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车企在华份额萎缩,勉力为生存而战

外国车企在华份额萎缩,勉力为生存而战 华尔街日报报道,新数据显示,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加速萎缩,而外企高管们表示,要扭转局面还需要数年时间。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中国乘联会)周一表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Tesla)和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外国品牌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43%的份额,低于上年同期的50.5%。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市场,得益于国家补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迅速电动化,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抢占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已经占据过半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已经占据过半市场份额 去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乘用车市场销量前十中占据六个席位,包括奇瑞、哈弗、吉利、长安、欧萌达和星途。曾经占据几乎所有细分市场的其他跨国品牌出现大幅萎缩,起亚、现代和丰田等品牌降幅从 18.5% 至 54.4% 不等。多家跨国汽车制造商在更早时候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销售汽车,如大众、日产、本田、福特、宝马、奔驰、通用和沃尔沃等。(界面新闻)

封面图片

“一切都变了” 英媒:外国车企在华生存得靠中国技术

“一切都变了” 英媒:外国车企在华生存得靠中国技术 上周,丰田汽车选择在中国最重要的年度行业盛会北京车展上,宣布与腾讯控股公司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丰田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腾讯则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合作,双方将合作为中国客户开发服务,包括在其汽车中部署腾讯的人工智能和云软件。日产汽车则宣布与搜索巨头百度建立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其汽车中使用百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现代汽车近年来在中国的汽车销量暴跌,该公司在北京车展上宣布,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池。现代的这一合作对其主要供应商、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SK On来说是一个冷落。宁德时代此前发布了一款新产品,声称充电10分钟可让电动汽车行驶600公里。从领先者到追赶者分析师和汽车行业高管表示,这三项合作凸显出一件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认为,追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唯一途径是将他们使用的技术整合到自己的车型中。中国汽车制造商此前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和先进技术。“四年前,我认为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汽车公司只会跟随全球制造商,但现在似乎一切都变了。”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发言人谢阗地表示。卓驭科技是从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分拆出来的公司,目前正与大众合作开发辅助驾驶技术。上海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销量份额降至40%的创纪录低点。最近几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首次超过了中国新车销量的一半。大众与小鹏汽车合作多年来,大众一直主导中国汽车市场。该公司此前承认,随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特斯拉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资的比亚迪开始主导电动汽车销售,该公司在电气化方面的步伐不够快。过去18个月,大众已经在其最大市场中国发起了反击,它对中国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其中包括与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之一的地平线机器人和软件集团迅雷软件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对小鹏汽车进行股权投资。中国合作将更密切美国咨询公司埃森哲全球汽车业务主管于尔根·里尔斯(Juergen Reers)预计,随着跨国汽车制造商试图“重造”自己的商业模式,以跟上中国汽车公司向更智能电动汽车快速转型的步伐,中国“整个生态系统的合作将更加密切”。“目前最关键的是加速,”他表示,“在中国,智能汽车被视为一个科技行业,这确实是正确的思维。”分析师指出,中国企业行动更快的一个领域是支撑自动驾驶的技术,包括检测周围路况的激光雷达和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根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预测,到2026年时,中国将拥有100万辆配备所谓Level 3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这意味着车主可以把手从方向盘上移开。到2028年时,这类汽车将占到新车销售总量的10%左右。北京车展上的汽车Automobility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国汽车产量为670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2%,内燃机汽车销量增长3%。由于内燃机汽车市场仍然疲软,中国企业正在增加出口。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制造汽车的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长33%,达到创纪录的130万辆。内燃机汽车占出口的77%,而比亚迪和特斯拉合计占电动汽车出口的大约60%。蔚来汽车设计主管克里斯·托马森(Kris Tomasson)表示,鉴于中国制造更低成本产品的历史,外部观察人士可能误解了“品质或者汽车背后的技术”。在许多国家,电动汽车的销量都低于预期。欧洲和美国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继续优先销售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部署一直很缓慢。“一些市场没有好产品,这就是市场没有增长和扩张的原因,”小鹏总裁兼副董事长顾宏地表示,“他们的电动汽车普及速度不如中国。你必须为客户提供具有成本竞争力、创新、有吸引力的产品,帮助他们完成转型。”要生存就得合作然而,由于担心国家安全和经济依赖中国,美国及其盟友(包括欧盟)正在打压中国开发的技术,并试图建立一个没有中国制造产品的供应链。在此背景下,专家们表示,外国公司对中国技术的依赖日益加深,将给它们的本土市场带来问题。咨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创始人涂乐预测,全球汽车市场的“分化”将日益加剧,汽车制造商将被迫重复开发智能驾驶功能。但就目前而言,外国汽车制造商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中国技术,以获得在当地市场生存的机会。“外国汽车制造商正试图止血。他们现在失去的市场份额,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涂乐表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车进军泰国市场 抢夺日本车市场份额

中国车进军泰国市场 抢夺日本车市场份额 日本传统车企没有同类型的电动车产品可以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在很多地方的电动车市场只能挨打。在泰国,日本车企去年的市场份额掉了8.2个百分点,多年来首次降到80%以下,中国车的市占率达10%。 中国车商不仅在泰国建立了工厂,还向泰国和其他国家出口了数量创纪录的新能源汽车,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日本汽车资讯公司Carnorama分析师宫尾健说,从泰国和本区域其他国家的汽车市场变化来看,“日本车商不能自满了”。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尽管2020年电动车仅占东南亚乘用车销量的1%,但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达14%,2040年更是可能达到64%。

封面图片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40%。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40%。 目前,已有20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开展业务,销量约占俄罗斯整个汽车市场的40%。 于是,从6月份开始,IXEN、北汽、捷途品牌在俄罗斯开始正式销售。此外,还可以购买平行进口的比亚迪、华晨、众泰。

封面图片

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首次占据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

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首次占据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 路透 7 月 5 日 - 咨询公司 AlixPartners 周三表示,由于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中国汽车品牌今年将占其国内市场汽车销量的 50% 以上。 这将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控制中国汽车市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多数份额。 过去四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由大众和丰田等与中国合作伙伴合资经营的知名全球品牌主导。 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新车型的更快推出以及比亚迪、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崛起改变了中国制造汽车品牌的动态。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AlixPartners 预测,中国今年的汽车总体销量将增长 3%,达到 2490 万辆,恢复到 COVID-19 之前的销量水平。该公司预计到 2030 年,汽车保有量将增长至 3060 万辆,届时中国销售的汽车中一半以上将是电动汽车。

封面图片

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创十年新低 爆款车型只剩日产轩逸

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创十年新低 爆款车型只剩日产轩逸 至于本田思域、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老牌日系车型,已被国产新能源车型挤出前十榜单。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日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滞后是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日系车企依靠的传统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逐渐失去市场吸引力。日系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决策,也未能准确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这导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此外,国内市场不止日系车遇冷,德系、美系车近期的市占率也出现明显下滑。德系车4月份的市占份额降至19%,美系车的则降至5.9%,对于这些合资品牌而言,如果不能在新能源领域迅速铺开爆款车型,后面的销量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劣。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