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相交,到底是以自己情绪为主还是迎合他人?

与朋友相交,到底是以自己情绪为主还是迎合他人? 田凯的回答 最近一直在教学自体心理学,我今天以自体的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 与朋友相交,不以自己情绪为主、也不迎合他人,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如果有一个参考标准,我认为应以“自体感”为主。在自体凝聚的状态下,密友体验有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来回摆荡则友谊可以维系,虽然会有挫折出现,但基本是“恰好的挫折”,这有助于自己能力提升。 但超过了这个区间,过于牺牲自我,则会产生压抑、自体受损;如果对方过于迎合自己,或者自己高出对方太多,则不能再交互中产生新的能力。 旗鼓相当是最好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和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如果没有伤及自体感,则会考量自己的过失,并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对,这种反思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这也提升了自己在更广的社会生活中的能力。这是恰好的挫折。 反之,如果矛盾后一味内疚、有“自虐式反思”,自己感觉自己越来不好,不相信自己,越来越虚弱无力,则是在这段关系中伤及了自体感。这可能引发一味无底线的讨好,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通过“牺牲自己”实现短暂的和平。 这是无法长久的。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自己,又谈何获得真正的关系。 童年时的伙伴,青春时的密友,成年后的战友,随着长大,越来越走向独立,即使一个人前行,心底也有密友的情感基础。最终真正的个人生活,那些看似孤独却不荒凉寂寞的人,心中都有丰盛的世界。行为看似孤立,实际内心充满关系。他人认为是禹禹独行,实则他们和世界一直相连。 这是以为内心中的自体客体体验丰富。 自体感凝聚。 拥有稳定、持续的自体感,就有能力超越对他人和关系的需要,其实是已获得,并非割裂和不需要。“无欲则刚”当自体凝聚时,就会有超越世俗和众人常见常误的清晰辨别力,也总是可以活出少数人的自我状态。他们的充实、丰盛感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在的自己。 内心已被关系点燃,自然散发光明。 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不同,但基本动力都是为了维系统整的自体感。同质性、同类会提供密友自体客体体验,这种诉求充分体现在相同的兴趣、志同道和、嗜好相同。所以有了各种“X友”。一个抑郁的人,他原本觉得自己是孤独且无助的,后来他帮助其他抑郁的人康复,抑郁消失了,这是密友自体客体的影响。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被镜映,感觉到自己是好的。密友之间,如果一方一直得不到另外一方的认可和欣赏,也基本不能持久。事实上,我们总有吸引对方的地方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很多朋友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潜在的自己,形成“另我体验”,这是一种深度的惺惺相惜、希望对方过得好,甚至极易感同身受的关系。 一个自体虚弱的人,可能极为需要密友来支持自己,但同时自体感的虚弱又会高度敏感他人言行,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己累也让对方累,这并不利于真正关系的建立。很多人为了获得关系,就会无意间牺牲自我、付出利益,甚至是一生。 他们试图在孤独寂寞时刻,寻找一个亲密伴侣并通过婚姻来缓解自己的孤寂感,最终可能因人格不成熟而解体,或者遇到真正挚爱时,后悔遗憾。 心灵犹如财富,富有的将会获得更多,那些贫乏的,连手中仅存的寥寥也会被夺去。 2024.3.25 随笔、自体和友谊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田凯)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汤郁的回答

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汤郁的回答 董卓怠慢刘备,张飞要杀他,被刘备关羽拦下。 张飞说,哥哥们想在这种人底下做事儿,那我自己走。 刘备立马说: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你要走,哪怕这边有大好前程,我也不待了) 诶,张飞吃这套。 后来大战曲阳,刘备让张飞上,张飞就上。(关门,放张飞) 如果没有前面那段,光硬生生靠结拜情谊,张飞未必能听刘备的话。(哼,啥都让俺小飞飞上) 张飞气头上,不高兴的时候,刘备没有一味地责怪他,只说了一句朝廷命官不能杀,接着就顺毛起来。 提炼来说,就是尊重对方的情绪,便能提供情绪价值。 但是,如果刘备把飞黄腾达看得更重一些,会说什么呢? 小飞飞啊,你感觉错了,人家董卓没怠慢我,咱们好好留在这里哈。 哪怕口气再温和,再有道理,也不叫情绪价值。 因为这是情绪否定。 诸如此类的,还有什么,你想多了,没那么回事,你心思好重啊等等。 都是情绪否定。 有时候情绪这种东西,其实真的很不讲道理。 哪怕当事人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是情绪就上来了,希望的不是再被指责,或者被否认,而是想被安抚。 安抚过了,再论是非对错,便好办多了。 结果,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很多时候实现起来特别难。 得有人要站出来先指责,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对方把情绪消化掉。 正是因为此类情况普遍,所以才有情绪价值这种东西出现。 (平常没人提供,自然有了价值。) 像一些有地位的人,天天听别人拍自己马屁,吹自己彩虹屁,不管做什么都来一句主聪慧,做个小事儿都能被上下一齐赞扬。 那么这就不是情绪价值,而是正常情况。 谁拍马屁了,不会被在意。 但是很容易被对方记住,谁没拍马屁。 而普通人有这个待遇吗? 没有。 那谁能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绪,不大篇幅地讲道理,评论对错,只说上一句事情是事情,你的感受,是你的感受,而我更在意你的感受。 已经是情绪价值了。 更直白点说,便是,是非对错与他人感受之间,选择他人感受。 就好比,董卓看不起的是刘备,关张飞什么事儿,刘备又不在意,他生什么气。 刘备不知道吗? 知道。 张飞不知道吗? 知道。 但是刘备依旧肯把张飞的情绪,放在第一位。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汤郁)

封面图片

《读懂自己与他人的必备指南

《读懂自己与他人的必备指南 简介: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读懂自己与他人的必备指南,这门课程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创意与实用技巧的世界。从基础到高阶,每一部分都细致入微,帮助你掌握行业内的最新技术与方法。课程设计紧贴实际应用,学员不仅能学到理论,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创作水平。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学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提升的空间。 标签:#读懂自己与他人的必备指南 #课程 文件大小 NG |

封面图片

为什么你学了心理学,还是会情绪失控?

为什么你学了心理学,还是会情绪失控? 田凯的回答 我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师行业有近二十年的经验,看到了很多现象,也确实见到很多人学了心理学对自己帮助不大,甚至是反作用,分享一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学和用是两回事,用到他人身上和自己身上又是两回事。不同的人学习心理学结果是不同的。最上等有悟性的人,会从中看到规律,启发自身进入觉察状态;一般悟性的人,会获得不同思维视角,生活中有所变化;最下悟性的人,可能学了并无益处。 如果不能启动自我觉察力并开始对自己有深入观察,心理学的作用对个人的帮助是微弱的,还可能因为学了很多“知识”去给他人贴标签,或者当做维护自恋的“知识大棒”到处挥舞。觉察自身,需要深入关系和生活,并在其中感受自身的情绪、情感、身体感受、念头和行为反应。 心理学分两大类学习,一类是将其当做客体和科学的“观察者学习”,一类是自己深入其中的“主体参与者学习”。前者更多是向外学,多在逻辑思维和模型建构上下功夫,当累积到一定知识量后会发现,心理学知识会遇到一个天花板至今诸多模型相互冲突难以调和,对应的人群和情景是不同的,也难以有一个统整方式描述人的复杂意识/潜意识形态。 后者则多在实践和体悟上下功夫,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是不断运用和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这种方式会让自己真正进入心理学的“深水区”,并开始看到自己的“冰山”。 不仅会看到自己心灵的不足、缺陷,还会进一步发现这些不足的来源。 人人生而残缺,心理学如果学好了,将会极大助益自己打开心灵之门。这会非常有助于自己经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并在切身体验中完成自己的生命功课。 这门学科难在入门。 我们过往的固有思维模式会将心理学习过程变为过去的延续,还是新的改变的钥匙,取决于是否有经验的人带领,这带领者可能是自己的心智,但更多是来自行业的经验者,尤其是自身有成长历程的人。有人因创伤和疗愈自己来学心理学,但若不能了解自己的创伤特点,一样会把学习过程弄得很糟糕。焦虑者更焦虑;强迫者更强迫;偏执者更偏执。 回避者则通过否认坚决回避某些内容。 自恋者会将其当做维系自体感的来源,固执的坚守某些“自己获得的支撑”并为之“死斗”。 如果将学心理学做为“修心”的过程,以自己是否有实质改变做为参照,就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自己学习之后是否整体更轻松、更释然、更快乐了;是否对自己理解更深刻了,看问题更多元了;是否心智更成熟、更准确理解和看清他人意图;是否学习之后,自己更自信、更接纳自己了。 这些任何一条都可以作为自己成长的参照。 如果对自己帮助不大,甚至陷入了更糟糕的状态,我的建议是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做一下指导和规划,让自己的学习方向有法可依且适合自己的切实情况。 2024.6.23 随笔 作者田凯,田凯个人简介,全职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督导师,心理咨询工作十五年,咨询个案13000+,在知乎分享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关注我的知友可申请观看我最新直播了解最新行业信息。最近一期直播如下: 田凯:田凯直播 |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流派 之前的直播可以私信预约申请看回放: 田凯:田凯 | 我的心理咨询师工作经验直播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田凯)

封面图片

《深刻认识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非凡之处》

《深刻认识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非凡之处》 简介:本书提供了关于深刻认识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非凡之处的深度解析,涵盖其发展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实际应用。通过真实案例与科学研究,帮助读者理解其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技能或知识点。适合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让你在短时间内提升认知,拓宽思维边界。 标签:#深#深刻认识#知识#学习 文件大小:NG|链接:

封面图片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觉察入微的回答 出生和生活在城市,从小就很向往有山有水的地方,向往广袤无边的草原、巍峨的雪山、少数民族的舞蹈。离开熟悉的角落,走进未知领域,旅行自然满足了我对新鲜感的追逐与渴望。 记得登泰山的时候,从红门走路上山,到达南天门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小泰山就此拿下。临时给自己加餐,从山顶徒步下山。下山的道路很漫长,拖着疲惫的双腿,花费整整三个半小时。然后,不出意外,泰山会教育每一个嘴硬的人。下山后一星期,臀腿酸痛地厉害,行站坐卧统统成了慢动作。那一次的经历教育,让我明白和山脉想比,我是何等不值一提的渺小。旅行不再是满足新鲜感探索的方式,慢慢增加的见识和体验,能够帮助觉察自身的习性,并且重新定义和自然界生灵的关系。 一个人奔波在路上,得空的时候也会问自己,跑东跑西是为什么呢?回到家里休息几天又待不住,开始计划下一次的旅行。是中了什么邪,在旅行的过程中,即便条件艰苦,即便高原反应,依旧乐此不疲。大概是P人的特质吧,在旅行中慢慢爱上了记录和摄影。瞬间抬起相机,脑中不由分说的灵光闪现,语言真的无法全然表达,一张图片的展现得以共鸣,稍纵即逝的意念被留下,这样的快乐真的很难替代。 旅行的生活方式也不少被诟病是躺平和逃避。寄情山水并非全然回避竞争,如同站在山顶俯瞰,是否体会到一个崭新的全局视角。从游历自然的经历中,获得超脱冷静的世界观,才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 旅行让我学会了谦卑,让我明白在大自然的宏伟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它教会了我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高山上的一棵小草,还是草原上的一只蚂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开始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每一种文化和传统,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如今,当我再次踏上旅途,我不再只是为了追逐新鲜感,而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 所以啊,旅行让我找到真正的自己!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觉察入微)

封面图片

结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结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王尔嘚的回答 你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婚姻的目的不是实现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实现两个人的共同利益的越大公约数。这是结婚唯一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意义,那就不用结婚了。 现在很多穷人,尤其是家里没钱自己也赚不到钱的女人的婚姻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低成本付出、高溢价收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但却完全不在乎两个人共同的利益。认为自己只要跟对方上床,给对方生个孩子就是足够的付出了。 这是完全错误的。 这其实恰恰是男权主义的特征而不是女权主义的要求。女权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女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相反。女权主义的要求是,女人要像男人一样独立、赚钱、不靠男人养、不要彩礼。甚至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去拿精子自己生孩子。 但是如果你自己连自己的开销都是负数,都是负债产,你谈何的女权主义呢?如果你的生活离开男人的供养,你就过不上你想过的生活,你谈何女权主义呢?谈不上。 如果你每天都不自信,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然后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去整形美容,然后想着嫁给一个有钱人,你谈何的女权主义呢?你岂不是比男人更男权了?权力的前提是财务收支,你首先要能财务平衡,其次是要能自己存下很多钱。你才有权利去谈别的事情。 而不是自己每天逛街、每天医美,然后觉得是男人不爱自己,不给自己钱去逛街和医美,就是不爱你了。爱,没有这么定义的。我看你的定义,适合去搞个哈根达斯,也适合去搞个医美医院出来,可是你又不懂怎么做生意,又不懂怎么做品牌。那怪谁呢? 你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婚姻的目的不是实现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实现两个人的共同利益的越大公约数。这是结婚唯一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意义,那就不用结婚了。 所以结婚必须要和一个自己爱的人结婚。如果没有爱,那就不存在两个人的共同利益了。你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如此。爱非常重要。但是爱绝对不是消费主义者定义的爱爱绝对不是满足你无限度的要求。爱绝对不是既给你钱又给你情绪。 现实的生活是很艰难的。花钱是很容易的,赚钱是很艰难的。同样是花1万块钱,赚1万块钱的难度,至少是花1万块钱的1万倍。 在社会上赚1万块钱太难了。 如果是做短视频,需要你每天发视频,还需要每天直播,如果是写文字,需要你每天写文章。如果是打工,月薪1万,足够你每天上班8小时了,还得加班。如果你想月薪2万,每个月多赚1万,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你需要表现得比别人都要好,每天都要加班3小时,甚至4小时,然后累死累活的,才能一个月拿到2万薪水,比别人多一万。 即使是创业多赚1万块钱也是很累的。 到现在理想汽车都是亏损的,因为要养太多员工了。营销费用太高了。其实理想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企里毛利率最高的企业。都没盈利呢。连一个月1万块钱都没盈利呢。你去理想打工一个月赚1万,比理想这个公司赚的还多。 做生意非常难。 竞争太激烈了。 那你们肯定会说,王老师,你怎么每个月赚那么多钱。你不是赚钱很轻松?我从来没说过赚钱轻松,我们只是比普通人赚的稍微多点而已。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轻松。如果真的这么轻松,你为啥不干呢?你可以来顶替我啊。哈哈哈哈。这不扯淡吗。 婚姻唯一的价值是实现两个人的共同利益的越大公约数。这是结婚唯一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意义,那就不用结婚了。而不是一个人想管另一个人要钱,然后自己不用赚钱,不用给家里做经济贡献,然后另一个人累死累活要养老婆孩子,还要管老婆孩子的亲戚。 我说实话,没有人受得了。这个跟他有没有钱是没有关系的。 就算是刘强东,娶的奶茶妹妹,奶茶妹妹家里,也比你家有钱。你要让刘强东养奶茶妹妹全家,我估计他也不乐意。就算是马云,老婆也是跟着自己创业的,也不会娶一个过来摘果实的人。如果马云老婆要是没跟着马云创业,马云今天这么牛逼,我估计他早离婚了。 就算是王思聪这种富二代他赚钱容易,因为他爸有钱,他其实自己没赚过钱。但是他也不会娶你。 因为没有人是傻子。没有人结婚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都是为了寻去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能达成就在一起,不能达成就分开,或者离婚。而且富人大概率连婚都不会跟你结的。因为太吃亏了。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钱没那么好赚的。这是真理。需要你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才可以。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钱很难赚,不管你家有没有钱,钱都很难赚。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尔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