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飞度 6 月销量仅 961 台,比亚迪海鸥是其 36 倍,飞度是否已跌落神坛?日系车还能崛起吗?

本田飞度 6 月销量仅 961 台,比亚迪海鸥是其 36 倍,飞度是否已跌落神坛?日系车还能崛起吗? Jarvis的回答 其实飞度这款车,现阶段看翻身的概率几乎无了。主要是10万以内,尤其是小型车微型车这个市场,消费者是极度价格敏感、费用敏感的,飞度现在能打的牌是操控?烧油的和用电的比成本也是毫无胜算,而且所谓小钢炮在电机面前其实没什么战斗力了。 所以整体看下来,飞度是基本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这一情况甚至会逐步扩大到A级车市场,其实现在卡罗拉、雷凌这些被打的已经很惨了。未来估计国内市场会跟日韩很相似,紧凑型及以下基本被本国产品垄断,这种局面,显然飞度们面对的就是逐渐消失。 其实对于日系,现在有个中肯的建议,别浪费精力在小车上了,认真打造B级乃至更大的车吧。少了入门级,一方面对自己曾经的品牌调性维持有好处,另一方面成本压力没那么大、更容易做出些内容。 不过这个前提还是建立在,日系需要提升一下自己对于市场的理解能力了,这一点包括不少车评人也是一样。你们强行喂给大家你们觉得好的东西,大家不仅不买账、还会抵触反弹。 有些方向性的取舍,日系其实可以调整一下,反正言尽于此,如果还是找一帮kol天天对消费者说:我们这么好的产品你们都不买,就是什么都不懂啊! 这无异于自杀~ 至于最近很火的50万以内最好的车是飞度,我只能说现在只要七万多,居然都不去冲?是还嫌性价比不够吗? 是对手太强吗?海鸥太能打?似乎打开排行榜会更绝望。因为飞度连纳米、好猫都打不过,是真正要等着被淘汰的节奏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Jarvis)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田飞度6月销量仅961台 比亚迪海鸥是其36倍

本田飞度6月销量仅961台 比亚迪海鸥是其36倍 而在此前本田飞度的高光时刻,2021年其单月销量超1.2万辆,一款车型占据国内A0级市场近45%的份额,不到4年的时间,已今非昔比。对比来看,作为本田飞度的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海鸥6月份销量高达35201辆,是飞度的36倍多。比亚迪另一款A0级轿车海豚,上市之初的直接对标车型也是本田飞度,6月份的销量也有8429辆,同样远超飞度。事实上,本田飞度三年间的销量变迁翻天覆地,与其自身产品力跟不上时代关系密切。当前在售的本田飞度共有六款车型,指导售价9.78-10.88万元,虽然入门版车型已给出了1.2万元的终端优惠,但8.58万元的起售价,相较于其配置着实有点不够看。以入门车型2024款飞度无限MUGEN为例,该车搭载1.5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91kW,WLTC油耗6.52L/100km。配置上,全系车型采用后轮鼓式刹车以及机械手刹,前后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均缺席,中控没有大屏车机,也没有蓝牙、车载电话和车联网等功能。而入门飞度的价格,甚至已经能够买到一辆7.98万元的秦Plus车型,空间更大、配置更高、动力更强更省油,与其对比,飞度销量下滑也并不令人意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海鸥即将打入欧洲 价格翻倍也便宜

比亚迪海鸥即将打入欧洲 价格翻倍也便宜 这个售价将比Stellantis NV、雷诺等公司类似车型低数千欧元。这些公司正希望通过这些车型帮助实现电动化转型。但比亚迪“海鸥”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这无疑加剧了欧洲车企在后燃油车时代争夺市场主导权的压力。同时,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似乎也难以抑制这种威胁。福特欧洲电动汽车业务负责人马丁·桑德(Martin Sander)说,“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款车及其他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当然,当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时,我们都会感到紧张。”比亚迪“海鸥”因其卓越的制造质量、设计和科技配置,在低廉的价格下赢得了广泛赞誉。本月在伦敦举行的一场行业活动上,公司欧洲董事总经理舒酉星透露,在推出海鸥之前,比亚迪计划先推出一款售价25,000欧元的高端电动汽车。此外,比亚迪在欧洲建立两家新工厂,将帮助公司减轻欧盟关税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目前“海鸥”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功。在墨西哥,它被命名为“海豚mini”,售价为358,800比索(约合19,780美元),尽管当地的充电基础设施仍在发展初期,但自2月份推出以来其已吸引大量试驾者。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上周在墨西哥城的一次活动中表示:“墨西哥市场虽然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惊喜地发现,对这款车的需求和市场反响非常热烈。”同时,她还发布了一款针对墨西哥市场的插电混合动力皮卡。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瞄准海外市场,比亚迪是其中的先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一月警告说,如果不设置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几乎会摧毁大多数其他汽车制造商”。尽管美国几乎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了三倍,基本上关闭了进口大门,但对欧洲来说,关税问题更为复杂。因为欧洲地区的汽车制造商比美国同行更依赖中国市场,这使他们容易受到报复性措施的影响。中国有可能对进口大排量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将特别严重地打击奔驰和宝马。欧洲计划逐步淘汰燃油汽车,这也需要更便宜的汽车来推动电动化转型。欧盟去年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调查,并接近就提高关税做出决定,但一些行业高管和专家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游说团体Transport & Environment负责汽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高级主管朱莉娅·波利斯卡诺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关税不应该被用来保护我们的主要制造商免受有意义的竞争。除了至关重要的气候目标外,真正重要的是保住本地工作,确保碳减排不会导致去工业化。”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家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制造业。三年前,比亚迪开始在欧洲销售乘用车,并在巴黎和慕尼黑的汽车展览会上引起轰动。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9.6%。目前,前英国品牌名爵汽车是在欧洲市场上领先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自2007年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后,花了几年时间重建其经销商网络和客户群。现在,中国制造的名爵MG4在英国的电动汽车销售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的Model Y。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采取非传统措施来应对挑战,包括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雷诺正在积极寻找合作方来降低小型车平台的成本,而拥有Jeep和标致品牌的Stellantis则于去年10月与零跑达成协议,计划今年9月开始销售合作生产的车型。“我们不打算让中国竞争者控制这个价位,”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上周谈到比亚迪“海鸥”时这样表态,并对加征关税的建议表达了轻蔑。“我们认为保护主义不是我们长期摆脱竞争的解决方案。”塔瓦雷斯一直强调要迅速采取行动以应对竞争对手。Stellantis与零跑合作,便能够从中国的成本优势和先进电动车技术中受益,尽管这些技术被美国和欧盟认为是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去年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7%,Transport & Environment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并在2027年达到20%。从产品评测来看,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确实有理由认真对待比亚迪“海鸥”。密歇根工程公司Caresoft Global拆解了这款车,评估了其质量和制造技术,想找出低成本的秘密。“每一位业内人士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是一款了不起的车。”Caresoft Global总裁特里·沃伊乔夫斯基(Terry Woychowski)表示, “它颠覆了‘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观念。这款车一点也不显廉价。”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3月份销量大幅增长,目前中国车企推动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一季度,比亚迪共售出62.6263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13%。该公司周一表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下降后,3月份销量猛增46%。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共售出约30.0114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1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约为32.4万辆,增长14%,占该公司第一季度总销量的52%。相比之下,接受 FactSet 调查的分析师预测,特斯拉1至3月的全球销量约为45.7万辆。预计特斯拉将于本周二正式公布相关数据。比亚迪周一还公布3月份出口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增长了近两倍,达到3.8434万辆。

封面图片

比亚迪六月销量突破 30 万,赛力斯销量同比增长 631%,理想重夺新势力销冠,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比亚迪六月销量突破 30 万,赛力斯销量同比增长 631%,理想重夺新势力销冠,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Saka财经的回答 比亚迪及华为的实力毋庸置疑,比亚迪2月一把电比油低的价格战,加上5月份一把dm5.0的技术战,直接把整个汽车市场推向了更激烈的竞争态势。 这里想多谈谈理想这个一马当先,率先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换个角度来看,理想交付量不及预期。 今年16月,理想交付18.9万辆新车。 理想汽车在年初的时候将24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80万辆。 后来理想mega发布后,理想遭遇滑铁卢,mega营销发售翻车,理想纯电进程受阻。 于是在3月份,李想痛定思痛,把目标下调到56至64万辆之间。mega 取个中间数60万辆来看,理想上半年完成的18.9万辆成绩,仅仅是目标的31.5%,意味着理想完成年度目标的进度还不到1/3。 这样的话,如果理想不调整目标,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会极大,后续还要卖41万辆车才能完成目标,意味着理想单月交付量要达到6万辆。 按6月4万7千多辆的成绩来看,理想要想卖的更多,恐怕还得依赖其跑量车型:理想L6,而且这个车型还必须要降价才能吸引更多客户。 可是降价呢,又面临着利润摊薄。 理想要销量还是要利润呢?恐怕李想本是都想要。 但今年的市场,明显比去年更卷。理想在今年面对着问界及众多相似车企的竞争,不再那么从容。 虽然现在理想产品的彩电冰箱大沙发,相比于其他产品还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比起问界来看,其优势已经很小。 而且问界所搭载的智能化,则会在后期背靠华为,迅速取得市场领先地位。 理想汽车在下半年还能不能保持新势力车企第一的位置并完成目标,显然还存在变数,这也是理想裁员后又慌忙召回部分员工的原因:再不发发力,市场地位就要没了!理想l6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Saka财经)

封面图片

上汽通用 2024 年 6 月销量只有 2.6 万辆,暴跌 72% ,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上汽通用 2024 年 6 月销量只有 2.6 万辆,暴跌 72% ,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梦藏君的回答 参考日本本土日系车份额常年超过90%,德国本土德系车至少70%,或许对于一个汽车强国来说,本土本来就应该以自主国产品牌为绝对主力,目前我国国产品牌汽车刚刚提升到份额60%,未来美系、德系、日系,都将会持续下滑,看谁走得更快而已 上汽通用在销量下滑的路上已经狂奔6、7年了 上汽通用在2017年达到销量巅峰200万辆之后,2018~至今,一直在下跌,2023年100万辆,刚好是其巅峰期的一半 燃油车时代上汽通用下滑的转折点是三缸发动机,作为所有车企里三缸推的最坚决的车企,上汽通用当年其旗下最热的英朗、凯越、迈锐宝、克鲁兹等车型,全部都上三缸,有些甚至全系三缸,后果是立竿见影的销量下滑 三缸卖不动,只能降价,大降价,有些车型比如英朗,能降到6折 三缸把上汽通用的品牌形象拉低了不少,以至于后面换回四缸,也依然卖不动了 新能源车转型时代,上汽通用也没有跟上步伐 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高端新能源凯迪拉克IQ锐歌,每月销量只有几百台,每周销量50台不到 新能源主力车型是微蓝6和别克E5两款,蔚蓝6主要靠传统技艺“骨折”维持销量,最低8万多能入手,但从周销量上也下滑了,6月已经快站不住周销量过千了 E5也走的性价比路线,卖点是享有锐歌同平台、20万以下中大型纯电SUV,先锋版最低16万多,但6月周销量低于300台了 唯一能看到点希望是别克GL8 PHEV,GL8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比较好的用户基础,上电后的GL8三天订单超过1万台,看起来是不错的,但是MPV市场早就不是当年的市场了,国产新能源早就虎视眈眈顶着这块肥蛋糕,小鹏X9、腾势D9、理想MEGA、岚图梦想家、极氪009、广汽传祺M8,无论是纯电车型还是插混,生态位早就满满当当。6月开始交付的GL8 PHEV也许销量还勉强能看,但想单纯靠一辆MPV拉起上汽通用垮掉的新能源市场,那也基本是不太可能 上汽通用销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更可怕的是,似乎找不到未来能翻盘的点…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梦藏君)

封面图片

“霸主”GL8跌落神坛:“以前加价才卖,现在只能割肉”

“霸主”GL8跌落神坛:“以前加价才卖,现在只能割肉” 惨淡的销量迫使别克“求变”。北京别克4S店人员表示,曾经GL8都是加价才卖,近期开始启动降价车型包括别克GL8陆上公务舱、GL8 ES陆尊及昂科威等,降价区间在1.6万-3.6万之间。4S店人员坦言,这种降价举措,并不是官方统一要求。而降价的核心原因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门店销量今年销量大幅度下滑,为了拼业绩只能割肉,今年太惨了!”销售怨言:“以前加价才卖,现在只能割肉” 近日,包括腾势D9、别克GL8、丰田赛那SIENNA、岚图梦想家以及广汽传祺M6和M8在内的多款主流MPV车型,先后宣布降价,开启新一轮MPV降价潮。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2月,国内MPV累计零售销量14.5万辆。其中,五菱宏光销量排名第一,腾势D9 DM-i排名第二,丰田赛那SIENNA、别克GL8、广汽传祺M6、丰田格瑞维亚及传祺M8分别位列第三,四、五、六、七名。不完全统计发现,在2024年1-2月,国内MPV累计零售销量前七车型中,除排名第一且定位低端市场的五菱宏光没有大幅度降价外,其余车型均启动降价。其中,腾势D9部分地区最高优惠2.5万元,最低起售价格为32.48万元;别克GL8最高可享受2.6万元优惠,最低起售价格为21.64万;丰田赛那SIENNA最高优惠1.5万,最低起售价29.48万元;丰田格瑞维亚优惠3万元,最低起售价28.58万元;岚图梦想家最高优惠3万元,最低起售价30.99万元;广汽传祺M6、M8最高优惠2万元和1万元,起售价为9.98万元和16.98万元。具体到门店上,又以别克GL8系列降价最为特殊。探访发现,此次降价并非厂家统一要求,“而是线下门店自行跟进降价,消费者只能到线下门店才能被告知”。对于降价的原因,来自别克门店人员的解释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门店销量今年销量大幅度下滑,为了拼业绩只能割肉,真的太惨了!”。据媒体报道,此前多次传出GL8涨价的信息:在2021年底,2022款别克GL8 ES陆尊的到店后,需要涨价4000元才能购买。最近一次2023年年初,GL8部分车型调价,小幅涨价1000元。“确实之前都是涨价销售的,但今年开年后销量特别差。”该门店人员表示“目前购买GL8系列车,全款可享16000元优惠;若分期付款,办理5年贷款可再享10000元优惠,共优惠26000元。”定位模糊:高不成,低不就?事实上,别克门店被动降价的做法不无道理。作为国内MPV市场昔日“王者”,GL8的销量数据呈现走跌之势据乘联会公布数据,2017年-2021年间,别克GL8历年销量均在14万辆以上,这5年其年销量分别为145129辆、144308辆、147644辆、156879辆和161308辆,虽然增势趋缓,但在国内MPV市场仍具有统治地位。但是,自2021年后,别克GL8销量开始急剧下滑,2022年,GL8销量仅为126838辆,同比下跌了21.37%;至2023年,别克GL8全年销量110908辆,同比下滑12.60%。在沟通中,有资深车圈人士表示,GL8销量的下滑,与三方面有关:第一,中端MPV市场玩家增多,竞争加剧。随着MPV市场的发展,售价百万的丰田埃尔法、威尔法、雷克萨斯LM等高端车型,成为富裕阶层首选;腾势、丰田赛那、格瑞维亚,本田奥德赛、传祺M8等车型,则成为各个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新选择。高端MPV市场被丰田系占领,低端市场由五菱系霸占,中端市场玩家众多竞争激烈,GL8销量受到蚕食。第二,MPV车主需求转变。GL8此前销量持续向好,在于其高端、豪华、商务的定位,符合当时企业和政府用车需求,且同类MPV较少,于是受到商务人士热捧。但随着国内居民经济水平提升,更符合GL8定位的中产阶级,购车诉求更在意实用性、经济性,用车场景也开始由商务场景向家庭延伸,没能跟上变化的GL8,不再是必选项。第三,新能源MPV快速崛起。新能源MPV天然具备空间优势,在智能化、操控性以及用车经济性优势方面都具备优势,目前市场上已出现腾势D9、岚图梦想家、极氪009等多款新能源MPV,但GL8首款插电混动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落后于同行。“MPV市场本就不大,现在出现了这么多的竞争对手,这些车型实际上是抢占了GL8的市场,这让别克GL8的逐渐丢掉了自己MPV赛道的优势”,该人士表示,“以前,打滴滴订商务车绝对开过来的是GL8,但现在就不一定了,他们市场竞争力的减弱,所以只能降价。”结语据统计,在2020年-2023年间,别克汽车历年国内市场销量分别为:92.63万辆、82.51万辆、 64.4 万辆以及51.6万辆,逐年递减,且呈现出明显下滑趋势。其中,轿车和SUV领域掉队严重,GL8成了别克汽车内部人口中的“本品牌救命稻草”。然而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别克汽车这块最后的阵地,也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可叹的是,别克很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拯救MPV市场之上。毕竟,如今有另一件大事正在困扰别克,据有关部门数据,自今年4月份起,别克将累计向外界召回约61.5万辆问题车辆,进行大范围免费维修。这或许将在短期,占据它的主要精力。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