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财经栏目淡定科技独家获悉,腾讯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意味着聊天记录可以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

《中国日报》财经栏目淡定科技独家获悉,腾讯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意味着微信聊天记录可以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 据悉,该业务可能采用按年付费的模式,苹果用户或在180元/年左右,安卓用户或在130元/年左右。但该费用具体可以存储多大容量的数据尚未得到确定。 知情人士表示,当前该项目仍在最后推动中,具体细节未最终敲定。 (China Daily)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腾讯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聊天记录可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目前,仅支持迁移记录到另一台设备以及备份记录到电脑,

腾讯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聊天记录可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目前,微信仅支持迁移聊天记录到另一台设备以及备份聊天记录到电脑,如果设备丢失,未及时备份的数据将无法恢复。据悉,该业务可能采用按年付费的模式,苹果用户或在180元/年左右,安卓用户或在130元/年左右。但具体可以存储多大容量的数据尚未得到确定。 #抽屉IT

封面图片

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

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 腾讯 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意味着微信聊天记录可以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 目前,微信 仅支持迁移聊天记录到另一台设备以及备份聊天记录到电脑,如果设备丢失,未及时备份的数据将无法恢复。 据悉,该业务可能采用按年付费的模式,苹果用户或在180元/年左右,安卓用户或在130元/年左右。但该费用具体可以存储多大容量的数据尚未得到确定。 知情人士表示,当前该项目仍在最后推动中,具体细节未最终敲定。 截至发稿前,腾讯未给出明确回应。() 你最好同时做一个本地导出功能,而不是逼用户使用付费的云存储。

封面图片

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

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 据中国日报报道,微信可能计划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微信聊天记录可以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 据悉,这项服务可能采用按年收费的模式,苹果 iPhone 手机用户可能每年需要支付 180 元左右,安卓手机用户可能每年需要支付 130 元左右。不过该服务可以提供的具体存储容量目前还不确定。 该知情人士还表示,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目前仍在最后推动中,具体细节还没有最终确定。 腾讯目前未给出明确回应。

封面图片

马化腾突然衰老?腾讯辟谣:“P得太假了”!

马化腾突然衰老?腾讯辟谣:“P得太假了”! 股价方面,截至目前,腾讯报288.8港元/股,最新市值2.7万亿港元。腾讯辟谣马化腾衰老照3月22日,一位博主发文称:“腾讯2023年财报公布后,数据还不错,但马老板怎么突然老了,是有什么压力吗?”对此,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发文回应称,P得太假了,上一张最近的真图吧,正好是3月22日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咨询委员会委员座谈会。腾讯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0% 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腾讯控股3月20日披露的财报显示,腾讯2023年全年营收累计6090.15亿元,同比增长1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Non-IFRS)为1576.88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毛利同比增长23%至2931亿元,毛利率由去年的43%提升至48%。毛利率改善主要由于收入结构向高质量收入来源(尤其是视频号广告和带货技术服务费,以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的转变,以及低毛利率收入来源(包括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服务)的降低。从一些具体业务来看,增值服务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长4%至2984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4%至532亿元,排除汇率波动的影响后增幅为8%,得益于《VALORANT》的强劲表现,最近发布的游戏《胜利女神:妮姬》和《Triple Match 3D》带来的贡献,以及《PUBG MOBILE》于2023年下半年复苏。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2%至1267亿元,得益于近期发布的《无畏契约》和《命运方舟》的收入贡献,以及《暗区突围》和《金铲铲之战》等新兴游戏强劲增长,部分被《和平精英》的较弱贡献所抵销。社交网络收入同比增长1%至1185亿元,由于音乐付费会员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收入增长,部分被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服务收入下降所抵销。网络广告方面,网络广告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长23%至1015亿元,该增长受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的新广告库存以及腾讯的广告平台持续升级所带动。除了汽车行业外,所有重点广告主行业在腾讯广告平台上的广告开支均有所增加,其中消费品、互联网服务及大健康行业的开支显著增加。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方面,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长15%至2038亿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得益于支付活动增加及理财服务收入增长。企业服务收入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得益于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的收取以及云服务的稳步增长。多项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呈现亮点腾讯的公告显示,2023年,腾讯在多项产品和服务的表现上可圈可点:小游戏的总流水增长超过50%,其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QQ频道增强了游戏、生活和知识内容等类目下的基于兴趣的用户互动;腾讯视频和TME扩大了在长视频和音乐流媒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视频付费会员数达1.17亿和音乐付费会员数达1.07亿;腾讯认为季度平均日活跃账户数逾500万的手游或逾200万的个人电脑游戏且年流水逾40亿元为一款重点且持久的热门游戏的标准,这一标准下腾讯在本土市场“重点热门游戏”的数量从2022年的6款增加到2023年的8款;升级了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显著提升了精准投放的效果,从而增加了广告收入;加强了支付合规能力,增强了基于小程序的交易工具,并提升了跨境支付体验;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部署了生成式AI功能,并增强商业化;发布了自研基础模型腾讯混元,并采用混合专家模型结构将其扩展为万亿参数规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8月12日,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华尔街英语北区销售负责人通知各中心分校校长,公司将于下周正式宣布破产,并要求各校长通知到各个分校

8月12日,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华尔街英语北区销售负责人通知各中心分校校长,公司将于下周正式宣布破产,并要求各校长通知到各个分校员工,尽快办理离职手续。针对此事,截至发稿,华尔街英语方面暂未给到具体回应。 “双减”政策发布后,业界有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或将有可能成为新风口,但现实情况是,教育赛道的资本正在撤退,教育行业的细分业务均受到波及。 一位在华尔街英语工作多年的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尔街英语自疫情爆发后便持续关店,“双减”政策的出台算是“最后一根稻草”。 华尔街英语管理层前几日向员工透露近期将公布最后决定,上述匿名员工表示在疫情之后公司便开始陆续通过“优化”的方式进行变相裁员,最早的一批一般按照劳动法给予N+1赔偿,其后一批一般只给到N的赔偿,最后坚守的员工目前尚未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华尔街英语于1972年创立于意大利,是国际性成人英语培训品牌。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11个城市开设71家学习中心,据公司员工透露,中国公司人数最多时有超过三千人,但在陆续裁员政策之下,现在仅剩一千人左右,全国门店在陆续关闭,目前仅留存不到30家店面。 2017年11月,培生集团同意将华尔街英语以3亿美元的售价出售给与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中信资本有关联的一组基金。2018年5月,华尔街英语正式宣布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股权基金联合收购华尔街英语,并公布了未来发展计划,包括持续加大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拓展业务产品线、在中国现有业务城市开设新中心、进一步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等。 2021年针对国内教培市场的监管政策逐渐出台。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全国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投诉举报较多的校外培训机构突击开展现场检查,对新东方、精锐教育、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5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公司本身的管理动荡也直接影响了对外授课,多位华尔街英语学员在社交平台投诉平台只收费、不授课。一位ID为用户5621157424的用户在微博反映称,其在2019年11月缴费26300元学习英语课程,但学了不到两个月,华尔街英语蓝色港湾店就关门了,具体负责的销售人员也离职。该学员选择了退费,但华尔街客服表示学习期已满,不予退费。一位ID为樱花树下dancer的微博用户表示自己退款流程被拖了近一年,打总部电话被告知等反馈,找学校校长被告知还需要等,官方退款申请书显示,因疫情影响,华尔街英语需于2021年7月15日前完成33100元的内部退款流程,但至今尚未完成。 另有一名在2018年签约购课的华尔街英语学员对记者表示,因疫情的影响,北京华尔街英语不被允许开业,导致学员不能上课,课程全部被强制转变为线上授课,但合同签约的是线下教学。目前北京华尔街英语方面并未同意该学员延长学时的诉求,且希望学员能够继续充钱续课。 作为以线下培训为主的成人英语机构,华尔街英语也在陆续关闭线下门店。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实地调研走访,以及向参与立法人员、法学专家、专业律师等人士进行专门咨询,根据我国《民法典》之相关规定得出论证意见:在“双减”文件印发前,校外培训机构如已签订合同承租房屋,用于开展学龄前儿童线上培训或学龄前儿童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培训的,可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主张构成情势变更,并与出租方重新协商变更租金标准、租赁期限等,也可以与出租方协商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出租方不应将此视为违约,不应收取违约金,并应退还押金和所预付的部分租金。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原本教育培训机构与出租方之间签有租赁合同,但因为双减政策的发布,导致教育培训机构可能难以经营下去,因此需要退租,但这种双减政策的出台本身不属于不可抗力范围,因此严格来讲,如果教育培训机构现在需要退租,实际上它是构成合同违约、需要按照双方之间所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即承租方如果要提前单方解除合同,便需要支付违约金。目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出台论证意见,呼吁出租方不收违约金,且退还押金,这只能算作一种倡议,本身不具备法律制约束力。 赵占领认为,出租方的合法权益也是需要维护的,需要根据《民法典》和双方所签订的租赁合同的约定来处理。但如果承租方和出租方通过友好协商,出租方对于承租方教育培训机构所面临特殊情况能够理解、愿意少收违约金或者不收违约金,也没有问题,但这需取决于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如果出租方不同意免除教育培训机构的违约责任,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来处理,教育协会的出台论证意见只能算做一种倡议,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一位提供线上教育直播服务的在线教育企业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退租、赔付租金与违约金的情况主要聚焦在学而思等拥有较多线下教培地点的平台,普通线上直播教育平台主要租赁办公地点。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培机构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民办教育协会所发呼请,看似教培机构是不用支付违约金的,但实际退租过程中,是需要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出面。 针对线下关店情况,华尔街英语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出租物业基本得知并了解过民办教育协会所发布的倡议,但实际过程中对方该扣取押金与违约金还是会扣取。另外倡议本身一般面向教培中小企业,很多线下教培机构体量层面也不够,在具体与物业协商过程中并不占据优势。 (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全球大火的Sora还没盈利 这些人已经实现日赚200万

全球大火的Sora还没盈利 这些人已经实现日赚200万 面对AI带来的机会,一些嗅觉灵敏的人开始着急赚钱。在小红书、抖音、微信等平台上涌现出若干个sora相关的付费教程,其中一个售价为99元的课程简介写到“Sora一键生成视频,限时优惠99元。”一张网传截图显示,某机构已售出2万多份Sora培训课程,仅一天时间就获得了200万的收入。Sora课程的火热也引起了网友的调侃。一张网络流传的图片显示,中美“两大 AI 巨头”分别是 OpenAI 创始人萨姆·奥特曼和卖 AI 课程的清华博士李一舟。图|OpenAI 创始人萨姆·奥特曼和卖 AI 课程的清华博士李一舟。从2020年元宇宙到2023年的AIGC,再到今年的Sora,总有卖课人利用新技术制造焦虑,最后变现。老套路割新韭菜,本质都是流量生意。99元解锁最牛视频模型Sora,哪些人赚麻了?最近,名为“执剑人”的博主将定价365元的Sora课以99元限时优惠价格对外售卖,课程主要包含Sora提词库、Sora专属提词库教程、Sora专用提示词技巧,还有一些知识博主更是将Sora课程定价设置为2999元,正在以999元的限时优惠价出售。更甚者,有人称自己拿到了内测账号,基于Sora做成了软件,只要付费就可以使用。有科技公司总监对此表示,自己近期在刷Sora短视频时就收到了四五次卖课推荐,他感叹国内培训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服了,只要有新技术就有新课程。”凤凰网《新视界》根据网络上流传的Sora课程海报进行查询发现,“知识星球”是Sora课程培训大师们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知识星球是一款知识社群工具,个人可以针对某一知识领域创建属于自己的星球,创建者就是这个星球的星主,星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置加入费用,同时负责星球内所有的信息发布与知识服务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知识星球上共有19个与Sora相关的星球,7个需要付费才能加入,这些需要支付费用加入的星球大多成立才5天。图|知识星球上提供Sora课程的星主《新视界》发现,大多数星球申请费用在50-99元左右,用户申请加入后可以获取6-18个月的服务,星主在服务过程中会协助成员通过文字生成视频。其中,由星主非叔Levie创建的星球于2月19日开始招募成员,现有20多名成员支付了69元加入,一天的收入保守估计在1380元以上。有一些博主的星球申请则需要花费近百元。星主安东迪于2月17日创建的名为“SORA学习社”的星球,就需要支付99元才能加入,已有40多名成员加入了这个星球。按照40人计算,该星主当前的收入也达到了3960元。除了知识星球外,一些运营微信社群的公司、培训机构也紧跟科技热点售卖Sora课程。一张网络截图显示,有人凭借社群营销卖Sora课程获得收入200万元,而提供给学员的内容仅仅包含一份“Sora介绍”。有趣的是,当学员问群主如何解决无法下载sora问题时,这位群主回复“解决不了,99元只是买个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Sora培训课程的火爆甚至惊动了OpenAI开发者推广负责人Logan,他公开表示:Open AI尚未推出对Sora的访问。卖课,卖的是AI焦虑不是内容不管这类Sora课程包装的有多么高大上,实际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如何使用Sora,另一类是如何利用Sora变现,除了让用户了解Sora模型外,课程内容很难说有多少含金量,有些甚至是整理的网络资料合集。以知识星球星主安东迪的SORA学习社为例,99元申请费仅换来14条精华主题:第一条是知识星球的下载推荐;第二条是SORA的介绍资料和外网论文,点击链接直接跳转其他网络页面,甚至连中文翻译都没有;第三条为“关于Sora赚钱的十个方法”;第四至十四条精华主要介绍Sora的强大和影响,内容标题为“一个必须拥抱的大风口AI+视频”“AI会淘汰不会使用AI工具的人”等,也就是通过解读新技术制造焦虑。图|知识星球星主安东迪“SORA学习社”主页精华内容这些精华内容大多数都是公开资料,其中有两篇还粘贴了360创始人周鸿祎和知识博主刘润两人对Sora的解读。图|知识星球星主安东迪的精华内容此外,星主安东迪还会时不时更新内容,号称会给用户提供一些所谓的SORA内测机会。但点开他所提供的内测链接,页面直接跳转到了Open AI官网页面。无独有偶。一些公众号、小红书博主或其他平台博主也是通过整理现有的Sora相关资讯来制造AI焦虑,以“错过AI风口就是错过时代红利”“普通人如何应对AI技术变革”等标题,将吸引来的粉丝集中管理,试图通过咨询服务、授课等形式变现。几乎在所有培训如何使用Sora的课包中,都包含Sora提词库这一项课程。Sora提示词库是指课程会为用户提供专属的提示词,从而让用户能够更轻松的获得想要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Sora仍在内测中,有媒体称全球仅1000人有Sora的测试权限。“Sora开发人员都不一定能够为大众提供提词库。”某短视频平台前营销总监周先生告诉《新视界》,当前Sora课程由三个重要元素组成,第一个核心元素就是每家都有的提词库。“目前我们任何途径、手段来证实这个提词库的真实性,同时我们也无法判断它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编写的。”在他看来,课程研发或课程运营者策划这一板块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抓住用户想要快速上手Sora并生成有效视频的心理。老套路割新韭菜?从2020年的元宇宙到2023年的AIGC,再到今年的Sora,每当新技术出现,都有人抓住风口赚钱,但盈利模式大多数是课程培训、咨询付费。机构、博主们紧跟当下科技热点,通过内容制造焦虑促进用户购买课程,最终变现。以李一舟为例,他在2021年刚入局付费培训时,表现并不突出,但一则“35岁之后,有多少朋友和我感触是一样的?”内容的爆火,让其找到了流量密码,随后他开始复制相关内容制造焦虑。去年掀起ChatGPT热潮后,他凭借自己的清华身份和及时跟进科技热点驶入了人工智能知识付费的快车道。目前,李一舟抖音粉丝已经达到了331.7万,其账号主要有三种盈利渠道:一是通过短视频、直播引流售卖199元的AI课;二是一些中小型公司老板提供咨询服务;三是通过自身流量与品牌主进行商业合作。关于第二、三种变现模式的变现能力,当前并没有渠道可以查证。但在2023年当大部分从业者对ChatGPT还在持观望态度时,李一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卖出了20万份名为“一家三口必学的人工智能课”的GPT课程,销售收入超4000万。即使背负“割韭菜、没底线、课程质量差”的骂名,李一舟也依旧照卖不误。每当有风口出现时,卖课的人总能够“抓住机遇,争取财富自由”。区块链时期,不论是做线上课堂还是做线下短期训练营,学费都能达到上万元的标准。而最早做知识付费的罗振宇,也凭借元宇宙课程达到了百万销售额。去年一整年,甚至有上万人付费订阅AIGC的培训课,一些头部课程的运营机构或个人,每月都能达到百万收入。与ChatGPT不同,Sora是一项尚未公开的技术。如果说,ChatGPT课程培训是通过利用国内外信息差,将国外免费的资源引入国内市场从而赚取利润的话,那么从事Sora课程培训的人可以说“空手套白狼”,更直接、更针对性,其中的割韭菜行为也明显。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