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联合哈佛团队推出AI系统LangSplat,可更准确描述3D场景、比LERF快199倍】

【清华联合哈佛团队推出AI系统LangSplat,可更准确描述3D场景、比LERF快199倍】 据 1 月 2 日消息,清华大学携手哈佛大学共同开发了名为 LangSplat 的全新 AI 系统,能够在三维空间内高效、准确地搜索开放式词汇。据悉,LangSplat 是第一个基于 3DGS 的 3D 语言场方法,特别引入了 SAM 和 CLIP,在开放词汇 3D 对象定位和语义分割任务上优于最先进的方法,同时比 LERF 快 199 倍。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AI根据人眼的反射图像重建3D场景

AI根据人眼的反射图像重建3D场景 人眼的反射性质是一个未被充分重视的信息来源,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研究员发现,通过AI模型和人类肖像中的眼睛反射,可以重建相机镜头之外的多个3D场景。 所有健康成年人的角膜几何形状大致相同,如果计算图像中人类角膜的像素大小,就可以准确计算出他们眼睛的方位。利用这种判断力,研究员训练了一个眼睛反射的辐射场,为了消除重建中出现的虹膜,研究员同时训练AI学习了虹膜的2D纹理图来执行纹理分解。

封面图片

One-2-3-45:45秒内将任何单一的2D图像转化为3D效果

One-2-3-45:45秒内将任何单一的2D图像转化为3D效果 使用一个特殊的模型(视图条件的2D扩散模型)来从原始的2D图片生成多个不同角度的2D图像。这就像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然后,他们使用一个基于SDF(有符号距离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这些多视图图像来构建出3D模型。这就像是将这些不同角度的2D图像"堆叠"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3D形状。 与其他现有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 ●速度快: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3D模型,比其他方法快很多。 ●几何形状好:生成的3D模型的形状更接近真实物体的形状。 ●一致性好:从不同角度看,生成的3D模型的外观更一致。 ●紧密遵循输入图像:生成的3D模型更准确地反映了原始2D图片的内容。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与其他的AI模型(如文本到图像的模型)结合使用,从而实现从文本描述直接生成3D模型的功能。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Stability AI 太惨了老是发消息被忽略,昨晚他们还跟Tripo AI 联合推出了 TripoSR 3D 生成模型,可以

Stability AI 太惨了老是发消息被忽略,昨晚他们还跟Tripo AI 联合推出了 TripoSR 3D 生成模型,可以在不到 1 秒的时间里生成高质量的 3D 模型。 TripoSR的推理只需要极低的算力,甚至都不需要 GPU,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权重模型允许商业化使用。 性能:TripoSR可以在其他模型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时间内创建详细的3D模型。在Nvidia A100上进行测试时,它可以在大约0.5秒内生成初步质量的3D输出(纹理网格),表现优于其他开放的图像到3D模型,如OpenLRM。 技术细节:训练数据准备包括多种数据渲染技术,更贴近真实世界中图像的分布,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精心策划了一个CC-BY,即Objaverse数据集的高质量子集,用于训练数据。在模型方面,还对基础LRM模型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包括通道数优化、蒙版监督和更高效的裁剪渲染策略。 详细信息:

封面图片

【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使用文本生成局部风格化纹理的AI方法“3D画笔”】

【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使用文本生成局部风格化纹理的AI方法“3D画笔”】 据11 月 27 日报道,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与 Snap Research 合作,推出了一种名为 3D 画笔(3D Paintbrush)的人工智能方法,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网格上的局部语义区域的纹理。这一创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直观的、自由形式的文本输入控制纹理编辑,为各种网格描述其编辑。该方法使用在 3D 表面上定义的多层感知器,创建产生在 3D 中平滑变化的神经纹理,减少了纹理的噪点,并具有超分辨率能力。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199元的AI课卖了5000万 起底清华博士李一舟

199元的AI课卖了5000万 起底清华博士李一舟  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发现,李一舟其实出自清华美院,与AI、深度学习等专业毫不相关。2013年的一篇清华大学官网报道显示,李一舟是美院学生,当年是其在清华美院的第五年博士生涯。2月21日,《科创板日报》通过李一舟的抖音视频号发出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一位FA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李一舟目前不融资,因此很少联系。记者获得了一份李一舟的联系方式,拨打电话后,却一直无人接听。清华博士卖AI课ChatGPT火了之后,看来又是“卖水人”先赚到第一桶金。飞瓜数据显示,李一舟售卖的AI课《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一年内卖出约25万套,销售额约5000万。该课程原价为999元,现价为199元。而在抖音上,李一舟早已收获一众粉丝。作为财经自媒体,李一舟的个性签名为:清华大学博士、三家科技公司创始人、融资数千万、职业经理人、擅长解决AI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知识IP和流量问题。从清华大学博士到三家科技公司创始人,再到融资数千万,及职业经理人等,无论哪个“title”,都让李一舟的AI课看起来颇有吸引力。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在接受记者采访认为,卖课之所以可以赚到大钱,源于知识付费的脱实向虚。“每次toC销售的成功,其实都源于抓住了客户的恐惧心理或者渴望心理,或者是二者的结合体。”不过,在步日欣看来,想卖出课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如果不是有众多粉丝积累的普通博主,即使各种渠道宣发大半个月,真正能吸引上来付费的用户也不会太多,从投入产出比看,不如去第三方平台讲一两个小时划算。在第三方视频号上,记者也看到,李一舟的每篇视频内容,都能收获上千、甚至上万个点赞。在“人工智能商业机会”这一内容上,点赞数达到6093个。普通人如何通过AI赚钱?李一舟认为有三大路径:一是AI图文带货。博主们可以通过AI大规模制作视频,达到出爆款的可能,但红利期只有3个月;二是TO B业务。学会调模型和提示词之后,与企业合作,微调出一条适合TO B公司的大模型,替客户做销售;三是用AI在多平台上开设账号,通过AI绘图和高级视频,以及精美物料,通过3-6个月的流量红利期,实现精准收获。总之,在李一舟看来,所有人都需要学习AI,因为在工作效率上AI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卖课前三次创业卖课之前,李一舟经常用创业、投资、打工人作为标签,谈及自己的感受。确实,李一舟有过三次创业。清华大学官网显示,李一舟的创业项目包括“魔镜”APP、“微蜜”APP和12sleep匙悟科技。其中,“魔镜”APP能够对镜子发出声波指令,让镜子成为“照相机”;“微蜜”是把人本身当成导体,通过手机屏幕上测算出皮肤角质层的饱和度,推荐今天该使用哪一类护肤品。12sleep匙悟科技,则应该是李一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数据显示,匙悟科技完成过3轮融资:2016年启迪之星创投、知卓资本、夏鼎资本参与A轮融资。2014年-2015年,匙悟科技完成过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以及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启迪之星创投的前身,本来就是清华创业园孵化器平台,专为清华大学科技园企业提供服务。有了启迪之星等投资机构的加持,又是清华系创业者,12sleep匙悟科技吸引了雷军的关注。《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12sleep匙悟科技进入过小米生态链。2016年,米家上线的一款众筹产品智能睡眠传感器Lunar,即为匙悟科技的新产品。 按李一舟的话说,匙悟科技的目标是年轻人,这类人群的家庭入口应该是卧室,匙悟科技将开放蓝牙协议给智能和非智能设备,成为“卧室媒体入口”。截至目前,12sleep匙悟科技依然存续,李一舟为实控人,而萁出任总经理的另一家公司北京一舸科技有限公司,则被北京悦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尚势资本也在其中,持股比例为9.9992%。值得一提的是,尚势资本投资过睡趣科技。李一舟称,“创业公司被收购后,作为副总裁,负责产品和供应链,帮助过另一家小米生态链拟上市公司,1年半销售额过10亿元”。AI课程群疑被解散从清华博士到“创业的公司被收购”,李一舟的早期经历亦算是顺利。此次,引起公众好奇的“199元的AI课程卖了5000万元”事件,将李一舟推至聚光灯下。不过,李一舟的AI课程群却疑被解散。一张网络截图显示,一舟AI人工智能实战训练营B已“无法在已解散的群聊中发送消息”。有网友甚至说,李一舟的AI课程是诈骗。记者通过B站看到了李一舟的部分AI课程内容,发现课程其实是对大模型、AI、ChatGPT概念、入门知识的梳理和讲解。严格意义上说,清华美院毕业的李一舟对AI专业知识也是门外汉。但李一舟的核心词是:设计和用户体验、AIoT、创业干货、副业落地。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认为,AI课程其实是收消费者的智商税,抓住了部分消费者焦虑未来、渴望新知的心理。“从卖课经验看,一部分讲的是‘创业艰辛和融资逻辑’,另一部分就宣传‘上完课半个月搞定融资’,知识与情绪的差别可能就造成了课程的大卖。本来,从用户体验上讲,学知识本来就很累人,谁愿意付费受累,但’上一次AI课就能跟上时代、不被淘汰‘的宣传,则抓住了现代人的焦虑心理。”步日欣说。李一舟也在视频号上表示,普通人无论是否通过AI赚钱,但都必须跟上时代,否则饭碗可能不保。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三星将于2025年推出"SAINT"3D芯片封装服务 为量产HBM4做准备

三星将于2025年推出"SAINT"3D芯片封装服务 为量产HBM4做准备 就三星 3D 封装的细节而言,它是 2.5D 方法的后继者,这一次,这家韩国巨头不再使用硅插层来连接 HBM 和 GPU,而是决定通过将多个芯片堆叠在一起来实现垂直整合。三星计划将其称为SAINT(三星高级互连技术)平台,并将封装分为三种类型:SAINT-S、SAINT-L 和 SAINT-D。它们都处理不同的芯片,如 SRAM、Logic 和 DRAM。与传统的 2.5D 相比,三星的 3D 封装技术具有多项优势。通过垂直堆叠,该公司成功地缩小了芯片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垂直堆叠还能减少碳足迹,这也是广泛采用该技术的另一个好处。韩国媒体称,三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三星代工论坛 2024"上展示了这项技术。这是该公司首次向公众展示这项技术,因为英伟达(NVIDIA)和英伟达(AMD)宣布将推出各自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硬件。由于 3D 封装将与 HBM4 一起使用,预计三星的服务将与英伟达的 Rubin架构和 AMD 的Instinct MI400 AI 加速器一起亮相。三星还计划到 2027 年发布"一体化异构集成"技术。这项技术将实现统一的人工智能封装,集成商无需处理单独的封装技术。在苹果之后,英特尔在其轻薄设计(如 Lunar Lake CPU)中采用了非常以 SoC 为中心的方法,而 AMD 也在垂直堆叠领域非常活跃,其独特的 HBM、MCD 和 3D V-Cache 堆栈横跨多个芯片,可以广泛满足从消费市场到企业市场的各种客户需求。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