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考生,推荐去港科大吗(hkust)?

内地高考生,推荐去港科大吗(hkust)? 铭悦93的回答 如果打算在国内安家,那不如去浙江大学。如果打算参加人才引进,想去看看海外风景,去香港体验一下生活也可以。 1 海外学历的认可度与国内高校逐渐平分秋色。本科海龟没有优势。 现在国内大学生很多,每年毕业五六百万。令人吃惊的是,新增的博士每年也达到百万级别。大家逐渐认识到,本科生学的东西其实也没多专业。在海外读本科和在国内读本科区别不太大。如今即使是博士海龟,也要弄个名校、有突出成果的博士才有竞争力。否则就和土博不相上下。 2 学历变现优先考虑当地就业。如果不着急过早回国,可以考虑在还在读博。 如果要算经济账,就是看就业后收入和就学期间的花费。 在大陆,在近几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学历变现最快。(挺迷惑吧)体制内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副处二级主任科员(干部)一年25-35万,退休金替代率90%。如果认定人才,还有一次性住房补助5-30万(取15万)。 在香港工资情况不清楚。 如果在香港博士毕业后就立即回国,那不如之前在国内读博或者拼几年。 3 如果是为了体验一把境外生活,那香港、澳门、台湾都是好选择。 4 有些答主提级的GPA赋值办法、住宿、课程等问题,要结合家庭条件和职业规划来看。GPA拿高分确实不容易。不过读研通常要考试。不能直接本科GPA。主要还是看学习基础和动机。 5 香港适合做跳板吗?个人认为香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在香港可能更快学习英语。但是语言只是第一步,在后面部分香港学校不见得有优势,比如导师的国际影响力、社交连接、学校名声等。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铭悦9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高考刚上线只能读大专怎么办?

高考刚上线只能读大专怎么办? 奕泽电子科技的回答 如果高考刚上线只能读大专,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 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科专业,如铁路类、轨道交通类、航海类、水利水电类专业以及定向培养士官等。 在大专期间参加统招专升本考试,考试合格后第一学历为本科,后续可以继续考研、考公务员等。 在大专期间同时自考本科课程,毕业时可以获得本科学历,然后直接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 选择中外合作项目,如3+1项目,3年国内学习,1年国外学习,可以获得本科文凭。 如果你对大专院校的选择或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其他疑问,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奕泽电子科技)

封面图片

倪明选称很快宣布与科大香港校园交换生计划 让港生体验内地设施

倪明选称很快宣布与科大香港校园交换生计划 让港生体验内地设施 由内地与香港合办的公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去年开始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规定招收本科生。校长倪明选表示,今年计划招收300名内地高考本科生,较原先规划多,主要是有不少高考生有意就读,期望将来每年能招收1000名本科生。倪明选透露,很快会宣布与科大香港校园的跨校园交换生计划,让香港的学生毕业前,到广州校园交换一段时间,体验内地的实验室设施;广州的学生亦可以到香港科大交流,体验香港这个国际窗口。倪明选认为,在广州开办新校园有助进行教育改革及引入交叉学科,新校包袱较小,相信有助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新的学术架构,培育未来国家需要的人才。 2024-06-11 19:05:31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早前发现,有硕士生怀疑学历造假。内地财新网报道,学院至今共发现30多名学生提交假学历申请入

#港闻 【Now新闻台】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早前发现,有硕士生怀疑学历造假。内地财新网报道,学院至今共发现30多名学生提交假学历申请入学。 经管学院院长蔡洪滨接受访问时表示,港大的调查工作进行一个多月,去年入学的硕士生中,有六成人本科学位毕业于内地及香港高校,其余四成来自海外;当中内地及香港学生的学历全部真实,有30多名学生以假学历申请入学,主要来自海外学校。 蔡洪滨认为,个案数字有可能上升至80至100宗;又指警方正调查事件,涉案学生均是中国人,由于制作假学历的中介来自内地及海外不同地区,对调查造成一定阻碍。

封面图片

孩子高考失利是去上好点的大专,还是直接外出打工,各有哪些利弊?

孩子高考失利是去上好点的大专,还是直接外出打工,各有哪些利弊? 终将谢幕的回答 看这个新闻中的父女对话,应该还是能听得出来,孩子还是非常想读书的,既然读书的意愿这么强烈,那就别做打工大专二选一,而是用努力去证明自己的决心,复读一年,争取考个还算不错的本科去读。 而且我看对话,说的并不是好点的大专,而是好点的民办大专,那就说明,这应该不是典型的民办三本与公办好大专的选择题。 而是孩子的成绩,连一个好点的公办大专都上不了,需要父亲花钱去上民办大专。 而民办大专基本上就是,既花钱,又就业不好。 所以许多人,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就放弃这条路了,毕竟砸钱读个民办三本,还能刷出来一个本科学历,然后拿着本科学历,好歹在考公面前还是比较平等的。 但是去读民办大专,大概率是钱 也花了,书也读了,最后毕业出来找工作,跟没这个学历没啥区别。 所以,既然孩子想要上学的意愿这么强,不如看一下有没有复读的可能,复读一年到底能不能冲一个本科? 如果真的是成绩特别差,也没有继续努力学习的意愿,就是单纯地跟出去打工比,还是更想上学,那就听天由命吧! 家长不同意,那就也没办法了,毕竟学费生活费都还是需要家里支出的。 我的看法就是,既然想上学,那就逼自己一把,其实现在这种招生力度,逼自己一把,再差的天赋,最后考个本科还是很有希望的。 怕就怕自己都不想努力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终将谢幕)

封面图片

李家超见港科大国际生 盼发展国际高等教育枢纽

李家超见港科大国际生 盼发展国际高等教育枢纽 香港特首李家超访问香港科技大学,与国际交流生和研究生交流,并指香港有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的优越条件,希望以此帮助国家建成教育及人才强国。 李家超星期天(10月8日)在脸书发文,分享他上星期四(9月28日)到访香港科技大学,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流生和研究生聊天,跟他们在宿舍吃早餐,了解他们在港的生活和对香港的看法和经历。 李家超写到,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五间百强大学的国际城市,每年均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赴港就读、进修或交流,他很高兴得知他们都很喜欢香港的教育和工作环境,当中有不少人更计划毕业后继续留港发展。 李家超提到,其中一名同学10年前由韩国前往香港,以国际生身份就读本科学位,发现香港充满机遇,决定继续留港进修,目前已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继续修读博士学位,并在此期间成立初创公司,学业事业双轨发展。 李家超说,经过此次科大之行,他更坚信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享誉国际的大学,以及优秀的科研人才,都是建设香港作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的优越条件,吸引汇聚海外精英人才。他也强调,会仔细研究香港如何在此稳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地位,国际化和多元化优势,全方位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助国家建成教育及人才强国。 今年的《施政报告》将于10月25日发表。去年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到,政府会与院校合作进一步向亚细安以外的国家推广政府“一带一路奖学金”,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赴港,将香港建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高松称中山大学几乎所有专业向港招生 十年录取3千人

全国两会|高松称中山大学几乎所有专业向港招生 十年录取3千人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校方去年在香港与多间大学开展校级团体会谈,在超过50个学科领域推动人才培养、科研共建、师生交流等务实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展「环球中国研究」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又与香港大学签署在基础医学和护理学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协议,并与多间大学签署本科生交换生协议或研究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交换协议。高松以书面回复本台查询说,近10年累计有2万人次港澳师生到中山大学交流学习,这10年学校录取超过3000名港籍学生;积极配合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公务员事务局、医管局和警务处等开展人才引进宣讲工作;近三年,逾7成就业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松说,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之中,招收香港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近5年录取大约1400名香港学生就读本科,就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超过230人,学校为香港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几乎所有专业面向香港学生招生,为香港地区建设发展培养更多急需行业精英,其中医学、法学、经管、计算机、新闻传播和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历年备受香港学生欢迎。 2024-03-10 19:51:1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