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深圳奇遇 今天跟一个俄罗斯小哥喝咖啡,家里开挖矿厂的。 16岁开始玩btc,并说服本在做物流生意已经四五十岁的老爹了解,结果老爹18年开始搞矿场,一堆S机,一个月电费就得200多万人民币。 好在俄罗斯寒冷,气候优势,加上电费价格极低,直接地理套利……高点卖了,但还有几十个btc,长期持有看好。 小哥才23,国内当模特一天就能赚人家一个月工资,每个月只用上半个月,这现金流也太香了……业余时间玩crypto …… 说实话,我想了想,混血的地理套利优势一定是最强的,尤其是亚洲混欧美那种,我这个体质真的见鬼了,在国内遇到的混血密度远超过纯血统,而且都是亚混欧。 我仔细研究了下他们的背景,没有一个是不使用某个国家的优势的,无论教育、护照、赚钱、职业录取难度系数、外表优势、思维认知、语言优势……真的几乎通吃…… 天生就有一副好牌,天生Global Citizen ……要玩赢这游戏难度真是低很多……Unfair conditions……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今天跟朋友讨论北方工资… 说北方的工厂技术员一个月就2/3000元 楼下小卖店收银员1800元/月 店长之类的一个月5000 大专毕业2/3000。本科也是3000多 说是北方留不住人… 我听完都震惊了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标签:新加坡移民 出处:【新加坡本地华人吐槽新加坡不是中国人想象的那样美好,80多岁还要工作,对比自己在广州的亲戚感受近30年来的中国的变化-哔哩哔哩】 在新加坡读的研究生,确实感触最深的就是养老福利问题,去所有的food court吃东西,端盘子的都是老年人,颤颤巍巍的,看得你都不好意思了。 讲的基本都属实,去了两次,每次出租车司机都会说这个事实,很多老人都在工作,并不是想发挥余热,而是不得不工作~ 其实没外面宣传那么美好,他们这代老人过的都比较辛苦​ 几年前,碧桂园在南京推荐​马来西亚房​子说,马来西亚空气好老人都长寿80多还可以开出租车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在新加坡待过一个月,当时是陪我表姐和我外甥,去看我姐夫,他在新加坡创业三年了,打算回国。回去前让我们过去玩,又是补偿我姐也是让外甥过暑假。夜里下飞机第一个震惊我的就是,开出租的是一个75岁的华人老头,普通话听不懂,能说一口粤语,但我一江苏人哪会啊,用蹩脚的英语总算说明白了地址。后来我姐夫就告诉我们,他们这里很多老人没有所谓的退休概念,70.80都要工作,不然没钱维持生活。我就想等我80岁还跑夜车拉活,我自己都不敢坐。再有就是车的事儿,新加坡车超级贵,比国内贵两三倍,我姐夫还算不错,股东给的保时捷,只需要考个驾照就行,反正大老板多金,只要姐夫待在新加坡,车就随便用。我偷偷开了一次,左右是反的,很变扭,而且路非常窄,我们去环球影城玩的时候,高架也才4车道宽,平常的路段也是窄多宽少,停车老费劲了,对了,etc启用的比我们早,几乎车车都有,随便走走停停就能听到滴一声,我问什么叫,姐夫说过路费,如果绕远了​走错​路,月底银行卡里全是交通缴费单。不过有一说一,我是带着游玩的心态去的,新加坡温热的天气非常舒服,尤其对于我这个长三角的人来说,出门短裤短袖凉鞋就够了,动不动阵雨,但也动不动放晴,衣服湿的快干的也快,水果好吃,饭菜也好吃,而且晚上要很晚才算晚上,20.00才开始吃晚饭,我是没想到的,凌晨2点才开始吃夜宵,刚开始去的时候,我8点起床,街上跟无人区似的,我姐夫特地让我习惯睡懒觉,这里10点才叫早上。​ 确实属实,新加坡拥车证前几个月涨价了,国内奥迪A3优惠完17w人民币,在新加坡卖到了18w新币,折合人民币90w。不要不相信,我亲自和朋友去新加坡Queenstown ​4S店试​驾过,住房质量也特别离谱,组屋和国内小区比真的就是贫民窟,但租一个共用厕所的房间(不是一套)一个月最少也要4000人民币,待了两年已经忍不下去了,准备读博跑路去欧洲。希望对新加坡有美好幻想的朋友们好好考虑清楚 总有人说“你要出去看看,才能知道国外的好”,我说“你只是去旅个游,两脚着了个地而已,你对这个国家的实质完全不了解” 真以为中国不知道吗……当年老爹从新加坡考察一圈回来,和我私底下说,(我当年还很小)这是个完全用法家思想治国的国家,当时我没有感受到法家思想这四个字的份量,长大之后才明白的​他说法家的意思是压榨人民和政治威权,法家都是被统治者喜欢的,但是很难长久。相对来说儒家虽然也有压迫,相对比较温和,讲的是道德规约和共治精神,我们的祖先们选择了儒家​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最近角色重心从投资人慢慢转型成一个创业者。再从空中指导到落地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和认知,趁着休息时间分享给大家。 第一,连锁不是一个模型生意。不是简单的门店数相加。去年连锁火热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非常喜欢单店模型这个概念。抽象总结出来了一个虚拟的门店,仿佛后面所有扩张就能按照这个模型去展开。但事实上是连锁的门店是一家一家开出来的,他的模型极大程度上受到选址。周边人群和。门店经营者的影响。更多程度上不是1+1=2,可能是1+1<2或者1+1>2。有可能开店增收不增利,也有可能是品牌效应起来以后有更多的自然客流。 第二,连锁不是一个互联网生意。连锁是极其重运营的。这个概念很多投资人可能没理解。换句话说,一个店的经营不是天生就会做好的。他需要运营团队, 需要去制定规章制度,需要去监督执行,需要去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去培养人。连锁门店的生意是由人做出来的。连锁门店的管理也是由人进行的,生意的好坏除了战略,定位。还有更重要的是执行团队的能力。在连锁门店中管理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人天生就是趋向于偷懒的。员工的利益,店长的利益可能跟总部并不一致。因此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去建立机制,建立系统,去不断的跟踪检查监督指导,来保障一个门店的正常运行。然后才能谈业绩的增长,高的销售额。 第三,连锁是一个“人的生意”,一个品牌能开多少店?并不取决于他融了多少资。也不取决于他战略做的有多好。而是他有多少能够出去开店的人。有多少个合格的店长。没有达标的管理者,一切开店的计划都是浮云。 归根结底连锁是一场陆地战,一个销售额都是一兵一卒一家店打出来的。希望各位做连锁和看连锁的朋友们。更加落地务实。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医患关系中的高低情商」 当患者问你要联系方式时: 低情商:医院规定不能给。 高情商:好的呀,您可以把您的手机号留下来,有问题我会加您的。 当某个检查排期超过一个月时: 低情商:这个检查人太多了,要约到一个月以后。 高情商:先把其他检查做了吧,其他检查人少。 主任查房时突然出考题: 低情商:主任我想上厕所… 高情商:主任,这边的手消快没有了,我去拿一瓶,马上回来。 想骂病人时: 低情商:咳血咳了一个月才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高情商:咳血咳了一个月,想必是特别难受吧。 当患者指出价格贵时: 低情商:价格又不是我定的… 高情商:要不您找我上级谈谈?顺便给我加加工资? 当主任因为投诉太多找你时: 低情商:爱投不投,老娘不干了。 高情商:(露出溺水小狗同款大眼睛,抬头45度),主任,附近新开了一家网红串串店,咱啥时候去刷一把,我先下班帮你拿号去。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再说一个更加离谱的吧 我小伯 让好几个女人为他掏心掏肺的做事 将公司做到月运营额1800w…… 九几年的时候在深圳办厂 结果和我伯母经常因为一个客户吵架 一气之下所有东西都不要了 独自一个人拉着我大伯去上海重新起家 (当时深圳公司营业额一个月500w) 上海公司06年的一个月可以做到1800w (很唏嘘为什么不上市...) 后面自己买了几十亩地盖了一个新的工业园 一几年的时候被政府收掉了 赔偿了近三个亿 这些都不算啥..... 他能同时让好几个女人为他掏心掏肺的做事... 而且她们之间很和谐…… 并且最后都是和平结束的? 私底下我大伯说 “你小伯成功的一半原因是因为有这些女人为他掏心掏肺”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商业风口必然是败给商业模式的 大学有段时间皮肤差,就跑去买当时风很大的敷尔佳。由于我比较抠,就会没事挖高频支出的上游,于是挖到了供货渠道,比零售便宜不少 敷尔佳这些医美面膜,在医院要一二百一盒,但我当时找到源头是五十多。于是就稀里糊涂开始自己当代理,申请了个小号卖面膜,从熟人开始一圈圈扩散,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赚了七千 对于一个只有三四千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每个月卖面膜的利润真的是笔不小的收入,也算是吃到了信息差的红利。因为痘痘烂了个脸,结果脸治好了,钱也顺道赚到了 但我没想着扩大投资再生产,没把赚来的钱抽一部分出来拓客,也没想过如何改造商业模式,只搞了些拓宽sku、招代理、搞会员制、搞抽奖的常见微商操作 后来分这块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李佳琦也在直播间开始卖敷尔佳,搞有赞等平台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的生意基本就没得做了。现在偶尔还有一些零星收入,但也就一个月几百块一千多,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少 做生意真是需要不断迭代认知,且需要很多勇气的,比做执行、简简单单打工难多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