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性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执行第三次任务时将一个物体送入轨道

中国实验性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执行第三次任务时将一个物体送入轨道 2021年10月15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的长征二号F以月球为背景冉冉升起。图片来源:CCTV/framegrab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乔纳森-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是一名太空活动追踪者,他首先标记了这一事件。他在"X"(Twitter的前身)上推测,该物体可能是一颗子卫星的部署,或者是在任务结束和离轨前弹出的一个硬件。该物体也可能用于接近和捕获机动。作为第二次飞行期间在轨测试的一部分,航天飞机利用释放的物体进行了多次捕获。中国对此次任务严格保密。中国的航天部门没有公布飞船的图像或描述。中国官方关于此次活动的唯一报告是在活动结束数小时后的一份简短的发射报告。报告称:"在此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和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持。"该航天器被视为中国试图开发与 X-37B 类似能力的尝试。它目前正在执行第三次任务。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代表着太空技术的重大进步,为降低成本和增加任务频率提供了可能。发射该航天器的长征 2F 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略高于 8 公吨,可送入低地球轨道。这表明,该航天器在尺寸和功能上可能与美国空军的 X-37B 航天飞机有些相似。从第二次发射中回收并发布在新浪微博上的载荷整流罩残骸的明显图像强化了这一观点。这些图片提供了有关飞船尺寸和形状的可能线索。在第三次飞行中,航天器进行了改变轨道的操作。航天器最初进入了一个倾斜 50 度、高度为 333×348 公里的轨道。美国太空部队的空间域感知数据显示,该航天器后来通过一系列机动将其轨道提升到目前的 602 乘 609 公里的轨道。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能是与可重复使用亚轨道第一级结合运行的轨道段。2021 年首次测试了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航天器。第二次飞行任务于 2022 年 8 月发射。亚轨道飞船采用垂直起飞和水平着陆。该飞船的开发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在首次发射前宣布了开发完全可重复使用的两级入轨(TSTO)太空运输系统的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太空飞机项目于 2022 年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国家级资助。与此同时,美国太空部队的X-37B空天飞机于去年12月28日执行了第七次发射任务。太空活动观察家认为,这架航天器首次搭载 "猎鹰重型"(Falcon Heavy)飞船,被送入高椭圆、高倾角的轨道,飞行高度也远高于之前的任务。神秘而自主的 X-37B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于 2010 年开始飞行。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2022年8月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2023年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根据新华社在发射时的报道,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期间将开展可重复使用和在轨服务技术验证。 (新华社 1,2)

封面图片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5 月 8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276 天后,于今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据介绍,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封面图片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新华社) 标签: #航天航空 #可回收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的秘密太空飞机在轨道上释放了物体

中国的秘密太空飞机在轨道上释放了物体 中国实验性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执行第三次任务时将一个不明物体释放到轨道上,该物体似乎是在5月24日释放的。美国太空部队太空领域态势感知小组将该物体编入编号 59884(国际编号 2023-195G)。这架疑似太空飞机于2023年12月14日发射,已在轨道上飞行164天。中国对此次任务严格保密,尚未公布该航天器的图像和描述,唯一官方信息是发射事件发生数小时后的一份简短发射报告。 据推测,该物体可能是作为子卫星部署,也可能是在任务结束和脱离轨道之前弹出的硬件。该物体也可能用于近距离和捕获机动,在第二次飞行期间,作为在轨测试的一部分,该太空飞机使用释放的物体进行多次重新捕获。

封面图片

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8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飞行试验采用的运载器,经健康检测维护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点火垂直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亚轨道飞行,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成功实现我国亚轨道运载器的首次重复使用飞行。本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央视新闻)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SwRI研发的下一代补充燃料航天器将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注入活力

SwRI研发的下一代补充燃料航天器将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注入活力 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将建造、集成并测试一个小型示范航天器,该航天器是美国太空部队资助的太空机动性与物流(SML)原型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耗资2550万美元,由主承包商美国Astroscale公司牵头实施。资料来源:Astroscale U.S."燃料耗尽是地球轨道航天器的常见问题,"SwRI 项目系统工程师 Steve Thompson 说。"当它们耗尽所有燃料时,它们的任务就结束了尽管飞行器在其他方面可能非常健康。加油飞行器可以延长这些任务的时间,我们可以延长已经在轨道上的航天器的寿命。"APS-R 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这意味着它将沿着与地球 24 小时自转周期同步的环形轨道运行。航天器将从同样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燃料库向需要燃料的航天器运送肼推进剂。APS-R 可以为任何装有兼容加油口的航天器提供服务。Thompson说:"最近出现了其他延长航天器寿命的方法,例如一种飞行器可以在燃料耗尽后使用推进器将另一个航天器推到它需要去的地方。加油飞行器通过一种灵活的替代方案拓宽了延长寿命的选择范围。"在接下来的 16 个月中,瑞典航天研究所将在该研究所占地 74,000 平方英尺的新空间系统航天器和有效载荷处理设施中建造 APS-R 的主机。收起发射时的最大尺寸为 24 乘 28 乘 45 英寸,包括推进剂在内,运载火箭的总发射质量为 437 磅。当主航天器总线完成后,SwRI 将整合 Astroscale 提供的有效载荷,并进行系统级环境测试,为飞行器发射做好准备。SwRI 将在 2026 年之前交付可发射的 APS-R。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