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原址换地门槛放宽后上月达成首宗协议涉约400个私楼单位

北都原址换地门槛放宽后上月达成首宗协议涉约400个私楼单位 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主任丘卓恒表示,政府去年底放宽北都原址换地的申请门槛,由须拥有用地的全部私人业权降至九成,上月达成放宽后首宗换地协议。用地位于粉岭北新发展区,涉及约400个私人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社交专页引述丘卓恒日前出席研讨会提到,这宗换地申请是北都新发展区第三宗成功原址换地申请,也是首次政府透过补地价扣减,要求发展商兴建区内大型公共设施,包括一个公共运输交汇处以及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休憩用地。他说,安排让有关公共设施及早兴建,居民迁入后即可享用,惠及整个新发展区及周边居民,亦可减轻政府前期的财政负担。当局会继续适当利用市场力量,鼓励私人参与,加快北都的建设。 2024-05-13 19:12:3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放宽原址换地业权要求至九成 发展局指门槛仍高

放宽原址换地业权要求至九成 发展局指门槛仍高 #港闻 政府放宽原址换地要求至所有新发展区,同时容许发展商只需拥有指定范围的九成农地业权,可申请原址换地,政府会协助收回余下一成土地。 (12/28/21:07)

封面图片

地政总署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指定用地邀原址换地申请

地政总署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指定用地邀原址换地申请 地政总署发出作业备考,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内指定用地邀请原址换地申请,并上载至地政总署网站。按去年年底经修订及公布的「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原址换地安排,今次换地申请范围包括新发展区内规划作私营住宅、商业和商住混合发展的部分用地,亦包括部分现代产业用地,主要用作物流仓储等用途。政府希望有关修订安排能更好利用市场力量,使「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提速,新发展区布局更佳。今次换地申请涵盖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二期发展及余下发展范围内现时可供申请的用地。第二期发展范围内的换地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30日,而接纳具约束力的基本条款建议包括补地价金额的期限,则为明年3月31日。申请人可选择以标准金额补地价,作为传统逐个个案估价的另一选项,适用的标准金额水平将于今年稍后时间公布。假如申请未能于订明期限前完成处理,政府会开展收地程序,以推进新发展区的发展。全面发展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将提供约66700个住宅单位以容纳约18万3900人,并为各种工商业用途提供合共约640万平方米楼面总面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 2024-02-01 21:52:51

封面图片

原址换地乡绅认为可再放宽 团体担心加剧迫迁

原址换地乡绅认为可再放宽 团体担心加剧迫迁 #港闻 发展局修订北部都会区原址换地安排,有乡绅认为可以再放宽,让发展商只需拥有七成业权便可申请换地,但关注团体担心标准越来越低,会加剧迫迁情况。 (12/30/18:11)

封面图片

发展局指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进新阶段 三铁汇聚交通便捷

发展局指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进新阶段 三铁汇聚交通便捷 立法会财委会通过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二期的工程拨款,标志新发展区工程进入新阶段。第二期发展面积约263公顷,涉款约291亿,将供应土地发展公私营房屋、商业设施、现代物流、政府及社区设施、休憩用地等,亦会进行道路及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铺设区域供冷系统的管道。整个新发展区可提供约200万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配合新发展区高端专业服务的产业定位;以及400万平方米的工业楼面面积,有助该区发展为新一代物流枢纽。 发展局表示,新发展区「三铁汇聚」,本地及跨境交通便捷;市中心已规划约100万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相当于约两个中环国际金融中心综合发展,将可灵活地用作写字楼、酒店及零售餐饮等用途,提供足够弹性以配合未来市场需要。发展局又指目前新界北部没有具规模的现代商业中心,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将填补此空缺,并发挥对接前海、南山等先进内地城市的独特优势,带动整区经济发展。新发展区亦是未来房屋供应重镇,计及流浮山扩区,提供逾9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屯马线洪水桥站将于今年动工,2030年启用,配合第二期发展的居民入伙。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一期发展的工程,已于2020年展开,其中包括兴建专用安置屋邨「乐翘轩I」,安置受政府发展影响的居民。「乐翘轩I」合共约300伙资助出售单位,将于今年第四季起陆续入伙。 2024-05-11 00:18:40

封面图片

宁汉豪:已有准备安置北部都会区棕地作业

宁汉豪:已有准备安置北部都会区棕地作业 #港闻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说,日后新发展区的换地计划并不一定涉及住宅或商业发展,产业或社福发展可以成为另一选择,又否认与发展商换地,等同是「官商勾结」。 (10/27/14:18)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政府释出洪水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和粉岭马适路的社区隔离设施用地,作原有规划用途。

#港闻 【Now新闻台】政府释出洪水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和粉岭马适路的社区隔离设施用地,作原有规划用途。 洪水桥用地会按照北部都会区的产业用地发展,兴建多层现代产业大楼,并为部分受发展影响的棕地作业提供重置空间。人工岛用地会交予机场管理局,作为支援机场及亚洲国际博览馆营运的后勤用地。粉岭马适路用地会归还业权人,作兴建私人住宅之用,以配合粉岭北新发展区的发展时间表。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