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能源大战,特斯拉中场“失守”

中外新能源大战,特斯拉中场“失守” 这一喜一悲,也逐渐让特斯拉的“狼狈”浮出水面。今年前三个月,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遭遇严重的滑铁卢,交付量为38.7万辆,环比下滑20%,同比跌幅也近9%。事实上,特斯拉去年的销量就不太乐观。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80.9万辆,同比增幅降至38%,总营收仅同比增长3%,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39%。2024年,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先行者”的光环愈加暗淡。目前来看,至少大多数人都在唱衰特斯拉。华尔街投资机构预测过,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增速将低于20%,远低于前两年特斯拉35%-50%的增速。就连特斯拉自己也向市场透露,在2024年,公司的全球汽车销量将延续2023年的惨淡。特斯拉在失守,这不是空穴来风,全球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得马斯克寝食难安。马斯克的“王座”出现裂痕特斯拉的确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捏一把汗。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北美大本营,还是曾经赖于增长的中国地区、新能源汽车意识最强的欧洲地区,特斯拉都逐渐要守不住了。数据显示,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自去年起就慢慢缩减。2023年,美国纯电动车的总销量规模为120万辆左右,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为5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通用、宝马、福特、Stellantis……这些之前不被特斯拉放在眼里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圈大放异彩。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又在悄然下滑,有机构预测过,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率仅为9%。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在过去三年里,美国电动车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曾高达65%。开始收紧的市场风口正在逼迫特斯拉让出一部分领地,而在美国之外,特斯拉也遭受到了同样的打击。以我国为例,3月份,特斯拉在国内零售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滑18.6%;1-3月零售销量为13.2万辆,同比下滑3.6%。市场排名也一再被比亚迪与吉利超越。此外,欧洲电动车市场也在降温,去年12月的电车销量同比下跌16.9%。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除了要面临一些市场流失,还要面临毛利率走低的危机。2023年,特斯拉丝毫没有从前“盈利王者”的劲头,毛利率一路走低,前三季度分别为19.3%、18.2%、17.9%。要知道,特斯拉是全球为数不多能持续盈利的电车企业,但经过接二连三的价格战,其单车利润最严重的时候,下探到不足两万。在特斯拉汽车业务低迷之际,手握多个“梦想”的马斯克颇为焦虑。一直以来,特斯拉都不吝啬花钱,其研发投入也是全球新能源车企最高的。但就在去年,特斯拉的压力倍增。2023年,特斯拉用于研发和资本支出的费用分别达到39.69亿美元(287亿人民币)和48亿美元(347亿人民币),尽管这个数字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可还是被比亚迪比了下去。2023年数据显示,比亚迪研发费用为395.7亿元,同比增长112.15%,较特斯拉同期约284亿元高出111.8亿元。一高一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比亚迪去年申请的专利超过6700项,一举抢了特斯拉风头。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现金流也在减弱。2023年,特斯拉营运现金流为133亿美元(952亿元人民币)。可是同期,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697亿元人民币。2024年,特斯拉最大的任务不是造车卖车,而是全球科技势力久攻不下的自动驾驶。马斯克更是透露,今年要往以Robotaxi为主的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超过100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要源源不断的投入。毕竟Robotaxi涉及到的成本巨大,广汽资本研报显示,配备安全员的改装无人出租车整体成本高达107万元。因此,一向财大气粗的特斯拉也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了。突如其来的大幅度裁员就是最好的印证。没有谁是不灭的神话,特斯拉如此,马斯克也是如此。全球“防御战”已开始特斯拉当前的境遇十分明了,一方面是全球新能源市场跌下风口,另一方面则是车企对特斯拉的态度由敬畏,变成正面挑战。国内有蔚小理、华为、小米……日系、韩系、德系等传统车企也在放大新能源野心。以美国市场为例,特斯拉在美国最强的对手是丰田与本田主导的日系混动车。2023年,美国的混动车销量第一次突破了100万辆,有机构预测,到2024年,美国混动车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4%,反观纯电车只有10%。特斯拉目前缺少的混动矩阵,让其在美国市场渐受“排挤”。加上韩系也来势汹汹,现代汽车官方消息显示,早在2022年1-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电动车销量就达到2.1万台,超过福特Mach-E的1.5万台排在第二,市场占有率也一样排在第二。不过,最令特斯拉头疼的大概还要数一众国产车企。曾几何时,国内造车势力会从基本的市场定价上避开特斯拉的区间,防止发生正面冲突。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车企喜欢对标特斯拉,小米宣发新车更是句句不离特斯拉。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国产造车势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这几年,慢慢不再畏惧特斯拉的技术,反而纷纷跟进。以特斯引以为傲的一体压铸技术,国内小鹏、蔚来、理想都在效仿,就连小米也将其作为新车技术亮点之一。有意思的是,雷军还表示小米的压铸机压力为9100吨,暂时超过了特斯拉。此外,尽管国内对车企的创新潜力深表怀疑,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伪智能”正中不少海外车主的吓坏。美国CNBC一则报道就曾指出,特斯拉正被中国车企利用新技术追逐,而新技术指的赫然是一系列车载智能设备。事实上,海外汽车消费者对国内倡导的行车娱乐化、舒适度的兴趣不低,福特北美公司曾在2022年宣布了其Sync 3信息娱乐系统的新功能。车载投影仪、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在国内车主眼里可有可无的概念,恰好能迎合海外需求。主要原因就是海外不少地区的行车里程远超国内。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年行驶2.1万公里,我国2022年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只有9970公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特斯拉多年来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总销量中占比合计达96.3%,已经让市场感到审美疲劳。新能源汽车的“车海战术”早就让汽车演变成了一种新型消费品。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甚至有的车三年就换代,国内车企推新的速度不亚于街头的奶茶店。比亚迪的主销车型就有庞大的王朝系列与海洋系列,这还不算细分的轿车、SUV、MPV。可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最早也要在2025年底才会推出。不难看出,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大量造车企业迅速填补了特斯拉势力范围外的空白市场。紧接着,又将触手伸向了特斯拉固守多年的老地盘。特斯拉已然成了全球车企的“眼中钉”。“坏日子”还在后头?从某种角度来看,特斯拉的发展能反映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兴衰。在特斯拉遇冷之际,其他车企的现状也未必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光鲜。比亚迪就是典型的例子,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2.44万辆,同比增长13.96%。尽管增长还在继续,可增速却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去年同期,比亚迪的增长速度还高达92.43%。全球各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执念似乎少了大半。特别是一度要全面电动化的欧洲地区,甚至被迫延迟了燃油车的禁令推行。公开资料显示,原定要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的英国,目前已经将计划推迟到了2035年。无独有偶,德国原计划持续到2024年年底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提前在去年年底宣布结束。法国也对补贴计划提出了更多限制。欧洲之外,美国放宽了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的目标。我国也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热度降温,带给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竞争加剧。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总量达到192.36万辆,占整体市场14%。在收紧的大环境下,各家车企...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报:比亚迪今年有望超特斯拉 挑战全球电车销冠

研报:比亚迪今年有望超特斯拉 挑战全球电车销冠 而2023年纯电动车排名仍由特斯拉夺冠,市占率19.9%,比亚迪位居第二,紧追在后。但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全年销量落差已缩小至24.8万辆,这主要归功于比亚迪在中国市场销量稳定,海外销量也持续提高,加上海外基地启用。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比亚迪今年将有机会挑战特斯拉纯电车龙头位置。此外,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车销售地,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拥有约60%的市占率,但在高基期的情况下成长趋缓,加上其他区域的销量成长有限,弥补不了中国市场的缺口。故将导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出现减缓,预估2024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为1,687万辆,同比增长29.5%。而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方面,中系品牌在车款多样性、定价和智能化功能有较大优势,摆脱单一生产地问题后,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但同时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贸易屏障,阻挡中国新能源车加速拓张全球版图的速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车在泰国新工厂下线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车在泰国新工厂下线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选择了海豚车型,这也是泰国市场的主力车型,官方指导价 699999 泰铢(约13.9万元人民币)起,长续航车型859999泰铢(约17.1万元人民币)。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发表讲话表示,比亚迪于2022年正式进入泰国市场,在泰国新能源市场中份额占比已经达到了41%,每卖三辆就有一辆是比亚迪。从2023年1月到现在,比亚迪已经连续18个月蝉联泰国新能源销量冠军,在泰国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市场份额。今年3月25日,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时隔三个多月,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竣工,同时也迎来了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特斯拉Model Y遥遥领先 欧洲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公布

特斯拉Model Y遥遥领先 欧洲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公布 特斯拉Model Y今年前两个月,欧洲共注册了超过400000辆乘用插电式汽车,约占总市场的20%。作为参考,2023年,欧洲共注册了超过300万辆乘用插电式电动汽车,比2022年增长了16%。市场份额为24%。2月欧洲插电式电动汽车销量排行在热门插电式车型方面,特斯拉Model Y以近20000辆的新注册量继续领跑欧洲市场。特斯拉Model 3以超过8000辆的销量位居第二。其他几个车型例如标致e-208、沃尔沃XC40、MG 4的销量也达到了大约5000辆,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众ID.3或ID.4并未进入前10名,分别位列第19和第20。1-2月欧洲地区品牌和车企插电式电动汽车销量排行在车企排名方面,在今年前两月中,特斯拉在插电式汽车领域也是最受欢迎的品牌,略微领先于宝马和奔驰。在汽车集团方面,大众集团以19.5%的份额独占鳌头,其次是Stellantis(12.2%)和特斯拉(11.6%)。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沃尔沃汽车集团以9.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略微领先于奔驰的9.2%、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3月份销量大幅增长,目前中国车企推动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一季度,比亚迪共售出62.6263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13%。该公司周一表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下降后,3月份销量猛增46%。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共售出约30.0114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1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约为32.4万辆,增长14%,占该公司第一季度总销量的52%。相比之下,接受 FactSet 调查的分析师预测,特斯拉1至3月的全球销量约为45.7万辆。预计特斯拉将于本周二正式公布相关数据。比亚迪周一还公布3月份出口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增长了近两倍,达到3.8434万辆。

封面图片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回顾过去的发展,自2008年第一辆比亚迪F3 DM发布到2021年5月完成中国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花费了13年的时间。从2021年到2022年11月,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比亚迪就完成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目标。仅仅过去9个月,比亚迪再次宣布将下线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平均每天就可以生产出7407辆新能源汽车。从最新的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到,3月11日至3月17日,比亚迪包揽了前三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去年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成为首个在欧盟地区建设乘用车工厂的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在泰国曼谷罗勇府的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比亚迪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将由三座工厂组成,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滚装船也是比亚迪出海战略的一部分,比亚迪活动中称,今年1月,比亚迪首条汽车运输滚装船首航成功,标志着本集团海外市场拓展进入新阶段。未来亦将有更多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为本集团汽车出海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也推动整个汽车出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比亚迪2024年3月销量302459辆,乘用车销售301631辆,环比增长147.8%,比亚迪品牌王朝丨海洋286712辆,腾势汽车10279辆,仰望汽车1090辆,方程豹3550辆。其中,3月乘用车出口38434辆。3月,仰望旗下首款车型仰望U8销售达1090辆,上市交付至今累计销量达5523辆,保持百万级新能源SUV月销量第一。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