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5月2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5月2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将税基流动性强、区域间分布不均、年度间收入波动较大的税收收入作为省级收入或由省级分享较高比例;将税基较为稳定、地域属性明显的税收收入作为市县级收入或由市县级分享较高比例。 除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外,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做法。 省内同一税费收入的归属和分享比例原则上应逐步统一。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逐步取消对各类区域的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政策,确需支持的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安排。 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 (中国政府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财政事权。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推进省以下各级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信息管理复杂程度等事权属性,清晰界定省以下各级财政事权。适度强化教育、科技研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粮食安全、跨市县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防范和督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方面的省级财政事权。将直接面向基层、由基层政府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城乡建设、农村公路、公共设施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市县级财政事权。 (五)参照税种属性划分收入。将税基流动性强、区域间分布不均、年度间收入波动较大的税收收入作为省级收入或由省级分享较高比例;将税基较为稳定、地域属性明显的税收收入作为市县级收入或由市县级分享较高比例。对金融、电力、石油、铁路、高速公路等领域税费收入,可作为省级收入,也可在相关市县间合理分配。除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外,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做法。

封面图片

河南省政府日前印发《深化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方案》,自2022年起实施。

河南省政府日前印发《深化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方案》,自2022年起实施。 根据方案,财政直管县的范围由目前的24个扩大至全部102个县市。各县市的财政体制由省财政直接核定,财政收入除上划中央和省级部分外全部留归当地使用,地市级不再参与分享;县市范围内由地方承担的共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调整为省与县市分担,市级不再分担。各类转移支付、债券资金由省财政直接下达到县市;省财政直接向各县市调度现金,办理财政结算。 (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 。 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原则上取消医疗救助个人起付标准,暂无条件的地区起付标准不得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并逐步探索取消。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起付标准按人均可支配收入10%,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按25%。 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其他对象救助比例原则上略低于低保对象。具体比例的确定要适宜适度,防止泛福利化倾向。 对规范转诊且在省域内就医的救助对象,经医保、大病保和和救助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给予倾斜救助。 促进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发展和平台间慈善资源共享,规范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信息发布,推行阳光救助。 探索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整合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资源,实施综合保障。 (中国政府网)

封面图片

中央全面深改委4月19日开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

中央全面深改委4月19日开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 会议要求,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原则框架内,遵循健全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原则,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省以下各级收入关系、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机制、规范省以下财政管理。 通过完善财政制度,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壁垒,健全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大对老少边穷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区域支持政策,推动建立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 压实地方各级政府风险防控责任,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健全财会监督机制。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指,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指,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文件称,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在支持政策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可探索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企事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可在一定前提下,允许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并变更土地用途;可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相应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对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可在一定前提下,允许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但不变更土地使用性质;部分城市可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比例,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优先安排、应保尽保,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可采取出让、租赁或划拨等方式供应。 其他支持政策还包括:简化审批流程、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降低税费负担、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

封面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4月2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4月2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更好以投资带消费。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研究进一步降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需求旺盛的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 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并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 (中国政府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