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破解140年前南极巨型海蜘蛛繁殖之谜

科学家破解140年前南极巨型海蜘蛛繁殖之谜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南极洲巨型海蜘蛛的繁殖行为有了重大发现,揭示了巨型海蜘蛛的发育过程,并为更广泛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启示。这项研究涉及在冰下观察交配行为和卵的发育,标志着在了解这些以"极地巨人"著称的生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对全球海洋生物学产生了影响。资料来源:R. Robbins海蜘蛛,或称pycnogonids,是在全球海洋栖息地发现的一类类似蜘蛛的无脊椎动物。大多数物种比指甲还小,但一些南极物种的腿展(一条腿的顶端到另一条腿的顶端)超过一英尺。这些动物是"极地巨人症"的一个著名例子。"极地巨人症"是指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的某些生物比气候温暖地区的同类长得大得多的现象。""在大多数海蜘蛛中,父母中的雄性会在婴儿发育期间抱着它们四处走动来照顾它们,"马诺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首席研究员艾米-莫兰(Amy Moran)说。"奇怪的是,尽管描述和研究可以追溯到140多年前,但从来没有人见过南极巨型海蜘蛛育雏,也不知道它们的发育情况。"莫兰的实验室研究极地巨型动物已有十多年。2021 年 10 月,莫兰和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亚伦-托(Aaron Toh)和格雷厄姆-洛贝特(Graham Lobert)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南极洲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他们潜入冰下,用手收集了似乎正在交配的巨型海蜘蛛群,并将它们运送到水箱中进行观察。左起:Graham Lobert、Aaron Toh 和 Amy Moran。图片来源:马诺阿大学令他们惊讶的是,两个不同的交配群体产下了数千枚小卵。父母中的一方(很可能是父亲)没有像大多数海蜘蛛那样带着孩子直到孵化,而是花了两天时间将卵附着在岩石底部,让它们在那里发育数月,然后孵化成小幼虫。研究人员的发现发表在2024年2月的《生态学》上。Toh说:"我们非常幸运能够看到这一切。有机会在南极洲直接与这些神奇的动物一起工作,意味着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从未有人想到过的东西"。产卵后几周内,卵上长满了微型藻类,提供了完美的伪装。洛贝特说:"即使我们知道卵在那里,我们也几乎看不到它们,这可能就是研究人员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的原因。"莫兰在一次研究潜水中,捡到一只大海蜘蛛。资料来源:R. Robbins英国南极调查局的著名南极生物学家劳埃德-佩克(Lloyd Peck)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南极海洋物种的一般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只掌握了少数物种的数据,因此,像这样的论文对于揭示动物在世界海洋中研究最少的地区之一是如何运作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南极洲的隐秘绿洲:科学家在冰海中发现潜在的生命摇篮

南极洲的隐秘绿洲:科学家在冰海中发现潜在的生命摇篮 研究表明,南极洲海冰中的开阔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可能会使沿海动植物在未来得以生长,从而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当地的生态系统。图片来源:Ceridwen Fraser在奥塔哥海洋科学系研究员格兰特-达菲(Grant Duffy)博士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发现了意想不到的证据,表明南极洲周围的多水层面积正在急剧增加,而且它遵循着一个有趣的周期,大约每16年增加和缩小一次。达菲博士说:"这些趋势令人着迷我们以前从未注意到它们。我们还不完全清楚是什么在驱动这种周期模式,但它对生态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共同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家 Ariaan Purich 博士说,周期模式似乎与大气驱动因素相吻合,其中包括环南极模式,这是一种环绕南极并影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天气的气候现象。"最近南极海冰覆盖率创历史新低与海洋变暖有关,"Purich 博士说。"在沿海环境中,大规模的大气变化和趋势会与不断变化的海洋条件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海冰的覆盖范围。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令人兴奋的见解,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沿海海冰的覆盖范围。"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海洋科学系的 Ceridwen Fraser 教授说,这些结果对于预测南极洲沿海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时会发生什么也至关重要。弗雷泽教授说:"我们知道,许多非本地动植物都可以到达南极洲,例如通过漂浮的海带漂流到南极洲。目前,由于沿岸冰层的冲刷,它们大多无法定居。冰层的减少可能会给一些沿海动植物创造定居的机会这对南极本地沿海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达菲博士表示同意。他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南极沿岸的开阔水域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这些不断变化的沿海环境意味着生态系统必须适应和改变。"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雪龙2号访港 陈丹红︰南极「秦岭站」将成中外科学家合作平台

雪龙2号访港 陈丹红︰南极「秦岭站」将成中外科学家合作平台 国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应邀以香港为回航首站,昨日抵港展开访问。国家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出席由中大主办的气候变化国际会议致辞表示,中国的极地考察已有40年历史,从派出第一支南极考察队起,中国致力促进对南北极的认识等,加强极地气候、环境、海洋和生态研究,为认识、保护及利用极地,贡献中国力量。她表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今年2月开站,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将成为中外科学家合作的开放平台。中大校长段崇智提到,「雪龙2」号科学家将会与本地的大学生及中学生对话,相信能启发学生为气候变化作出更多贡献。「雪龙2」号访港筹备委员会主席马逢国表示,相信科学家在分享经历及发现时,能提升年轻人对科研的兴趣。他又认为「雪龙2」号能体现爱国精神,展示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可激发更多年轻人投入有关工作。 2024-04-09 11:22:25

封面图片

未被发现的融化威胁 科学家发现新的南极临界点

未被发现的融化威胁 科学家发现新的南极临界点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冰原接地带的未计算过程,目前的模型低估了全球变暖对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综合这些发现可以改进未来的气候预测。目前,预测海平面上升的模型没有考虑到这一过程,因此,新成果可以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世界,以及沿海地区需要适应的程度。这些研究结果由英国南极调查局(BAS)的科学家完成,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我们已经发现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出现一个新的临界点,"新论文的第一作者、英国科学院冰动力学研究员亚历克斯-布拉德利(Alex Bradley)说。"这意味着我们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可能大大低估了"。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冰原下面一个被称为接地带的区域,也就是陆基冰与海洋交汇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陆基冰移动到周围的海洋中,最终融化这一过程发生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海岸周围,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这项新研究模拟了海水如何渗入陆地和冰层之间,以及海水如何影响冰层的局部融化、润滑冰床并影响冰层滑向海洋的速度。研究还探讨了这一过程如何随着水温升高而加速。"冰原对其接地带的融化非常敏感。"布拉德利说:"我们发现接地带的融化表现出一种'类似临界点'的行为,即海洋温度的极小变化就会导致接地带融化的极大增加,从而导致其上方冰层的流动发生极大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冰原接地带融化的暖水打开了新的洞穴,使暖水进一步进入,从而导致更多的融化和更大的洞穴,如此循环。之所以会出现临界点,是因为水温的微小上升都会对融化量产生巨大影响。布拉德利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其他机构使用的模型目前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的冰融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似乎比预期的缩减得更快。将这项新工作的结果纳入此类模型,可以得出更可靠的估计。"这是缺失的物理学,我们的冰盖模型中没有。它们没有能力模拟地表冰层下的融化,而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我们正在努力将这一点纳入我们的模型中,"他补充道。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揭开格陵兰接地带融化之谜

科学家揭开格陵兰接地带融化之谜 彼得曼冰川排水量约占格陵兰冰原的 4%,它正无情地向北冰洋移动。一项新的观测和建模研究表明,冰川比以前想象的更容易受到温暖海水侵入其底部的影响,从而导致加速融化,并增加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潜在严重性。图片来源:Eric Rignot / UCI在最近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一篇论文中,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欧洲多项卫星任务提供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绘制了彼得曼冰川的潮汐运动图,并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通用计算模型估算了气候变化对冰川、海水和陆地等复杂环境的影响。冰川与海洋相互作用认识的进展"卫星数据显示,随着潮汐的变化,冰川会移动几公里(或几千英尺),"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系统科学博士候选人拉特纳卡尔-加迪(Ratnakar Gadi)说。"通过将这种迁移计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海洋数值模型,我们能够估算出 2000 年到 2020 年间冰层大约会变薄 140 米(460 英尺)。平均而言,融化速度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每年约 3 米增加到 2020 年代的每年 10 米。"该论文的资深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系统科学教授埃里克-里格诺特(Eric Rignot)说,他的团队近年来进行的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使极地冰川研究人员对海洋和冰川相互作用的思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边界是尖锐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它扩散到一个非常宽的区域,即'接地带',有几公里宽,"里格诺特说,他同时也是美国宇航局JPL的高级研究科学家。"海水随着该区域海洋潮汐的变化而涨落,并从下往上有力地融化接地冰"。加迪说,根据模型预测,接地带空腔口附近的融化率最高,高于冰架空腔内的其他地方。冰下水温升高和海水入侵增加,解释了沿彼得曼中央流线观测到的冰层变薄的原因。根据这项研究,接地带空腔的拉长形状是导致冰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在仅考虑海洋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运行数值模型时,研究小组发现冰层变薄了约 40 米。在第二次建模中,接地带空腔从 2 公里增加到 6 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冰层变薄增加到 140 米。对未来海平面上升预测的影响加迪说:"这些建模结果得出结论,接地带长度的变化比单纯的海洋温度升高更能显著增加融化量。研究人员指出,接地带冰雪融化减少了冰川流向大海时的阻力,加速了冰川的后退。研究人员说,这是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严重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里格诺特说:"本文发表的结果对冰原建模和海平面上升预测具有重大意义。早先的数值研究表明,如果将接地带的融水计算在内,冰川质量损失的预测值将增加一倍。本研究的建模工作证实了这些担忧。冰川在海洋中的融化速度要比之前假设的快得多。"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南极巨大冰山崩解 科学家称为自然过程

南极巨大冰山崩解 科学家称为自然过程 一块巨大的冰山从南极布伦特冰架分裂脱离。科学家说,冰山脱裂是“冰架崩解”这种自然过程所造成的,并非气候变化的结果。科学家一直在观察布伦特冰架的主要裂缝,并已经预料到裂缝会扩大到完全断裂。英国南极研究站距离裂缝20公里远,科研人员没有任何危险。

封面图片

科学家终于能够解释南极海冰上存在巨大洞穴的原因

科学家终于能够解释南极海冰上存在巨大洞穴的原因 研究人员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南极洲的Maud Rise冰间湖在 2016 年和 2017 年从几乎看不到海冰到变得和瑞士一样大的原因。图为Maud Rise冰间湖及其周围海冰浓度的数据图像。图片来源:Birte Gülk2024 年 5 月 1 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理解的一个关键过程,即这种被称为"聚能区"(polynya)的开口是如何形成并持续数周的。由南安普敦大学、哥德堡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了Maud Rise冰间湖- 因其生长在威德尔海的水下山状地貌上而得名。他们发现,风、洋流和海底独特的地理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将热量和盐分输送到海面上,从而产生了这种现象。在南极洲,冬季海洋表面结冰,海冰覆盖面积约为美国大陆面积的两倍。在沿海地区,海冰每年都会出现裂口。在这里,沿海强风吹离大陆,将冰层推开,露出下面的海水。在离海岸几百公里远、水深几千米的开阔海域,海冰上形成的多旋回要罕见得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卫星拍摄的Maud Rise冰间湖。当暖水被洋流带到海面上时,开阔大洋上的海冰就会形成多水层。资料来源: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阿迪提亚-纳拉亚南(Aditya Narayanan)说:"Maud Rise冰间湖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的,当时首次发射了可以观测南大洋海冰的遥感卫星。从 1974 年到 1976 年,它连续出现了几个冬天,当时的海洋学家认为这是每年都会出现的现象。但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它只是偶尔出现,而且间隔时间很短。""2017年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第一次在威德尔海出现如此大面积和长寿的冰间湖"。2016 年和 2017 年期间,环绕威德尔海的大型环形洋流变得更加强劲。其后果之一是,深层的暖咸水上升,使盐分和热量更容易垂直混合进入表层海水。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哥德堡大学物理海洋学教授法比安-罗凯(Fabien Roquet)说:"这种上升流有助于解释海冰是如何融化的。但是,海冰融化会导致表层水变清,这反过来又会阻止混合。因此,必须有另一个过程才能使冰间湖持续存在。必须有额外的盐分从某个地方输入。"研究人员利用遥感海冰地图、自主浮标和标记的海洋哺乳动物的观测数据,以及海洋状态的计算模型。他们发现,当威德尔海海流围绕冰间湖起流动时,湍流漩涡将盐分带到海山顶部。从这里开始,一种叫做"埃克曼迁移"的过程帮助将盐分迁移到了Maud Rise的北侧,也就是多岩层最初形成的地方。埃克曼漂移是指水流与上方的风向成 90 度角移动,从而影响洋流。合著者、南安普顿大学的阿尔贝托-纳维拉-加拉巴托教授说:"埃克曼输运是增加盐分平衡、维持盐分和热量向地表水混合所必需的重要因素。"这项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萨拉-吉尔教授说:"多旋回带形成后,其印记会在水中保留多年。它们会改变水的流动方式以及洋流将热量带向大陆的方式。在这里形成的浓密水域可以遍布全球海洋。"Maud Rise冰间湖形成的一些过程,如深层咸水上涌,也在推动南大洋海冰的普遍减少。吉尔教授补充说:"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观测以来,南大洋海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趋势,这一趋势始于 2016 年左右。在此之前,它一直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