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续 厂子很大 ,销路很少。 再来说说我家厂里的情况吧。为什么说厂子很大,销路很少呢? 厂子很大,意思是说,厂面积大,规模大,理论设计产能每月消耗3000吨原纸,员工总人数超100人,面积1万平,每日快递发货量5万单。 听起来这些数字是不是很好,我谈合作时,一般人就会吹彩虹屁,好厉害好厉害,来来来一起合作。真实情况是,绝大部分都是给其他品牌代工,也就是我们的大客户。 拼多多,抖音,京东和淘宝,几个电商平台的头部,我们都有代工。但开过厂或者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代工就意味着账期,欠款和库存。 在行情好时(指对我厂后加工而言),上游对我们是允许有账期的,因为毕竟我们是上游的客户,那我们对这些代工客户也可以有一定账期。只要控制好上游账期大于下游账期,那整个工厂还能良好运转,并且员工整体工资也有上浮。 在行情差时,原材料紧缺而且涨价,上游就开始做霸称王了。因为你只能从附近这几个原纸厂买来原材料,远了的话运费成本高,就很不划算,卖给你都是给你面子,那个大哥,这个老叔,喝酒吃饭,简直甲方乙方互换了一样。 现在就是行情差的时候,代工的缺陷和风险一下子就暴露出来,怎么办?只能另谋他路,自力更生了,也就是自己造原材料,自产自销,自己卖货。 厂是父亲做了非常多年的,今年是我正式在厂里的第一年,我是在他的行业经验和基础上,做一点小创新和贡献,希望能有一批我们的忠实顾客,用中高档纸做回头客生意,就像@臀总 这样踏踏实实做产品,他的出梅护肤产品,产品调性和名字一样,真诚。 那具体要怎么做?自然是做电商了,厂里的基础就是能一件代发,并且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各项成本都可以那扣一点这扣一点。 但我发现,真正要做好品质,在传统的电商平台并没有太多人买单,因为太普通,大部分人对纸质的丝滑和不易破的价值体感不大,也不会为好纸付费,一味追求大,多。 那大部分厂家就会跟随这样的趋势,用差一点的原材料追求数量来控制成本,我目前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稳住自己品牌的一定体量。 如果只做高品质,虽然有一部分人比较喜欢,但体量不大,每天的固定成本是不会等你停下来缓一缓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厂子很大,销路很少,是说自己厂里货的销路很少,现在的我也撑不起厂里的产能,一步一步摸索中。 如果有做电商经验的前辈,欢迎交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年入几十万到百万的小富姐 前两天,遇到一个人事经理出身的文科小女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年纪轻轻居然开办了一个橱柜厂,专门为装修业主做厨房。我就很好奇了。故事是这样的。 她原来是木地板行业的人事经理,天真烂漫的小女生,熟悉一些装修行业的人。有一次,亲戚朋友委托她找人做剧柜。她就把单子发给了一个所谓熟人。结果这人跑路了,女生吓傻眼了,这都快十万了,怎么交代啊!于是,七拐八绕找到人了。 这个烂货赌博输光了。怎么办?烂货说,我把机器抵给你吧,我还是要跑路,外面还欠了十几万,结果,这个女生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小厂的老板了,女生接手的目标也很清楚,就是把客户订单做了,少陪钱就行。 回到小作坊,又是一群工人围着要工资,也不多,三万。小女生一看,厂里的机器和木料,能够做出来,还有的多。干长同查热付了三万工资,但是要求工人把活干出来,女生的想法是,亏三万,总比亏十万好。工人们知道情况后,也配合出货。这个单子就算完成了, 但是,这个女生还亏了三万啊!厂里多多少少还有些剩余木料,女生的想法是,如果再找到一个小单子,这事情就算平账了。于是,她把目光盯上了业主的邻居,也在装修的。于是她就去拉单子。结果一口气拉来了三个单子,总价 15 万,那么剩余木料就不够了。 小女生一看,既然有的干,那就再买点木料!反正也有预付款。就这样,小企业干起来了。小女生干了一年,才发现一个荒唐的事情,自己生意这么好的原因是算错账了。她的报价明显低于同行业,质量又摆在那里可以参观。所以,生意超好。但是就是不挣钱。 于是,小女生提价了,慢慢的进入角色了,现在年纪轻轻,也就 28岁,神奇的成为了一个年入几十万到百万的小富姐了。 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奇迹。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厂子很大,销路很少。 因为@鸠摩小虾米 那边的评论多了很多关注,诚惶诚恐竟然到了100被关注,简单说说纸巾这个行业吧。 纸巾这个行业不像其他很多生活用品,品牌效应强(例如盆子、勺子、碗筷等,我们一般在消费的时候就不太会关注品牌)大品牌在上面压着。 大品牌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业内称为四大家族,心相印、洁柔、清风、维达这四个品牌。也就对应了四家公司,分别为:恒安国际、中顺洁柔、金红叶、维达国际。 其中,金红叶未上市,恒安国际、维达国际都在港股上市,只有中顺洁柔是在大A股里面。 这四大集团从种树造浆开始,垄断了国内大部分源头材料,也就是业内说的木片、纸浆和原纸。 树木被砍伐后简单加工成干燥的木片,拉到工厂打碎蒸煮形成纸浆,纸浆加工成原纸,原纸最后在各个小厂(或者大厂自产自销)加工为成品。 小厂能做的,只有两步,从纸浆到原纸这一步,以及从原纸到成品这一步。 纸巾这个行业,为什么非常内卷,因为入门门槛低,没啥技术含量,小六位数就可以买一条线。这就导致你能做我也能做,我们品质差不多那我就卷你价格。如果不是砸巨资买来的全自动化设备,一条生产线一个班次基本上2个工人足够了。 规模再大点就需要配置厂长、车间主任等技术工,安排每天的生产计划,以及培训员工安全操作。 产业链越往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越少,因为要知道无证砍伐树木用于经营生产是违法的。 生活用纸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纸为纯木浆制品,中档纸为一定比例的木浆、漂白蔗渣及芦苇浆混合产品,低档纸为废纸草浆混合制品。当然这三个档的成本,也是依次从高到低。 随着社会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低档的那些纸几乎销声匿迹了。因为这种纸品质确实差,掉屑,毛刺,基本上存在于偏远乡村的小卖部,在稍微发达些三四线城市以上的线下消费市场和线上各平台,都是中档起步的。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作为一个猫砂厂聊聊猫砂的内幕。 现在做宠物用品卷到什么程度呢? 豆腐砂从公斤一步步降低到公斤元。你说还能用好东西吗?大豆现在一吨接近万成本,豌豆粉现在一吨千左右,算算成本豆腐砂根本就有没人用这些,用的最多的是秸秆,差一些的有用木削的。反正加上添加剂,生产出来也没人知道,要什么味道有什么味道,别管是粗细怎么都能做。 再说矿砂,目前全国矿砂别管破碎原矿还是球砂产地就那么几个,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矿砂看一眼就知道是哪个产地的了。球砂最低的已经杀到元斤全国包邮,除去快递成本砂就元多的价,基本就是粉碎加工业碱加香料。破碎的话纯粹破碎有灰不可避免毕竟就是干燥后的矿土,硬度高了不出灰猫难受,硬度低了搬运就出会别说快递了。 再说说基于我厂的成本,我做了各种测算,工厂研究了半年,猫砂这玩意,如果要良心,矿砂商品快递到手价格就不可能低于元/公斤(成本不算任何利润税款)。如果要除尘除臭就不可能纯矿砂必须要添加额外添加剂。一个真空自动灌装设备就要万,一袋猫砂利润有多少?我想了想没上只是做了样品。 昨天运营跟我说让我去做检测,黄曲霉素,甲醛什么的说现在猫主子都比较在意,我只能苦笑。我一个做破碎矿砂的,矿石哪有哪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是那些劣质豆腐砂惹得祸,可不做又不行,这就是无奈。 最初做猫砂是因为自己养猫,而房车旅游在疫情下真的没办法,加上朋友家有矿,我买点设备也就上了,越做越发现良心很难坚持。朋友跟我说,良心值钱吗?做做混合砂,利润翻倍不叫事啊,可我看看我家大月饼,他的喵生已经很苦了,世上有多少这样可怜的小家伙,放下良心做不到啊。 月饼是我年前在集市救下的一只猫,左眼穿孔,大脑发炎,长期歪头流口水,做了次手术,生命无忧。最后月饼镇楼,希望天下小猫咪都可以健康幸福,山竹开花。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广东百强企业之首,正威国际创始人纪实 25岁 离开国企,下海深圳的电线厂当仓库管理员,一步步靠才华,晋升 28岁,加入日立,电线行业最好公司,做销售,拿提成,积累第一桶金 29岁,开始创业,但已经对电线行业了如指掌 31岁,抓住亚洲金融危机,低价收购零部件工厂,开始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35岁,03年危机,开始收购国内铜矿,电线原材料进军 40岁,08年金融危机,开始全球收购铜厂,占据全球4%铜矿份额 51岁,收购新材料研发公司,步入材料科学赛道 54岁,俄乌冲突,全球原材料暴涨……身价千亿 总结起来 专注:一辈子跟电线,铜矿打交道 现金流:永远有足够的资金,随时出手 赌性:大周期,敢下注,不在乎行情 企图心:足够拼搏,一心做大 杠杠:专注过去30年的大市场增长,快速提高行业的全球话语权 对于现在的大环境,依旧有借鉴意义,行情好坏,对于微观层面的我们来说,依旧有机会把手里的牌,打成同花顺,耐心,专注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很多问题是不能改正的,因为问题很可能不是你主观带来的,而是你的商业模式带来的,你把问题改正了,就把自己送走了…… 之前发了客户新做的咖啡店,一个好友长篇大论说现在喝咖啡的人是什么消费心理,你的装修太简单了,还没有坐的空间,这个咖啡馆设计的不对,这就叫意见很好,但是下次不要再提了。 我有个健身客户,因为砍掉了传统健身房的洗澡间、大厅、服务人员,采用线上获客、加盟管理等模式,整个产品成本降得很低,选址要求和难度也降得很低,但是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骂他们不能洗澡,地址难找、服务不行,这当然有优化空间,但一定不会改成他们想得样子,如果按照他们的需求增加服务,门店自己就倒闭了,或者因为增加服务提高了价格,他们自己又不愿意来了,甚至原来喜欢你的客户也不来了,得不偿失… 之前去一个奶茶总部开会,创始人让员工提意见,员工说我们的问题就是原创太少了,不像喜茶都自己研发,我们总是行业爆款了才做,创始人很无语,我们的优势不就是供应链吗?你可以低风险把爆款做得更好喝更便宜,你为什么要学别人高定价的模式? 某次直播,同事给我提了一个要求,过去太严肃了,希望直播时能保持和蔼的笑容,一度让我很为难,咱确实也不是那样的人,开播前五分钟我也没假笑成功,干脆放弃了,心理成本马上就降下来了。 人和公司一样,你的模式、你的资源决定了同样的事儿,你和别人的跟进成本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坚定的弄明白你坚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为哪群人服务,不是所有意见都需要听…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刚跟一个在北京创业的 许久没联系的小姐妹长聊 再次感慨 南北方创业氛围真的好不一样啊好不一样 北方还在融资融资融资 我们南方就是抠利润抠利润抠利润 北方还是喜欢搞规模 南方这边就是想尽办法控成本 小而美 她说她们一个月就给自己发一万块做基础工资 (这可是在北京) 我说那你们不要在北京苟了 来南方租金立省三分之二 并且我现在对自己的认知 已经不是什么创业者了 我就是个个体户 title不重要 咱就是说 公司不死有利润 最重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