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官员称,即使中国14亿人口也无法填满所有空置房屋

前中国官员称,即使中国14亿人口也无法填满所有空置房屋 北京(路透社) - 周六,一位前中国官员罕见地公开批评中国遭受危机打击的房地产市场,他表示,即使中国有 14 亿人口也不足以填满全国各地散落的所有空置公寓。 中国曾经的经济支柱房地产行业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下滑,当时房地产巨头中国恒大集团在限制新借款后拖欠债务。 直到今天,碧桂园等知名开发商仍濒临违约,导致购房者情绪低迷。 国家统计局(NB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未售出房屋总建筑面积为6.48亿平方米(70亿平方英尺)。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根据平均房屋面积 90 平方米,这相当于 720 万套房屋。 这还不包括因现金流问题而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项目,以及投机者在2016年上次市场好转时购买的多套房屋仍处于空置状态,这些住宅项目合计构成了未使用的大部分。专家估计,空间。 “现在有多少空置房屋?每个专家给出的数字都大不相同,最极端的认为目前的空置房屋数量足以容纳30亿人,”81岁的国家统计局前副局长何铿说。 据官方媒体中新社发布的一段视频,贺建奎在中国南方城市东莞的一个论坛上表示,“这个估计可能有点多,但14亿人可能无法填满。” 他在公开论坛上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行业的负面看法与中国经济“有弹性”的官方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外交部发言人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种预测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时有出现,但崩溃的是这些言论,而不是中国经济。” 来源: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现有房产14亿人住不完

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现有房产14亿人住不完 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说,目前房地产供应过剩,14亿人可能都住不完,他建议房地产企业早转型。 据中新社发布的一段视频,担任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贺铿星期六(9月23日)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称,“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个专家估出来的数字相差很大,但是14亿人可能住不完。” 他也说,“那么有购买力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肯定是买不完,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型,早转型早主动。”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未售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为6.48亿平方米。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以平均房屋面积90平方米来算,中国未售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当于720万套房屋。这还不包括因现金流问题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项目,以及2016年房地产市场好转时,投机者购买的多套房屋仍处于空置状态。专家估计,这些住宅项目合计构成了未使用的大部分空间。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曾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但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前官员称房地产市场低迷将持续至2025年

中国央行前官员称房地产市场低迷将持续至2025年 一位中国央行前官员表示,房地产低迷可能会再持续两年才能趋于稳定。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星期六(1月13日)在上海一个论坛上说,今明两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可能各再减少500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新房销售面积会达到8.5亿平方米。 他补充说,这么一来,房地产就不再成为投资和经济的拖累项。 盛松成还说,去年11月和12月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全年全国销售面积可能达到9.5亿平方米。根据他的估计,2023年销售面积的降幅将比2022年收窄一半。 盛松成发表此番言论之际,中国12月百城新建住宅销售价值的跌幅加大,尽管政府推出了更多支持措施,包括放松主要城市的购房限制。 彭博社的报道称,中国史无前例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过去三年经济失去了一个关键的增长引擎,并在开发商出现创纪录的违约潮后加剧了金融风险。 2024年1月14日 7:19 AM

封面图片

彭博:香港开发商正在降价出售空置房屋

彭博:香港开发商正在降价出售空置房屋 彭博社报道,受经济疲软和利率上升的影响,香港房地产开发商正在降低新房价格,以出售空置房屋。 报道引述中原地产的数据称,今年第三季香港有2万零483套新房空置,是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道称,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是“最早接受新现实”的公司之一,以2016年以来最低的价格出售亲海駅II项目。这一策略让该项目超额认购超过30倍。 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副总监杨文杰说,香港房地产公司目前的公寓定价比几年前的峰值低 10%至20%。 由于买家保持谨慎态度,中原地产预计香港今年新屋成交量将降至1万1000套,为近十年来第二低。 彭博资讯分析师王振星说,鉴于供应量较高,开发商正在采取快速销售策略。 “当融资成本如此之高时,他们持有房产没有任何好处。 对他们来说,最好用所得资金偿还贷款或从存款中获取利息。” 报道称,港府最近暗示,可能会放松在2010年代早期推出的房地产限制措施。房地产业者也一直呼吁取消特定的财产税,包括对没有永久居留权的买家征收30%的印花税,以及对已经拥有房屋的居民征收15%的印花税。 不过,杨文杰认为,新措施可能会提振市场情绪,但不会扭转市场,“如果开发商想增加销量,就必须降低价格。” 2023年10月20日 10:37 AM

封面图片

统计局官员称要理性看待中国房地产调整阶段

统计局官员称要理性看待中国房地产调整阶段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3月新建商品住宅售价降幅为近九年最大,统计局官员称,要理性看待房地产调整阶段。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星期二(4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中国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还在持续显现,未来房地产市场仍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 盛来运称,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三大工程”。盛来运说,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及各个地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从数据看,房地产“三大工程”有效拉动房地产投资0.6个百分点。 二是“白名单”落地对融资额的积极影响。今年以来,为解决房地产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推出“白名单”融资项目支持政策。从一季度数据看,房地产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这与“白名单”融资政策落地有直接关系。 三是房地产销售数据。今年以来,各地加大对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力度,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推动住房以旧换新等。在多方努力下,今年3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比1至2月降幅分别收窄1.1和1.7个百分点。 盛来运称,要理性看待房地产调整阶段。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扩张后,按照产业成长周期,现在调整是正常的,有利于房地产后续构建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支撑。 他还称,2023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6.2%,但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50%,还有2.97亿农民工在城里未完全市民化,进城农民工购房比例不高。现有住房存量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房子还占绝大多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都较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3.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9和0.7个百分点。 ... 2024年4月16日 5:18 PM

封面图片

这座城市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象征,现在成了房地产危机的标志。多年的过度房地产建设导致南昌楼市出现供过于求,空置率为中国28个

这座城市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象征,现在成了房地产危机的标志。多年的过度房地产建设导致南昌楼市出现供过于求,空置率为中国28个大中城市中最高。 这里的情况极具代表性,凸显了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尽管当局推出激励措施刺激楼市,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情况并不均衡。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指出,中国房地产仍处于调整周期逐渐向稳定过渡,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经济日报》星期三(12月6日)见报文章“房地产市场将从调整期走向稳定期”中指出,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趋势。预计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逐渐向稳定过渡。 文章称,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20年,不可能总是保持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实属正常。长期看,房地产市场调整有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应注重防风险。 文章指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杠杆率有序下降,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文章分析,中国房地产新的需求将来自城市化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住房改善性需求。 2023年12月6日 9:18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