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推出超紧凑乘用车电驱系统

采埃孚推出超紧凑乘用车电驱系统 汽车6月30日讯 采埃孚集团在其全球技术日上展示了电动概念车EVbeat,并首次推出自主研发的电动车热管理系统。该系统与基于800伏碳化硅的超紧凑电驱系统相结合,整体减重30%,EVbeat概念车的冬季续航里程最高可提升三分之一。 此外,采埃孚将乘用车底盘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事业部合并,成立综合底盘解决方案事业部。新部门计划于2024年1月正式运行。 via(author: 编辑:安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采埃孚推出创新安全气囊技术 将为方向盘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采埃孚推出创新安全气囊技术 将为方向盘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采埃孚旗下被动安全系统部门Lifetec开发的这款新型方向盘,在碰撞发生时,安全气囊会从方向盘顶部弹出,向下延伸至边缘,以保护驾驶员。这一改变不仅保障了安全性,还为方向盘中央区域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Lifetec展示的新款方向盘采用了一体式亮黑色中央面板,设计简约而流畅。喇叭按钮依旧设置在中央,以符合驾驶者的使用习惯。这一概念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在方向盘中嵌入感应式控制装置,或在原先安全气囊的位置安装显示屏。尽管采埃孚尚未公布这一创新设计是否已经投入生产,以及配备顶部弹出式安全气囊的新车何时上市,但它无疑将激发汽车内饰设计师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摆脱传统笨重方向盘的束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宏英智能:部分智能电控产品已应用于民用车领域 目前已在乘用车厂商定点

宏英智能:部分智能电控产品已应用于民用车领域 目前已在乘用车厂商定点 宏英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智能电控产品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港口机械、高空作业、环卫车辆、农业机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部分智能部件可以应用于车路云系统。部分智能电控产品已应用于民用车领域,目前已在乘用车厂商定点,但该部分业务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封面图片

ℹMIH 微型四轮确认将采 Gogoro Network 换电系统,还可叫 UberEATS 送电池?#

ℹMIH 微型四轮确认将采 Gogoro Network 换电系统,还可叫 UberEATS 送电池?# 能支援让创新者无论在车体、动力乃至于动力系统等都具备有超高弹性与较低建造门槛的这个微型车平台,MIH 执行长郑显聪则是透露,其动力系统将会...

封面图片

“ #国产 ”大品牌红旗汽车所有的供应商:

“ #国产 ”大品牌红旗汽车所有的供应商: 1. 变速箱:日本爱信变速器公司。 2. 轮胎:米其林公司。 3. 发动机:德国博世公司。 4.底盘:德国采埃孚公司。 5.电子系统:美国德尔福公司。 6.汽车玻璃:日本旭硝子公司。 7.座椅:美国李尔公司。 8. 安全气囊:瑞典奥托立夫公司。 9.音响系统:丹麦丹拿公司。 10.照明系统:德国海拉公司。 11.空调系统:日本电装公司。 12.线束:美国安波福公司。 13.制动系统:德国大陆集团。 14. 转向系统:日本捷太格特公司。 15. 内饰材料:美国江森自控公司。 16.车锁系统:德国霍夫锁业。 17.天窗系统:德国伟巴斯特。 18.燃油喷射系统:美国博格华纳。

封面图片

宝马最强插电混动SUV XM 50e官宣降价:下调12.1%、老车主有补偿

宝马最强插电混动SUV XM 50e官宣降价:下调12.1%、老车主有补偿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宝马XM 50e作为宝马XM的入门车,新车造型与宝马XM基本保持一致,尺寸为5110/2005/1755mm,轴距为3105毫米,其中轴距与X7相同,空间充足.该车重量为2750公斤,是宝马有史以来最重的量产车型,不过前后50:50的配重比,也为其优秀的驾驶性奠定了基础。其启用了宝马最新的一体式曲面双联屏,内置了全新的iDrive 8车机系统,同时保留了经典的“鸡腿”挡把,同时还配备了宝马与好莱坞顶级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携手打造的电动车声浪模拟,带来更好的驾驶氛围。动力方面,该车是一台插电混动SUV,其会配备代号为S68的4.4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电动机形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最大可输出644马力,峰值扭矩为800牛米.与发动机匹配的是采埃孚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配有四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为4.3秒。该车还支持纯电行驶,其还配备了25.7kWh的三元锂电池组,纯电模式下最高时速140km/h,WLTP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约82-88公里左右。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Tier1巨头血裁7150人 研发行政都优化,目标降本30亿

Tier1巨头血裁7150人 研发行政都优化,目标降本30亿 大陆,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短短3个月,四家供应商巨头计划裁员人数已超2.1万人。百年Tier 1裁员7150人大陆集团发布公告称,汽车业务将裁撤1750个研发岗位,同时还会优化掉大约5400个行政管理岗,合计裁员约7150人,最晚到2025年年底完成。裁员计划,去年11月大陆集团就宣布过了,但在当时没有给出具体人数。当地知名媒体起初打探到的消息是5500人,其中20%都是德国员工。现在靴子落地,规模远比此前消息大,但在公告和回复媒体的邮件中,大陆并未提及裁员具体涉及哪些地区,只表示软件子公司会裁掉380人。裁掉部分研发人员,同步进行的还有降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陆预计其2023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约为12%,未来计划降低至10%以下,在2028年降至9%。大陆对此表示,尽管研发比例有所下降,但根据预期增长,研发的绝对支出会增加。研发支出还会增加,但占比不会有以前高了。上述举措是其降本计划的具体实施,去年11月,大陆集团宣布汽车部门将精简业务和行政机构,目标是每年降低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0.87亿元)成本。汽车部门主管对此表示,精简研发人员能够提高效率,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未来技术上”。说是这么说,但裁员的直接原因,还是汽车是大陆唯一亏损的业务。2022年,大陆汽车部门税前亏损9.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87亿元。2023年亏损收窄很多,前三季度亏损折合人民币超2亿元。不过这已经是汽车部门连续第五年亏损了。但亏损还不足以导致这么大规模的裁员,也解释不了供应链巨头间的裁员潮。引发涉及2.1万人的裁员地震,逼迫百年Tier 1大陆动刀的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转型。轮胎起家成巨头,新浪潮转型受阻大陆集团成立于1871年,早年靠做轮胎起家,长期是唯一业务,其马牌轮胎至今全球驰名,轮胎业务也是大陆集团的利润奶牛。全世界第一条带花纹的汽车轮胎就来自大陆,还有可拆卸的轿车轮毂、炭黑轮胎、无内胎轮胎、子午线轮胎等等,可说是当代轮胎行业的奠基企业。依靠轮胎做大后,大陆寻求扩张。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陆开展了一系列的并购,收编多个国际化的公司,进军全球市场。在这期间,大陆汽车事业部成立,集合原有的汽车零配件业务,比如钢丝绳输送带、液压悬架等等,正式开始向汽车行业Tier 1转型。后来产品线逐渐覆盖轮胎、橡塑产品、车身电子、动力总成、底盘与安全等多个领域。除了因为金融危机短暂受挫,其余时间大陆集团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集团业务来到历史最高点:销售额444亿欧元,净利润29亿欧元,市值超过500亿欧元。也是在这一年,大陆集团敏感把握住了行业变革,开启组织架构调整,应对新能源浪潮。加大力度研发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分拆动力总成业务,后作为纬湃科技上市。大陆的转型也有了一定成果,有了HPC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还和Aurora联合开发了自动驾驶卡车。但其转型成果反响一般,进度也说不上快,和Aurora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要到2027年才能落地。目前公司的新闻页,更多地还是在展示自家轮胎。自身转型不顺,外部供应商和车企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车企更愿意将座舱和智驾这种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随着模块化造车、“套娃式”造车已成趋势,新车研发和生产时间大大缩短,对于传统供应商来说,如何适应这样的过程也是挑战。现在,转型问题摆在大陆等供应商巨头面前,部分巨头给出了相同的初步应对策略:裁员降本。2023年12月,全球第一Tier 1博世证实,计划在驱动业务裁员约1500人,2025年年底前完成。2023年1月,博世又宣布了新一轮裁员,涉及约1200人。几乎同时,采埃孚也宣布了1.2万人的大裁员计划,法雷奥也确认,将在全球裁员1500人。从11月13日大陆发布裁员公告至今,短短三个月,博世、大陆、采埃孚、法雷奥,四家全球知名供应商相继裁员,累计裁员数超2.1万人。百年巨头的旧船追不上智能车的新浪,光辉岁月不再,只好裁员节流,集中资源攻克重点,想办法重新获得竞争力。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