电站三台在运机组累计上网电量已超12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3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888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7万公顷森林,对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优化广西能源(维权)结构、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海葵一号”即将完成海上安装 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

“海葵一号”即将完成海上安装 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 这款由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海葵一号”,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更展现了我国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卓越实力。其最大直径约90米,高度媲美近30层高楼,设计排水量高达10万吨,且最大储油量能达到惊人的6万吨。这一庞大设施能够连续在海上稳定运行长达15年之久,无需回坞维修。此外,另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在此间揭晓。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海基二号”已成功完成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它具备每天处理近5600吨原油的能力,为亿吨级深水老油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蓬勃发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 4000 米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 4000 米 据新华社,7 月 9 日从上海市政府举办的发布会获悉,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 “开拓二号” 日前成功完成海试。“开拓二号” 连续完成 5 次着底采矿,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实现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 4000 米,最深达 4102.8 米,在国内首创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等深海采矿领域多项技术。

封面图片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 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就位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 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就位 “海基二号”导管架作业于平均水深约324米的海域,总高度达到惊人的338.5米,总重量更是高达37000吨。其用钢量接近著名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几乎达到了国内建造场地、运输、安装装备及船舶的能力极限。这一巨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面临了地基沉降、大型吊装、重量尺寸控制、装船运输、安装等一系列技术挑战,但我国工程师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克服了这些难题。导管架平台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海基二号”导管架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基座”,稳稳地将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托举在海面上,为海洋油气的开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建成后的“海基二号”将服务于我国珠江口盆地的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的二次开发项目。它每天能够处理近5600吨原油,为亿吨级深水老油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持续发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船舶首台深海采矿车即将海试:可通过导航路径规划完成自主行走

中国船舶首台深海采矿车即将海试:可通过导航路径规划完成自主行走 同时,工程人员开发了摆动铣削式挖掘头、四履带悬挂车架和具有自主行走功能的集成控制系统,采矿车可以通过导航及路径规划,完成自主行走。中国船舶集团表示,深海采矿是我国深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科技正在加快从“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向“深海开发”迈进。深海多金属硫化物是一种富含铜、锌、铁、铅及贵金属金、银、铂族等多种金属的深海矿产资源,其金属资源量是已知陆地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储量的600多倍,铜资源以目前的生产速度可持续6000年以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总投资约 15 亿元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开工建设

总投资约 15 亿元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核集团了解到,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 “国铀一号” 示范工程,今天(12 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开工建设。“国铀一号” 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约 15 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天然铀生产基地。(央视新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