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杜淦堃:政府倡用内地的国家安全定义符一国两制精神

23条立法|杜淦堃:政府倡用内地的国家安全定义符一国两制精神 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说,特区政府建议就基本法23条立法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的「国家安全」定义,是有案例可援,亦符合「一国两制」精神。杜淦堃在报章撰文提到,留意到政府采纳有关定义的建议,引发外国在港商会和驻港外交官的广泛讨论。杜淦堃认为, 23条立法处理的「国家安全」与「外交事务」两者均属影响国家整体的重要政策,并非只跟香港特区有关。他引用终审法院于2011年裁决一宗涉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案件,判词指出香港特区处理外交事务的方式,不能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必须按照「一种声音」的原则达到一致,即法庭和行政机关务必对该事宜以「一种声音」说话。他说,此案例可以引伸一个类比,既然普通法在司法政策及实践规则上,认为整个国家处理外交事务应该一致,香港特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处理「国家安全」的定义也应该保持一致,相信这是特区政府就国家安全的标准或定义进行本地立法时,建议引用内地定义的一个重要考量。他又说,就不同罪行的条文作出明确规定是必要的,并应该订明适当程度的保障,以确保基本法赋予的权利得到保障。而在「两制」下的香港法院,在审理与国安相关案件的过程中,亦会继续以普通法原则判案。 2024-02-12 10:57:18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23条采用大陆国安定义有案可循

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23条采用大陆国安定义有案可循 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就《基本法》第23条事宜撰文指出,采用中国大陆的“国家安全”定义有案例可援,同时香港国安案件由本地的法院继续以普通法审理,也符合“一国两制”精神。 杜淦堃星期一(2月12日)在香港《星岛日报》撰文称,他在多个场合被问及特区政府在第23条立法咨询文件中建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条中的“国家安全”定义。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杜淦堃写道,香港现行的《公安条例》及《社团条例》中的“国家安全”定义,即“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及独立自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条中的“国家安全”定义不一致,后者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 他引用终审法院于2011年裁决、涉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起案件,指出法院在判词中说,香港特别行政区处理外交事务的方式,不能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必须按照“一种声音”原则达到一致,即法庭和行政机关务必对该事宜以“一种声音”说话。 杜淦堃认为,此案可能引伸一个类比既然普通法在司法政策和实践规则上认为整个国家处理外交事务应该一致,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处理“国家安全”的定义时也应该保持一致。“该原则相信是特区政府就‘国家安全’的标准或定义进行本地立法时,建议引用内地的定义的一个重要考量。” 他也说,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与国安相关案件的过程中,也会继续以普通法的原则判案。 2024年2月12日 1:02 PM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新华社:巩固安全根基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23条立法|新华社:巩固安全根基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志著香港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补上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漏洞和短板,为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是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国安条例的制定实施,必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发展的安全根基,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文章指出,香港国安条例的通过与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重塑区议会制度一道,构筑起「一国两制」下特区维护安全稳定、促进良政善治的制度体系。这将让香港更有底气应对可能来袭的风险挑战,更有保障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文章相信,在中央大力支持和香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的基础将更加牢固,独特地位和优势会更加突出,「爱国者治港」强大效能会更加彰显,「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必将谱写出更加精彩的新篇。 2024-03-19 22:53:41

封面图片

林定国:法治无放诸四海定义 理解香港法治须充分了解一国两制

林定国:法治无放诸四海定义 理解香港法治须充分了解一国两制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法治是香港的金漆招牌,亦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但法治没有放诸四海的定义或固定模式,会受到环境及历史影响,要理解香港的法治,必须要对一国两制有充分了解。林定国出席青年法治建设高峰会的启动礼致辞时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去年七一回归的讲话中,提到一国两制原本是政治方针,受到基本法巩固并在香港得到成功实践,是一个好的制度,无理由要改变亦要长期坚持,所以对本港法律制度必须要有信心。出席同一活动的中联办法律部部长刘春华致辞时提到,弘扬香港法治精神,必须坚定捍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他提到国安法实施三年多以来,香港结束乱局、社会恢复安宁,由治及兴的精神加快推进,但外部势力对香港法治百般抹黑诋毁,外国政客妄图干预香港司法案件的审理,认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他重申,国家安全是改革的前提,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的繁荣发展,更是保香港的法治。律师会会长陈泽铭表示,法治是香港核心价值,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制度之中有宪法、国安法及基本法,并不可以简单用香港与外国对比,认为研究法治问题时要客观。 2024-01-20 16:34:37 (2)

封面图片

强基固本 迎难而进推动“一国两制”稳步向前

强基固本 迎难而进推动“一国两制”稳步向前 #新闻局 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第五次联合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 展览在第三部分的内容,以“强基固本 迎难而进  推动‘一国两制’稳步向前”为主题,阐述了澳门特区在2021年有关推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各项重点工作。 ...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杜淦堃:如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须将举证责任讲清楚

23条立法|杜淦堃:如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须将举证责任讲清楚 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公众,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说,公会正研究有关文件,希望适时以专业角度提供详尽意见,现阶段未有全面看法。对于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杜淦堃说,初步个人意见认为有讨论空间,可考虑将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有些国家在国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罪行中亦有相关做法。但如果本港采纳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必须要将举证责任等讲清楚,门槛亦不能低,以避免滥用。杜淦堃又说,有意见指只有新闻工作者才能运用相关答辩理由,但他认为如果任何人都有机会干犯该罪行,应该一视同仁,大家都可运用有关答辩理由。对于有意见认为,危害国安便不可能属公众利益,杜淦堃说其他司法管辖都有相关讨论,认为属于平衡的问题,因为要考虑危害国安的伤害有几大,即使伤害未必很大,但如果相对所披露的公众利益很高,在这情况下是否可引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他认为有商榷空间。 被问到国家机密的定义如扩阔至社会及经济发展,会否影响社会正常讨论,杜淦堃说要深思熟虑,稍后才能给予意见。 2024-02-02 15:19:29

封面图片

杜淦堃:23条咨询须透明 驳斥「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说法

杜淦堃:23条咨询须透明 驳斥「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说法 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无疑会引发新一轮关注香港未来的争论,为了真正服务和保护香港和市民,新法例必须清晰和准确,咨询过程必须透明和彻底,以驳斥任何「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的说法。杜淦堃在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致辞表示,香港享有的自由与一流的法律体系结合,支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面对地缘政治挑战,23条立法可能会受到攻击,认为香港不再是自由的城市,且法治已死。他表示,虽然当中一些言论可能并不真诚,但亦是很多人的担忧,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基本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之间的平衡,必应谨调慎校。杜淦堃又以终审法院对岑子杰案及蔡玉玲案的裁决为例,说明最高级法院在行使独立裁决权时,以公正、符合法理的方式解决争议,印证了香港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核心原则。他说本港法官经常受到来自海外的不公正批评和压力,但部分法官仍选择延迟退休或以兼职方式,继续工作以支持司法机构,形容努力不懈、正直履行职能的司法人员,是香港非常宝贵的财产。 2024-01-22 18:11:4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