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希腊人》作者: [英]詹姆斯·伦肖

《探寻希腊人》 作者: [英]詹姆斯·伦肖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原作名: In Search of the Greeks 译者: 郑惠中 出版年: 2023-2 页数: 548 本书通过对古代资料的广泛应用,介绍了古希腊社会的几个重要方面:宗教和思想,雅典民主,雅典社会,雅典戏剧,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斯巴达等,还介绍了希腊货币价值、希腊乐器和希腊历法的相关信息。 第一章讲希腊历史概要,第二章至第四章讲一些伟大的希腊传统:希腊宗教,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它形成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模式),以及希腊思想在自然科学、哲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第五章至第八章集中讲古典时期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座最强大的城市。从雅典社会,到这座城市对民主和戏剧的发明和实践,再到雅典最大的对手斯巴达社会。 #希腊 #历史 #思想 #宗教 #民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探寻希腊人(有书签)_英詹姆斯·伦肖Chinese_中译出版社.pdf

封面图片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作者: [英] 斯蒂文·朗西曼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 作者: [英] 斯蒂文·朗西曼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米斯特拉斯与伯罗奔尼撒的历史 原作名: The Lost Capital of Byzantium: The History of Mistra and the Peloponnese 译者: 谭琦 出版年: 2020-9 页数: 220 独一无二、填补国内空白的经典之作 备受推崇的拜占庭史、中世纪史权威学者斯蒂文·朗西曼 意图呈现“传奇之城”米斯特拉斯的完整历史 重现拜占庭帝国的暮日光辉 【内容简介】 1203年夏,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无人注意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大军正乘坐威尼斯人的船驶向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危在旦夕;也无人预见斯巴达谷地最辉煌的两个世纪即将随之而来。 法兰克人征服伯罗奔尼撒后,维尔阿杜安的威廉在斯巴达附近的山丘上建起一座巨大的城堡,它就是后来的米斯特拉斯极富传奇色彩的希腊城市。十年后,米斯特拉斯被转让给拜占庭的希腊人,渐渐发展繁荣,成为学术、艺术乃至欧洲文化发展的中心。它拥有拜占庭建筑和壁画艺术之精华,更是《浮士德》里古典世界与中世纪世界的交会地。最后,希腊以独立王国之姿崛起,米斯特拉斯却沦为一地废墟。如今,它是一座失落之城,被旅行者误认为是斯巴达,更被拜占庭史研究热潮中的历史学家忽视。 这是一部少有的以米斯特拉斯为中心的历史著作,斯蒂文•朗西曼爵士为我们讲述这座伟大城市的过去,重现拜占庭帝国的暮日光辉。 #历史 #政治 #拜占庭 #米斯特拉斯

封面图片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作者: [美] 罗伯特·贝拉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 作者: [美] 罗伯特·贝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译者: 孙尚扬 等 出版年: 2024-4-1 页数: 756 享誉世界的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这是他30多年孜孜矻矻的研究结晶,也是他的人生收官之作。 罗伯特 贝拉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 韦伯以来的宗教研究传统,系统而博学地重构了历史中的宗教。 以距今一万年为上限,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为下限,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宗教演变,渐次讨论部落宗教,上古时代的宗教,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宗教。 杜维明:“这本书受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 泰勒、汉斯 约亚斯和贝拉学生萧阳的高度赞扬。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可能是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对宗教的历史和哲学的研究至为重要的原创性著作之一。” 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评论道:“这部巨著是一位领军性的社会理论家的丰富的学术生涯的思想大丰收,他在从事这一令人讶异的项目的过程中,吸收了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贝拉首先要探寻的乃是在我们人类的自然进化中,仪式与神话的根源,随后则探寻直到轴心时代的宗教的社会演化进程。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他成功地对留存下来了的一些世界宗教甚至希腊哲学的起源做了独特的比较。在这一领域,我还没有见过与之同样雄心勃勃和包罗万象的研究。” #社会学 #人类学 #宗教 #社会 #文明 #演变

封面图片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作者: [英]霍华德·沃伦德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 作者: [英]霍华德·沃伦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六点图书 副标题: 义务理论 原作名: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His Theory of Obligation 译者: 唐学亮 出版年: 2022-1 页数: 367 在霍布斯的道德和政治哲学中,最受关切的主题是什么?针对道德和政治义务,霍布斯提出了何种洞见? 沃伦德将问题聚焦于一处:是什么赋予了人们按契约行事的义务。他提出,如果霍布斯想要论证公民应该服从市民法,那么他关于义务的理论必须拥有融贯的构造。沃伦德围绕《利维坦》这一核心文本,通过严密且深入的论证,拨开围绕在霍布斯思想周围的层层迷雾,令其义务理论得到清晰融贯的表达。 本书不仅在霍布斯研究领域树立了典范地位,其影响力更是延伸到一般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霍华德•沃伦德是英国著名霍布斯研究学者,194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PPE专业,其研究和编辑出版的霍布斯著作,在霍布斯学界以及政治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延伸至道德哲学、伦理学等领域。 ●本书与施特劳斯的同名专著并称霍布斯研究传统中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典范著作。 #政治 #政治哲学 #霍布斯 #道德 #理论

封面图片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一部哲学全球通史 原作名: HOW THE WORLD THINKS: A 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 译者: 赖丹丹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84 一部风格全新的世界哲学通史,一幅视野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从“轴心时代”到信息时代,从欧洲到东亚,从书写到口述,全景展现世界各地文化传统中的哲学积淀。 观照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镜鉴自我固有的信仰与迷思。 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前会长、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蓉蓉,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莎拉·贝克韦尔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在这部具有全球视野的开创性哲学作品中,作者在游历各国后,以文字记录的方式,为读者绘制出了一幅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人类历史上有着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内,有着书面记录的哲学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繁荣发展起来?这些早期哲学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对各自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西方世界所说的“哲学”在这个故事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 于是,作者从本书开始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广泛挖掘日本、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的哲学思考,以及我们知之甚少的非洲与澳大利亚早期思想家们的口述传统。他也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世界的思考更偏向个人主义?为什么世俗化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远低于其对欧洲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方式的深刻洞见,并关注异中之同,从而表明,我们通过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向着更加了解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通史 #哲学 #历史 #世界 #人类

封面图片

《人的尺度》作者: [美] 唐纳德·R.凯利

《人的尺度》 作者: [美] 唐纳德·R.凯利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副标题: 西方法律传统中的社会思想 原作名: THE HUMAN MEASURE:Social Thoughts in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译者: 邵六益 等 出版年: 2024-2-1 页数: 558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普罗塔哥拉 自然与习俗的关系是西方学术中的重要命题,法律思想史提供了观察其演变的舞台,Nomos是这幅历史画卷的中心词。“法”在希腊时期转变为人造的法, 超越了对自然的崇拜, 从而服从人法、服务城邦成为最高的道德;务实的罗马人将神法转变为人法, 法律与罗马城关联起来,成为“善与公正的艺术”的实践智慧;基督教在习俗与自然之间增加了逻各斯,奠定了两者间持久的张力: 一者以罪为基础,一者以恩典为基础; 一者是理性的世界, 一者是信仰的世界…… 作为西方法律思想史著作,本书并没有简单地以时间为经线,以法学学派和人物为纬线展开,而是围绕Nomos展开了一场谱系学的知识探险,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教科书”外的另一种选择。 北大、清华、上交、华政教授联袂推荐 本书勾勒出了西方社会思想中十分重要但不为法学领域之外的人士所熟悉的脉络,其核心观点如结尾所言:“这个人类世界,无论好坏,无论被统计学、技术、遗传学、精神疗法怎样改变,无论我们怎样认为或伪装,习俗之王 (King Nomos) 依旧统治着我们。”二十多年前在北大图书馆西文新书阅览室阅读本书时不断被其中微妙的论证和精彩的见解直击心灵的体验,在我阅读这一中译本时又浮现出来,我愿意将它推荐给所有对人的社会处境感兴趣的知识人。 #哲学 #思想史 #历史 #思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