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院:保障同性伴侣拥有申请公住房权利

香港法院:保障同性伴侣拥有申请公住房权利 香港上诉院驳回政府上诉,维持之前保障同性伴侣拥有共同申请公住房权利的判决。现有住房福利政策只允许同性伴侣以单身的身份申请公租房,且不能增加租客或申请共同居住。法院称此政策属歧视和违宪。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同性伴侣申请资助房屋司法覆核案 政府获批终极上诉许可

同性伴侣申请资助房屋司法覆核案 政府获批终极上诉许可 房委会公屋及居屋计划拒绝承认海外已婚同性伴侣,有关人士无法申请公屋或同住同性伴侣已购的居屋,提出司法覆核推翻房委会决定,高院原讼庭在三宗案件都裁定申请人一方胜诉。政府不服判决上诉被驳回,早前就三宗案件提出终极上诉,上诉庭颁下判词,向政府批出终审法院上诉许可。上诉庭判词指出,政府一方提出的争议具重大广泛或公共重要性,涉及现行公屋及居屋政策有否歧视海外已婚同性伴侣,以致是否符合《基本法》第36条,又与《无遗嘱者遗产条例》及《财产继承(供养遗属及受养人)条例》相关遗产政策是否合宪息息相关,因此批出终审法院上诉许可。司法覆核申请人Nick Infinger早前挑战房委会公屋申请政策,拒绝接纳同性伴侣以「一般家庭」身分申请公屋的决定;吴翰林及李亦豪则挑战房委会居屋计划拒绝承认已婚同性伴侣为「家庭成员」或「配偶」的决定,以致他们未能申请同住及免补地价下加名转让业权。高等法院原讼庭早前裁定房委会公屋及居屋计划的配偶政策,歧视同性已婚伴侣,实属违宪及非法,房委会曾经就败诉案件提出上诉,去年被上诉庭驳回。 2024-02-26 16:42:39 (2)

封面图片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港闻 三名同性恋者先后针对房委会对同性配偶的公屋和居屋政策提出司法覆核,在原讼庭胜诉后,房委会上诉,今早被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 (10/17/13:24)

封面图片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港闻 三名同性恋者先后针对房委会对同性配偶的公屋和居屋政策提出司法覆核,在原讼庭胜诉后,房委会上诉,今早被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 (10/17/14:11)

封面图片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同性伴侣未能申请公屋违宪 房委会上诉被驳回 #港闻 三名同性恋者先后针对房委会对同性配偶的公屋和居屋政策提出司法覆核,在原讼庭胜诉后,房委会上诉,今早被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 (10/17/11:03)

封面图片

港终院裁决支持同性伴侣民事结合

港终院裁决支持同性伴侣民事结合 香港终审法院裁决,支持包括民事结合在内的同性伴侣关系,但没有授予同性伴侣完整的婚姻权利。 综合法新社、路透社、《南华早报》和“香港01”报道,香港终审法院星期二(9月5日)开院审理前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就港府拒绝承认海外同性婚姻注册提出的上诉案,这是香港终审法院首次直接审理同性婚姻案件。 香港终审法院宣判,香港政府并未履行其积极义务,确立替代途径让同性婚姻获得法律承认,也没有向同性伴侣给予适当权利,违反了《人权法案》赋予的权利。终院下令港府制定一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官方框架,例如民事结合,使他们的基本社会需求合法化。终院这一声明将在两年后生效。 不过,终院驳回了上诉人要求承认同性婚姻的请求,认为香港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不可被诠释为将宪法权利授予同性婚姻,也不可被解读为承认海外同性婚姻。终院裁定《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所保证和保障的婚姻宪法自由只限于异性婚姻。 民事结合指的是由民事法所确立并保护的等同或类似婚姻的结合关系,主要用于为同性伴侣提供与异性伴侣相同或近似的权利。 岑子杰曾于2013年在美国与同性伴侣注册结婚,但这一婚姻关系不获港府承认,于是岑子杰在2018年提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声明港府不承认海外同性婚姻的做法违宪,但被高院裁定败诉。 岑子杰2022年获批提起终极上诉。他在终院提出三个争议:香港法律将同性伴侣排除在婚姻制度之外;没有提供任何替代途径确立同性婚姻;不承认外地同性婚姻,是否违反《基本法》和《香港人权法案》赋予隐私权和平等权。 岑子杰认为,当前政策有鼓励“传统婚姻”的合法目的,但如果把同性婚姻排除在外,也无法达至这个合法目的,因为同性伴侣不会为了符合现有政策而选择与异性结婚。若港府拒绝承认同性婚姻,会向公众传递错误讯息,让外界觉得同性婚姻价值比不上异性婚姻。再者,香港法律不承认外地同性婚姻,也没有其他途径确立同性婚姻,如民事结合或注册伴侣关系,会造成实际负面影响,例如影响同性伴侣的继承权等。 ...

封面图片

香港终审法院9月5日裁定,政府应积极确立替代框架以确立同性伴侣关系,否则违反《人权法案》14条规定的平等权和私生活权利。法院颁令

香港终审法院9月5日裁定,政府应积极确立替代框架以确立同性伴侣关系,否则违反《人权法案》14条规定的平等权和私生活权利。法院颁令政府应在2年内履行该义务,政府可酌情确定同性伴侣关系的法律框架具体包括哪些权利义务。 2013年与同性伴侣在美国结婚的社民连成员岑子杰,于2018年提出司法复核,要求法庭声明香港法例不承认海外同性婚姻的做法违宪,一路上诉至终审法院。 终院5名法官一致同意,基本法和人权法载明的婚姻权利限于异性结合,政府并无宪制责任保障同性婚姻,因此也无责任认可海外同婚,依“特别法优先”原则平等权条文在此不适用。有3名法官同意,若没有法律认可同性伴侣间的关系,可以预计其日常日活会出现不少困难,是对其私生活权利的阻碍和干预。 (法庭线,明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