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总经理:国产车出海要抱团 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拼价格了

奇瑞总经理:国产车出海要抱团 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拼价格了 奇瑞的出海战略是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汽车在全球应该有独特的价值体现。“全中国有多少品牌能够称得上全球著名?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他强调,面向整个海外市场,中国企业还是要抱成团,共同来维护中国汽车品牌的形象,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出去以后全是拼价格,比谁价格更低。对于国产车出海一事,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束学明,前段时间还提到了零公里二手车平行出口一事。他指出,近些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比较多,也有很多零公里二手车出海,特别是电动车的零公里二手车。这些车如果仅仅在中国上了一个牌,拿了补贴,就把车搞到国外去,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不管是对主机厂也好,对海外的总经销商也好,对客户也好都是百害无一利的,希望友商们一起管控。而奇瑞之所以积极关注国产汽车出海一事,也与自身的汽车出口业务持续强势增加有关。行业数据显示,奇瑞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253418辆,同比增长40.9%,出口量继续位居中国汽车第一。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奇瑞国际总经理:零公里二手车平行出口百害而无一利

奇瑞国际总经理:零公里二手车平行出口百害而无一利 这些车如果仅仅在中国上了一个牌,拿了补贴,就把车搞到国外去,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不管是对主机厂也好,对海外的总经销商也好,对客户也好都是百害无一利的,希望友商们一起管控。奇瑞这几年的出口规模在90多万台左右,同时一直在做一些打造品牌的工作。如果中国的车在海外没有品牌支撑的话,很难打动海外的消费者,包括树立时尚、科技、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等。如今,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非常大,如何让客户感受到中国,认可中国,认可奇瑞非常重要。行业数据显示,奇瑞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253418辆,同比增长40.9%,出口量继续位居中国汽车第一。对于奇瑞出口车型的热销,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指出:奇瑞的海外销量比国内好,其原因是因为奇瑞的发动机总成很强,国外客户玩车的历史比我们长,对发动机的理解更深刻,正是奇瑞的发动机总成赢得了海外客户。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泰国投促会:中国奇瑞汽车厂预计2025年投产

泰国投促会:中国奇瑞汽车泰国厂预计2025年投产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星期一(4月22日)称,中国奇瑞汽车在泰国建造的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为当地和出口市场生产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Narit Therdsteerasukdi说,上述工厂预计在2025年第一阶段生产五万辆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2028年产量将增至八万辆。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说,奇瑞汽车将成为第八家在泰国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 泰国是区域汽车组装和出口中心,长期以来由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主导。不过近年来,泰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掀起了一股中国投资热潮,中国汽车制造商已承诺将投资逾14.4亿美元(19.6亿新元)。 泰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250万辆汽车年产量的约三分之一,转化为电动汽车。 2024年4月22日 2:02 PM

封面图片

奇瑞王琅:只卷价格不卷服务 对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不利

奇瑞王琅:只卷价格不卷服务 对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不利 2023 年开始,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接连掀起降价,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应声而起。随着价格战的深入,降本压力层层传导,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都收到了车企的降本要求,原本 5 年的降本目标被压缩到 2 年甚至是 1 年。供应商与车企一起开足马力,用拼命加班的方式来满足产品快速迭代的要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琅表示,某种程度上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蔓延到海外,一方面加剧了整个贸易主义抬头;另一方面只卷价格不卷服务的行为,为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国产车称霸俄罗斯 5月销量前十中国汽车占了九席

国产车称霸俄罗斯 5月销量前十中国汽车占了九席 并且,长城已在俄罗斯投建图拉工厂,哈弗可看做俄罗斯货真价实的国产车,后续销量还有望进一步攀升。奇瑞已在俄罗斯市场深耕多年,5月卖出13020辆,同比增长74.9%;不过,奇瑞旗下的捷途、星途、欧萌达等品牌,销量被单独统计,如果将这些子品牌销量叠加的话,奇瑞5月份在俄罗斯的销量高达2.7余万辆,直追俄本土品牌拉达。其余品牌中,吉利5月份在俄销量为10271辆,同比增长53.5%,同样突破了万辆大关。长安汽车销量为9978辆,虽然未过万,但销量同比猛增403.2%,为榜单中增速最高的品牌。事实上,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车企停止了在俄罗斯生产以及出口汽车,这些车企留下巨大的市场缺口,被中国车企很好的承接了下来。并且,中国品牌汽车近些年在质量、动力性能、外观设计等方面增长迅速,也正因此,中国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俄罗斯客户的欢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汽车出海面临“地狱模式”

中国汽车出海面临“地狱模式”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报正如中汽协的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所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亮眼,这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硕果”。但我们也要理性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汽车出口数量是按照属地原则来统计,其中也包含了外资品牌在当地生产然后出口的汽车数量。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汽车出口数量作为评判标准。中企的海外布局和技术输出才刚刚开始。简单说就是目前的出海量包括合资品牌直接转出口的部分,比如福特汽车,去年调整中国市场战略,计划将福特中国作为福特汽车“出口中心”的业务。不再跟中国车企卷,而是在中国生产、出口。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认为“中国作为出口基地非常重要,从中国出口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非常赚钱。”再比如说上汽去年在海外卖了120.8万辆(109.9万辆出口,10.9万辆当地生产),排在第一位。这120.8万辆中,超过一半都是MG品牌贡献的,有67.5万辆。MG是上汽收购的英国品牌,在欧洲仍然有一定影响力,会被一些欧洲人仍然看作欧洲品牌。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一汽车出口国是事实,但日本车企海外市场才是主力。日本汽车光丰田一家去年全球总销售1030万辆,同比增长7.3%。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 年至 2023 年这十年间,日本企业在海外基地生产的汽车年产量均在 1500 万辆以上,远超其他国家的企业。德系和美系车海外汽车产量也超过了1000万辆。所以中国车企海外销量份额仍然很小,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国际经验整车出口上限较低,一般不超过所在国市场份额30%。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也快要到达上限,所以未来应该大力以CKD模式(出口零部件)和海外生产基地为主。相对来讲,让别国的车企通过投资模式进来,借鸡生蛋,慢慢培养本国汽车产业、技术人才,在本地创造更多GDP和就业,这肯定是更好的选择。那么刨除合资品牌的销量增长因素,我们自主品牌表现行不行呢?其实自主品牌表现也不错,奇瑞2023年海外销量翻了一倍超过90万辆,出口占据奇瑞总销量的一半。过去三年,中国自主品牌在出口销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去年达到 33.9%。奇瑞、长城、比亚迪是销量前三,分别出口 93.7 万辆、31.6 万辆、25.2 万辆汽车。比亚迪今年以来气势更足,在海外市场,比亚迪5月共出口乘用车37499辆,同比增长268%;今年累计出口乘用车176409辆,同比增长177%。2024年,海外销量约占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的14%。不过仍然有一些声音认为这样的出口数量创新高没意义,出口的都是低端车进入的低端市场,仍然是在跟别人卷价格。价格虽然是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产品市场,光在中国就有10万亿元的产值,在海外更为复杂,这背后还涉及贸易纷争和地缘政治。汽车行业虽大但成为全球性汽车品牌却是困难重重。2013 年,中国汽车出口前十的目的地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当时还在战乱中的伊拉克都能排第八。在这个时期欧洲汽车同行对我们的评价是价廉质低。到 2023 年,前十市场过半是发达地区,其中包括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阿联酋。这可不是单纯卷价格能够实现的。在汽车出口数量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1年的54万辆左右增加到到2023年的160万辆左右,复合增长幅度达到72%。出口均价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由2021年的1.95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38万美元,复合增长幅度达到11%。中国车企去海外赚钱相对容易,不像在国内亏钱赚吆喝。比如长城,去年国内业务的毛利率是15.5%,国外高达26%。那么是不是出海就能“随便捡钱”了?有这种想法的要么是看轻汽车工业的复杂性,要么是看轻欧美日汽车巨头的实力,就算找到正确的道路,距离实现它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及试错成本。出海问题可能比在国内更多汽车行业从来不是自由竞争市场,在任何国家都可以算得上支柱产业,自然也就跟GDP、就业、税收等强相关。在汽车这个行业除了常规的“关税战”,还会有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突然而至的罚款。零关税的市场可能还有消费税、教育税、工业产品税等等,市场隐形成本反而可能更高。在发达国家市场,虽然关税相对较低购买力强,但这些市场是红海市场,光有“金刚钻”还不行,还要因地制宜符合政策要求,在销量上打败他们未必是真的赢了,赢下发达市场需要全方位的优势,要共同富裕而不是一家独大。想要在海外长远发展,就要客观认清这几年高增长的背后有哪些原因。除了我们自身实力的增长之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有两个主要外部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紧张,第二个外部因素跟前两年的疫情,还有全球芯片短缺有关。受这两个因素影响,欧洲车企的产能普遍没有恢复,导致欧洲缺车。欧洲消费者预定一辆大众ID.4,交车要等一年以上。新车产能的不足,甚至导致了欧洲二手车的价格上涨。这就给了中国汽车大举进入欧洲的机会。所以车企们需要明白欧洲市场并不是一块生地,而且“高手林立”年销千万的充分竞争市场。海外品牌进入欧洲相对困难。近三年,在欧洲 9 个主要汽车消费市场,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大部分是欧洲本土品牌。为了把中国生产的汽车出口到海外,比亚迪去年订购了 6-8 艘远洋汽车滚装船,总造价接近 50 亿元。今年三季度,比亚迪在泰国建设的工厂即将投产。比亚迪还宣布将在匈牙利、墨西哥等国新建整车工厂。去欧洲的跳板则是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根据《欧盟法》,在欧盟 27 个成员国组成的大市场内,商品、劳动力、资本和服务可以自由流动,所有成员国之间的汽车关税为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中国电池厂商纷纷赴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工厂。2023 年 6 月,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在 2023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称,受益于中国电池厂商在当地的投资,匈牙利的动力电池产量排名暂居全球第四,即将上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上汽集团在海外有 2 万多名员工,设计了生产、物流、整车制造以及国际营销等各个环节。2023 年 7 月,上汽集团宣布正在欧洲选址建厂,但投产时间在 2026 年之后。赵爱民坦言欧洲基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顺利的话,今年将能够完成对欧洲建厂的选址、决定合作方式,可能要到 2025 年和 2026 年才最终形成本地的生产和本地的输出。”但就算投资建厂,政策风云仍然会变幻,欧洲各国对电动车的补贴政策正在逐步收紧。由于不满足法国政府提出的生产和运输过程碳积分要求,产自中国的电动车已经失去了法国新能源补贴资格。德国政府提供的电动车补贴则已经在去年 12 月终止。外部有利因素都是暂时的,随着欧洲局势的稳定,以及欧洲车企产能的恢复,欧洲车必定会发起反攻。所以车企们也不能一味冒进。比亚迪宣布乘用车业务不打算进入美国市场,近日长城汽车关闭欧洲总部,头部自主品牌车企的出海战略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前段时间,中国汽车头部车企在欧美市场先后“踩刹车”的情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指出,如果按照出口全球不同区域市场的重要性及回报率进行比较,欧洲属于典型的“河豚型”市场。这类市场体量比较大,但进入难度也较高。主要是由于欧盟国家法规很严格,欧洲的消费者也比较保守,要他们从选择欧洲品牌转向中国品牌,这个变化会非常困难。此外,还有一点媒体报道比较少的是,目前出海主力仍然是燃油车。中...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车出口欧洲加速 奇瑞将投资4亿欧元于西班牙建厂

中国车出口欧洲加速 奇瑞将投资4亿欧元于西班牙建厂 海外媒体的报道披露了奇瑞与Ebro-EV Motors合作的部分细节,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4亿欧元(当前约合30亿元人民币),其中既包括两个合作伙伴的投资,也包括西班牙政府和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的援助。据悉,奇瑞与Ebro-EV Motors合作项目将重启位于加泰罗尼亚大区的前日产汽车西班牙基地,该生产基地中的一家工厂将生产奇瑞Omoda品牌,另一工厂则将生产Ebro品牌旗下车型。在与Ebro-EV Motors达成协议后,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表示,西班牙将成为奇瑞全球“主要汽车出口基地”之一,希望利用巴塞罗那工厂向欧洲其他地区出口汽车。数据显示,西班牙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去年产量接近250万辆,预计今年可达230万辆左右。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