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与会各方就避免危险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各国同意坚定关注防止全球变暖超过1.5℃的目标。协议明确要逐步减少煤炭使用以及更紧迫的减排。协议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还同意明年将举行会议,重新审视减排计划以及承诺进一步大幅削减碳排放,从而实现1.5℃的目标。 虽然COP26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目标。 协议没有实现联合国最初设立的三个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援助;确保援助中的一半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虽然我们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但我们有一些进步的基石”。 由于印度带头反对,最初协议中对煤炭使用的表述从“逐步淘汰”改为“逐步减少”。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辩护称,发展中国家“有权负责任地使用化石燃料”,并指责富裕国家“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浪费的消费模式”导致了全球变暖。最终,在一些人表示失望的情况下,各国同意进行更改。不过印度此举也遭到了许多国家和气候活动人士的批评。 此外,协议承诺为贫穷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资金也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么多。美国和欧盟等富裕国家也拒绝设立基金会,来补偿这些国家过去的排放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一些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希望明年能够在该问题上取得进展。 (美联社 1,2,BBC,COP26)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全面的气候协议。协议原则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向因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补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全面的气候协议。协议原则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向因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补偿。 “损损”基金的出资方式等若干争议性问题留待明年COP28解决,期间组建一个过渡委员会起草推荐方案。多方对此基金的设立持积极评价。 此外,协议没有包含有印度等国要求的逐步减少“所有化石燃料”使用的提议,而是和COP26一致,呼吁各国淘汰煤电和停止补贴化石燃料。协议还含蓄地提及天然气作为低排放能源的好处。 (路透社,美联社)

封面图片

周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上,领导人们承诺保护森林、减少甲烷排放并帮助南非

周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上,领导人们承诺保护森林、减少甲烷排放并帮助南非摆脱煤炭。 英国表示,它已经收到了世界85%以上森林所在国家的领导人的承诺,到2030年结束并逆转毁坏森林,其中包括巴西、中国、哥伦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美国。超过1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已承诺用于该计划。其中一些资金将用于发展中国家修复受损土地、应对野火和支持土著社区。28个国家政府还将承诺在全球食品和其他农产品(如棕榈油、大豆和可可)的贸易中消除毁灭森林。 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减少甲烷排放的计划,这是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合作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到2030年将全球甲烷排放总量减少30%。总统拜登的重点将是打击油井和天然气管道的甲烷燃烧和泄漏,减少农业产生的甲烷则较为棘手。 另外,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宣布将在五年内提供85亿美元的贷款和援助,帮助南非逐步淘汰煤炭。目前南非约90%的电力来自燃煤。 有活动人士认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科学家们称,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将使得地球大部分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并极大地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和强度。拜登在会后的发布会上承认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行动不够快,但他乐观地认为,世界正在觉醒,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是“道德上的当务之急”,也是刺激经济的“巨大机遇”。除了政府资金,也有私人参与到投资之中,“所以情况正在改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没有亲自出席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会议主办方没有提供视频与会方式,并强调习近平的致辞体现了中方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呵护地球共同家园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拜登则评论习近平的缺席是一个“巨大错误”,“失去了影响全世界人民和所有COP与会者的能力”。拜登说:“中国正在尝试扮演一个新的世界领导者角色……却竟然没来!面对如此巨大的问题,他们却不现身。你怎么让人信服你能够领导世界?中国的缺席是一个巨大错误。世界其他国家会问,中国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美联社,BBC,中国外交部,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召开。领导人们的发言试图为陷入困境的国际气候谈判带来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召开。领导人们的发言试图为陷入困境的国际气候谈判带来新的紧迫性,印度公布其207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 英国首相约翰逊将全球变暖形容为与绑在人类身上的“世界末日装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人类正在“自掘坟墓”。代表脆弱岛国发言的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警告各国领导人不要“让贪婪和自私的道路播下我们共同毁灭的种子”。 美国总统拜登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避免了高调的言论,而是深入研究了政策。拜登表示,“我们没有时间坐视不管了。”他还为前任特朗普决定让美国暂时退出《巴黎协定》道歉,他说这让美国的努力落在了后面。“我们每拖延一天,不作为的代价就会增加。” 印度总理莫迪在讲话中表示,到207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是印度计划采取的五项措施之一,以履行其在《巴黎协定》下的承诺。这一时间比美国晚20年,比中国晚至少10年。莫迪还概述了印度在2030年前的短期目标,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生产目标,用可再生能源满足一半的能源需求,与预期相比减少10亿吨的碳排放,并将其经济的碳强度降低45%。对此,来自智库和大学的四名外部专家表示,由于印度的发展状况,印度新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意义重大,但并不宏伟。欧洲官员私下表达了对印度推迟目标的失望,但拒绝公开置评。 在录制的欢迎辞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她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摆脱当下政治的罕见场合之一。历史已经表明,当各国在共同事业上走到一起时,总有希望的空间”。 会议的另一目标是让富裕国家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并达成协议,花费一半的资金来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影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动其他富裕国家像欧洲一样帮助较贫穷的国家,并为碳排放定价,因为“自然不能再付出这个代价了。”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则指出,富裕国家需要面对造成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责任,而不是通过强迫贫穷国家实施规则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替代资本主义”和“不受约束的消费主义”。莫特利警告,气候援助问题的谈判者做得不够,指出这是不道德和不公正的,“我们是不是变得如此盲目和顽固,以至于不能再意识到人类的呐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书面致辞中提出三点建议: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以及加速绿色转型。习近平称,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拜登则指责中国和俄罗斯在遏制排放方面的努力缺乏雄心,并指责它们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结束时就气候变化发表了令人失望的声明。 (美联社,新华社)

封面图片

11月10日,中美在COP26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11月10日,中美在COP26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宣言称,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周三对记者表示,两国已在许多气候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就解决甲烷和非法森林砍伐的必要性达成一致。解振华表示,作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经济体,“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两国重申了《巴黎协定》的气温目标,并承认当前的限制排放政策与需要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差距。解振华说,中美都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包括就气候融资及全球碳排放市场规则的建立达成协议。不过,中国拒绝加入美国和欧盟推动的2030年前将甲烷排放从2020年水平减少30%的全球承诺。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制定自己的国家计划。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随后表示对两国之间的协议感到“高兴”。相信“我们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回答有关中国前进速度的问题,帮助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加快努力。” 克里说,美国和中国有两个选择:要么离开COP26不合作,“让世界怀疑未来走向,这显然有差距”,“或者,我们可以带着人们的合作离开这里,以提高雄心,开始走上一条更好的道路。” 克里补充说,拜登和习近平很快将举行视频峰会,并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忙于为这一活动做准备。 当天早些时候,COP26主席国英国公布了峰会的协议草案,草案对人类已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1.1摄氏度“表示震惊和关切”,并称世界各地都在感受到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呼吁各国政府在2022年底前加强其气候目标。 草案还呼吁与会各国:在明年重新审视并加强其减排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制定长期战略,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零排放;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加快淘汰煤炭和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将各国集体提供的气候资金增加一倍,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新华社,彭博社,CNN,BBC)

封面图片

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丁薛祥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致辞 12月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在迪拜举行的“77国集团和中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致辞。 丁薛祥表示,在《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的历史时刻,77国集团主席国古巴倡导举办此次峰会,意义重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路同行。习近平主席强调,“77国集团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合作平台。这些年,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中国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丁薛祥来到中国代表团在会场设立的“中国角”,参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展览,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勉励大家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方式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中国角”于11月30日开馆,将持续11天,举办100多场活动。

封面图片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11月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首次决定将“损失和损害”补偿机制列入议程,即历史上造成大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11月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首次决定将“损失和损害”补偿机制列入议程,即历史上造成大量碳排放的发达国家,应该为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影响而产生损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补偿。 大会主席萨迈赫·舒凯里表示该议程为“损损”补偿的资金募集提供了制度性的稳定讨论空间,并预期将在2024年做出具有结论性的决定。 到目前为止,仅有丹麦和苏格兰在为“损损”机制提供资金,分别为1亿丹麦克朗(约1300万美元)及200万英镑(约228万美元)。相比之下,有研究表明气候相关的损失在2030年将达到5800亿美元每年。在去年的COP26上,包括美国与欧盟在内的富裕经济体阻止了一项关于建立“损损”融资机构的提案,改为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募资讨论。 (路透社 1,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