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高管:没人能够保证电动汽车电池100%安全

吉利高管:没人能够保证电动汽车电池100%安全 沈源表示,安全性是汽车的根本,“但在座的大量技术专家,现在谁能拍着胸脯说电池是100%安全的?”沈源认为,要提升电池监控手段,以确保意外发生下能有预警机制。事实上,电动汽车和燃油车谁更爱自燃的话题,一直备受网友的关注,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院士分享称,新能源汽车起火率不仅现在已经比燃油车更低,随着固态电池的投产,2030年还要降到万分之零点一。当时,他还就当前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吐槽,“电动汽车自燃是新闻,只要烧一个就会爆。而燃油车自燃不是新闻,没人愿意听这个东西”。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阳明高院士:电动车自燃是新闻、燃油车自燃没人听

欧阳明高院士:电动车自燃是新闻、燃油车自燃没人听 从国际上看,2018年-2023年,特斯拉没有因火灾风险召回任何车辆,其他的燃油车品牌,都因火灾风险发起了召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随着技术的改善,新能源车的起火率发生了大幅的下降,还会继续下降。同时其就当前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吐槽,“电动汽车自燃是新闻,只要烧一个就会爆。而燃油车自燃不是新闻,没人愿意听这个东西”。“(新能源汽车)每天烧8辆,好多的啊,这太多了,现在才1000多万辆,将来要变1亿辆呢,那再放大10倍,这不得了啊,很多自媒体都这样说。”欧阳明高分享数据: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有18360辆,新能源有640辆。他直言,如果计算自燃率,燃油车为18360/31771万,约万分之0.58,而新能源车为640/1445.2万,约万分之0.44,“比它还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自燃率高、西方设下的陷阱?院士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自燃率高、西方设下的陷阱?院士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对于部分人说"电动化是西方设下的陷阱",欧阳明高指出这不符合事实,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综合考虑石油安全,大气污染、产业升级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全球第一,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规模导入高科技民用大宗消费品。2016年是全球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性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之后,各国开始转型。可以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率先发力,从产品导入期进入产业成长期时,国外也开始转型,电动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于电动车更易自燃的话题,欧阳明高指出,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有18360辆,新能源有640辆。如果计算自燃率,燃油车为18360/31771万,约万分之0.58,而新能源车为640/1445.2万,约万分之0.44,“比燃油车还低”。网友对燃油汽车也可以搞自动驾驶,为什么非要用电动汽车?”的质疑,欧阳明高强调:中国也是汽车智能化领先的国家之一,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燃油车自动驾驶无法跟电动汽车相竞争。他表示,发动机控制的精确性无法跟电机控制相提并论,反应的时间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常识,而且从市场表现看,目前也是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普及率大大高于燃油汽车。此外,对于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污染、补能问题等质疑,欧阳明高也逐一进行了反驳与释疑。以下为欧阳明高演讲PPT部分截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电动汽车比油车更容易撞行人

电动汽车比油车更容易撞行人 英国统计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更容易撞到行人。对英国交通事故的分析发现,电动和混动汽车撞到行人的可能性是燃油汽车的两倍,在城市地区会进一步上升到三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研究人员怀疑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包括司机更年轻,缺乏经验,电动和混动汽车更安静,更难被行人听到,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伦敦大学学院交通安全教授 Nicola Christie 表示,人们依靠声音去判断汽车的存在、速度和位置。缺少这些线索时,对于繁忙的城市居民而言,这可能会成为问题;对于视力不佳的人或难以判断车辆速度和距离的儿童而言,问题会更严重。电动汽车其它问题还有加速更快,比燃油汽车更重。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撞到行人

研究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撞到行人 更环保的汽车为何更危险,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怀疑有多种因素。电动汽车的驾驶者往往更年轻,经验更少,而且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安静得多,因此很难听到它们的声音,尤其是在城镇。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教授菲尔-爱德华兹(Phil Edwards)说:"电动汽车对行人来说是一种危险,因为它们比汽油车或柴油车更不容易被人听到。如果政府要逐步淘汰汽油车和柴油车的销售,就需要降低这些风险。"爱德华兹补充说:"如果您要改用电动汽车,请记住这是一种新型汽车。它们比老式汽车安静得多,行人已经学会了通过倾听交通来导航。这些车辆的驾驶员需要格外谨慎。"道路交通事故是造成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行人占道路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2017 年,美国交通部的一份报告发现,与汽油车和柴油车相比,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对行人造成的风险高出 20%,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如转弯、倒车、启动进入车流和停车时,风险高出 50%。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英国 2013 年至 2017 年的旅行和道路事故数据。由于存档问题,2018 年以后的数据无法获得。他们的分析包括 916,713 名伤亡者,其中 120,197 人为行人。超过 96000 人被汽车或出租车撞倒。路上行驶的大多数车辆都是汽油车或柴油车,四分之三的行人碰撞事故都与这些车辆有关。但在相同的行驶距离内,电池动力汽车更危险。根据《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杂志》上的研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 100 米英里的年平均行人伤亡率为 5.16,而汽油和柴油汽车为 2.4。研究人员发现,在农村地区,电池动力汽车并不比汽油或柴油汽车更危险,但在城镇地区,电池动力汽车与行人相撞的几率要高出三倍。自 2019 年 7 月起,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型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都必须安装车辆声学警报系统,该系统会在汽车缓慢行驶时发出声音,但目前仍有数十万辆电动车没有安装该装置。爱德华兹说:"如果政府能确保所有电动汽车都安装这些系统,并对旧款电动汽车进行改装,那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交通安全教授尼古拉-克里斯蒂(Nicola Christie)说,人们依靠声音来判断车辆的存在、速度和位置。"当这些线索缺失时,在繁忙的城市地区,人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视力较差的人或儿童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很难判断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但是,电动汽车的听觉障碍并不是唯一的问题。电动汽车往往加速迅速,而且通常要重很多,有些电动汽车的重量是汽油汽车的两倍,因此停车距离更长。爱德华兹说:"如果政府计划推动向电动汽车过渡,那么除非我们注意到这一点,否则这将给行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SK On高管表示欧洲在电动汽车上正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电池的危险

SK On高管表示欧洲在电动汽车上正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电池的危险 未来,欧洲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增加对价格实惠的中国电池的进口。瑞银分析师预计,在2023年至2027年间,中国电池公司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将从30%上升至50%,而同期韩国公司的份额将从60%下降至40%。韩国有三大电池制造商,SK On是其中之一。SK On首席商务官宋敏淑(Min-suk Sung,音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洲各国政府中,与我交谈过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去风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你不能听之任之。”瑞银电池分析师蒂姆·布什(Tim Bush)点出了韩国公司正在欧洲被中国对手拉开差距的原因。“欧洲人正把所有资金投向Northvolt等经验不足的本土新贵。与此同时,韩国电池公司没有扩大对欧洲产能的投资,因为美国的补贴让该国更具吸引力。这导致了供需之间的缺口,至少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中国的出口来填补。”布什表示。SK On在全球电池市场排第五目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世界前两大电池制造商。在非中国公司中,SK On排在第三位,位于LG新能源和日本松下之后。SK On在匈牙利运营着两个超级工厂,并且正在匈牙利建设第三个工厂。这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满足欧盟去年通过的立法要求,即到2030年时,欧洲90%的电动汽车电池必须在当地生产。不过,宋敏淑表示,SK On也在展开谈判,为寻求在欧洲汽车市场扩张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他声称,中国电池制造商在将制造工艺复制到国外的表现不如韩国竞争对手。“与我交谈过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希望在海外发展,”他表示,“这就是我们的切入点。作为一家在目标地区拥有成熟业务的电池制造商,我们愿意与任何人合作。”眼下,SK On已将大部分海外投资集中在美国,与汽车制造商福特和现代在美国成立了合资企业。该公司在美国运营着两家电池厂,并且正在南部的肯塔基州建造另外两家工厂,还在田纳西州和佐治亚州各建一家工厂。一旦所有美国工厂全部完工,SK On预计将拥有超过180千兆瓦时的产能,足以每年为约250万辆汽车提供电池。然而,由于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和卡车的需求低于预期,美国汽车制造商去年暂停扩大电动汽车产能,这让SK On的计划变得复杂化。此后,包括SK On在内的韩国电池制造商暂停或缩减了在北美的投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韩前8月自华进口电动汽车电池同比增逾110%

韩前8月自华进口电动汽车电池同比增逾110% 韩国贸易协会星期天(10月8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韩国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用电池同比增长114.6%,为44.7亿美元(下同,约60.95亿新元),已远超去年34.9亿美元的全年进口额。 根据韩联社,韩国今年的电动汽车电池进口总额为46.3亿美元,其中中国产占97%。而同期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对华出口额为6600万美元,同比腰斩。由此,电动汽车电池对华贸易逆差近6万亿韩元(约61亿新元),成为主要逆差品目之一。 韩联社引述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有越来越多的韩国车企为降低产品价格,而选择使用中国产磷酸铁锂(LFP)电池。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等韩国电池厂商也将正式开始量产LFP电池,但在截止到2026年的“空白期”内,中国产LFP电池的进口将继续扩大。 另据统计,韩国8月自华进口电动汽车为2.5亿美元,同比大增155.6%。其中包括特斯拉中国工厂制造的搭载中国产LFP电池的相对低廉车型。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