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骗开户买卖贵金属营造获利假象 11名男子被捕

诱骗开户买卖贵金属营造获利假象 11名男子被捕 11名男子涉嫌利用「低风险、高回报」作招徕,哄骗巿民开设委托帐户进行贵金属期货买卖被警方拘捕,至少7名事主被骗,损失至少150万元。警方根据检获的投资协议书及单据,相信有超过30名潜在受骗人,涉及骗款超过200万元,警方将主动联络相关人士作进一步调查。东九龙总区重案组人员昨日突击搜查位于牛头角及长沙湾的商业大厦,拘捕这11名男子,检获大量投资协议书、单据、对答台词等证物。调查显示,有关诈骗集团涉嫌自2022年6月起,以营运投资公司作幌子,以「Cold call」或通讯软件讯息随机接触巿民。骗徒其后引导事主登入假网站,利用网站内虚拟的交易纪录营造获利假象,诱使事主作二次投资,当事主希望取回投资本金及回报时,骗徒就以不同借口,包括要求收取高昂行政费,拖延及拒绝归还款项。 2024-02-02 22:10:2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再有一名香港男子疑澳门诈骗被捕 涉嫌向两女长者收28万元骗款

再有一名香港男子疑澳门诈骗被捕 涉嫌向两女长者收28万元骗款 再有一名香港男子涉嫌到澳门收取骗款被捕,澳门司警日前跟进调查一宗骗案,锁定有关男子,当他再入境犯案时,将他拘捕。他涉嫌讹称律师先后向两名女长者收取28万澳门元骗款。澳门司警表示,这名报称无业的30岁香港男子,上周五及昨天先后入境澳门。司警星期日深夜接获一名女士报案,指两天前接获一名自称是她孙儿的人来电,因在内地涉案需要10万澳门元保释,半小时后一名自称律师的男子到女事主住所附近收钱。女士主其后再接声称是孙儿的来电,表示要多15万元作获释金,女事主再交钱给同一人,之后与家人谈及事件发现被骗报警。警方经调查后锁定有关疑犯的出入境记录,昨早他再度入境,即部署行动。当他再向另一名主事行骗得手,收取3万元骗款时,即采取拘捕行动。司警在疑犯身上起出3万元骗款及4部怀疑用来联络犯罪集团的手提电话。该男子涉嫌触犯包括相当巨额诈骗、清洗黑钱和犯罪集团罪,已移交检察院侦讯。 2024-06-18 17:07:27

封面图片

67名虚银傀儡户口持有人涉洗黑钱案被捕

67名虚银傀儡户口持有人涉洗黑钱案被捕 警方东九龙总区近月留意到,涉及虚拟银行傀儡户口的数字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早前展开为期5日的打击洗黑钱行动,拘捕67名虚拟银行傀儡户口持有人。东九龙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队总督察邬凯宁说,行动中侦破52宗案件,涉及108名事主,涉款约7300万元,多数是网上求职,网上购物及投资骗案等。网络情报及中央统筹组高级督察陈咏研说,被捕人士有19名是非华裔人士,包括印尼及菲律宾籍家庭佣工。她表示,不法集团利用他们作为中介,以每个户口1000至2000元作报酬,利诱开虚拟银行户口,取得密码后用作清洗犯罪得益。行动中,最大宗骗款金额达190万元,事主是一名27岁报称文员的男子,他在社交媒体见到兼职招聘广告,指需要向不同财务公司借钱,便可赚取每月2万元,骗徒声称会代为还款,事主信以为真,将钱存入不同虚拟银行的户口,最终欠下巨款。警方提醒市民及外佣,即使提供傀儡户口,同样会触犯洗黑钱罪名。 2024-06-01 12:35:04 (1)

封面图片

社交平台追款公开他人资料 男子涉起底被捕

社交平台追款公开他人资料 男子涉起底被捕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拘捕一名40岁男子,涉嫌未经当事人同意下,披露他人个人资料,违反《私隐条例》。公署调查显示,事主今年初向一位朋友借款,并透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自己的职员证照片给该名朋友,事主稍后清还款项。至今年3月中,事主再次向对方借款,但两人其后就事主是否已清还第二笔款项而各执一词。到4月初有人先后致电及透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讯息给事主,要求还款,否则会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事主的讯息。同日晚上,有人在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公开群组,发布了一条向事主追款及作负面评论的帖文,并附上一张略去部分内容,属于事主的职员证照片,当中披露了事主的中英文姓名、公司名称及事主的照片。被捕人士正被扣查,私隐专员公署继续调查案件,并提醒市民不要因为金钱纠纷将他人「起底」,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100 万元及监禁5年。 2024-05-10 10:51:29

封面图片

11人涉诱骗收购名牌货品被捕 事主损失金额共140万元

11人涉诱骗收购名牌货品被捕 事主损失金额共140万元 11名男女涉嫌透过网上销售平台,诱骗卖家带同名牌货品到伪装成收购名牌货品的店舖交收,并声称需要为货品进行鉴定,将货品带离现场,卖家最终未能取回有关款项或货品。涉及的7宗案件事主损失合共约140万元,被捕人士当中5人正被扣留调查,4人获准保释候查,其余1名38岁男子及1名29岁女子,各被暂控串谋诈骗罪,下月11日提堂。警方油尖警区刑事部上月16日至本月3日,在全港多区拘捕这7男4女,年龄介乎17至38岁,他们涉嫌「串谋诈骗」,警方检获一批名牌货品包装盒、高仿真度名表及大量怀疑伪钞。警方相信行动已成功瓦解犯罪集团,呼吁市民在售卖贵重物品前,应考虑比较有信誉及口碑的收购商店,并在交易前先了解收购货品店舖的背景,以免贼人有机可乘,蒙受损失。 2024-05-04 17:01:02

封面图片

旺角上海街一处所怀疑售卖狗肉猫肉作食物 一名男子被捕

旺角上海街一处所怀疑售卖狗肉猫肉作食物 一名男子被捕 旺角上海街一个处所怀疑售卖狗肉及猫肉作食物,渔护署检获约35公斤怀疑狗肉及猫肉,一名男子被捕。渔护署发言人说,最近接获报告,怀疑有人在有关单位内售卖狗肉及猫肉作食物,今日与食环署及警方展开联合突击行动,检获约35公斤怀疑用作食物的狗肉和猫肉,已安排作化验,现正等候结果,如证明为猫肉或狗肉,会向相关人士提出检控。行动中,食环署人员取得证据并拘捕一名男子作进一步调查,如有足够证据,将根据《食物业规例》检控这名男子经营无牌食肆。根据《猫狗规例》,任何人不得屠宰任何狗只或猫只以作食物之用,不论其是否供人食用;亦不得售卖或使用或允许他人售卖或使用狗肉及猫肉作食物,违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处罚款5000元及监禁6个月。市民如发现怀疑违例情况,可致电1823举报。 2024-02-29 22:11:32

封面图片

175人涉骗案及洗黑钱被捕 一名73岁女事主被骗2800万元

175人涉骗案及洗黑钱被捕 一名73岁女事主被骗2800万元 警方过去半个月采取反洗黑钱行动,拘捕175人,涉及骗案和相关洗黑钱罪行,有665名受害人,年龄介乎15至89岁,损失金额由900元至2800万元不等。港岛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朱婉湉表示,损失金额最多的投资骗案,受害者是73岁女子,骗徒声称在虚假网站投资股票可获取巨额盈利,受害人最终将2800万元毕生积蓄转帐到骗徒户口。其余受害者亦不乏高学历、高收入人士,包括医生、律师、药剂师、投资分析师及大学研究员。她表示,骗徒往往以低成本收购傀儡银行户口,再清洗骗款,因此打击傀儡户口是切断诈骗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当中一名41岁被捕男子涉及在短时间卖出14个户口,是今次行动中最多。警方拘捕5名傀儡户口买手,未来会继续采取「放蛇」行动打击。港岛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署理总督察戴盈慧提到,留意到骗徒近期经常假冒客户服务员犯案,包括致电市民,指对方买了保险,如须取消就要提供银行资料等。她强调职员不会索取银行资料,如提供予对方,就等同任由其他人提款。 2024-06-12 12:10:3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