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关于这次日本排核废水一共提交了5套方案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包含:
#内幕消息 事实上,关于这次日本排核废水一共提交了5套方案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包含: 1.蒸发法,将废水通过锅炉加热蒸发掉 2.氢氧法,通过电解将废水专制成氢气、氧气排放掉 3.掩埋法,掩埋至地下水中 4.注入法,把废水注入到岩芯中 5.海排法,就是现在采取的办法 最后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选择了现在排到海中的方案。 原因是除了1,5,别的方案都没有先例,可能环境风险更高。 最后因为蒸发法的成本及排放周期比较长,选择了去海中排放(即使是海排法,排放周期也需要30年)。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些待排放核废水是经过处理的。采用的是东芝的多核素分离系统,可以将核废水中除了氚(也就是重水)以外的62种元素过滤出来。氦在国际上也没有好的分离技术,所以采用的是稀释法(每秒6L的核废水与4吨的海水进行混合) 从2021年开始,为了准备海排,就已经将整个排放方案提交IAEA进行考察。IAEA成立了一个11人的科学家小组(其中一人是中国人),去福岛当地进行采样。 每个废水储存罐中,都要采集25.3L的核废水水样,并将这些水样分成8份,5L的5份,100ml的3份。为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每个废水都要提前搅拌14天,使水样成份均匀。 这些水样被IAEA送到自己的3个实验室中进行检测,一个在摩纳哥,两个在奥地利。为了检测数据的公平,还找了4家第三方的实验机构,分别来自瑞士、法国、美国和韩国进行对照。 如果检测结果一致,那说明数据是没有问题的。 检测结果中,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水样中,除了氚,其他的62种元素均低于国际通行标准(大致为国际排放标准的1%),而氚的含量是1500Bq/L,这个含量相当于日本饮用水标准中氚含量的7分之1,相当于国际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氚含量的40分之1。(我知道你肯定想让他们喝下去,和他们讲呀,不要和我讲) 以上只是为了让大家避免恐慌被带节奏的分享。其实我认为真正的风险是,东电公司是否能30年如一日的,遵守这些处理规则去处理这些废水。而不是突然哪天员工抑郁了,突然不做人了就开始胡来了。真正的风险是能否有可靠的监管来确保这些排放的安全执行。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