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在汉藏之间》作者: 王明珂

《羌在汉藏之间》 作者: 王明珂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88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详解川西羌族历史文化 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聚十余年田野研究之力,深入羌民千年根脉。 从汉代河湟西羌、唐代西山诸羌、明清羌民,到当今羌族,羌何以为“羌”? 深谷村寨到街市城镇,孟获后代或大禹子孙,白石信仰与端公唱词,当代羌族身份认同何在 ? •民族史与民族志写作范本 “一截骂一截” “毒药猫” “英雄祖先历史心性” “弟兄民族历史心性”,众多创造性历史人类学论述。 以羌民研究实践边缘视角,剖析华夏的融合演进,诘问“民族” “文化” “历史”之新解。 •经典再版,全本修订,新增长篇序言 《羌在汉藏之间》初版由中华书局于2008年推出,现已断版多年。当年出版时正遇汶川地震,举国哗然,汶川、北川、理县等地也因此为大众所知。此次再版全本修订,新增万字长序,及30幅彩图,带领读者走入震前的川西田野。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众多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三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现实,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 #历史 #文化 #羌族 #民族 #人类 #人类学 #历史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作者: 保罗·斯托勒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作者: 保罗·斯托勒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薄荷实验 副标题: 先驱让·鲁什的田野与民族志研究 原作名: The Cine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译者: 杨德睿 出版年: 2025-1 “让·鲁什故事的故事,吟游诗人传说的传说” 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大师,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五部流传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会的民族学家先驱之一,但其民族志作品却罕为人知。尽管在人类学与电影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性。已有的对于鲁什的评论实难谓完整,大多是立于真实之外的省思。 作为同样以研究桑海社会生活为职业志向的人类学家,本书作者保罗·斯托勒关注的主要是鲁什的民族学成就。他重新走过鲁什的桑海之路,跃入桑海历史、政治、社会变迁、法术与神灵附体的真实之中,由他讲述鲁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当不过了。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尼日尔的桑海人的社会文化向度。 循着鲁什的“真实电影”和“共享的人类学”,我们将走向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在那里,我们不仅遇见他者,也将遇见我们自己。 #电影 #人类学 #民族 #民族志 #理论

封面图片

《穆旦传》作者: 邹汉明

《穆旦传》 作者: 邹汉明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新生的野力 出版年: 2025-2 页数: 460 ︎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兼诗歌评传 作家邹汉明历时十七年心血之作 ︎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最早开拓者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王小波谈穆旦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 ︎装帧设计:多页彩插-60幅珍贵历史图片 平脊精装 墨绿橙红青春撞色。印制精良;内文选用优质双胶纸张,易于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兼为穆旦诗歌评传,全书以穆旦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结合他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完整叙写了穆旦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也写出了一个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努力不懈、为现代汉语的成熟而建立的不朽功绩。同时,作者追踪勘测了他那些不朽诗歌的源头。 ︎穆旦是现代汉语诗歌领域极出色的诗人。他早早地就决定了,这一生要为汉语服务。书稿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家世与早期的求学经历;二是西南联大时期;三是抗战以及抗战胜利后的创作与生活。借助于档案、采访资料、抗战史、回忆录、日记等,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并详细而有深度地书写了一个诗人以及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的一个民族的传奇。 ︎诗人是种族的触须(庞德语),穆旦更是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诗歌。他献身语言的这一生,应该像纪念碑记住英雄的名字一样,值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牢牢地去记住他。如同军人用剑服务于自己的祖国,诗人用语言服务了自己的国家。 #传记 #诗人 #诗歌 #穆旦

封面图片

《日本文化的历史》作者: 尾藤正英

《日本文化的历史》 作者: 尾藤正英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彭曦 出版年: 2010年03月 页数: 134 页 《日本文化的历史》内容简介:日本文化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现象本身,虽然也包括那些遗产和现象的,但主要是指对在历史上形成的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的整体,特别是对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或者特性给予关注、加以思考的概念。那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的意义更为相近。 在所谓日本人论、日本式经营论这些论述的背后,当然有对这种意义上的日本文化的关注。 #文化 #日本 #历史 #日本史

封面图片

《忧郁的热带》作者: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作者: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王志明 出版年: 2009-09 页数: 522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游记 #人类学 #文学 #人类 #社会

封面图片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作者: [美]詹姆斯·M.汉斯林(James M. Henslin)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作者: [美]詹姆斯·M.汉斯林(James M. Henslin)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 原作名: Social Problems: A Down-to-Earth Approach 译者: 风笑天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504 在社会学中,社会问题往往是令人激动、诱人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和世界要面对的重要社会议题,到影响我们自己现在和未来的事件和形势;从犯罪和生育问题,到社会阶层、种族、族群和性别不平等问题;从詹姆士·因西亚迪探索迈阿密俱乐部文化中的处方药滥用,到露丝·霍洛维茨以参与者的视角观察奇卡诺帮派,《社会学与人类生活: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 全彩)》将从多维视角帮助你清晰地分析社会问题,让你看到社会问题如何与人类生活相联系。 #社会学 #社会 #人类 #人类生活 #种族 #族群 #社会问题

封面图片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作者: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译者: 张云江 出版年: 2009-12-1 页数: 471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英语: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为英国人类学者马凌诺斯基于1922年出版的书籍,讲述了新几内亚岛东北部基里瓦纳小岛链的特罗布里恩居民的生活,是现代人类学的重要之作。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共二十二章,内容为马凌诺斯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东北方的特罗布里恩岛的田野调查,描述了岛上的“库拉”制度,[2][3]并且详细分析库拉的细节,如库拉中所用船只的选材、制造、巫术、仪典等。 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开头宣告,他的目标是重组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并且将他的发现传播给全世界。 #人类学 #人类 #文化 #历史 #学术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