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亟待克服信贷投放的 “规模情结”

金融时报:亟待克服信贷投放的 “规模情结” 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半年度的金融数据。这一数据也与今年以来金融数据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对于如何理解今年以来总量指标增速的放缓,市场亦有多种解读。首先,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随着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 “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金融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央行旗下媒体解读金融数据:总量增速放缓不改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央行旗下媒体解读金融数据:总量增速放缓不改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中国金融时报称,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半年度的金融数据。这一数据也与今年以来金融数据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对于如何理解今年以来总量指标增速的放缓,市场亦有多种解读。首先,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随着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 “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金融时报)

封面图片

人行:信贷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 未来融资总量增速或减低

人行:信贷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 未来融资总量增速或减低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说,央行资产负债表约4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44万亿元,两者比例接近1比5,与国外央行相比,内地的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目前信贷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助实现央行法定目标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宣昌能强调,今年以来,信贷总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行前期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由首2个月金融数据看,前期引导产生效果,预计今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更加可持续。他提到,今年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升幅的预期目标,分别是5%和3%左右,意味名义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大约8%左右;因2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及广义货币M2按年分别增长9%和8.7%,与预期增长目标相匹配。宣昌能又说,人行将加强监测企业转贷转存等情况,相信随著企业规范资金使用,融资总量增速可能会比以前低一些,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支撑力度反而会更大。 2024-03-21 11:44:11

封面图片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利率水平稳中有降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利率水平稳中有降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13.27 万亿元,6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8.8%;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18.1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3.45 万亿元,6 月末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长 8.1%。此外,6 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同比增长 6.2%,狭义货币(M_[1])余额同比下降 5%。权威专家表示,应理性看待当前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回落,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更加关注利率调控的作用。

封面图片

英国金融时报与 OpenAI 签署许可协议

英国金融时报与 OpenAI 签署许可协议 英国《金融时报》已与 OpenAI 达成协议,授权其内容并开发人工智能工具,这是最新与这家人工智能公司合作的新闻机构。英国金融时报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ChatGPT 用户将看到其文章的摘要、引述和链接。任何返回来自金融时报信息的提示都将归功于该出版物。作为回报,OpenAI 将与该新闻机构合作开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许可协议财务条款尚未公开。 、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要转变片面追求规模传统思维

中国央行:要转变片面追求规模传统思维 中国央行说,要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引导信贷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注重把握好融资环境的松紧适度。 中国央行官网星期五(5月10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明确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报告坦言,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增长5.3%,高于外界预期,但3月份的经济关键指标显示,国内需求依然疲弱。中国政府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普遍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需求不温不火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中国央行最近几周小幅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以巩固市场流动性,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货币政策放松。 中国央行在报告中写道,目前中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 报告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继续增加信贷投放的边际效果递减,要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 报告说,目前中国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所有银行贷款总量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路透社引述分析师说,随着更多信贷流向制造业而非消费,中国央行面临两难境地,因为这可能加剧通缩压力,降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对此,中国央行明确,要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宏观上更注重把握好融资环境的松紧适度。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减少资金空转沉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中国央行写道:“这可能会使得信贷总量增速放缓,但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质效。” 2024年5月11日 9:35 AM

封面图片

齐鲁银行:信贷投放按计划稳步推进 预计全年信贷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齐鲁银行:信贷投放按计划稳步推进 预计全年信贷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7 月 5 日,齐鲁银行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有投资者问及全年信贷投放形势。对此,齐鲁银行表示,该行信贷投放重点聚焦科创、绿色、普惠、消费、养老、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信贷投放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全年信贷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