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历3年多的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病毒源头问题仍备受争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会调查发现,2019年底

全球经历3年多的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病毒源头问题仍备受争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会调查发现,2019年底,中国研究人员已绘制出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图谱,但相隔超过两周才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开细节,令国际公共卫生专家错过及早预防的机会。 详细报道 来源:自由亚洲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5日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不再是全球卫生突发事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5日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不再是全球卫生突发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说,各国现在可以开始过渡到管控威胁状态,但他警告新冠病毒病仍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封面图片

【#中国禁闻】美国会调查人员称,中国2019年底就有COVID-19病毒图谱。比中共向全球披露病毒信息,至少早两周。 中共统计局

【#中国禁闻】美国会调查人员称,中国2019年底就有COVID-19病毒图谱。比中共向全球披露病毒信息,至少早两周。 中共统计局近期公布2023中国人口为14.1亿,全年出生902万,去世1110万,净减208万。这数字被大陆民众质疑。 观看首播 观看更多: 支持我们: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指导手册:COVID-19 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指导手册:COVID-19 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 本手册旨在为COVID-19(中国称“新冠肺炎”)感染恢复后的成人提供帮助和建议。适用 对象包括新冠疾病出院患者及社区感染无需住院的患者。本手册可以作为医务人员专业治疗的 补充本手册为原出版于2020年的首版的更新,包含了对原有章节的更新、新的主题以及过去一年中我们对该病及其恢复过程的新的认知。本手册由康复专业人员通过咨询康复后的新冠患者编写。虽然为了方便阅读并没有提供参 考文献,但所给出的建议依然是基于证据的。关于新冠感染后的恢复情况,我们迄今仍然知之 甚少,而证据也在迅速增多。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新发现:COVID-19病毒感染后可在体内存活一年以上

新发现:COVID-19病毒感染后可在体内存活一年以上 科学家们发现,SARS-CoV-2(被称为 COVID 抗原)的片段在感染后 14 个月内仍残留在血液中,而在 COVID 感染者的组织样本中则残留了两年多。领导这两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传染病研究员、医学博士迈克尔-佩鲁索(Michael Peluso)说:"这两项研究提供了一些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 COVID 抗原会在一些人体内持续存在,即使我们认为他们有正常的免疫反应。"该研究结果在 2024 年 3 月 3 日至 6 日于丹佛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CROI)上公布。长期感染的证据在大流行初期,COVID-19 被认为是一种短暂的疾病。但是,越来越多的患者,甚至是以前身体健康的患者,在数月甚至数年内持续出现脑雾、消化问题和血管问题等症状。研究人员检测了 171 名 COVID 感染者的血液样本。科学家们利用一种超灵敏的 COVID"尖峰"蛋白检测方法(这种蛋白有助于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现有些人体内的病毒在 14 个月后仍然存在。在因 COVID-19 而住院的人群中,检测到 COVID 抗原的可能性大约是未住院人群的两倍。在那些报告病情较重但未住院的人群中,检测到 COVID 抗原的可能性也更高。佩鲁索说:"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这些关联让我相信我们正在研究一些东西,因为感染 COVID 病症较重的人体内会有更多的抗原。"病毒在组织中可存活两年之久由于病毒被认为会在组织库中持续存在,科学家们转而求助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长 COVID 组织库,该组织库中有Long-COVID 患者和非Long-COVID 患者捐赠的样本。他们在感染后的两年内都检测到了部分病毒RNA,但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再次受到感染。他们在免疫细胞所在的结缔组织中发现了病毒,这表明病毒片段正在引起免疫系统的攻击。在一些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病毒可能具有活性。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这些片段的持续存在是否会导致Long-COVID 以及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相关风险。不过,基于这些发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佩鲁索团队正在参与多项临床试验,测试单克隆抗体或抗病毒药物是否能清除病毒,改善长期感染 COVID 患者的健康状况。佩鲁索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觉得我们在真正了解这种感染的长期后果方面正在取得进展。"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与病毒一起进化:更新COVID-19疫苗的反应会受到以前接种疫苗的影响

与病毒一起进化:更新COVID-19疫苗的反应会受到以前接种疫苗的影响 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但该病毒仍在继续流行,每周都有数千人住院治疗,并经常产生新的变种。由于该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和免疫逃避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年更新 COVID-19 疫苗。但一些科学家担心,首批 COVID-19 疫苗取得的巨大成功可能会对更新版本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削弱年度疫苗接种计划的效用。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活动;一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力可能会干扰随后几年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疫苗的效力。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与对流感病毒的免疫不同,先前对导致 COVID-19 的SARS-CoV-2 病毒的免疫不会抑制后来的疫苗反应。研究人员报告说,它反而会促进广泛抑制性抗体的发展。重复接种疫苗的益处这项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上的研究表明,反复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人最初接种的是针对原始变种的疫苗,之后接种的是针对变种的强化疫苗和更新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够中和多种 SARS-CoV-2 变种,甚至是一些远缘冠状病毒。研究结果表明,定期重新接种 COVID-19 疫苗非但不会阻碍人体识别和应对新变种的能力,反而会使人们逐渐积累起广泛的中和抗体,从而保护他们免受新出现的 SARS-CoV-2 变种和其他一些冠状病毒的感染,甚至是那些尚未出现的感染人类的病毒。资深作者、赫伯特-S-加瑟医学教授、医学博士迈克尔-S-戴蒙德(Michael S. Diamond)说:"一个人接种的第一种疫苗会诱发强烈的初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会影响对后续感染和疫苗接种的反应,这种效应被称为'印记'。原则上,印记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强烈印记是积极的,因为它与具有显著广泛活性的交叉反应中和抗体的发展相结合。"医护人员于 2020 年 12 月接种了第一剂 COVID-19 疫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重复接种更新版的 COVID-19 疫苗可促进抗体的发展,从而中和导致 COVID-19 以及相关冠状病毒的多种病毒变体。资料来源:马特-米勒/华盛顿大学印记是免疫记忆发挥作用的自然结果。第一次接种会触发记忆免疫细胞的发育。当人们接种第二次与第一次非常相似的疫苗时,第一次疫苗激发的记忆细胞就会被重新激活。这些记忆细胞主导并形成对后续疫苗的免疫反应。就流感疫苗而言,印记会产生负面影响。产生抗体的记忆细胞会排挤产生抗体的新细胞,人们针对新疫苗中的菌株产生的中和抗体相对较少。但在其他情况下,"印记"可能是积极的,因为它能促进交叉反应抗体的产生,从而中和最初疫苗和后续疫苗中的毒株。关于印记及其影响的研究为了了解印记如何影响对重复接种COVID-19疫苗的免疫反应,戴蒙德和包括第一作者、研究生梁洁玉在内的同事们研究了小鼠或接种过一系列COVID-19疫苗和增强剂的人的抗体,这些疫苗和增强剂首先针对的是原始变体,然后是奥米克变体。一些人类参与者也自然感染了导致COVID-19的病毒。第一个问题是印记效应的强度。研究人员测量了参与者体内有多少中和抗体是针对原始变体、奥米克隆变体或两者的。他们发现,只有极少数人产生了针对奥米克龙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模式表明最初的疫苗接种产生了强烈的印记效应。但他们也发现,原始变体的抗体也很少。绝大多数中和抗体与这两种抗体都有交叉反应。下一个问题是交叉反应效应的范围有多大。根据定义,交叉反应抗体可识别两种或两种以上变体的共同特征。有些特征只有相似的变种才共享,有些特征则是所有 SARS-CoV-2 变种甚至所有冠状病毒共享。为了评估中和抗体的广泛性,研究人员用一组冠状病毒对抗体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来自两个omicron支系的SARS-CoV-2病毒、一种来自穿山甲的冠状病毒、导致2002-03年SARS流行的SARS-1病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这些抗体能中和除 MERS 病毒以外的所有病毒,因为 MERS 病毒与其他病毒来自不同的冠状病毒家族分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种显著的广泛性是由于原始疫苗和变异疫苗的结合。只接种针对 SARS-CoV-2 原始变体疫苗的人产生了一些交叉反应抗体,这些抗体能中和穿山甲冠状病毒和 SARS-1 病毒,但水平较低。不过,在接种奥米克疫苗后,针对两种冠状病毒的交叉反应性中和抗体有所增加。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定期重新接种针对变种的最新 COVID-19 疫苗不仅可以让人们抵御疫苗中的 SARS-CoV-2 变异株,还可以抵御其他 SARS-CoV-2 变异株和相关冠状病毒,可能包括尚未出现的变种。分子微生物学教授、病理学与免疫学教授戴蒙德说:"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初,世界人口的免疫系统还很幼稚,这也是病毒传播如此之快、造成如此之大破坏的部分原因。我们并不确定每年接种更新的 COVID-19 疫苗是否能保护人们免受新出现的冠状病毒的感染,但这是有可能的。这些数据表明,如果这些交叉反应抗体不会迅速减弱我们需要长期跟踪它们的水平才能确定它们可能会在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大流行中提供一定甚至是实质性的保护。"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们提出了关于 COVID-19 大流行中大量死亡主要原因的新理论

科学家们提出了关于 COVID-19 大流行中大量死亡主要原因的新理论 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大流行期间因严重肺炎和呼吸衰竭住院的患者病例,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人死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种肺炎很难诊断。此前,人们认为主要死因是细胞因子风暴。该研究的结果由 Neuroscience 门户网站发表。 研究人员发现,近一半需要上呼吸机通气的 COVID-19 患者出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这对死亡有很大影响。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与机械通气直接相关。 “如果细胞因子风暴是我们在 COVID-19 患者中看到的长期住院的核心,我们预计会看到频繁过渡到以多器官衰竭为特征的状态。这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该研究的作者、医学副教授本杰明辛格说。 辛格指出,细菌性肺部感染作为 COVID-19 患者死亡原因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因为大多数中心没有寻找它或仅根据是否存在感染来考虑结果。 早些时候,Vecherniy Telegram 写道,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取消 COVID-19 大流行的地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