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12月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在迪拜举行的“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致辞。 丁薛祥表示,在《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的历史时刻,77国集团主席国古巴倡导举办此次峰会,意义重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路同行。习近平主席强调,“77国集团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合作平台。这些年,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中国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丁薛祥来到中国代表团在会场设立的“中国角”,参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展览,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勉励大家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方式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中国角”于11月30日开馆,将持续11天,举办100多场活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丁薛祥:G77和中国在气候治理课题上理应发声维护共同权益

丁薛祥:G77和中国在气候治理课题上理应发声维护共同权益 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强调,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由多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G77),以及中国理应进一步发出共同声音,维护共同权益。 据新华社报道,丁薛祥星期六(12月2日)在迪拜举行的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上致辞时说,要共同促进公平正义,推动落实气候资金、形成全球适应目标框架等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新建立的损失与损害基金作用。中国愿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密切合作,携手迈向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丁薛祥也说,中国这些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 丁薛祥从11月30日至12月2日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身份,赴阿联酋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 ,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2023年12月3日 1:51 PM

封面图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两岸国际 联合国气候峰会继续在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美国宣布一系列措施,协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指建议各方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的目标,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 (12/2/21:28)

封面图片

丁薛祥吁世界各方践行多边主义加速绿色转型

丁薛祥吁世界各方践行多边主义加速绿色转型 中国副总理丁薛祥在迪拜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致辞时,呼吁世界各方践行多边主义,加速绿色转型,充分兑现已有承诺,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综合新华社和中新社报道,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身份,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迪拜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致辞时,发出以上呼吁。 丁薛祥指出,八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各国领导人一道,以最大政治决心和智慧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国一直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丁薛祥强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各方应增强共同应对的决心和能力。践行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他也说,各方要加速绿色转型,积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强化落实行动,充分兑现已有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2023年12月2日 11:19 AM

封面图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各国同意坚定关注防止全球变暖超过1.5℃的目标。协议明确要逐步减少煤炭使用以及更紧迫的减排。协议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还同意明年将举行会议,重新审视减排计划以及承诺进一步大幅削减碳排放,从而实现1.5℃的目标。 虽然COP26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目标。 协议没有实现联合国最初设立的三个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援助;确保援助中的一半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虽然我们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但我们有一些进步的基石”。 由于印度带头反对,最初协议中对煤炭使用的表述从“逐步淘汰”改为“逐步减少”。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辩护称,发展中国家“有权负责任地使用化石燃料”,并指责富裕国家“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浪费的消费模式”导致了全球变暖。最终,在一些人表示失望的情况下,各国同意进行更改。不过印度此举也遭到了许多国家和气候活动人士的批评。 此外,协议承诺为贫穷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资金也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么多。美国和欧盟等富裕国家也拒绝设立基金会,来补偿这些国家过去的排放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一些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希望明年能够在该问题上取得进展。 (美联社 1,2,BBC,COP26)

封面图片

4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

4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重申,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表示“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习近平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中方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希望发达经济体在减排行动力度上作出表率,并带头兑现气候资金出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充足的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习近平还称,中方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希望欧方也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对待中国企业。中方反对“疫苗民族主义”,反对人为制造免疫鸿沟,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及时获得疫苗。中方愿同国际奥委会合作,向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提供疫苗。 马克龙表示,法方欢迎中方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法方愿同中方一道,推进法中、欧中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携手帮助非洲实现绿色发展,并就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债作出共同努力。疫苗不应成为大国竞争的工具,法方愿同中方就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合作,就伊朗核等地区问题加强协调。 默克尔表示,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具雄心,也富挑战,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欧方愿同中方加强政策沟通与对接。德方重视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给德中、欧中合作带来的重要机遇,愿同中方深化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就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问题加强沟通,对各国企业一视同仁,避免贸易壁垒。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投资协定》尽快批准生效。 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领导人气候峰会取得积极、平衡、务实成果;加强气候政策对话和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打造全球环境治理新格局;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促进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维护产业链顺畅稳定,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早日恢复正常;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两岸国际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发言,指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的目标,发达国家亦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 (12/2/7:14)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