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称年轻人对结婚生育有更大保留 促营造家庭友善生活环境

港大教授称年轻人对结婚生育有更大保留 促营造家庭友善生活环境 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人口健康讲座教授叶兆辉表示,根据研究,年轻人对有意结婚及生育的时间与实际有差距,认为他们对结婚及生育较以往有更大的保留。他指出,年轻人的自主性以及对拥有个人空间的感受强烈,亦忧虑经济压力,不肯定是否有能力养育下一代,年轻人考虑生育又或打算生育的小朋友数量,均有持续下行的趋势。叶兆辉说,本港人口老化,生育率下跌至低位,担心人口更替速度缓慢,情况将再恶化,认为要营造家庭友善生活环境,要处理年轻人上流,以及要解决房屋和工作时间长等问题。对于政府为鼓励市民生育,去年10月下旬起向新生婴儿家庭发放两万元现金奖励。当局最新数字显示,至今有约16000多宗申请,已批出15000多宗。叶兆辉估计,政策实际增加约2000至3000人口,涉及的公帑不少,可理解为政府支持生育的家庭,但未必是鼓励市民生育的最有效方法,鼓励市民生育要整体政策配合。 2024-05-24 18:37:5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相关阅读:如何激励当代 #年轻人 多 #生育 ?

相关阅读:如何激励当代 #年轻人 多 #生育 ? 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共匪洗脑很成功嘛,那代人都还没死完的情况下,就能洗出这么多低能儿 #莫言 身为一名 #文学家 ,为什么还被骂 #汉奸 ?

封面图片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国人口14亿967万人,按年减少208万,连续第二年人口下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学军表示,内地生育水平下降速度较快涉及多个成因,新冠疫情大流行客观上对生育造成短期影响,但亦牵涉其他长期原因,特别是在国家城市化和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下,令生育下降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于学军接受本台访问时说,任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收益水平带来长期影响,卫健委正针对相关问题积极应对。内地去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1.48。对于三孩政策红利是否仍未释放,于学军认为,生育数量政策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央如何为家庭赋能,让家庭有能力和愿意生育。于学军仍对中国人口有信心,指出国家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巨大,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加上国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提升人口质量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接受本台访问时说,选择30岁后生育的女性占比越来越高,可能与年轻人先追求事业、较迟考虑生育的生活方式有关。她指,现时不少人更注重子女教育和养育质量,这些会带来额外经济负担,都会引致生育率下降。她建议中央加大家庭支持力度,向每名愿意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女性,逐步增加补贴,特别是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如果能够根据养育孩子数量给予生活成本支持,相信对生育率有一定帮助。乔杰提到,女性生殖能力自35岁开始明显下降,目前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推动育龄夫妻早一点生第一个孩子;她又建议,内地应该针对女性生育能力保护,进行更深入知识宣传,推动不著急成家的单身女性趁年轻先将卵子冷存,提前准备将来的家庭计划。乔杰相信,目前育龄女性数量相对稳定,预计内地出生率不会大幅下跌,但待出生率明显上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2024-04-01 08:57:11

封面图片

#人口老化|几时再见... 香港年轻人...

#人口老化|几时再见... 香港年轻人... 在不远的过去、仅五年前,香港每年出生的婴孩还有5.37万个(已经比高位削了足足近半),如今再进一步缩小39%至3.26万个,基本上跟去年年底的谷底位置持平,毫无反弹之力。换句话说,再过好些年,莫说能够维持750万 人口,有500万已经算是不错了。此外,别指望如以往般靠内地人口,因为今非昔比,当地情况可更严重,全国年青人大量 #躺平 ,且趋势已成、难以扭转,不少人「立志」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代,不想诞子女让其受苦,试问还有那位省长或市长,愿意放手罕有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人才)资产移往香港充人口?他们自己也不够数去填氹(经济)与救楼市,真的没丝毫多剩人力去帮任何人。 其实,香港现在真正缺少的乃年轻一代 #接班人,举29岁或以下的人口比率为例,在50年前他们占香港整体人口约61%,而到了25年前已降至40%,但仍算OK、部份仅属全球人口老化趋势,然而到了今年年中,到萎缩至我见犹怜的不足24%水平后,这可是香港、大陆等非常少撮地方独有之「#消失中的年青人」之问题。 今天的#婴儿 就是十几年后的年轻人,正如十年前、五年前没有训身鼓励生育,如今光阴难追,许多问题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解决,事到如今也许只能遗憾轻叹一声「 #几时再见,香港的年轻人」。 IG @et.charts #人口老化 #移民潮 #人口问题 #揽炒

封面图片

中国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非常正确

中国年轻人选择: 不结婚不生孩子非常正确 中国政府航天指挥中心特邀专家,都支持不婚不育,政府拿老百姓不当人,所有的压力都让年轻人自己承担,这样的政府不称职, 这样的政府老百姓无法发自内心的真正支持,这位专家说出来了真话,值得信赖。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封面图片

结婚人数再创新低,中国进入高龄化社会

结婚人数再创新低,中国进入高龄化社会 根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已正式进入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14.9%。中国的结婚人数自2013年起连续9年下降,2022年仅有683.5万对夫妇结婚,相较于2013年减少了大约一半。 中国面临着老龄化问题,虽然目前老年福利支出相对较小,但如果生育率继续下降,政府可能面临财政压力。 年轻人面临买房、彩礼、生育等多重现实问题,结婚观念逐渐改变。高房价、物质化的婚姻以及性别比例失衡等因素也影响了年轻人的结婚决策。 原文链接 《自由亚洲电台》 《第一财经》 《新京报快评》

封面图片

龙年生育率有望提升 vs AI情人成趋势?

龙年生育率有望提升 vs AI情人成趋势? 2024年青龙年在中国被看作提升生育率的机遇,民间对于龙年生育的偏好可能促进人口增长。专家预测,受疫情影响推迟的结婚和生育计划将在2024年实现,有望带来生育小高峰。尽管去年结婚人数出现反弹,但网民对依赖生肖迷信提升生育率的观点表示怀疑,甚至戏谑「每年都改成龙年」。 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疏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向AI聊天机器人寻求情感慰藉。例如,百度推出的AI聊天软件「万话」,以其随时可用的陪聊功能,赢得了年轻用户的青睐。这种趋势揭示了现代人在寻求情感支持和应对孤独感时的新选择,同时也反映了提高生育率努力与低结婚率以及对人际关系态度转变之间的矛盾。 原文链接 《澎湃新闻》 《中央社》 《公视新闻网》 《BBC中文》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