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Fast考虑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

VinFast考虑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 报道称,VinFast可能会在印度推出续航里程为300至500公里的电动汽车,价格大约在2.8万至3.3万欧元之间。这样的定价对于印度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会非常昂贵,因为他们通常会选择价格约低于2.2万欧元的车型。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乘用车的平均售价仅为1.3万欧元。因此,VinFast可能会在印度完全生产后续车型,而不是使用进口的CKD套件进行组装,从而大幅降低车辆售价。VinFast正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hoothukudi建造一座工厂,可以方便地通往V. O. Chidambaranar港。该公司称,印度工厂的年产量将高达15万辆,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将服务于南亚、中东和非洲的出口市场。报道称,该公司将在2025年的节日期间(即今年最后几个月)推出首款在印度组装的汽车。在越南市场上,VinFast发布了从VF 3小型车到VF 9全尺寸车型的7款电动汽车,全部车型都是SUV。该公司于2017年开始运营,其工厂位于越南城市海防(Hai Phong)附近的吉海岛(Cat Hai Island),工厂占地面积为828英亩(约合335万平方米)。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比亚迪考虑在墨西哥新建电动汽车工厂

中国比亚迪考虑在墨西哥新建电动汽车工厂 据《日经新闻》周三援引该公司墨西哥负责人的话报道,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墨西哥建立一家新的电动汽车(EV)工厂,该公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面向美国的出口中心。比亚迪已启动墨西哥工厂的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与当地官员就包括工厂选址在内的条款进行谈判。

封面图片

日产削减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与中国对手展开竞争

日产削减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与中国对手展开竞争 日产计划将其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削减30%。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转向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制造方式,以应对来自中国竞争对手日益加剧的威胁。日产已与法国雷诺结盟,并于上周宣布与本田建立合作关系。日产3月25日发布了一份商业计划,该公司将在未来三年推出30款车型,其中约一半将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它将推出八款“新能源”汽车,并从明年开始出口本地生产的汽车。在北美,它的目标是在2026财年比2023财年多销售33万辆汽车,而印度将成为汽车出口的关键中心。日产的目标是,通过开发电动汽车系列、整合零部件、削减采购成本和提高电池技术,使电动汽车更实惠,同时仍能盈利。该公司计划到2030财年使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持平。

封面图片

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小米生产电动汽车

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小米生产电动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获得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这标志着该公司朝着明年初生产汽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知情人士称,负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已批准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小米是自 2017 年底以来第四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企业。 不过,小米仍需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该部负责评估新汽车制造商和车型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一位消息人士称,小米计划明年生产约 10 万辆电动汽车。两名小米员工告诉路透社,自上周以来,该公司还加快了电动汽车工厂的招聘速度,准备在 12 月提高产量。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印度宣布降低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但有条件

印度宣布降低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但有条件 印度将为承诺在三年内投资至少5亿美元并在当地建立制造工厂的公司降低某些电动汽车的进口税。根据政府周五发布的新闻稿,企业必须在该国投资至少5亿美元,并有三年时间在当地建立电动汽车制造工厂,其中至少25%的零部件来自国内。符合这些要求的公司将获准每年进口8,000辆电动汽车,对价格在3.5万美元及以上的汽车征收15%的进口关税。印度目前根据进口汽车的价值征收70%至100%的税。

封面图片

越南政府证实VinFast召回近6000辆电动汽车

越南政府证实VinFast召回近6000辆电动汽车 越南政府证实,越南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温捷因发现旗下汽车指示系统存在故障,将召回近6000辆汽车。 法新社报道,越南交通部下属的越南登检局(Vietnam Register)星期二(3月19日)在网上公布的声明显示,温捷(VinFast)将召回5912辆VinFast VF5 Plus汽车,以更换组合开关。召回令针对去年3月至12月生产的汽车。 声明还称,该公司仅有一辆售出的车辆发现存在故障,并且未报告任何事故。 越通社等媒体曾于2月报道温捷决定召回这批电动汽车的消息,但该公司仍在等待政府批准。登检局的声明称,测试发现,在自动模式下使用车灯时,前大灯和指示灯存在问题,这对驾驶员和道路上的其他车辆造成危险。 温捷成立于2017年,是越南自有的首个私家车品牌。2021年,温捷开始贩售电动车,成为越南第一家电动汽车品牌,也是越南首家进军海外的国产汽车品牌。 2022年,温捷宣布今后只打造纯电动车产品,并一直在努力说服国际市场消费者相信该品牌的可靠性和高品质。这次召回车辆,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打击。 去年,温捷仅交付了3万5000辆电动汽车,未能实现销售5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公司报告称,2023年亏损达20亿美元(近27亿新元)。 2024年3月22日 4:45 PM

封面图片

将电动汽车卖到印度这趟浑水,不得不趟

将电动汽车卖到印度这趟浑水,不得不趟 有知情人士表示:“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很可能会在近期,也许就在未来几周内,公布他们的印度市场计划。”该人士还进一步透露:“一旦获得政府的批准,零跑汽车研发的低价电动汽车将进入印度,这无疑会加剧印度绿色汽车市场的竞争。”然而,印度对于中国企业的投资持有严格的审查态度。尽管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最近达成了全球性的合作,这次合作为这家中国企业进军印度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信心。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曾与印度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竞标,但由于其投资计划未能获得政府的批准,因此在印度的扩张步伐受到了阻碍。再看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汽车,为了能在印度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选择将更多的发展空间让给了印度合作伙伴。JSW已经购买了名爵的大量股份,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其在名爵的持股比例增至51%。这显示了印度市场对于外来投资的独特需求和策略。并不好走的印度路几十年来,中国一直稳居印度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全球贸易研究倡议于4月29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印度工业产品和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零部件高度依赖中国,因此印度的进口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各种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零部件、电子产品、塑料、锂离子电池和车身部件等,均大量来自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包括两轮车、乘用车和商用车,这一趋势尤为显著。目前,印度汽车进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约合16.5亿卢比),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为了利用印度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公司继续在印度投资建厂。上汽集团是首家通过收购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的中国公司,它投资了3.1亿美元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古吉拉特邦的Halol工厂,并主要生产MG品牌的电动汽车。2020年1月,长城汽车也宣布收购通用汽车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塔莱加翁的工厂,计划生产SUV、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此前,长城汽车还在班加罗尔(2016年)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2019年,北汽福田宣布与哈里亚纳邦的公交车制造公司PMI Electro Mobility Solutions Pvt Ltd签署合资协议,计划进入印度市场。该公司还打算在浦那投资1200万美元建造一座生产电动公交车的工厂。同时,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等其他中国制造商也都对进入印度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印度正逐渐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公司的主要市场,这得益于其设定的到2070年降低碳排放强度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仍是主要的排放源,因此转向更环保的燃料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印度电动汽车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根据地方交通部门的数据,4月份电动汽车和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零售量同比增长了22%,从去年同期的5412辆增长至6577辆。汽车经销商协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底,电动汽车总注册量将超过150万辆。2023财年乘用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多,从上年的18583辆增长到47102辆。为了吸引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项政策,旨在将印度打造为全球电动汽车中心。该政策规定了最低投资额约为5亿美元,并详细制定了投资回报、五年内的国内增值目标以及特定关税,以鼓励在规定时间内发展本地制造业。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塔塔汽车、MG、马恒达和BYD是印度销量排名前五的电动汽车公司。目前,MG已成为印度第二大电动车销售商,其销量的25%为电动车型。今年3月,比亚迪印度公司推出了Seal轿车,并已收到超过1000辆的预订。然而,印度政策对中国汽车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它们面临要么退出印度市场、要么将多数股权出售给当地投资者的选择。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提案被印度政府拒绝后放弃了投资计划并退出了印度市场。而上汽集团旗下的MG汽车印度公司则妥协通过将多数股权出售给JSW来实现“印度化”运营的策略。中国汽车出海的必经市场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虽然规模尚小,但其增长速度却异常迅猛。2023年的数据显示,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0%,而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更是接近翻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仅为2%,相比之下,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已接近38%。目前,塔塔汽车在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二。不过,马恒达和比亚迪作为新兴参与者,正在逐步崭露头角。特别是马恒达,仅凭一款车型就实现了惊人的2476%的增长,成为2023年增长最快的品牌,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和MG汽车。此外,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也计划不久后进入电动汽车领域,而越南的VinFast和特斯拉也有望进军印度市场。印度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政府的政策激励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领域,包括Reliance New Energy、Ola和ACC Energy Storage等。近期,Exide更是与汽车巨头起亚和现代达成合作,为他们的汽车供应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的印度,其汽车行业是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鉴于其他市场正在放缓,印度无疑成为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印度政府也展现出了雄心壮志,希望将印度打造成全球汽车制造中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技术的进步,印度汽车销售得到了有力推动。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的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取得了显著增长,营业额从2016财年的390.5亿美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697亿美元。印度国内销售额在一年内激增了34%,为汽车行业在印度GDP中的份额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3年2月,这一比例已上升至7.1%,远高于1992年的2.8%。这一增长趋势也对汽车配套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印度的汽车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汽车占印度制造业GDP的比重超过45%。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城市化和收入增加、信贷增长、政府政策和举措的推动、出口增长以及新参与者的市场进入,还有不断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等。印度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上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高,预示着机动车保有量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在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方面仍然落后。例如,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高达860辆,而印度仅有34辆。即使在亚洲地区,印度也落后于日本(612辆)和中国(223辆)。可以预见的是,印度汽车市场将继续塑造国家的经济格局并推动技术进步,为国内外参与者提供丰富的机会以促进增长和创新。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贡献者,印度仍处于扩张和发展的前沿。在印度形成本地生态系统并大幅降低电动汽车价格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在此期间,像零跑汽车国际这样的在印度制造的中国合资企业可以利用其在中国建立的生态系统获取专业知识和零部件从而领先印度竞争对手。比如,零跑汽车的廉价掀背车有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尽管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到廉价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印度市场的情况,政府对新进入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可能会保持谨慎态度。然而随着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这场竞争必将愈演愈烈并可能催生出新的行业领导者。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