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展寰:致力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已提出四大减碳策略

谢展寰:致力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已提出四大减碳策略 理工大学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以促进相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成立典礼致辞表示,本港致力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已经提出四大减碳策略,分别是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积极从源头减低碳排放量,但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推动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视像致辞说,相信在世界级电力系统专家领导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将会成为顶尖研发中心,为实现现代化电网、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创造条件。 2024-06-03 11:36:0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泰订立减碳新目标 以改善气候绩效

国泰订立减碳新目标 以改善气候绩效 国泰航空订立2030年或之前,碳强度较2019年水平降低12%的新目标,有助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集团表示,新短期目标是以收入吨公里计算的航空燃油碳排放量降至670克二氧化碳。未来数年加入机队的逾70架新客机及货机,燃油效益较上一代高出多达25%。国泰亦承诺,今年起以可持续航空燃油抵销10%因员工商务差旅而产生的航班碳排放量。行政总裁林绍波表示,透过加速采用可持续航空燃油、机队现代化及提升营运效率,进一步改善集团气候绩效。 2024-03-25 15:58:30

封面图片

政府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谢展寰称倘抓住机遇可助碳中和

政府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谢展寰称倘抓住机遇可助碳中和 政府发表《香港氢能发展策略》,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说,世界各国正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国家拥有良好发展基础,明确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香港能抓住氢能发展机遇,可助香港迈向碳中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谢展寰说,政府在前年成立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至今已制定在香港氢能应用的暂行标准,同意14个试验项目,其中氢能巴士已投入服务,本地首个公众加氢站正建设中,预期今年稍后可投入服务。届时食环署将启动 3辆氢燃料电池洗街车的试验计划,港铁亦会以非载客形式,测试氢能源有轨电车计划,可望今年启动。他指出当局的项目涵盖多方面,亦包括培养人才。谢展寰又说,内地的氢能产业对于氢能的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的主要技术,以及生产的工艺都有一定基础,部分甚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内地的技术可以为香港提供支援和机遇。当局亦考虑到,相对其他零碳或低碳燃料,绿氢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仍然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制定策略时需要为氢能未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保留一定弹性。他说,香港亦要克服确保安全、合适技术、基础设施、成本效益、人才培训以及社会接受的六大方面挑战,并考虑香港独特情况,提出按照完善法规、制定标准、配合市场以及审慎推进四大策略,有序地营造有利本地氢能发展的环境。谢展寰表示,政府会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修例建议,为氢气的生产、储存、运送、使用、供应等提供法律基础,在2027年或之前拟备对接国际氢能标准认证,并会推动区域合作、境外投资、共同开发或输入氢能,同时会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国家发展氢能源的一个示范基地,协助氢能源产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 2024-06-17 16:54:59

封面图片

谢展寰: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

谢展寰: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 首届「香港绿色周」正式启动,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出席其中一个论坛,讨论支持香港发展绿色科技的政策与生态体系的议题。谢展寰表示,发电是现时本港最大的碳排放源,其次运输占约两成,另外废弃物亦占约一成。就发电减排方面,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长远期望达至「净零发电」目标。谢展寰提及,本港九成电力用于建筑物,政府目标在2050年前,商业楼宇用电量较现时减少三至四成,而住宅楼宇用电量减少两至三成,并在2035年能达到以上目标一半。他又说,期望实现于2050年前,在废物处理方面达至碳中和的目标,发展转废为能设施,停止使用堆填区处理垃圾。出席同一论坛的金融发展局副主席冯华健表示,期望吸引全球的绿色科技及金融企业到港成立亚太区中心,希望用不同的税收措施吸引有关企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期望透过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新型工业化,并扶持绿色科技以及绿色产业在港发展,相信香港有条件成为绿色科技中心。 2024-02-26 13:31:59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22日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22日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GDP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 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进入峰值平台期。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 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工作。 (新华社)

封面图片

谢展寰指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是藉合作建立新绿色产业

谢展寰指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是藉合作建立新绿色产业 本港正与内地探讨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解释时强调,没有想过将垃圾运上大湾区处理或者烧。他说,市民每日平均产生1万1千吨垃圾,由于未来合共会有3座焚化炉,届时完全有能力处理本港的垃圾量。谢展寰表示,废物资源一体化的概念是藉著合作,迈向碳中和,建立新的绿色产业,推动资源循环和再利用,生产高增值产品。他指出,当局未来的首要工作仍然是源头减废,推动回收可以建立绿色产业,制造职位。谢展寰提到,以堆填方式处理垃圾是落后,而且带来很多滋扰,土地资源亦都珍贵,需要改变。他说,现代化焚化设施已无污染的问题,垃圾经过焚化炉后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转废为能,焚化炉亦可结合成为康乐设施,甚至成为旅游景点。 2024-06-01 09:24:33

封面图片

国家能源委员会10月9日召开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委员会10月9日召开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李克强主持。 李克强说,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针对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积极发展页岩气、煤层气,多元开展国际油气合作。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丰富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险工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须科学有序推进。要结合近期应对电力、煤炭供需矛盾的情况,深入测算论证,研究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各地各有关方面要坚持先立后破,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要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增强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完善阶梯电价,深化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改革,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提升能源服务水平。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作汇报。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王勇、王毅、肖捷、何立峰和有关单位、部分企业负责人参会。 (中国政府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