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预测 2050 年全球预期寿命将有重大飞跃

新研究预测 2050 年全球预期寿命将有重大飞跃 这一趋势主要是由公共卫生措施推动的,这些措施预防并提高了心血管疾病、COVID-19 以及一系列传染病、孕产妇、新生儿和营养性疾病(CMNNs)的存活率。这项研究表明,疾病负担向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持续转移,以及肥胖、高血压、非最佳饮食和吸烟等 NCD 相关风险因素的暴露,将对下一代的疾病负担产生最大影响。随着疾病负担继续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MNNs)向非传染性疾病(NCDs)转移,从丧失寿命年数(YLLs)向残疾寿命年数(YLDs)转移,预计有更多的人寿命会延长,但健康状况不佳的年数会增加。全球预期寿命预计将从 2022 年的 73.6 岁增加到 2050 年的 78.1 岁(增加 4.5 岁)。全球健康预期寿命(HALE)一个人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预期可活的平均年数将从 2022 年的 64.8 岁增加到 2050 年的 67.4 岁(增加 2.6 岁)。为了得出这些结论,该研究预测了 2022 年至 2050 年期间 204 个国家和地区的特定病因死亡率、YLLs、YLDs、残疾调整寿命年数(DALYs,即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和过早死亡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数)、预期寿命和 HALE。华盛顿大学健康度量科学主席兼健康度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所长克里斯-默里(Chris Murray)博士说:"除了整体预期寿命的延长之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预期寿命差距也将缩小。这表明,虽然最高收入地区和最低收入地区之间的健康不平等仍将存在,但差距正在缩小,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差距将最大。"默里博士补充说,加快减轻全球疾病负担的最大机会是通过旨在预防和减轻行为和代谢风险因素的政策干预。这些发现建立在《柳叶刀》杂志同时发布的《2021 年 GBD 风险因素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这项随附研究发现,自 2000 年以来,代谢风险因素导致的健康状况不佳和早逝损失的总年数(以残疾调整生命年衡量)增加了 50%。该研究还提出了各种替代方案,以比较如果不同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能够在 2050 年前消除几个关键风险因素组的暴露,可能产生的健康结果。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GBD合作单位负责人斯坦因-埃米尔-沃尔塞特(Stein Emil Vollset)博士说:"我们预测了不同替代方案之间全球残疾调整寿命年数负担的巨大差异,以了解哪种方案对我们的总体预期寿命数据和残疾调整寿命年数预测影响最大。"在全球范围内,'改善行为和代谢风险'方案的预测效果最强,与'参考'方案(最有可能)相比,2050年的疾病负担(残疾调整寿命年数)将减少13.3%。"作者还设计了另外两个方案:一个侧重于更安全的环境,另一个侧重于改善儿童营养和疫苗接种。虽然"改善行为和代谢风险"方案对全球残疾调整寿命年数负担的影响最大,但我们也预测"更安全的环境"和"改善儿童营养和疫苗接种"方案对疾病负担的减少超过了我们的参考预测,IHME预测部助理主任阿曼达-史密斯(Amanda E. Smith)说。"这表明需要在这些领域继续取得进展和投入资源,并有可能在 2050 年之前加速取得进展"。穆雷博士继续说:"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通过提前应对这些不断上升的代谢和饮食风险因素,特别是与高血糖、高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有关的风险因素,我们可以影响全球健康的未来。"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球预期寿命延长了6.2岁 然而COVID-19破坏了这一进展

全球预期寿命延长了6.2岁 然而COVID-19破坏了这一进展 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尽管 COVID-19 大流行带来了挑战,但研究人员发现,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超级地区在 1990 年至 2021 年期间的预期寿命净增幅度最大(8.3 岁),这主要归功于慢性呼吸道疾病、中风、下呼吸道感染和癌症死亡率的降低。该超级区域对 COVID-19 大流行病的有力管理有助于保持这些成果。在 1990 年至 2021 年期间,南亚的预期寿命净增长在超级区域中位居第二(7.8 岁),这主要归功于腹泻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急剧下降。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美国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首席研究科学家Liane Ong博士说:"我们的研究展现了一幅细致入微的世界卫生图景。一方面,我们看到各国在预防腹泻和中风死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 COVID-19 大流行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损失。"COVID-19 对全球健康的影响研究还强调了 COVID-19 如何 30 年来首次彻底改变了五大死因。COVID-19 取代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杀手中风,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这项研究提供了《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的最新估计数据。作者发现,COVID-19 流行病打击最严重的超级地区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两个地区在 2021 年因 COVID-19 而损失的预期寿命年数最多。在记录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巨大生命损失的同时,研究人员还指出了每个超级地区预期寿命延长的原因。从不同的死亡原因来看,研究发现肠道疾病(包括腹泻和伤寒)造成的死亡人数急剧下降。从 1990 年到 2021 年,这些改善使全世界的预期寿命延长了 1.1 岁。在此期间,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减少使全球预期寿命增加了0.9岁。在预防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推动了全球预期寿命的提高,包括中风、新生儿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就每种疾病而言,死亡人数的减少在 1990 年至 2019 年期间最为明显。改善健康状况的地区成功案例在区域一级,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的预期寿命增长幅度最大,在 1990 年至 2021 年期间猛增了 10.7 岁。腹泻疾病的控制是该地区预期寿命提高的主要原因。东亚的预期寿命增幅位居第二;该地区成功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的死亡起到了关键作用。GBD 2021 研究测量了全球、地区、国家和国家以下各级按死因分列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数。分析将特定死因与预期寿命的变化联系起来。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导致预期寿命增减的疾病,还研究了不同地区的疾病模式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这是一个"加深我们对降低死亡率战略的理解的机会......[这]可能会揭示成功实施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地区"。《2021 年世界卫生发展报告》重点介绍了在预防重大疾病和伤害致死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地方。它还强调了一些负担最重的疾病目前如何集中在某些地方,突出了干预的机会。例如,2021 年,肠道疾病造成的死亡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对于另一种疾病疟疾,研究人员发现,90%的死亡发生在仅有世界12%人口居住的地区,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经中非到莫桑比克的一片土地上。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IHME 国家以下各级疾病负担估算主任 Mohsen Naghavi 教授说:"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避免儿童死于肠道感染(包括腹泻病),而且在抗击这种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他补充说:"现在,我们需要集中精力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加强和扩大免疫计划,并开发针对大肠杆菌、诺如病毒和志贺氏杆菌的全新疫苗。"除了提供有关 COVID-19 的新见解外,该研究还揭示了糖尿病和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些疾病在每个国家都在增加。研究人员还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等疾病的防治进展并不均衡。高收入国家降低了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但许多低收入国家却没有。该研究的资深作者、IHME高级研究经理伊夫-伍尔(Eve Wool)说:"国际社会必须确保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能获得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减少了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的救生工具。"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世卫:到2050年新增癌症病例将增至逾3500万起

世卫:到2050年新增癌症病例将增至逾3500万起 世界卫生组织星期四(2月1日)说,到2050年,新增癌症病例预计将增至3500多万起,比2022年高出77%。 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吸烟、喝酒、肥胖和空气污染是导致癌症病发率上升的主因。 一份声明说:“预计到2050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超过3500万起,”这与2022年约2000万起癌症病例相比,增加了77% 。 “全球癌症负担的快速增长即反映了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长,也反映了人们接触风险因素的变化,其中一些风险因素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烟草、酒精和肥胖是癌症病发率上升背后的关键因素,而空气污染仍然是环境风险因素的主要驱动因素。” 世卫组织说,预计最发达国家的病例数增幅最大,与2022年的预估病例数相比,2050年新增病例预计将增加480万。 不过,全球癌症负担日益加重,这也凸显了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不平等。 IARC指出,每五人当中约有一人,一生中会罹患癌症;其中九分之一的男性,以及12分之一的女性将死于癌症。 不过,癌症的威胁会因为患者的居住地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最发达国家,每12名妇女就有一人一生中患上乳癌,但每71名妇女中,只有一人死于该疾病。反观在人类发展指数较低的国家,每27名妇女中就有一人罹患乳癌,但每48名妇女就有一人死于乳癌。 IARC检测部门副主任苏尔约马塔拉姆说,这些国家的妇女“确诊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较晚被诊断出患癌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治疗,她们死于这种疾病的风险要高得多。” 2024年2月1日 9:31 PM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新冠在两年内导致1300万人死亡 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

世卫组织:新冠在两年内导致1300万人死亡 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 世卫组织指出,在短短两年内,这场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预期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与2012年持平。报告显示,美洲和东南亚受影响最为严重,2019年至2021年期间,该地区的预期寿命下降了约3岁。与此同时,世卫组织表示,西太平洋地区在大流行的头两年“受到的影响最小”。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我们必须记住,人类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多么脆弱。在短短两年内,新冠大流行就摧毁了过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他强调,因此不仅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而且要保护卫生方面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新冠疫情最初于2019年底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流行病。医学杂志《柳叶刀》此前曾表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800万。世卫组织的报告还强调,在大流行之前,非传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杀手,包括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症以及糖尿病,占2019年所有死亡人数的74%。此外,世界还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日益严重的问题。2022年,5岁及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过10亿,同时有超过5亿人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也很严重,有1.48亿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尽管大流行造成了挫折,但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十亿”目标和与卫生有关的指标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三个十亿”目标即:全民健康覆盖受益人口新增10亿人;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受到更好保护的人口新增10亿人;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亿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预测认为即使全球变暖完全停止 阿尔卑斯山的冰层到2050年也将减少34%

预测认为即使全球变暖完全停止 阿尔卑斯山的冰层到2050年也将减少34% 洛桑大学及其合作伙伴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如果全球变暖现在停止,到2050年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量将减少34%;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冰量将减少高达65%。2009 年的瑞士阿莱奇冰川。图片来源:UNIL - Guillaume Jouvet到 2050 年,即 26 年后,即使全球变暖立即完全停止,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量也将至少减少34%。这是洛桑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学院(UNIL)的科学家们与格勒诺布尔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和苏黎世大学合作开发的新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结果。在这个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气候数据开发的情景中,气候变暖在2022年停止,但由于气候-冰川系统的惯性,冰川继续遭受损失。然而,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上升,这一最乐观的预测远非现实的未来情景。实际上,一半以上的冰量将消失研究报告中另一项更为现实的预测显示,如果不采取剧烈的变化或措施,如果过去 20 年的融化趋势持续下去,到 2050 年,阿尔卑斯山近一半(46%)的冰量将实际消失。如果仅从过去十年的数据推断,这一数字甚至会上升到 65%。2050 年:不久的将来与预测本世纪末的传统模型不同,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这项新研究考虑到了更短的时间,使我们更容易看到与自己一生的相关性,从而鼓励我们采取行动。我们的孩子到 2050 年会有多大?2038 年瑞士可能举办奥运会,那时还会有雪吗?这些估计更为重要,因为数公里冰层的消失将对人口、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储备产生重大影响。"用于构建情景的数据停止在 2022 年,这一年的夏天异常炎热。因此,情况很可能比我们提出的更糟糕,"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联合国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塞缪尔-库克(Samuel Cook)说。人工智能推动模型发展模拟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的。科学家们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训练模型理解物理概念,并向其输入真实的气候和冰川学数据。"机器学习正在彻底改变将复杂数据整合到我们的模型中的方法。这一重要步骤以前出了名的复杂且计算成本高昂,而现在则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FGSE教授、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纪尧姆-朱韦(Guillaume Jouvet)解释说。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报告估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将猛增77%

世卫组织报告估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将猛增7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估计,2022年全球新增2000万例癌症患者;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3500万。研究认为,这一全球癌症负担加重的趋势既反映出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问题,也表明人们面临的风险因素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不过研究指出,烟草、酒精、肥胖和空气污染仍将是主要的癌症诱因。绝对增长与比例增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预测,从增长的绝对数字来看,到2050年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最大增幅将来自于富裕国家,达到480万例;而从增长的比例来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增幅更大,同时其癌症死亡率预计也将接近翻番。这些由该机构“全球癌症观察站”做出的评估主要基于来自185个国家的最佳数据来源,涵盖了36种不同类别的癌症。与评估同期发布的还有一项世卫组织对115个国家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家没有向优先的癌症治疗和姑息治疗服务提供足够的资金,使其成为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部分。最常见与最致命的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22年全球近三分之二的癌症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集中在十种癌症类型。其中,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新增病例达250万例,占所有癌症新增病例的12%以上;其死亡病例则达到180万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18.9%,这使其成为癌症致死的“头号杀手”。从发病情况来看,女性乳腺癌位居第二,全球新增病例230万例,占到总数的11.6%;而从致死情况来看,乳腺癌则占到6.9%。其他常见的癌症还包括直肠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直肠结肠癌是第二致命的癌症,其次分别是肝癌、乳腺癌和胃癌。宫颈癌则是全球第八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九大最致命的癌症;在25个国家当中,宫颈癌还是妇女群体最常见的癌症,而许多这些国家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平等现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估还表明,各国在癌症负担方面存在着惊人的不平等,特别是乳腺癌的负担。该机构预测,在富裕国家,每12名女性当中就有一人会在有生之年被诊断出乳腺癌,每71人当中会有一人因此死亡。然而,在较为贫困的国家,尽管每27名女性当中才有一人被诊断为乳腺癌,但每48人当中就会有一人因此死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癌症监测部门的伊莎贝拉(Isabelle Soerjomataram)指出,这些贫困国家的女性得到的诊断较晚,又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治疗,因此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要高得多。世卫组织的调查也揭示了全球在癌症服务方面存在的巨大不平等。例如,收入较高的国家将肺癌相关服务纳入其健康福利计划的可能性最多可比低收入国家高出七倍。对此,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司司长米克森(Bente Mikkelsen)强调了加大投入的必要性。她还表示,通过癌症倡议等机制,世卫组织与超过75个国家的政府正开展密切合作,以制定、资助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从而为所有人提升癌症治疗服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研究:冠病疫情致全球平均寿命减1.6年

研究:冠病疫情致全球平均寿命减1.6年 一项大型研究的结果显示,冠病疫情导致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在疫情头两年间缩短1.6年,下降幅度比之前想象的要大。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 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分析的数据,这标志着全球平均寿命长达数十年持续增长的急剧逆转。 研究所星期二(3月12日)在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奥斯汀·舒马赫(Austin Schumacher)说:“对于全世界成年人来说,冠病疫情所产生的影响比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要深远,包括冲突和自然灾害。” 他发布声明说,从2020年到2021年,在所分析的20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84%的人口平均寿命缩短了,显示冠病的“破坏性潜在影响”。 在这段期间,15岁以上男性死亡率上升了22%,女性上升17%;墨西哥市、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人口平均寿命缩短最多。巴巴多斯(Barbados)、新西兰、安提瓜(Antigua)和巴布达(Barbuda)是疫情期间死亡率升幅最低的几个国家。 研究员估计,2020年到2021年,疫情使得死亡的人口多了1590万,这比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前估算的数目多了约100万人。 尽管在疫情期间出现逆转,人们的寿命仍然比以前长得多。研究人员指出,从1950年到2021年,平均寿命增加了23岁,从49岁增加到72岁。 2024年3月12日 5:1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