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马蒸发21亿这个说法,其实还是媒体故意春秋笔了。实际上3%的跌幅,在股市里并不算大。

#大公司负面消息 关于宝马蒸发21亿这个说法,其实还是媒体故意春秋笔了。实际上3%的跌幅,在股市里并不算大。 同一天,奔驰、大众、保时捷都下跌了好几个点,几乎和宝马持平,如果说宝马受冰淇淋影响,那奔驰也受冰淇淋影响? 而且3%的跌幅,在股市是基本常态。 非要换算成市值搞标题党,挺没劲的。 宝马既没在国内上市,mini国内业务在宝马的占比也不大,说实话整体影响对于公司来说,微乎其微。 宝马公关的态度确实傲慢,我昨天也说过。但线上吵架和骂战,几乎影响不到线下。 一些网友臆想中的,开宝马出去会被人嘲笑,会被人看不起,压根不可能存在,正常人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你要是不信,你可以自己跑到别人车前,去骂骂试试,不被打都算是幸运了。 宝马公关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即使道歉,态度也不会真诚,才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网络上看个热闹吧,现实没必要过多代入,在网络上有原罪的品牌多了去了,舆论过去之后,一样卖的风生水起。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疑因亏损严重,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称「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此举对销量有何影响?

疑因亏损严重,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称「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此举对销量有何影响? 咣当咣当的回答 宝马退出价格战又热搜了,说明他们上学时候没学明白囚徒困境的概念。 简单解释下囚徒困境,在供出犯罪同伙可以减刑的制度下,审讯方有的是手段让几个罪犯交叉举报,最终总刑期拉满,几乎不存在罪犯抱团咬死无罪的可能。 品牌之间互相抢市场的价格战逻辑年初写过好几回了,今天简单写。 五菱星光跟风比亚迪官降,正式发布150KM进阶版荣耀价9.98万元,A级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谁更值得买? 宝马决定守价格,还明牌放出来,意味着【奔驰奥迪等竞对品牌接着打价格战的收益率会上升】,哪怕有宝马经销商其实没涨价也可以做话术扣宝马一个不值的帽子。 相当于囚徒困境里,比如宝马有家人被威胁啥的原因,确实不敢供出同伙,那么奔驰奥迪等同伙一块供出宝马的减刑收益很大,落井下石更赚。 而且更别忘了,同品牌经销商之间也有价格战踩踏。 举个例子,假设奥迪在做厂家鼓励价格战的冲量阶梯支援政策,宝马在做厂家调低销量目标的给经销商减负政策。 有A老板开了5家奥迪店,1家宝马店,B老板开了1家奥迪店,5家宝马店。 B老板可选的报价模式,特价车包装策略,冲量策略,跨店订单,给二网下任务的组合拳会比A老板多的多。 哪怕一样是独立仅一家的宝马店,因为成本,库存结构,资金周转,厂家支持阶梯不同,他们老板响应总部的守价政策上也是不可能齐心的。 结局大概率是直愣愣跟着宝马厂家守价政策的店吃销量下滑的亏,擅长价格包装,从其他店抢单的店吃全国守价带来的利润红利。 比亚迪秦PLUS 和驱逐舰05 荣耀版定价 7.98 万起,新一轮的价格战又要开始了吗? 宝马厂家决定守价,表面上确实会影响初始报价回升,对不善砍价的消费者来说,4s店主要赚的就是他们的钱。 对擅长砍价的消费者来说,拉长比价周期,多跨店多算方案就是了,宝马价格毕竟是被行业大势打下去的,想逆流而上涨价,免不了很多内部漏洞。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咣当咣当)

封面图片

欧美股市本周普遍下跌 “七姐妹”蒸发超7万亿

欧美股市本周普遍下跌 “七姐妹”蒸发超7万亿 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称,截至本周三的两周时间内,投资者从股票基金赎回了211亿美元(合人民币1528亿元)。高盛集团的大宗经纪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以2022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增加了对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空头头寸。七巨头市值蒸发超7万亿元本周,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25%,德国DAX指数下跌1.08%,欧洲STOXX50指数下跌0.75%。只有法国CAC40指数微涨0.14%。美股三大指数分化,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01%,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本周分别下跌5.52%、3.05%,纳斯达克指数跌近900点。本周欧美重要股票指数涨跌幅 来源:Wind导致纳斯达克指数大跌近900点的主要原因系权重股下跌。截至最新交易日收盘,纳斯达克市值前15的股票中仅有百事上涨3.59%,其他股票悉数下跌,“美股七姐妹”微软、苹果、谷歌-A、英伟达、亚马逊、Meta、特斯拉本周分别累计下跌5.40%、6.54%、2.31%、13.59%、6.18%、6.02%、14.03%,市值分别蒸发1692.65亿美元、1783.54亿美元、442.96亿美元、2996.50亿美元、1195.68亿美元、785.98亿美元、764.35亿美元,市值合计蒸发9962亿美元(合人民币7.21万亿元)。此外,博通、阿斯麦、奈飞、超威半导体本周均跌逾10%。来源:Wind其中仅周五一天,英伟达市值就蒸发了2120亿美元,刷新公司历史纪录,超过此前2024年3月8日的1290亿美元。2120亿美元也是美国企业史上第二大单日市值蒸发纪录,仅次于Meta 2022年2月3日的单日市值蒸发2513亿美元,当日Meta暴跌26.39%。瑞穗证券驻场分析师Jordan Klein表示,芯片领域“整个行业出现回撤”,过去一周时间里,回撤速度一天比一天快。分析人士认为,美股市场近期回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下调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摩根大通总裁Daniel Pinto认为,鉴于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美联储今年可能根本不会降息。Landsberg Bennett私人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Michael Landsberg表示,股市目前最大的担忧是通胀,通胀正在重新加速,美联储2024年会不会降息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两次了。Fundstrat研究主管Tom Lee表示,投资者目前不应急于入市,市场波动率指标VIX正在飙升,这通常会引发投资者抛售,进而导致股市短期承压。投资者两周赎回股票基金超1500亿元伴随着美股市场持续回调的是资金的大幅流出。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称,截至本周三的两周时间内,投资者从股票基金赎回了211亿美元(合人民币1528亿元)。这意味着,美国股市遭遇了自2022年12月以来最大的两周流出,而债券市场则获得57亿美元资金流入。根据LSEG Lipper的数据,投资者以14个月来最快的速度从垃圾债券中撤出现金。高盛集团的大宗经纪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以2022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增加了对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空头头寸。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随着市场将美国持续强劲的数据视为负面数据,第二季度风险资产出现了调整。多头认为此次回调是“健康的”,而空头则对美国成长股越来越警惕,因为它们正努力突破新高。同时,高收益债券也出现了不祥的迹象。Technical Traders首席投资官Chris Vermeulen认为,美国股市一直处于长期牛市之中,但有迹象表明,它最终将失去动力,随后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熊市和艰难的“重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股大幅下跌4月25日,A股市场再度大跌,主要股指的跌幅超过5%,上证指数更是跌破了3000点大关。A股下跌也带动了人民币对美金

A股大幅下跌 4月25日,A股市场再度大跌,主要股指的跌幅超过5%,上证指数更是跌破了3000点大关。A股下跌也带动了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下跌。此事引起了外界关注,媒体普通结论A股及人民币下跌是受疫情影响。同时也受美联储加息及俄乌战争影响。中媒报道称相比欧美国家,中国大城市的疫情和损失仍相对降低。另外当下属于“磨底”期,正是布局良好时机。外媒评价称目前中国经济收到严峻考验,可能影响习近平二十大政权。 原文链接 环球网 财联社 财通社 三联生活周刊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 自由亚洲电台

封面图片

全系腰斩式降价 “宝马5折卖车”喜提热搜第一

全系腰斩式降价 “宝马5折卖车”喜提热搜第一 广大热心网友不禁为雷军担心:小米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居然是宝马。全网热搜第一的降价,什么力度这也挺神奇的,别人上热搜靠买,靠曝光,宝马则是通过自己把自己“打骨折”的方式上了热搜。最早开始于一张网图:基本宝马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型,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都疯狂降价,幅度在20%-50%之间,而且是越入门降得越狠。油车新能源都不例外,并且新能源降得比油车更狠。比如i3,去年就因为自降身价火过一次,当时卖到21万多,紧接着引发了豪华品牌新能源的接连降价。于是当时第一次出现了“不努力只能买BBA”的段子。现在来看此言非虚,BBA们过去在国内的利润空间或者品牌溢价,其实高得不可思议,水份挤掉一把,还有的是。因为这张流传的图中宝马腰斩式降价的信息,基本都是真的。就以i3来说,去年降13w卖21w的i3大家就惊呼太值。现在,智能车参考打了几家经销商的电话咨询,官方建议零售价35.9w的i3,现在折扣后18.5w左右。而且有的4S店还表示18.5w也很灵活,来店还有的谈。至于网上传言的17.5万,销售表示这可能是某些4S店的营销手段,通常需要在店办理金融购车才能享受。其他车系,包括宝马中高端车型的降价幅度,也基本和表中的情况类似。现在直接查询某家某帝的宝马相应车型页面,能够直接看到经销商的优惠报价,而且都是现款车型:总结一下,现在买宝马,是一个很好的时机:18万的i3、27万的iX3、24万的3系、37万的5系……不过也要提醒各位,这种非直营的经销商模式,越低到离谱的车价,可能4S店套路越多,比如店内全险,强制消费选装包等等…但话说回来,就算是算上七七八八的额外成本,18万的i3还是香,无论是那个蓝天白云的BMW标,还是i3本身的行驶质感和操控水平。这样的降价幅度,以前合资车不是没有过,但一线豪华品牌合资,是第一次,绝对是车圈、互联网的现象级话题。无论买不买车的用户,又多了更多金句玩梗。有人感谢国产车:有人替小米担心:还有人认为宝马的那个标,已经不值钱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只剩下这个标还值点钱:除了宝马,还有谁跳水?昔日一线豪华品牌宝马自降身价,甚至一些车型开始打5折销售,对整个传统合资阵营无疑是一记重拳。这个就更有意思了,从宝马角度来看就是:中国品牌捶我我无力还手,但我转身就去锤二线豪华。比如这两天,一家位于哈尔滨的凯迪拉克经销商搞了这么一出:“买一辆送一辆”消费者若以指导价贷款购置一辆XT5或XT6,可免费送一辆最低配的CT4。真事。上海证券报求证了这一消息,对面的销售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负责卖车,老板说降就降。”这应该是面对宝马腰斩式降价最早做出反应的合资车了。包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等等在内的豪华品牌,目前优惠幅度还没调整。不过可以预料,宝马这波降价,引起的风波马上会愈演愈烈。再来看看是谁把昔日豪华车门槛打了下来,还一不小心打成了白菜价。前几天,宝马集团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宝马集团全球交付量上涨1.1%,但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含BMW和MINI品牌)为187452辆,同比下滑3.8%。主要原因是今年一季度,宝马销售主力的5系哑火了,月销跌到4000多。2月份新五系上市,也没能扭转颓势。原因也显而易见的,50万以上的豪华车阵营,出现了一个最强挑战者,华为的问界M9:这是夺走BBA高端车型销量的最大的一个因素。以及一直在冲击BBA阵营的理想,表现依然很稳定,2024年一季度交付了80000辆左右。把这两家自主品牌一季度销量平摊给以往几个头部豪华,刚好就填平了他们高端车的缺口。以及另一个层面,宝马旗下的入门车型,比如3系、i3、X1等等,也在遭遇严峻的挑战。比如i3,2023年第一次降价到21万,月销曾一度接近万辆,但今年以来,又迅速回落到4000左右。最大的影响因素,可能就是同样卖21万的小米SU7了。最新的消息是目前锁单已经超过8万,今年年交付保底10万。这么看,i3降价所得的“一夕安寝”,不过就大半年时间。那么问题来了,宝马这波主动骨折降价,还能管用吗?或者说,能管多长时间?啥影响宝马腰斩谁最伤?首先当然是宝马自己,失去的是品牌价值和信仰。以前大家仅仅是看不上它的入门车型,转而去寻找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国产替代。而现在5系、X5,甚至7系,受到华为系、理想,以及后续自主高端品牌的强大威胁。这一点更为危险,因为宝马立身之本,开始出现松动迹象。另一个层面,宝马现在对于“降价”一事,完全没有了顾虑和掩饰,或者说它也顾不上掩饰什么了。属于主动放弃了品牌溢价,以及变相承认了以前靠品牌溢价收割中国用户,损害难以量化。另外降价不但包括库存旧款,也包括刚上市的新款,对于宝马车型定价体系来说,崩溃的风险变大。就比如说,i3现在降得比3系还便宜6-8万,但它们是同样的平台、车身、底盘,而且i3成本其实比燃油3系更高。这就造成事实上3系用户一直在为纯电用户平摊成本,更不要说在税费、限行方面还存在“被歧视”现象。现在3系还能卖得出去,完全是因为国内充电基础设施还不行,以及一部分信仰加成。但充电设施在快速完善,BMW品牌价值也在快速透支,3系的命运…难说了。整体的合资车层面,宝马一降,奔驰再端着也就没啥意思了,奥迪不降,更玩不下去。而二线豪华就更加恼火了,就比如前面说的凯迪拉克,4月销量仅有9507辆,CT4现在更是月销不到400,所以也只能“白送”了。整个上汽通用的疲软表现,甚至拖累了上汽集团的财报。正在发生的现象很有趣:中国汽车市场品牌大洗牌,生态位调换,自主开始占领品牌价值高地,合资反而回归了代步工具本质。攻守之势异也,汽车重新进入技术决定价值的时代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耐克股价周四一度下跌5.8%,为去年6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其他因为此事陷入争议的公司,包括H&M、Burberry Group

耐克股价周四一度下跌5.8%,为去年6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其他因为此事陷入争议的公司,包括H&M、Burberry Group Plc,股价也下跌。 耐克投资者担心该公司快速发展的中国零售业务可能受阻,因为该公司在新疆棉花问题上的立场招致中国人呼吁抵制该公司产品。 “市场之所以做出反应,是因为担心影响收入,”Bernstein分析师Aneesha Sherman在电话中说。“这对奢侈品公司的风险更大,因为他们更依赖中国需求,但即使对于大众市场品牌,中国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地区,自由支出水平正在上升,所以这是一个不可损失份额的重要地区。” 本周引起关注的争议,源于北美和欧洲公司是否继续从被控存在强迫劳动的新疆地区购买棉花的问题。中国政府否认了这一指控,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四称这是“个别反华势力炮制的恶意谎言”。H&M和耐克等公司突然陷入两难:使用新疆棉花可能在本国市场受到攻击,拒绝新疆棉花则可能在关键的中国市场遭到抵制。 中国对全球消费品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尤其是中国14亿人口向上流动、消费能力增强。对于耐克,大中华市场最近几个季度贡献了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全球销售额,而北美虽然依旧是其最大市场,但重要性不断下降。 美欧品牌成为焦点之际,中国公司纷纷力挺新疆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表示继续从新疆地区采购的本土公司在股市得到回报,包括拥有Fila品牌的安踏体育。 “这可能会加速已经开始的市场份额转移,因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快销品牌和运动服装品牌开始威胁Inditex和H&M等公司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分析师Sherman说。 (彭博社)

封面图片

如何看待货币基金收益降低但规模反涨?股市波动、银行利率下调,老百姓钱放哪靠谱?

如何看待货币基金收益降低但规模反涨?股市波动、银行利率下调,老百姓钱放哪靠谱? 王克丹的回答 首先就看该问题中描述的“普通老百姓”如何定义,如果指的是手里的资金储备主要用于家庭开销和保障,且没有系统的投资学习经验,或者说理解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我国的股市就非常难以理解。那么这个问题就相对好回答一些,否则再烂的市场总是有统计分布的基区之外的个别案例,就像2亿灵活就业也总是有极高收入的占比,如果读者认为自己和基区水平差不多,那么看各种投资品的平均预期收益就可以了。 先看大金融机构,这两年以来甚至敢和央行对着干,具体表现在大量的资源配置到债市,尤其是大量增持国债,这是典型的避险情绪,到现在还有人认为经济是可以唱空的,这些大的金融机构基本都是国资,都在押宝降息和经济低增长,用真金白银的避险做空经济增速,你觉得现在让谁去做风险投资,上文中提到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么,就出现了最近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型金融机构押宝降息和低增长,看空经济复苏,而央行则反过来亲自进场做空国债,期待把钱逼向权益类投资,但金融机构依旧选择风险较低的高股息资产,这也是央行发声要干预国债收益率后,当天股市中热的只是高股息的投资品,其它的该跌还是跌。 所以读者会发现,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都是尽可能的避险,普通人你还想火中取栗?当然按照投资逆向思维的方式,市场普遍恐慌的时候是投资的较好周期,也就是资产价格被低估,然而我们金融市场似乎也并不遵循这个规律,问题可能还是在分配环节,有好资产轮不到普通人,也就是开头的定义,要对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认知。 我们把视角转回普通人,理解起来就更简单了,就是现在投啥风险类资产都不赚钱,那么自然倾向于低风险和稳健类投资,货币基金虽然不是刚兑,但也还算风险极低的投资品,且往往退出灵活,手续费几乎没有,你可以想象一种憋屈的画面,一些风险投资亏成狗还要给管理方付管理费,自然避险就成了主要选择。 避险之外,有两个因素可能还有影响: 1)居民在收入预期放缓下,存量财富很多的都是家庭未来的基本保障支出,高杠杆下又经不起风险波动,避险情绪日益加剧。 2)实际收益反而更高,不要小看1.5~3%的收益,过去通胀3%的时候确实是负收益,但现在通胀低位运行,实际上的收益并没有下降,甚至还上升了。 金融周期的风险频发下,谁爱填坑谁去填空,普用老百姓看好钱袋子,还是过去三年前的观点,让喜好冒险投资者先顶上,只要你不抬头去看哪些炒作的高收益,即便最后也要承担出清的风险,也是最后一批,还是开头的问题,确定好自己在金融中的定位。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