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林定国称研究窃取国家秘密罪行可否以公众利益作辩

23条立法|林定国称研究窃取国家秘密罪行可否以公众利益作辩 政府正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当局正积极研究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的罪行,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但重申,相关理由必须有凌架性和非常紧急,确保不会被滥用。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如果新闻界从政府官员的非正式访问中取得的资讯,属正常获取的资料,不认为记者是无合法权限披露。 2024-02-03 12:47:1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研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罪是否可以公众利益辩护

23条立法|林定国:研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罪是否可以公众利益辩护 政府正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当局正积极研究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的罪行,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林定国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表示,明白到公众关注有关问题,事实上,不同地方在这议题上亦有不同规定,其中美国及英国都没有相关规定,但澳洲等地就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当中亦有清晰严谨条件。林定国表示,要以公众利益作为辩护,必须要非常紧急和有凌驾性,例如涉及公众安危及生命安全,不是随便讲就可以作为辩护,要确保不会被滥用。至于对国家秘密的定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同一节目提到,咨询文件内已写明定义包括在无合法权限下披露相当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包括国家重大决定等,并具有相关意图,才算犯法。至于是否国家秘密就要看内容及相关来源,例如是否来自政府内部及情报机构,如果是朋友上网查到的内容,就有合理理由相信并非国家秘密。被问到有传媒透露行会消息是否犯法,邓炳强表示,如果是与政府的相关人士谈及政府正研究的政策,相信能够讨论。他又说,本港的普通法需要证明有意图,而相关定义并不主观,上法庭时须要证明,亦并非新鲜及模糊的事物。 2024-02-03 09:00:13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积极研究公众利益抗辩

23条立法|林定国:积极研究公众利益抗辩 政府正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表示,当局正积极研究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的罪行,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但强调必须有凌驾性和非常紧急,确保不会被滥用。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指,相关披露事宜利益必须大于国家安全,他以一个极端例子作例,如保安局局长是特务,政策会害死很多人,传媒别无他法下必须揭露。咨询文件又建议新增「境外干预罪」,有港大法律学者关注会否矫枉过正,林定国指作出「关键失实陈述」与提出意见不同,若有人「指鹿为马、指黑为白」,即是明知错误下作失实陈述才有机会违法。 2024-02-03 18:33:18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称有关注公众利益可否作辩解 当局会积极研究

23条立法|邓炳强称有关注公众利益可否作辩解 当局会积极研究 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进行公众咨询,咨询期至2月28日。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与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有关「窃取国家机密及间谍行为」是公众较关注课题,但留意到有意见认为一些涉及重大公众利益情况下,是否应该有免责条款,政府在听取意见后会作详细考量。邓炳强说有需要明确定义「国家秘密」,令公职人员、政府承办商及市民都能够理解甚么事项属于「国家秘密」,在界定何谓「国家秘密」时,应充分参考国家相关法律中「国家秘密」的涵盖范围。新民党叶刘淑仪提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讯自由十分重要,传媒在报道时会否因为基于公众利益而可作为辩解。邓炳强回应说听到外界声音关注是否应就公众利益可作辩解,当局会积极研究,若涉及重大公众利益,条文应该如何处理。议员李梓敬关注,有媒体提出,如果发放的消息涉及国家安全,担心会误堕法网,询问在甚么情况下或甚么团体发放消息才可获辖免。邓炳强说,要视乎相关文件与国家安全是否有关,举例天气预测与国家安全没有甚么关系,但如涉及防务部署等,则明显属国家安全,任何罪行亦会视乎其意图,不能轻率决定属于公众利益就可以作出辖免,否则法例会变得无效。 2024-01-30 17:32:17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政府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文件指出,根据普通法,如某人知道另一人犯了「叛国」罪,却没有于合理时间内把所知向当局披露,即属干犯「隐匿叛国」。文件建议,将「隐匿叛国」罪行编纂为成文法则。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浩然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在2003年首次计划就23条立法时,并没有处理「隐匿叛国」罪行,认为今次立法处理是合适做法。他指出,这20多年期间很多普通法系统,有关罪行慢慢形成了一个更加重要地位,亦有受关注的案件出现。他强调,普通法系统本身也有类似罪名。就有关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李浩然认为,基于公众利益作为豁免理由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至于豁免标准就要研究,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大量普通法国家,包括英国的最新立法,也是将门槛提得越来越高,因此何为公众利益要小心处理。对于传媒披露行政会议消息,会否涉及违反国家秘密的罪行,李浩然说,这关乎刑事罪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有没有犯罪意图、有没有伤害到国家安全、有否权限披露,这也是法庭一直以来的定罪要求。 2024-02-01 10:39:46 (1) 感谢来自某频道的投稿! 吃瓜俱乐部 @ChiGuaClub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政府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文件指出,根据普通法,如某人知道另一人犯了「叛国」罪,却没有于合理时间内把所知向当局披露,即属干犯「隐匿叛国」。文件建议,将「隐匿叛国」罪行编纂为成文法则。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浩然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在2003年首次计划就23条立法时,并没有处理「隐匿叛国」罪行,认为今次立法处理是合适做法。他指出,这20多年期间很多普通法系统,有关罪行慢慢形成了一个更加重要地位,亦有受关注的案件出现。他强调,普通法系统本身也有类似罪名。就有关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李浩然认为,基于公众利益作为豁免理由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至于豁免标准就要研究,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大量普通法国家,包括英国的最新立法,也是将门槛提得越来越高,因此何为公众利益要小心处理。对于传媒披露行政会议消息,会否涉及违反国家秘密的罪行,李浩然说,这关乎刑事罪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有没有犯罪意图、有没有伤害到国家安全、有否权限披露,这也是法庭一直以来的定罪要求。 2024-02-01 10:39:46 (1)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当局称考虑「国家秘密」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23条立法|当局称考虑「国家秘密」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政府向立法会提交文件,交代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结果。大部分意见围绕个别罪行的涵盖范围、适用对象、刑罚等,当局会参考,合适的会在条例草案中采纳,包括与「国家秘密」相关的罪行,考虑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当局亦会考虑,订明可打击及防止潜逃行为,亦会考虑收紧囚犯获得提早释放的门槛。政府说,立法建议获大部分公众支持,会争取尽快将草案定稿,以提交立法会审议。 2024-03-06 12:21:34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