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征收关税,中国车企撤退还是应对?

欧盟征收关税,中国车企撤退还是应对? 两天过后,上汽MG和吉利先后发声。前者表达了坚决反对,同时顺势营销了一下MG品牌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战绩。后者则表示将密切关注欧盟相关决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极氪直营店,笔者拍摄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事情发生后,有声音在说:欧盟加关税的举动伤害了自由贸易。也有声音在讲:以后中国车企和欧洲品牌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是有正面意义的。但其实所有情绪背后,更重要的是,欧盟关税事件会对中国车企造成什么影响?各家品牌又该如何应对?虎嗅汽车最近在欧洲各国走访了几家中国品牌的门店,也采访了三位相关从业者,他们分别从三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欧洲建厂之路会加快J先生曾在某欧洲豪华品牌工作多年,也曾参与过中国新造车势力的出海工作,他认为:这次的欧盟关税加征后,如果还想认真做欧洲市场的话,中国车企的欧洲建厂计划真的要提上日程了,比亚迪准备建设的匈牙利工厂、上汽MG计划中的欧洲工厂等等,他们应该一直都有所准备,来应对这次落地的靴子。笔者和J先生交流过后,我们都认为:中国汽车出海,如果想要彻底走得更高、更远,终究要从产品出海,走向人才出海、资本出海、技术研发体系出海。如果继续追溯过去、畅想未来的话,中国企业的最终目标一定是文化软实力出海。右侧为比亚迪Atto 3,笔者拍摄于德国慕尼黑虎嗅汽车之前在文章《美国100%关税,打得死中国电动车吗》中,就介绍过丰田当年的出海之路,一样经历过不少贸易摩擦。但关税压力下,反倒推动丰田把出海战略,从单一的出口模式,进化到了合资模式,最终来到了今天的全体系出海模式。针对特定市场,设立当地研发机构,打通经营战略-技术研发-产品企划-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售后维保,全部业务链条。中国电动车出海,如今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也一样。而笔者最近正好还在瑞典哥德堡参观了吉利欧洲创新中心,CEO魏刚同时也是CEVT(吉利中欧汽车技术中心)主要创始人,在介绍十几年前吉利在哥德堡设立办公大楼据点的过程中,他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哥德堡政府当年在担心,吉利是否会盖一座少林寺或者长城一样的建筑投入使用,和当地建筑风格剧烈冲突。吉利位于哥德堡的园区设计示意图,笔者拍摄于现场当地居民也在担心,这样一家中国企业来到哥德堡后,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每一个居民的意见,都会影响到施工进度,都要花时间去解决。故事虽然小,但能够看出:相比单一的整车出口,花费资本和时间扎根欧洲当地,建立影响力、拉近彼此的文化距离感,其实要更复杂,也会更困难。但只有这样,你的产品才有机会真正走入当地用户的心智中。J先生则总结为:一家车企想要成功被欧洲市场认可,一定要从只会控制成本打价格战,进化到高阶段位,能寻找到更宏伟的使命感、愿景、价值观,创造幸福并把这些文化软实力提炼输出。放眼世界商业史,最伟大的企业无一不是如此,除了具备技术优势外,更是在推进人类文明向着更高阶发展。燃油车业务同样不可忽略H先生曾在多家中国品牌的国际公司工作,同时负责过欧洲、南美以及东南亚市场。他认为,这次欧盟对于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也在提醒企业,飞速电动化的同时,燃油车以及混动车型的业务线不可忽略。上汽MG ZS PHEV,笔者拍摄于德国慕尼黑上汽MG虽然38.1%的税率最高,欧洲年销量23万辆最多,但MG和吉利还有燃油车底子在,今后还可以考虑燃油或者混动车型出口。而比亚迪对于纯电动车押宝最大,虽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优势,但面对风险时,战略调整的灵活性却降低了。比亚迪的匈牙利工厂,今后要发挥出作用来。而事实上,从奔驰、大众等一系列欧洲老牌车企的动作来看,他们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原本之前宣布停止燃油车产品线开发的奔驰,如今又宣布放弃2030年100%纯电动化的目标,转而继续研发燃油车,考虑的就是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退出欧洲市场,伤害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形象X先生常驻欧洲,目前担任欧洲某大型经销商集团的管理层角色,代理中国车企的销售网络。他最大的感触,来自前些天长城汽车在德国慕尼黑办公室的关停。虽然欧盟关税这次确实不低,但X先生认为:汽车行业原本回报周期就长,欧洲市场对于品牌信任要求又高,所以中国品牌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就是要花时间慢慢深耕。相比这次被欧盟点名的上汽MG、比亚迪以及吉利,长城在欧洲一年几千台的销量确实少了些。但同样base在慕尼黑的X先生认为:长城的欧拉电动车放在德国市场,由于价格低、起步早的优势,还是有竞争力的,只是太缺乏长期主义耐心了。长城欧拉电动车,笔者拍摄于德国慕尼黑X先生最想强调的观点是:这次关停德国慕尼黑办公室,不仅对于长城自己的品牌形象是个打击。对于全体中国汽车品牌,在德国乃至全欧洲市场上的形象,都是个不小的冲击。德国用户会认为:以后再去买中国品牌的电动车,万一车企撤出欧洲市场,无论是二手车保值率、流通性,还是产品的售后服务,都会大打折扣,而这其实伤害的是出海欧洲的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形象。不轻易进入欧洲市场,但选择进入之后,就不要轻易放弃,否则沉没成本极高。比亚迪和上汽MG加速欧洲建厂、吉利的瑞典哥德堡据点开始发挥战略价值、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造车曲线出海,长远来看,欧盟关税事件未必100%是坏事情,反倒是以外部角度和力量,推动了中国车企去思考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和路径。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加征关税后 中国车企据报还有方法保持增长

欧盟加征关税后 中国车企据报还有方法保持增长 欧盟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后,有分析相信中国电动车企还有多种方法来保持增长,包括将生产转移到欧洲大陆,并借助更高的利润率来缓冲部分税务冲击。 据彭博社星期四(6月13日)报道,中国车企可以将注意力转向中东、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新市场,虽然电动车占这些市场的乘用车市场一小部分,但仍在不断增长。 中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说,随着中国车企变得越来越强大,自然会面临关税上调等贸易行为。但他认为,即使中国汽车出口受到抑制,车企也不会被关税所击败。相反,这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强大。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车,如比亚迪小型车款海豚和上汽MG名爵MG4等在欧洲的平均售价约为中国的一倍,这为车企应对新关税带来缓冲。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指出,比亚迪料有能力应付欧盟大部分进口关税,毕竟它的汽车盈利能力优于同行,且欧盟对它加征税率为17.4%,低于吉利汽车的20%和上汽集团的38.1%。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加征关税后,比亚迪在欧洲销售每辆汽车利润仍可能比在中国销售的同款车型高出约50%。 另外,比亚迪也在积极扩展其他出口市场,包括墨西哥、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公司选择在匈牙利设置第一家欧洲汽车工厂,这使公司能够在当地生产而避税。 其他中国车企也寻求将生产扩展至中国以外的地区。上汽集团去年告诉经销商,它已开始在欧洲寻找潜在的生产基地,奇瑞汽车已与西班牙电动汽车公司签署了在巴塞罗那生产汽车的协议。 另外,中东也已成为中国电动车企的新市场,其中包括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和吉利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极氪(Zeekr)。 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欧盟推动关税“基本上是错误的方向”。蔚来汽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向中东扩张。 ... 2024年6月13日 4:30 PM

封面图片

欧盟明起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

欧盟明起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 欧盟宣布,从星期五(4日)起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37.6%的临时关税。这将加剧欧盟与中国政府的贸易紧张关系。 欧盟委员会星期四(7月4日)在官网宣布上述消息,并称临时关税的期限为四个月。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将持续到11月2日,届时可能会征收明确关税,通常为期五年。 欧盟说,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将面临17.4%惩罚性关税、吉利汽车20%、上汽集团38.1%;其他在中国设厂造车的西方车企如特斯拉和宝马,也将面临20.8%关税。 这与欧盟6月12日公布的税率基本一致。在企业发现最初公布的数据存在细微计算错误后,行政部门对此略作调整。 欧盟估计,中国汽车品牌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已从2019年的不到1%上升到8%,2025年可能达到15%,并称中国品牌产品的价格通常比欧盟制造的产品低20%。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务部当时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中国官方随后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星期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距终裁还有四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2024年7月4日 6:52 PM

封面图片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于本周将公布它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此举可能会引发北京方面的严厉批评和报复。关税预披露最早可能在星期三(6月12日)进行。 路透社报道,此举正值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电动汽车大量涌入的挑战。调查将持续到10月底,届时将决定是否征收最终关税(通常为期五年)。这为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达成潜在协议留出了时间。 除非欧盟各国政府以压倒性多数反对,否则将实施拟议的关税。分析师预计关税将在10%至25%之间。 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汽车业几乎没有人支持征收关税。德国汽车制造商尤其严重依赖在中国的销售,因此担心遭到北京的报复,欧洲汽车公司也进口自己品牌的在中国制造的汽车。 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再指出,欧洲需要采取行动,防止中国用补贴电动汽车充斥欧盟市场。 北京已经对主要产自法国的进口白兰地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并还在4月通过一项法律,以加强它在美国或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征收关税时进行反击的能力。 根据2023年的贸易数据,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每增加10%,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将达到约10亿美元。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对欧洲的出口,这一成本今年将会增加。 宝马、奔驰和大众的高管已警告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汇丰银行估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创造了它全球利润的20%到23%。 在欧盟各国政府中,法国表示欧洲需要保护自己免受中国补贴生产的影响,而德国总理朔尔茨说,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征收关税。 与此同时,随着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同行联手以更便宜、更快速的方式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开始投资欧洲生产,以避免关税。 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高管最近告诉路透社,更严格的关税可能会暂时削弱或消除中国汽车制造商从供应链中获得的成本优势。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低成本电动汽车对他们施加的清算。 2024年6月10日 8:25 PM

封面图片

欧盟即将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关税税率

欧盟即将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关税税率 报道称,如果欧盟决定征收关税,大概率会比美国设定的关税低得多,有分析师透露,欧盟加征的关税可能将在10%至25%之间。欧盟委员会预计中国品牌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份额,将从2019年的不到1%上升至2025年的15%。并且当前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售价,通常比欧盟本土制造的车型低20%左右,欧盟企图以加征关税的方式,来提升欧盟本土车企,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抵抗能力。不过,对于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欧盟内部的态度也不是铁桶一块。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的高管此前对欧盟提出警告,称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关税并不停削减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并且,对于德国多家车企来说,中国是其最大的销售市场,如果欧盟决意加征关税,德国车企的业务,可能会最先遭受冲击。而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中国没有太大规模的汽车业务,反而欧盟是其主要市场,他们一致赞同加征关税,保护自己本土的汽车企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记者也第一时间采访了上述三家被抽样的车企,其中比亚迪称“不予回应”,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截至发稿尚未有明确的回复。目前,多位欧洲汽车产业从业人员已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行为提出强烈反对,认为欧洲汽车产业依赖与中国的对话而非对抗。相关多方表态:反对!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多方已经明确了对此事的态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税。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深感遗憾,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就欧盟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也已发表声明。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欧盟宣布从7月初起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临时征收高达38.1%的附加关税,这进一步背离了全球合作。这一措施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事实上,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无益于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希尔德加德·米勒还警告称,额外关税等所谓反补贴措施并不能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相反会迅速产生负面影响。“贸易冲突也会危及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目前与中国的业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我们的企业目前正以创纪录的金额进行转型融资,资金也来自中国这个核心销售市场。”数据显示,欧盟汽车行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近1400万个就业岗位,占欧盟劳动力的6.1%。对出口商的潜在影响可谓巨大。2022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400亿美元的商品,中国成为欧洲第三大海外市场。据界面新闻6月12日晚报道,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韦杜姆在接受媒体采访就欧盟加征关税一事置评时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于本届政府既无关系,也不可取”。蔚来方面6月12日晚表示,蔚来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公司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在欧洲,蔚来将继续服务好蔚来用户,并积极开拓更多的国家市场。对于欧盟的政策,蔚来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蔚来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周游 摄宝马、奔驰、大众发声综合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6月12日报道,对于欧盟此番加征关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齐普策进一步表示。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宁俊斌 摄(资料图)同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我们关注到欧盟发布的相关临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实际上,在今年2月公布2023奔驰集团年度业绩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就曾警告称,欧盟针对中国加强保护主义的任何举动,都将对像欧洲这样的经济区域造成破坏性影响。另外,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反对欧盟委员会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的决定。德国大众认为,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大众汽车表示,欧盟委员会做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大众汽车集团认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大众汽车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大众汽车集团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呼吁欧盟委员会利用下半年时间与中国方面进行贸易谈判,以便找到另一个既能公平对待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状况,又不会不必要地限制自由贸易的法规。相关贸易损失或近40亿美元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盟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对此,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日前,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使中国车企进入的步伐有所放缓,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也将面临暂时的调整期。值得注意的是,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一旦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更高的价格可能会阻碍欧盟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另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能否维持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着对动力电池的影响。据界面新闻,睿咨得能源副总裁付多向记者分析称,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导致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售价提高,进而可能影响销量。他认为,如果车企选择以降价的措施来获得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压缩动力电池的采购价格,使得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短期内面临盈利压力。美国白宫今年5月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升至100%,此项措施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2日回应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剑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 恐征收追溯性关税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 恐征收追溯性关税 欧盟委员会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意味着如果欧盟调查认为中国电动车接受不公平补贴,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从登记日起开始计算。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在星期二(3月5日)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说,目前有足够证据表明中国电动车获得补贴。自去年10月启动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电动车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4%。 欧盟说,如果中国电动车在反补贴调查结束前继续以这种速度加速进口至欧盟,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遭受损害,而这种损害将难以弥补。 这项计划可能于几天后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海关登记将在发布隔天开始实施。 中国欧盟商会对此举表示失望,认为中国电动车进口激增反映的是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 欧盟目前正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欧盟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巨额国家补贴压低电动车价格,使中国廉价电动车泛滥欧洲市场。这项调查预计将于今年11月结束,但欧盟可能在今年7月就开始征收临时关税。 2024年3月6日 8:23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