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召开。领导人们的发言试图为陷入困境的国际气候谈判带来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召开。领导人们的发言试图为陷入困境的国际气候谈判带来新的紧迫性,印度公布其207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 英国首相约翰逊将全球变暖形容为与绑在人类身上的“世界末日装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人类正在“自掘坟墓”。代表脆弱岛国发言的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警告各国领导人不要“让贪婪和自私的道路播下我们共同毁灭的种子”。 美国总统拜登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避免了高调的言论,而是深入研究了政策。拜登表示,“我们没有时间坐视不管了。”他还为前任特朗普决定让美国暂时退出《巴黎协定》道歉,他说这让美国的努力落在了后面。“我们每拖延一天,不作为的代价就会增加。” 印度总理莫迪在讲话中表示,到207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是印度计划采取的五项措施之一,以履行其在《巴黎协定》下的承诺。这一时间比美国晚20年,比中国晚至少10年。莫迪还概述了印度在2030年前的短期目标,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生产目标,用可再生能源满足一半的能源需求,与预期相比减少10亿吨的碳排放,并将其经济的碳强度降低45%。对此,来自智库和大学的四名外部专家表示,由于印度的发展状况,印度新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意义重大,但并不宏伟。欧洲官员私下表达了对印度推迟目标的失望,但拒绝公开置评。 在录制的欢迎辞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她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摆脱当下政治的罕见场合之一。历史已经表明,当各国在共同事业上走到一起时,总有希望的空间”。 会议的另一目标是让富裕国家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并达成协议,花费一半的资金来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影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动其他富裕国家像欧洲一样帮助较贫穷的国家,并为碳排放定价,因为“自然不能再付出这个代价了。”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则指出,富裕国家需要面对造成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责任,而不是通过强迫贫穷国家实施规则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替代资本主义”和“不受约束的消费主义”。莫特利警告,气候援助问题的谈判者做得不够,指出这是不道德和不公正的,“我们是不是变得如此盲目和顽固,以至于不能再意识到人类的呐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书面致辞中提出三点建议: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以及加速绿色转型。习近平称,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拜登则指责中国和俄罗斯在遏制排放方面的努力缺乏雄心,并指责它们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结束时就气候变化发表了令人失望的声明。 (美联社,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各国同意坚定关注防止全球变暖超过1.5℃的目标。协议明确要逐步减少煤炭使用以及更紧迫的减排。协议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还同意明年将举行会议,重新审视减排计划以及承诺进一步大幅削减碳排放,从而实现1.5℃的目标。 虽然COP26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目标。 协议没有实现联合国最初设立的三个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援助;确保援助中的一半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虽然我们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但我们有一些进步的基石”。 由于印度带头反对,最初协议中对煤炭使用的表述从“逐步淘汰”改为“逐步减少”。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辩护称,发展中国家“有权负责任地使用化石燃料”,并指责富裕国家“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浪费的消费模式”导致了全球变暖。最终,在一些人表示失望的情况下,各国同意进行更改。不过印度此举也遭到了许多国家和气候活动人士的批评。 此外,协议承诺为贫穷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资金也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么多。美国和欧盟等富裕国家也拒绝设立基金会,来补偿这些国家过去的排放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一些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希望明年能够在该问题上取得进展。 (美联社 1,2,BBC,COP26)

封面图片

周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上,领导人们承诺保护森林、减少甲烷排放并帮助南非

周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上,领导人们承诺保护森林、减少甲烷排放并帮助南非摆脱煤炭。 英国表示,它已经收到了世界85%以上森林所在国家的领导人的承诺,到2030年结束并逆转毁坏森林,其中包括巴西、中国、哥伦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美国。超过1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已承诺用于该计划。其中一些资金将用于发展中国家修复受损土地、应对野火和支持土著社区。28个国家政府还将承诺在全球食品和其他农产品(如棕榈油、大豆和可可)的贸易中消除毁灭森林。 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减少甲烷排放的计划,这是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合作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到2030年将全球甲烷排放总量减少30%。总统拜登的重点将是打击油井和天然气管道的甲烷燃烧和泄漏,减少农业产生的甲烷则较为棘手。 另外,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宣布将在五年内提供85亿美元的贷款和援助,帮助南非逐步淘汰煤炭。目前南非约90%的电力来自燃煤。 有活动人士认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科学家们称,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将使得地球大部分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并极大地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和强度。拜登在会后的发布会上承认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行动不够快,但他乐观地认为,世界正在觉醒,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是“道德上的当务之急”,也是刺激经济的“巨大机遇”。除了政府资金,也有私人参与到投资之中,“所以情况正在改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没有亲自出席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会议主办方没有提供视频与会方式,并强调习近平的致辞体现了中方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呵护地球共同家园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拜登则评论习近平的缺席是一个“巨大错误”,“失去了影响全世界人民和所有COP与会者的能力”。拜登说:“中国正在尝试扮演一个新的世界领导者角色……却竟然没来!面对如此巨大的问题,他们却不现身。你怎么让人信服你能够领导世界?中国的缺席是一个巨大错误。世界其他国家会问,中国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美联社,BBC,中国外交部,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12月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在迪拜举行的“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致辞。 丁薛祥表示,在《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的历史时刻,77国集团主席国古巴倡导举办此次峰会,意义重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路同行。习近平主席强调,“77国集团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合作平台。这些年,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中国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丁薛祥来到中国代表团在会场设立的“中国角”,参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展览,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勉励大家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方式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中国角”于11月30日开馆,将持续11天,举办100多场活动。

封面图片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 峰会就G20国家何时需要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达成了妥协的措辞。宣言称,在这关键十年采取减缓、适应和资金行动,基于现有最佳科学知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并考虑不同国情。G20国家仍然承诺《巴黎协定》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也将其作为实现2030年议程的手段之一。G20国家将努力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时考虑国情并尊重各自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保持能源安全,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保证一个公正有序、确保可负担的能源体系转型,包括对最脆弱家庭和企业。G20国家领导人决定“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该时间晚于七国集团(G7)设定的2050年,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已将2060年定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G20国家领导人同意结束对海外燃煤发电的公共融资,这与G7峰会的决定一致,但G20峰会没有设定在国内逐步淘汰煤炭的目标,这一决定显然是对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和印度的让步。 除了气候问题,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要求各国制定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 G20国家领导人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施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普遍增发,这为全球提供了6500亿美元等值的额外储备,并欢迎G20缓债倡议所取得的进展。初步估计表明,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该倡议下至少总计127亿美元的债务暂缓偿付,50个国家从中获益。 领导人还决心运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以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继续维持经济复苏,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措施,同时维护金融稳定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防范下行风险和负面溢出效应。领导人还对供应链中断等影响经济的全球挑战保持警惕。 G20将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疫苗、关键医疗产品和原料供应,解决相关供应和融资限制。我们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提高疫苗分配、监管和本地生产能力,包括在多个地区设立技术转让中心,达成联合生产和处理安排。 宣言还提及了生物多样性,妇女、女童以及弱势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央行数字货币,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普惠金融,反腐败等内容。 (美联社,新华社,G20峰会宣言)

封面图片

比尔・盖茨:要求人们停止吃肉不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比尔・盖茨:要求人们停止吃肉不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盖茨于 3 月 1 日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第五届拉姆纳特・戈恩卡纪念讲座(Ramnath Goenka Memorial Lecture),他在接受印度快报集团执行董事阿南特・戈恩卡(Anant Goenka)的采访时说:“所有的印度人都会成为素食者吗?所有美国人都会成为素食者吗?我可不指望这样就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盖茨说,虽然美国人可以使用比现在更少的能源,但要求生活在印度的人也使用同样数量的能源是“完全不公平的”。他称:“我认为,我们不能指望生活贫困的人来解决气候问题。”但他承认,事实上,“对能源、水泥和钢材的更多需求大多来自印度等中等收入国家”。 盖茨称,气候变化正在创造更多用于空调的能源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只会继续增加。他说:“随着印度变得越来越暖和,我敢打赌,对空调的需求将会飙升。”盖茨还说,目前,美国“拥有最多的空调”,也超过了欧洲的需求。 盖茨说,富裕国家要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但赤道附近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伤害最大。盖茨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公正。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采取行动。”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发改委称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携手合作

发改委称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携手合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当前气候危机为全球带来风险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事业,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携手合作,地方气候合作具体的行动尤为重要。他在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发言时表示,中美气候合作拥有坚实基础,地方气候合作有良好时间,城市间有好多合作案例,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建议要加强政策交流、加强人员往来、加强务实合作。赵辰昕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来,发改委与各部门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不过亦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经济社会的系统性战争,中国要在全球用最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降幅,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强调决心是坚定不移,并正在为此付出艰苦努力。另外,他提到,有测算指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分别需要8万亿、20万亿美元的投资,将催生一系列很多个万亿级别的产业。至于美国确定2050年净零排放愿景和2035年零碳目标,亦有相关法案,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这些机遇为中美两国气候合作,提供广泛前景。 2024-05-30 12:50:29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