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结构电池:独特的超低重量动力源

碳纤维结构电池:独特的超低重量动力源 该公司相信,这种储能方式将有助于彻底改变从电动飞机到风车的一切。想象一下,一辆电动汽车不会被一个巨大的、每小时耗电千瓦的电池所拖累。它不需要那么大的动力来驱动前进,可以依靠较小的电机,从而减轻更多的重量。或者想象一下,一架电子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在不抬起锂离子锚的情况下起飞,而锂离子锚需要在一小时内回到地面充电。或者想象一种风车,它的叶片可以作为自己的电池使用,在低需求时段储存能量,在高峰时段进行分配。Sinonus 希望在未来实现所有这些愿景。它正在努力研发一种新型智能碳纤维,这种碳纤维可以作为集成电池的电极。瑞典人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能够储存电力的结构复合材料。我们第一次听说这项工作是在十多年前,当时沃尔沃公布了它与包括查尔姆斯在内的一些学术伙伴合作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几年后,查尔默斯公司发现了一种特定的碳纤维子集,它能将导电性和结构刚度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该公司最终开发出了"无质量"碳电池原型。2022 年,大学和风险投资公司 Chalmers Ventures 将该项目分离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Sinonus。这家初创公司将自己的目标概括为"多用途",追求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材料,努力节约整体资源。例如,在电动汽车中,碳纤维电池系统的重量可能与传统的钢和铝结构部件相同或更轻,但其优点是可以自行储存电能,无需大型笨重的电池组。本月,Sinonus 任命 Markus Zetterström 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负责将兼具电极功能的碳纤维商业化。虽然该公司没有估计商业化工作何时能带来首批上市产品,但与沃尔沃原型机时代相比,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Sinonus 的碳纤维电池配置Sinonus表示,它已经在实验室中用碳电极电池取代AAA电池,在低功耗应用中证明了自己的理念。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它就必须大幅提高功率,首先是物联网硬件和计算机等设备,最后才是电动汽车和飞机等耗电设备。Zetterström解释说:"在碳纤维中储存电能的效率可能不如传统电池,但由于我们的碳纤维解决方案还具有结构承载能力,因此可以在系统层面取得非常大的收益。"当然,"效率不如传统电池"这句话也不能省略。Sinonus公司尚未公布其电池概念的能量密度数据,但2021年的查尔默斯实验室原型的能量密度仅为24 Wh/kg,与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和飞机等各种产品中使用的现代锂离子电池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实验室中的 Sinonus 电池Sinonus依然保持乐观,他指出查默斯公司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碳纤维结构电池有可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70%。该公司认为,较低的能量密度也是一个积极因素,它消除了挥发性化学物质和高能量浓度,最终降低了发生灾难性故障的几率。成本是另一个问号,就像不祥的风暴云一样笼罩着 Sinonus 的哥德堡总部。电动汽车电池本身价格昂贵,但用专门的夹层电工级碳纤维代替电池真的会更便宜吗?听起来,马库斯-泽特尔斯特罗姆(Markus Zetterström)的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却令人着迷。我们期待着看到他和 Sinonus 团队试图找到围绕结构电池概念及其最终市场可行性问题的答案。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团队不仅解决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差的难题,还发展出纤维电池连续化构建方法,实现了高安全性、高储能性能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科研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表示,通过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团队建立了以活性浆料涂覆、高分子隔离膜包覆、纤维螺旋缠绕、凝胶电解质复合以及高分子熔融封装为核心步骤的纤维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这为纤维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一纤维电池可应用于消防救灾、极地科考、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更多应用场景有待各方共同开拓。”彭慧胜说。 标签: #纤维电池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韩国研究人员为未来的锂电池开发出一种新型轻质结构

韩国研究人员为未来的锂电池开发出一种新型轻质结构 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化学系的 Soojin Park 教授和博士生 Dong-Yeob Han 与韩国能源研究所(KIER)的 Gyujin Song 博士以及浦项 N.EX.T HUB 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了一种三维聚合物结构。这种轻质结构有利于锂(Li)离子的传输。他们的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的网络版上。电池技术的进步用于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技术不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锂金属阳极的能量容量为 3860 mAh/g,是目前商业化石墨阳极的十倍以上。锂金属阳极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内储存更多的能量,而且与石墨或硅不同,锂金属阳极可以作为电极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然而,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会产生被称为"死锂"的区域,从而降低电池的容量和性能。此外,当锂向一个方向增长时,它可能会到达相反一侧的阴极,从而造成内部短路。虽然最近的研究重点是优化三维结构中的锂传输,但这些结构大多依赖重金属,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锂电沉积后的混合结构内部几何形状示意图。资料来源:POSTECH用于阳极的创新型三维结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利用聚乙烯醇(一种对锂离子具有高亲和力的轻质聚合物)与单壁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球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混合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比通常用于电池阳极的铜(Cu)集流体轻五倍以上,对锂离子有很高的亲和力,有利于锂离子通过三维多孔结构中的空隙迁移,实现均匀的锂电沉积。在实验中,采用了该团队三维结构的锂金属阳极电池在经过 200 多次充放电循环后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并达到了 344 Wh/kg(能量与电池总重量之比)的高能量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实验使用的是代表实际工业应用的袋装电池,而不是实验室规模的纽扣电池,这凸显了该技术商业化的巨大潜力。POSTECH 的 Soojin Park 教授表达了这项研究的意义,他说:"这项研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开辟了新的可能性"。KIER 的 Gyujin Song 博士强调说:"这种结构兼具轻质特性和高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技术的一个突破"。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为了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公司需要开采和提炼大量的镍。但将镍从地下开采出来并将其提炼成为电池所用物质的过程对环境特别不友好。

为了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公司需要开采和提炼大量的镍。但将镍从地下开采出来并将其提炼成为电池所用物质的过程对环境特别不友好。 “镍难题”反映出电动汽车行业内一个更大的矛盾: 尽管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对环境的破坏比传统汽车要小,但其制造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

封面图片

沃尔沃宣布与电池管理软件公司Breathe合作 将充电时间缩短30%

沃尔沃宣布与电池管理软件公司Breathe合作 将充电时间缩短30% 沃尔沃表示,Breathe的软件可以在保持相同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将电池电量从10%到80%的充电时间减少30%。该公司表示,充电时间的改善将持续整个电池的生命周期,而不会影响其健康。与预先确定的分步充电不同,Breathe的软件使用自适应充电来实时动态控制电池,从而缩短充电时间。该软件使用算法根据电池的健康状况来管理充电过程,以提供最佳的电动汽车充电体验,同时避免可能损害电池性能和寿命的锂电镀风险。沃尔沃汽车表示,扩展将很容易,因为Breathe的软件与沃尔沃新一代纯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硬件完全兼容,因此不需要改变电池组设计或开采额外的材料。沃尔沃汽车技术基金首席执行官安-苏菲·埃克伯格表示:“在客户通常快速充电的范围内,更快的充电时间代表着我们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因为我们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使更多人可以使用电动汽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开发出可快速充电的钠电池:几秒钟即可充满,性能媲美锂电池

研究人员开发出可快速充电的钠电池:几秒钟即可充满,性能媲美锂电池 Jeung Ku Kang 表示,这种可实现快速充电、能量密度达到 247 Wh/kg、功率密度达到 34748 W / kg 的混合钠离子能量存储装置,标志着能量存储系统突破了现有瓶颈,他预计这项技术将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为了制造电池,公司需要开采和提炼大量的镍。但将镍从地下开采出来并将其提炼成为电池所用物质的过程对环境特别不友好。

#本周热读 为了制造电池,公司需要开采和提炼大量的镍。但将镍从地下开采出来并将其提炼成为电池所用物质的过程对环境特别不友好。 “镍难题”反映出电动汽车行业内一个更大的矛盾: 尽管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对环境的破坏比传统汽车要小,但其制造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