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6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6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有关政策法规的修改完善前,全国多地近段时间正在部署一项工作对当地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进行全面研判。 例如,江西抚州市政府网站消息称,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要深入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全市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进行全面研判,加快制定配套政策,下大力气发展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6月16日,广东汕头市金平区区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抓好三孩生育政策落实,全面了解全区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更早前,河北石家庄市委常委会会议也指出,要坚持统筹规划,抓好三孩生育政策落实,全面了解石家庄市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此外,重庆市人口学会、国家统计局瑞安调查队、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等单位也开展了生育三孩意愿问卷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在全市随机抽取适龄家庭366户,开展“放开三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意愿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年高于青年,农村高于城市;经济压力、时间成本、工作压力、身体状况都是制约生育三孩意愿的重要因素。 另据山东莘县统计局微信公号消息,为积极响应中央决定,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按照上级部署,莘县统计局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生育“三孩”意愿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以20至49岁阶段的人员(重点针对此阶段已婚夫妇)为调查对象,全面深入了解调查对象及其父母对生育“三孩”的意愿、不愿生育“三孩”的原因和对“三孩”政策的看法及建议。 消息称,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群众心声,掌握群众意愿,确保调研成果客观真实,真正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服务国家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以实际行动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贡献了统计智慧。 (澎湃新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8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记者会,通报本次常委会会议拟审议的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8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记者会,通报本次常委会会议拟审议的法律草案的主要情况,其中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起草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正草案立足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点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进行了修改。 (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 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 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审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首日,将审议多项草案及议案,其中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被初次提请审议。该修订草案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明确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完善学校国防教育体系、拓展社会国防教育范围和渠道,以及加强国防教育的保障等。现行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曾于2018年进行修改。 2024-04-23 10:47:22

封面图片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6日通过修改《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公布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6日通过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公布日起施行。 女方的延长生育假由30日增加到60日,男方陪产假仍为15日; 新设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 夫妻双方经单位同意可以调整生育假、育儿假的假期分配,女方减少延长生育假则男方可以增加相应天数陪产假; 父母需护理的,独生子女每年可获累计不超过十个工作日护理假。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5日通过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公布日起施行,同样将女方延长生育假增至60日、及增设三岁前每人五天的育儿假。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24日通过修改《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女方奖励生育假增加至90日,三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给15日育儿假。 (健康北京,澎湃新闻,青海发布)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负责人指,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负责人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对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的现象,负责人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三是新型肺炎疫情影响。 负责人表示,实施三孩政策,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对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影响,负责人称,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国人口14亿967万人,按年减少208万,连续第二年人口下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学军表示,内地生育水平下降速度较快涉及多个成因,新冠疫情大流行客观上对生育造成短期影响,但亦牵涉其他长期原因,特别是在国家城市化和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下,令生育下降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于学军接受本台访问时说,任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收益水平带来长期影响,卫健委正针对相关问题积极应对。内地去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1.48。对于三孩政策红利是否仍未释放,于学军认为,生育数量政策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央如何为家庭赋能,让家庭有能力和愿意生育。于学军仍对中国人口有信心,指出国家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巨大,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加上国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提升人口质量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接受本台访问时说,选择30岁后生育的女性占比越来越高,可能与年轻人先追求事业、较迟考虑生育的生活方式有关。她指,现时不少人更注重子女教育和养育质量,这些会带来额外经济负担,都会引致生育率下降。她建议中央加大家庭支持力度,向每名愿意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女性,逐步增加补贴,特别是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如果能够根据养育孩子数量给予生活成本支持,相信对生育率有一定帮助。乔杰提到,女性生殖能力自35岁开始明显下降,目前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推动育龄夫妻早一点生第一个孩子;她又建议,内地应该针对女性生育能力保护,进行更深入知识宣传,推动不著急成家的单身女性趁年轻先将卵子冷存,提前准备将来的家庭计划。乔杰相信,目前育龄女性数量相对稳定,预计内地出生率不会大幅下跌,但待出生率明显上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2024-04-01 08:57:11

封面图片

中国人口出生率创建国以来新低

中国人口出生率创建国以来新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2021年末大陆31个省区市总人口为14.12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至7.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有人口大省称的河南,出生率也同样创下43年来新低。中媒认为我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外媒指中国存在地方政府夸大人口数量以获得更多补贴的问题,实际生育率低于官方统计。 原文链接 新京报 ? 澎湃新闻‰ 美国之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