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曾喊话马斯克要帮特斯拉造车 富士康造的Model B要开卖了

董事长曾喊话马斯克要帮特斯拉造车 富士康造的Model B要开卖了 2022年10月份,鸿海集团近日发布的跨界SUV Model B和皮卡电动车Model V,车型命名延续了“Model”系列,刘扬伟甚至在发布会上喊话马斯克:“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之所以有这么一出,是因为在此之前,马斯克曾公开调侃:“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而鸿海集团的新车均以Model命名,似乎也有点和马斯克“赌气”的意味在。来看这款即将发售的Model B,车头部分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LED日行灯设计,中间位置则是可点亮的品牌LOGO,下方则是分体式大灯组,内部造型与下格栅风格相同,均采用了渐变点阵风格。侧面十分短小,跟大众ID.3极为相似,其中C柱还拥有特殊的图案装饰,同时也使用了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圈,而后视镜为电子版,不知道量产后是否能够得到保留。车尾与前脸相呼应,也是贯穿式的风格,演示视频中还展现了它的LED尾灯可以展示出特定图案,比如前方有行人通过,以提醒后方车辆,同时也能提升车辆的科技感。该车基于MIH电动车平台打造,续航里程达500公里,未来有望在中国、德国、美国等地同时销售。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马斯克一语成谶,富士康代工梦碎

马斯克一语成谶,富士康代工梦碎 马斯克当时还称,苹果造车符合逻辑。但他话锋一转,认为苹果难以成为特斯拉的对手。在他看来,相对于制造手机,造车非常复杂。“你不能走进富士康,然后说,给我造台车”。马斯克知道苹果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造车,但对后者的具体计划并不一定了解。但对富士康来说,为苹果造车看上去属于水到渠成。作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和苹果的合作代表了一种精准反映产业转移的商业模式即由苹果负责最为复杂的研发和设计等工作,富士康则提供来自亚洲的低成本制造,两者合作供应全球市场。如果这种合作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汽车领域,意味着富士康又赶上了未来数十年的产业风口。但这一切,都在2024年2月底戛然而止。在跟特斯拉明争暗斗差不多10年,且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之后,苹果终止了最初被命名为“泰坦”的造车计划。富士康没有对这个重磅消息发表声明。但富士康已经公布的那些堪称庞大的造车计划,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最大的潜在客户。标杆客户不造车了在去年10月18日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展示了最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根据时任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的说法,富士康的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商业模式,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完整且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他说,这种商业模式能够大幅减少造车投入,并缩短新车上市的时间。在他看来,这是决定未来电动车成功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上述表态,是特意向准备跨入电动车领域的传统车企喊话。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微妙变化。2022年的“鸿海科技日”,刘杨伟的说法是,集团的愿景一直是携手全球标杆客户,共同创造全方位智能生活,“过去我们造PC、造手机,未来我们要造EV”。富士康的这个“全球标杆客户”到底是谁,就差捅破一层窗户纸。刘当时还强调,富士康40多年来带给客户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是最可以信任、也最可以依赖的伙伴”。但是在2023年的“鸿海科技日”,“全球标杆客户”的说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传统车企”。另一个变化在于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2022年的“鸿海科技日”,郭亲自乘坐富士康制造的电动车“Model B”进入会场。他还体验了另一款量产版的“Model C”。他还称,富士康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如同过去协助全球品牌客户,一步步改变消费电子生态,未来富士康也将重新定义电动车产业。他提到的“全球品牌客户”,和刘扬伟的“全球标杆客户”,都指向同一个客户的名字。不过到了2023年,郭直接缺席了这一届“鸿海科技日”。这或许预示着,最早在2023年10月中旬,富士康就已经知晓了苹果对于造车的态度,并开始找后路了(转向服务传统车企)。多次遭遇挫折苹果放弃造车,堪称是对富士康造车计划的最新打击。在过去十年间,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布局,遭遇了多次挫折。2015年,富士康与和谐汽车、腾讯成立“和谐富腾”,正式切入造车领域。在当时,“和谐富腾”堪称一个完美组合。富士康当时通过旗下的“群创光电”,已经开始向特斯拉提供车内显示面板,这表明其在汽车产业链领域有所积累。腾讯的优势在于车载互联技术,以及各种智能应用(比如微信)。和谐汽车作为知名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拥有销售渠道。最初的计划是,富士康、腾讯及和谐汽车三方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美元,打造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为了给造车加上一重保险,和谐富腾还在2016年初请来了前宝马集团副总裁、i8项目总负责人毕福康,以及前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分别担任CEO与COO。但这家造车新势力很快就分崩离析。2016年底,富士康和腾讯双双退出“和谐富腾”。富士康的第一次亲自下场造车,失败了。接下来的几年,富士康开始通过投资方式,介入中国大陆汽车产业链。富士康投资的项目包括滴滴、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等。从2020年开始,富士康的想法又变了。在当年首次举办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第一次亮相了MIH电动车平台,计划是做“汽车界Android”。图源:MIH随后几年,该电动车平台一直是鸿海科技日的主角。2021年,富士康和吉利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正式推出汽车代工业务。2022年,富士康又以6.95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初创公司Lordstown的工厂,以在美国生产基于MIH电动平台的智能电动车。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连串的收购或者布局,都未能把造车真正落地。在中国大陆的造车新势力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富士康的造车计划近乎销声匿迹。背靠产业链基础富士康造车并非空想尽管造车几乎未达预期,但富士康的这一布局并不是拍脑门决策。因为无论是富士康还是中国台湾,其实在电动车产业链方面,都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根据中国台湾电子连接产业协会秘书长彭永权的说法,即便是特斯拉,早期也是靠中国台湾的中小供应商撑起来的。彭永权介绍,特斯拉刚刚起步时,传统供应链的供应商们不愿意合作,于是特斯拉在中国台湾成立研发中心,解决了很多供应链难题。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富田电机”。在特斯拉找到富田电机之前,一个能提供100匹马力的电机,通常重量高达300公斤。这对讲究轻量化的特斯拉完全不适用。当时特斯拉的CTO是JB Straubel,他先后拜访过欧、美、日、韩供应商,都没人愿意合作。后来他来到富田电机,向富田电机老板张金锋畅谈特斯拉的电动车规划,后者很快决定研发新款电机。为了实现电机轻量化,富田电机花了3年时间,制造出重量仅为60公斤的高性能电机。富田电机的成功,是中国台湾产业链配套特斯拉的缩影。有资料显示,特斯拉的零部件供应商中,一度有多达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台湾。背靠这种产业基础,富士康造车并不是春秋大梦。事实上早在2010年,富士康就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随后又成为宝马、奔驰等车企的供应商,提供仪表盘、显示器等部件。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甚至说过,“希望有一天鸿海可以帮特斯拉造车”。但这并没有成为现实。现在随着苹果造车失败,富士康的造车大计看上去失去了准星。转战河南,继续造车?有一些迹象表明,富士康仍未放弃造车。1月初,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来自第三方的企业信息查询结果显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且由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这或许意味着,富士康计划在河南郑州推进造车计划。河南的确有一些产业基础,比如上汽、比亚迪等,都在郑州设有基地。但对富士康来说,以哪种角色融入汽车产业链依然是个问题到底是生产“富士康牌”智能汽车,还是继续做“汽车界Android”,或是为其他车企做“CDMS”模式代工?上汽或者比亚迪,基本都是自己造车,代工这条路很难走。想做“汽车界Android”,又触碰了上汽当初被华为引发的“灵魂或者躯壳”的逆鳞。至于比亚迪,更是几乎把一切都牢牢抓在手里。看上去,亲自造车是唯一出路。而且蹊跷的是,就在近日,郑州国资接管了海马汽车郑州基地。这是否会是为富士康造车铺路?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答案。因此富士康的造车之路,依然前路漫漫。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nlychigua #郑州富士康 从全国各地新招聘的员工,说是被富士康欺骗现在已经在富士康大门门口聚集要一起冲出富士康

@onlychigua #郑州富士康 从全国各地新招聘的员工,说是被富士康欺骗现在已经在富士康大门门口聚集要一起冲出富士康 警察想要冲进来,工人把大门点燃,警察动用高压水枪灭火 警察方面开始警告工人立刻返回宿舍,不要与极少数不法分子为伍 来源:推特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封面图片

郭台铭辞去富士康董事会成员职务,寻求竞选总统

郭台铭辞去富士康董事会成员职务,寻求竞选总统 台北,9月2日(路透社)- 台湾公司在周六表示,富士康主要苹果供应商的亿万富翁创始人郭台铭在宣布竞选下一任台湾总统不到一周后辞去了公司董事会成员职务。 经过数月的猜测,郭台铭于周一宣布将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明年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此前他在2019年辞去了富士康董事长职务。 富士康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表示,郭台铭辞职是因为 "个人原因",并指出他 "在四年前正式将集团领导权移交给专业经理人"。

封面图片

富士康称计划把印度投资和员工数量翻倍

富士康称计划把印度投资和员工数量翻倍 在中美摩擦不断之际,苹果公司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称,计划把在印度的投资和员工数量增加一倍。 据彭博社报道,富士康印度代表李嘉恩(V Lee)星期天在领英发文,祝贺印度总理莫迪73岁生日快乐,并说计划把公司在印度的规模扩大一倍。但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说明。 李嘉恩说:“我们将更加努力,明年为您送上更大的生日礼物,目标是在印度的雇佣人数、外国直接投资(FDI)和业务规模都再翻倍。” 报道指出,富士康在印度的扩张显示出中国正面临失去全球最大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地位的风险。苹果和其他美国品牌正在探索其他可替代中国的生产地,例如印度和越南。 据彭博社早前报道,富士康计划在靠近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机场的300英亩土地上建厂。该工厂可能组装苹果公司的手机,预计将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富士康计划在卡纳塔克邦兴建的工厂中,至少有一家将生产iPhone等苹果产品的零部件。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上个月重申公司打算加大在印度的投资。该公司已经在印度运营九个生产园区和30多家工厂,雇用了数万名员工。刘扬伟说,公司处于在印度扩张的早期阶段,但每年的营收已经达到约100亿美元(136亿新元)。

封面图片

马斯克:特斯拉 Model Y “260 英里”版可解锁更多续航里程

马斯克:特斯拉 Model Y “260 英里”版可解锁更多续航里程 马斯克今日发文称,过去几个月生产的“260 英里”续航里程的 Model Y 实际上有更多的续航里程,可以花 1500 到 2000 美元解锁 (增加 40 到 60 英里的续航里程),具体取决于你使用的电池。特斯拉正争取监管部门的批准来实现这一点。 DLC

封面图片

百亿美元骗局?富士康美国工厂沦为微软的机房

百亿美元骗局?富士康美国工厂沦为微软的机房 面子工程罢了。只为政治任务而生的富士康工厂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注定失败的伏笔,这个号称将斥资百亿美元、特朗普口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七年时间拔地而起的只有几栋烂尾楼,如今在拜登嘴里变成了:富士康(Foxconn)的投资最终成了一场骗局(con)。世界第八大奇迹这项大张旗鼓的投资始于2017年,时值特朗普就职美国第45任总统,对外宣称要“复兴美国制造业”。这一口号也是他选举时拉选票的利器,毕竟复兴制造业就意味着大量的新增就业,而由于去工业化导致大量就业流失的威斯康星州,就成为了特朗普的目标之一。在威斯康星州承诺创造就业,并成功拉到选票的特朗普在上台后三天便传来好消息:富士康承诺将投资一百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打造一座液晶面板厂及园区。这座制造园占地2000万平方英尺(约合1858公顷),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富士康郑州厂区,并将创造1.3万个工作岗位。话已经放出来了,富士康的投资还没到,当地政府先激动起来了。为了给富士康腾地,计划园区所在的乐山村(Village of Mount Pleasant)开启了一轮大拆迁,持续收购村民住宅,碰上“钉子户”,不惜利用土地征用权威胁恐吓,百户村民的房屋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数百英亩的农田被清理成工业用地。当地政府还申请了1.6亿美元的联邦拨款,用于扩建富士康工厂附近的州际高速公路,加上改善其他基础设施的费用,借款总共超过3.5亿美元。除此之外,威斯康星给予了富士康部分环境法的豁免权,比如放宽雾霾污染限制,可占用大面积湿地,允许抽取大量的密歇根湖湖水来清洗玻璃基板。总而言之,大开方便之门,就等着富士康入驻。从左到右: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前美国众议院议长Paul Ryan时间来到2018年6月,富士康工厂举办动土仪式,特朗普带着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和劳工部长一行人出席,时任威斯康星州长的Scott Walker和众院议长也参加了仪式,可谓声势浩大。当时郭台铭是这么说的,“44年前我到美国做生意,得到了第一份订单(1985年郭台铭赴美设立鸿海精密分公司,并创立了Foxconn品牌 ),没忘自己是从哪开始的,现在美国需要,就‘把工作搬回来’。”特朗普则称,富士康发现没有比美国更适合设厂和成长的地方,威斯康星工厂动工标志着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回流。还喊出口号: “这座超级工厂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他大概忘了,第八大奇迹的称号早在1990年就被他送给他投资的泰姬陵酒店了。特朗普在泰姬陵酒店反复无常的投资决定破土动工仪式成为了富士康威斯康星工厂最后的辉煌。动土后不久,富士康就被曝出削减投资规模,产线规格从之前的10.5代降至6代,10.5代主要用来生产电视面板,6代可以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尺寸面板。一般来说,高世代产线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工艺,大尺寸面板的利润也要更高一些。选择在美国建设“落后工艺”,基本可以判断富士康对在美国生产的兴趣不大。面板产线世代和对应的玻璃基板尺寸到2019年初,富士康又宣称在美国设厂成本太高,正考虑建设“AI 5G+8K”研发中心,招聘岗位会从之前的蓝领变成工程师、程序员等知识型人才。当然,蓝领能创造一万多个就业岗位,知识型人才能招几个?说好的制造业转眼之间走上轻资产模式,特朗普哪能坐视不管,亲自致电郭台铭送上了亲切问候,富士康硬着头皮表示会继续投资面板厂,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历史性背景是2017年底,中国大陆大尺寸LCD的产能已经超越韩国,位居全球第一,京东方拿下了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第一名的头衔,这让刚把夏普收入麾下的富士康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毕竟和大陆拼成本,美国根本不在行。紧接着美国媒体《The Verge》爆料称:富士康压根就没招几个人。当时州政府承诺的税收抵免政策,要求富士康雇佣的员工数量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实现,但实际上富士康招聘的人数连零头都够不上。到2022年,《The Verge》爆料即便招了一千来号人,他们也完全没事可干,原话是:“办公室里挤满了无所事事的人”“大家甚至不知道来了可以做什么”。富士康自己也没想明白这个工厂到底要生产什么,从2018到2020年,富士康考虑过做养鱼场、出口冰淇淋,甚至生产自动咖啡机。随后新冠疫情爆发,富士康顺理成章在厂区内设置了口罩生产线,同时代工呼吸机,代工电动车也在其考虑范围内。与其说富士康没有想清楚这座园区的具体用途,不如说富士康自己也清楚在美国搞制造业就是笔亏钱买卖。台积电不也没搞成吗。富士康想在美国建厂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彼时郭台铭说要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但面对急于证明自己政绩的特朗普,以及想要连任的威斯康星州长Scott Walker,富士康只好附和改口投资面板生产。所以之后州长换人、特朗普败选给了富士康一个台阶。富士康威斯康星园区主要有四栋建筑,其中先进制造中心原本计划建造成10.5代8K LCD工厂,后来变成了富士康的仓库,原本打算建成数据中心的球型建筑也对外出租成了宴会打卡地。2021年,威州新任州长Tony Evers更新了与富士康的投资协议,改为后者在2026年前创造1454个就业机会并投资6.72亿美元,就可以获得8000万美元的税收抵免。但对富士康来说,这座落成后3000英亩(约合1214公顷)的科技园已经是烫手山芋了。项目流产 微软接盘《华盛顿邮报》2022年刊文称, “这座3000英亩的土地上只有稀稀落落几栋建筑,一座巨大的变电站基本未被开发,新修的道路上也是人烟稀少。”这一年,威斯康星州本想争取英特尔在当地建设晶圆厂,但最后输给了俄亥俄州,而烂尾楼的楼主富士康则继续偿还着当年政府改造基础设施和收购土地的费用,每年3600万美元,直至债务还清。截止到2023年,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投资超过10亿美元,仅仅为当初承诺的十分之一。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内部去年,富士康出售了位于威斯康星州欧克雷尔和绿湾的两栋大楼,这两栋大楼原本是打算作为“富士康美国总部”使用的。几乎同时期,微软斥资5000万美元买下了乐山村315英亩的土地, 大约是富士康威州园区面积的十分之一,彼时微软计划建设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而前不久拜登宣布,微软将在富士康原址上投资33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投资将为威斯康星州创造2300个建筑工作岗位,工厂建成后,最终创造2000个数据中心工作岗位。至此,富士康威州超级工厂已经彻底沦为美国人的笑柄。这话对也不对,威斯康星州是美国知名的摇摆州,拜登今年已经访问这地方四次了选民你们嘲笑特朗普可以,票投给我拜登就好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