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将旧衣服分解成有用分子

新工艺将旧衣服分解成有用分子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化学处理工艺,能高效地将织物分解为可循环再利用的分子。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扩大规模,该技术有望显著缓解时尚行业面临的废物堆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氨纶会被分解成 MDA(3,3’- 二甲氨基联苯)分子;尼龙和棉花一样,可以被完整地提取出来。特别是,整个反应过程只需 15 分钟,极具成本效益。研究人员估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反应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届时,全球 88% 的服装废弃物可望实现回收利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聚乙烯塑料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聚乙烯塑料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在较低温度环境下分解聚乙烯塑料。 新华社报道,分解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材料通常需要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条件,能源消耗较多。日本东京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在铈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可见光照射含少量羧基的聚乙烯,成功实现在80摄氏度的较低温度环境下令这种聚乙烯分解。 产生碳自由基是引发碳-碳键断裂的关键。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将少量羧基官能团引入聚乙烯,然后针对这种羧化聚乙烯粉末,摸索能令羧基在光照射下产生碳自由基的反应条件。 东京大学说,塑料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生产量大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塑料材料的回收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聚乙烯和聚丙烯分子链包含的碳-碳键非常稳定,进行分解一般需要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条件。 研究发现,在添加少量铈催化剂的80摄氏度乙腈中,用发光波长为430纳米的LED灯照射羧化聚乙烯粉末,可使羧基生成碳自由基,并且其高反应性切断了聚乙烯分子链上的碳-碳键,长链羧化聚乙烯分子被降解成分子量约500的片段。研究还确认,这一反应不仅能在乙腈中进行,在水中也能发生。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公报说,本项研究在较低温度环境下实现了通常需要高温条件的聚乙烯分解,表明经羧基官能团修饰的聚乙烯将来有望作为可降解塑料使用,这将使回收利用更加节能、低成本。 2024年7月10日 12:55 PM

封面图片

可持续工艺将污水污泥转化为高价值活性炭

可持续工艺将污水污泥转化为高价值活性炭 近年来,热解(在惰性气氛中对材料进行高温热分解)作为一种将污水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活性炭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由于在这一过程是否可行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知识空白,因此研究人员从这里入手。研究人员使用通过生物工艺(利用微生物净化废水)处理过的原污水污泥,首先在炉子里烘干污泥,去除其中的高水分。然后,将干燥后的产品在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并与活化剂混合。活化剂可激活或加速热化学反应,对于从污水污泥中获得活性炭至关重要。研究人员选择了氢氧化钾(KOH),因为它成本低、无污染,并尝试使用较低的比例,使该工艺更具可持续性,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最终生产成本。活化后,污泥粉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热解碳化,然后加入盐酸处理,净化并消除某些矿物质。研究人员对污泥与 KOH 的不同混合比例、热解时间和温度目标进行了研究,以确定从污泥中生产高比表面活性炭的最佳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将 KOH 的用量至少减少 50%,污泥与 KOH 的比例为 3:1,最高温度为 800 °C(1,472 °F)是最佳选择,每公斤(2.2 磅)污水污泥可产生 0.63 公斤(1.3 磅)活性炭。这也使得活性炭更加多孔,含碳量更高(62%)。由于活性炭用于空气和水的净化、气味控制和贵金属回收,其多孔性质非常重要,因为它能提高活性炭吸附气体和液体中化学物质的能力。该研究的通讯作者玛丽亚-安赫尔斯-马丁(María Ángeles Martín)说:"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提出可以在工业规模上实施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这是文献中最简单的程序之一,使用的技术已经在工业规模的市场上存在"。研究人员对能量、质量和经济性进行计算后估计,利用湿污泥生产活性炭的成本为每公斤 17.53 欧元(18.91 美元)。他们表示,成本高的原因是污泥含水量高达 92%。如果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离心分离法将湿度降低到 80%,他们估计每公斤活性炭的成本将降低 50%以上,为 8 欧元(8.63 美元)。现在,简化工艺已经通过测试,验证了从污水污泥中获得的活性炭的质量,研究人员计划开发这种材料的应用。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管理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聚乙烯塑料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聚乙烯塑料 分解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材料通常需要 300 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条件,能源消耗较多。日本东京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在铈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可见光照射含少量羧基的聚乙烯,成功实现在 80 摄氏度的较低温度环境下令这种聚乙烯分解。

封面图片

【新研究:蜡虫唾液酶可轻易分解聚乙烯塑料】英国路透社报道,蜡虫唾液中的两种物质能够轻易分解一种常见塑料,全球应对塑料污染的斗争有

【新研究:蜡虫唾液酶可轻易分解聚乙烯塑料】英国路透社报道,蜡虫唾液中的两种物质能够轻易分解一种常见塑料,全球应对塑料污染的斗争有望取得进展。蜡虫是一种名为蜡螟的蜡蛾的幼虫。研究人员说,在这种虫的唾液中发现的两种酶可以在室温下迅速降解聚乙烯,这一步可在数小时内完成。 #月光新资讯

封面图片

引用高压电-芬顿工艺 研究人员实现电催化甲烷与氧气高效转化甲酸

引用高压电-芬顿工艺 研究人员实现电催化甲烷与氧气高效转化甲酸 研究人员在室温下实现了 CH4 和 O2 向 HCOOH 的电化学转化。资料来源:JACS甲烷与氧气直接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是天然气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温和条件下活化氧气分子形成能够解离甲烷C-H键的高活性氧物种非常困难,导致低温下甲烷与氧气高效转化极具挑战。本研究中,团队基于自主研制的高压-电化学反应釜,开发了由高压-电芬顿驱动的甲烷与氧气催化转化新途径,在电解池的阴极区实现室温下电催化甲烷与氧气高效转化制甲酸。研究表明,氧气首先在阴极银箔上经由两电子转移路径还原生成双氧水,双氧水进一步与溶液中的Fe2+通过均相芬顿反应,生成高活性的氧物种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连续活化C-H键并将甲烷转化成甲酸。进一步地,团队发现提高氧气的分压可促进双氧水的生成,而提高甲烷的分压可以有效增强溶液中甲烷和羟基自由基之间的碰撞几率,进而提高了产物甲酸的收率和法拉第效率。该过程为低温下甲烷与氧气的高效催化转化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链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耶鲁大学化学家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独特的抗癌分子

耶鲁大学化学家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独特的抗癌分子 将近三十年前,研究人员在原产于热带水域的一类海洋无脊椎动物 - 苔藓虫内发现了一组独特的抗癌化合物。这些分子的化学结构由氧化环和氮原子组成,结构复杂而密集,引起了全世界有机化学家的兴趣,他们希望在实验室中从头开始重新创造这些结构。然而,尽管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这仍然是一项难以实现的任务。现在,耶鲁大学的一个化学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采用一种将创造性的化学策略与最新的小分子结构测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成功合成了其中的八种化合物。"这些分子一直是合成化学领域的一项杰出挑战,"耶鲁大学文理学院米尔顿-哈里斯(Milton Harris),化学教授、新研究的通讯作者塞斯-赫松(Seth Herzon)说。"许多研究小组都曾试图在实验室中重现这些分子,但它们的结构非常致密、错综复杂,因此一直无法实现。从本世纪初我还是一名研究生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阅读有关合成这些化合物的文章"。在自然界中,这些分子存在于某些种类的外肛动物门动物体内,它们是小型水生动物,通过细小的触手过滤水中的猎物。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认为苔藓虫是新药物的潜在宝贵来源,许多从苔藓虫中分离出来的分子已被研究用作新型抗癌剂。然而,分子的复杂性往往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赫松的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种名为"Securiflustra securifrons"的贝类。他介绍说:"大约十年前,我们曾研究过这些分子,虽然当时没有成功地再现它们,但我们对它们的结构和化学反应性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依据。"新方法涉及三个关键的战略要素。首先,Herzon 和他的团队避免在整个过程的最后阶段构建反应性杂环(即吲哚)。杂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而这种特定的环是众所周知的反应性环,会产生问题。其次,研究人员使用了被称为氧化光环化的方法来构建分子中的一些关键键。其中一种光环化反应涉及杂环与分子氧的反应,耶鲁大学的哈里-瓦瑟曼(Harry Wasserman)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对这种反应进行了研究。最后,赫松和他的团队采用了微晶电子衍射(MicroED)分析来帮助观察分子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结构测定方法是不够的。新方法的成果是八种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合成分子,并有望产生更多新化学物质。"就分子量而言,它们与我们实验室研究的其他分子相比并不算大。但从化学反应性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赫松介绍说,同时他也是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的成员,并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和放射治疗学领域担任联合职务。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