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冀中国助非洲建立电动车本土生产模式 达成巴黎协定目标

联合国冀中国助非洲建立电动车本土生产模式 达成巴黎协定目标 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交通部门负责人德容表示,中国是电气化及电动汽车推广方面的领导者,希望中国向全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分享经验,用中国技术向世界推广可负担的电动汽车,帮助非洲国家建立电动汽车本土制造、本土生产的模式,以协助达成《巴黎协定》中的全球升温幅度控制目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莫尔西恩亦说,中国致力生产安全及清洁的新能源车,积极参与有关领域新标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受到大众认可。肯尼亚总统办公室气候特使穆罕默德表示,中国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向电动汽车转型并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已成为肯尼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4-03-02 14:37:16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政府提供支持,加速本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政府提供支持,加速本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鼓励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海外业务,包括与外国研究机构和国家合作建立产业集群。中国商务部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并与航运企业共同整合在海外市场的仓储、物流资源。商务部表示,将优化信贷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此外,还鼓励银行机构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

封面图片

宝马在中国生产出口的电动车成欧盟反补贴调查目标

宝马在中国生产出口的电动车成欧盟反补贴调查目标 作为对中国政府向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补贴进行调查的一部分,欧盟已要求宝马汽车提供与其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的iX3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相关的信息。 据彭博社报道,宝马汽车首席财务官默特尔(Walter Mertl)星期五(10月6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宝马正在填写关于调查的问卷。宝马一位发言人称,调查问卷要求提供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的投资和制造能力等细节,且必须在一周内答复。 报道称,该要求进一步证明,欧盟在评估中国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支持力度时,不仅从蔚来汽车、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处收集数据,还收集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西方汽车制造商的数据。特斯拉从中国生产出口的汽车也是此次欧盟反补贴调查的对象。 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此次调查可能重塑欧洲内部的竞争态势,并可能导致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潜在报复和反补贴措施。宝马去年从中国出口了1.5万至2万辆iX3 SUV。 默特尔说,“不仅是宝马会承受损失,”“这将影响到所有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

封面图片

宝马与奔驰将在中国建立联合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宝马与奔驰将在中国建立联合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宝马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将在中国合作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计划到2026年开设至少1000个充电站。 据彭博社报道,宝马星期四(11月30日)称,首批充电站将于明年通过这两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华子公司的合资企业在电动汽车普及率较高的地区开设。 报道称,此举是为了赶上特斯拉在中国现有的1600多个充电站。 目前,宝马和梅赛德斯已经与其他公司合作,在欧洲推出Ionity快速充电站。它们同样计划在中推出充电站,并将向其他电动汽车品牌开放使用。不过,以在线预订为例的一些服务将只对客户开放。 中国正在引领全球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71.5万个超高速充电站作为相关基础设施,几乎是欧洲的12倍。 2023年11月30日 3:11 PM

封面图片

日产削减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与中国对手展开竞争

日产削减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与中国对手展开竞争 日产计划将其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削减30%。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转向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制造方式,以应对来自中国竞争对手日益加剧的威胁。日产已与法国雷诺结盟,并于上周宣布与本田建立合作关系。日产3月25日发布了一份商业计划,该公司将在未来三年推出30款车型,其中约一半将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它将推出八款“新能源”汽车,并从明年开始出口本地生产的汽车。在北美,它的目标是在2026财年比2023财年多销售33万辆汽车,而印度将成为汽车出口的关键中心。日产的目标是,通过开发电动汽车系列、整合零部件、削减采购成本和提高电池技术,使电动汽车更实惠,同时仍能盈利。该公司计划到2030财年使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持平。

封面图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丁薛祥:各国要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目标 #两岸国际 联合国气候峰会继续在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美国宣布一系列措施,协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指建议各方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的目标,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 (12/2/21:28)

封面图片

自燃率高、西方设下的陷阱?院士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自燃率高、西方设下的陷阱?院士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对于部分人说"电动化是西方设下的陷阱",欧阳明高指出这不符合事实,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综合考虑石油安全,大气污染、产业升级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全球第一,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规模导入高科技民用大宗消费品。2016年是全球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性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之后,各国开始转型。可以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率先发力,从产品导入期进入产业成长期时,国外也开始转型,电动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于电动车更易自燃的话题,欧阳明高指出,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有18360辆,新能源有640辆。如果计算自燃率,燃油车为18360/31771万,约万分之0.58,而新能源车为640/1445.2万,约万分之0.44,“比燃油车还低”。网友对燃油汽车也可以搞自动驾驶,为什么非要用电动汽车?”的质疑,欧阳明高强调:中国也是汽车智能化领先的国家之一,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燃油车自动驾驶无法跟电动汽车相竞争。他表示,发动机控制的精确性无法跟电机控制相提并论,反应的时间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常识,而且从市场表现看,目前也是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普及率大大高于燃油汽车。此外,对于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污染、补能问题等质疑,欧阳明高也逐一进行了反驳与释疑。以下为欧阳明高演讲PPT部分截图: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