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躺平,也不清零?近日中国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新华网》强调“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既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

既不躺平,也不清零? 近日中国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新华网》强调“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既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香港01》报道中国人因官媒喉舌对病毒的宣传多侧重于在其影响如何严重,很多人认识上一时还转不过弯来。但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在大数据与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防控办法。 《端传媒》报道则认为“二十条”是一种中间状态,它只是把棋子重新拿起来,要往前还是往后仍然需要明确的指令。 今天的有限“放开”,不代表任何意义上的开明和想通。防疫的突然放松不是因为尊重科学,而是下了一个政治判断。 #清零 #躺平 原文链接 《新华网》《香港01》《纽约时报》《端传媒》()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放宽部分防疫措施,但强调不是放开、躺平

中国放宽部分防疫措施,但强调不是放开、躺平 昨日(周五)中国国务院发布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 这些措施被认为是现有防疫措施在不同程度上的放宽,包括了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由“7+3”调整为“5+3”、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等措施。另外还要求加大对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强调「科学精准防控」。但官方发言人还是强调这些措施不是放开、躺平,依然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外媒引用分析人士认为,动态清零造成的经济影响已迫使习近平作出调整,以减轻企业和民众的负担。而强调「科学精准防控」说明地方层层加码导致民怨很大。 #疫情 原文链接 《财新网》 《人民网》 《华尔街日报》 《BBC中文网》 《Reuters》

封面图片

新华社:疫情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新华社:疫情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文章称,疫情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中国的应对能力在增强。 新华社星期一(12月5日)发表题为《优化防控措施 树立抗疫自信》的时评。文章写道,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文章称,三年来,中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90%。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现在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人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这为持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文章称,中国不断提高对病毒的认识,动态总结疫情防控经验,从先后推行九版防控方案,到制定二十条优化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文章写道,回归正常是人们的共同心愿,要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执行防控措施,规范操作、不变形不走样,不断提升认识,加强治理能力,做好充分准备,推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 文章最后写道:“慎终如始、善作善成。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中国各大城市连日放松防疫措施,路透社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星期一披露,中国政府可能最早在星期三(12月7日)宣布10条冠病管理新措施,还可能最早在明年1月结束持续近三年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封面图片

共青团中央1月8日发表文章,文中梳理了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

共青团中央1月8日发表文章,文中梳理了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文章提到,2022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到了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向外界释放了中国防疫政策调整的信号,第二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文章称,此举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同时也提到了当时面对的问题,即,一面是奥密克戎隐匿传播、免疫逃逸能力不断增强,快速识别、追踪、诊断和隔离的难度增加;一面是新冠疫情三年的持续影响,疲惫、焦虑、紧张等复杂情绪开始蔓延,防疫成本日益加大。 文章还提到,14亿多人口的中国,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成为防控策略调整的关键。2022年12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强调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次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随后的一个月内将新型冠状病毒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坚持了近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宣告结束。 文章同时还解释了防控策略调整的原因,即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指数R0值从原始株的2.5至3,一路攀升至21,防控难度剧增。以及奥密克戎毒株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毒性下降。同时强调了目前防控政策的中心重点是推动分类收治加强分级诊疗,救治重症患者,保药品供应和保证群众用药需求。 文章最后总结到,坚持精准施策,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路径。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不断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与病毒对决,为抗疫平稳转段赢得宝贵时间和最大空间。 (共青团中央)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 中国官方发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对于应该“严控”还是“放开”的争论明显增多。《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今冬明春在中国不可能,现在需要认真探讨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 胡锡进星期天(11月20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说,他判断,“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国决不会那样做”。他认为现在探讨这个主张没有意义,只会造成人心的混乱,增加社会上的焦躁情绪。 他指出,现在需要认真探讨的是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尽最大可能不因这种落实而导致疫情的严重扩散。“因为二十条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目的就是促进精准防控”。 胡锡进说,最近虽然疫情上升快,但全国新增大规模封控的消息减少了。如果社区封控少了,社会活动限制的时间短了,跨省流动限制也少了,在冬天病毒活跃的情况下,病例有一定增加,但总量能控制得住,各地人们感染的几率仍然很低,死亡病例更是保持在很低水平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安全有保障,他认为就是成功。 他提醒,最要防止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地方病例刚有所上升,就慌张了,重新搞大规模静默。二是要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直至失去控制,而且疫情如果在一两个地方完全失控,将会打乱整个国家的防控全局。 他因此呼吁,一些人不要再喊“放开”,更不要宣扬“躺平”,那会引导对二十条的误读,对全面推行二十条有害无益;也不要宣扬只能或者“放开”或者反复静默封城,而没有中间选择。 他最后写道,在奥密克戎传播如此迅速的这个冬天,保持住低感染率和极低死亡率,就是巨大的成果。

封面图片

有知情人士介绍,南京传媒学院11月26日首创举白纸示威的黑衣长发黑帽者是一名男生,目前正常在校,并未如传言被捕。之前引述“该校学

有知情人士介绍,南京传媒学院11月26日首创举白纸示威的黑衣长发黑帽者是一名男生,目前正常在校,并未如传言被捕。之前引述“该校学生Z”称“目前仍没有第一个举白纸的女生的消息”的端传媒亦已删去有关段落。 11月27日在广州海珠广场示威的杨紫荆12月4日被警方带走,她的母亲受访说她已以寻衅滋事被刑拘,但目前仍未获准见律师或家属。有知情人士受访时说,有理由相信将她刑拘是为了论证示威活动是境外势力通过境内的LGBT社群发动组织。 12月7日中国宣布防疫转轨,驻法大使卢沙野当天受访说,“二十条”是放宽清零政策,但地方政府未理解中央意图、仍然加强管控,引起群众不满导致街头游行,并很快被外部势力利用。他说:“我觉得只有第一天是真正的游行,第二天就有外部势力插手了。”“白纸游行也是颜色革命,因为白色也是一种颜色。” (华尔街日报,美联社)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1月10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指出,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切实落实“四早”要求,以快制快,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准确分析疫情风险,进一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要大力推进疫苗、药物研发,提高疫苗、药物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要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要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等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斗争本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