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继续聚焦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认定等重点领域 加大行政检察监督

最高检:继续聚焦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认定等重点领域 加大行政检察监督 据中国网消息,最高检 7 月 8 日召开 “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 “检护民生” 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一要继续聚焦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增进劳动者福祉。二要继续推广应用好新业态领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促进诉源治理,保障新业态健康发展。三要继续做好普法宣传,运用 “普法 e 站” 等多种宣传形式,帮助新业态劳动者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助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最高检、全总下发通知保障劳动者权益

最高检、全总下发通知保障劳动者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 “一函两书” 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在检察监督与 “一函两书” 衔接协作方面,通知要求,检察机关可就发现或掌握的劳动用工违法线索与工会及时会商,推动问题解决。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女性、未成年、残疾、老年劳动者等特定群体权益,或者涉及社保欠缴、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体性纠纷且用人单位不予配合的,县级以上总工会可将相关线索材料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依法启动法律监督程序。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封面图片

最高检:加强涉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加大对 “小过重罚” 等问题的监督

最高检:加强涉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加大对 “小过重罚” 等问题的监督 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发布会上介绍,检察机关加强涉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依法平等保护产权。依法办理涉企征收补偿、赔偿案件,保护企业财产权益。加大对 “小过重罚” 等问题的监督。最高检发布涉企行政处罚检察监督典型案例,指导正确适用部门法与行政处罚法,部门法最低处罚明显与违法情节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予以校准,推动落实 “过罚相当” 原则。

封面图片

最高检:以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纠正涉企 “小过重罚”

最高检:以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纠正涉企 “小过重罚” 7 月 8 日,在最高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表示,最高检 “检察护企”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明确,加强对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涉企行政生效裁判、行政诉讼执行、行政非诉执行和行政违法行为等监督。这次选编的 “检察护企” 7 件典型案例,在履职重点上突出一个 “护” 字,护企业权益、护企业信用、护企业发展;在案件类型上突出一个 “全” 字,覆盖行政诉讼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和行刑反向衔接等行政检察各项职能。

封面图片

中国将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中国将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中国出台新办法,将从事网约配送、运输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意味着“外卖小哥”权益将有更多保障。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星期五(2月23日)在官网上发布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关的三份新办法。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适用最低工资标准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则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综合新华社和中国网报道,中国有840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包括外卖员。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是这次新规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 2024年2月23日 9:06 PM

封面图片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 最高检3月9日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白皮书介绍,2023年,检察机关强化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效办理涉金融民事纠纷案件。检察机关加强对借贷纠纷和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的监督。近两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民事纠纷类案件4800余件,提出抗诉24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70余件。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强化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秩序。 标签: #金融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将着力推动解决年尾讨薪难问题

中国最高检:将着力推动解决年尾讨薪难问题 年尾将至,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称,将着力推动解决“辛苦一整年,岁末讨薪难”问题。 据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最高检星期五(12月22日)发布了五件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以“体现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恶意欠薪犯罪依法惩治的态度,多渠道追讨欠薪、全力追赃挽损的办案理念,以及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在最高检公布的案例中,案例一涉案人员恶意欠薪数额特别巨大、欠薪对象人数众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准确适用升格法定刑;案例二中,对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线索,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调查核实,依法监督立案。 案例三中,发现遗漏被欠薪者、遗漏犯罪主体等,依法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切实把握“捕”“诉”标准;案例四中,对于虽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但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法认定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主体;案例五中,发现存在遗漏的被欠薪者,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依法追加被害人,切实维护被欠薪者合法权益。 最高检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司法办案,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依法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立案监督等办案职责,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取得明显成效。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说,本月上旬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负责人说,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以宽严相济、认罪认罚从宽等政策、制度为抓手,着力推动解决“辛苦一整年,岁末讨薪难”问题,多元化拓展追缴欠薪渠道,督促欠薪企业和个人多方筹措资金、支付报酬,切实维护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23年12月22日 3:1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