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政治》作者: [德]西奥多·阿多诺 / [德]瓦尔特·本雅明 / [德]恩斯特·布洛赫 / [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美学与政治》 作者: [德]西奥多·阿多诺 / [德]瓦尔特·本雅明 / [德]恩斯特·布洛赫 / [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匈]格奥尔格·卢卡奇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译者: 谢俊 / 李轶男 出版年: 2024-11-1 收录了布洛赫、卢卡奇、布莱希特、本雅明、阿多诺、杰姆逊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家对美学与政治问题讨论的重要文章。这些思想成果对西方当代美学、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批判等诸领域都有巨的大影响,甚至可以说这一群体一同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二十世纪批判性文艺理论的基础、提供了最核心的概念和方法论体系,其影响力覆盖整个当代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原书主体部分共四个部分,分别为: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布洛赫和卢卡奇关于表现主义的争论;(二)布莱希特四篇反驳卢卡奇的小文章及本雅明所录与布莱希特的谈话;(三)阿多诺和本雅明关于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波德莱尔研究、技术再生产时代艺术的研究的四封通信;和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四)阿多诺批判卢卡奇、布莱希特的两篇长论文。 #论文 #美学 #政治 #政治学 #思想 #哲学 #文化 #文学理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雅明档案》作者: 德国瓦尔特·本雅明档案馆 编

《本雅明档案》 作者: 德国瓦尔特·本雅明档案馆 编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谭徐锋工作室 译者: 李士勋 出版年: 2019-9 页数: 240 这里可以看到的十三个小档案:精心琢磨、编排有序的手稿;为了组织知识而绘制的图标和彩色符号:摆设特别讲究、家具齐全的住宅、走廊和俄国玩具的摄影;来自托斯卡纳和巴利阿里群岛的明信片;细致的、设计独特的目录、卡片索引;每一平方厘米的空间都得到利用的笔记本;儿子的早期词汇和句子汇编;谜语和神秘的女预言家。所有这一切都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互相交织在一起。 瓦尔特•本雅明档案是最高的复合体,很有个性,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和古怪的。但它们都指向他的著作的中心。它们从他的档案里绘制了一幅作者的肖像。 #本雅明 #传记 #思想 #笔记

封面图片

《诗歌的坏时代》作者: [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诗歌的坏时代》 作者: [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贝贝特 副标题: 布莱希特诗选 译者: 黄雪媛 出版年: 2024-1 页数: 516 久违的德语直译本 多篇早期诗歌首次译介 准确还原布莱希特的好诗歌 译者黄雪媛万字导读 皮面软精装,烫字压凹工艺,30首精选德语原诗彩页 可能是目前为止收录最全的布莱希特德语直译本!他是汉娜·阿伦特眼中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那么“布 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日常巡察和呼吸”,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首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诗歌 #文学 #翻译 #布莱希特

封面图片

《政治的概念》作者: [德]卡尔·施米特 / 刘小枫编

《政治的概念》 作者: [德]卡尔·施米特 / 刘小枫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经典与解释·施米特文集 原作名: 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译者: 刘宗坤 / 朱雁冰等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92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最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刘小枫教授全新编订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什么才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识? 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就是划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本书收入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 《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Das Zeitalter der Neutralisierungen und Entpolitisierungen) 《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Theorie des Partisanen. Zwischenbemerkung zum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政治的概念》乃施米特最标志性也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作品,至20世纪末已有15个语种的译本,因为他在此书中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观点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就是对敌友关系的划分。《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时的附录,在1933年的修订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时,施米特增补了大量注释,撰写新序,附加了三篇“增补附论”,成为《政治的概念》一书的定本。 同年,施米特发表《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从19世纪源于西班牙的游击战讲到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游击战理论和实践的天才发展,尖锐地提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该书副题表明其对《政治的概念》提供了历史证明。《游击队理论》在“9•11事件”之后更显意义,现已成为诸多学科的经典文献。 本书新增一篇德国汉学家什克尔与施米特关于“游击队理论”的对谈,展现1960年代末,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施米特对“游击队理论”的再思考。 #政治 #思想 #政治学 #法学 #德文

封面图片

《宇宙》作者: [波兰]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宇宙》 作者: [波兰]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Kosmos 译者: 杨德友 出版年: 2021-1 《宇宙》出版于1965年,是贡布罗维奇最后一部小说。维托尔德和友人福克斯在扎科帕内度假,一件琐事引起维托尔德的注意:一只麻雀被吊在电线上。他们在沃伊迪斯一家的公寓里租了一间客房,沃伊迪斯夫人是个沉稳的女人,她丈夫莱昂在别的地方工作。维托尔德在房间里又发现一根被吊在细绳上的小棍。小棍-细绳-死麻雀-树枝被联系了起来。混乱、无意义、死亡……这一切构成一个整体,那下一个是谁,为什么?两人尝试解决这个谜,但都归于徒劳。一切都是混乱,显得毫无意义,就像宇宙一样。 #小说 #文学

封面图片

《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

《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 作者: [加拿大] 菲利普·汉森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Hannah Arendt: Politics, History and Citizenship 译者: 刘佳林 出版年: 2007-4 页数: 276 这项新研究提供了对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的全新的、及时的重新评价。围绕着对阿伦特所有著作的中心主题的论述,菲利普·汉森同时向人们展示了她的作品对当代一些政治辩论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是汉森认为阿伦特对什么是政治化的思维以及什么是政治化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论述。在今天真正的政治面临着种种威胁的情况下,这一论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当代公民理性的基础。 在众多的主题中,汉森着重讨论了阿伦特关于历史及历史行为的观点、她的政治论述以及她对公共及私人范畴之间的区别的论述、她关于极权是最常见的“虚假”政治的分析以及她对待革命的态度。 本书对阿伦特在社会政治理论方面的贡献作了公允的、适时的重新评价,它将受到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学生及学者的欢迎。 #传记 #哲学 #政治哲学 #社会 #政治

封面图片

《费希特的伦理思想》作者: 艾伦·伍德

《费希特的伦理思想》 作者: 艾伦·伍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黄涛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565 定价: 9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伦理学名著译丛 本书于2016年出版,是英语学界一部对费希特伦理思想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作,也是艾伦•伍德教授在德国观念论的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作品。本书对费希特的代表性伦理学著作《伦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将《伦理体系》置于费希特知识学发展的总体背景下进行考察,并且涉及了它同费希特权利哲学或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 在这本书中,伍德教授讨论了费希特对意志自由的辩护,讨论了他对于道德原则的奠基、他的道德良知理论以及交互主体性的先验演绎,并且讨论了费希特有关自由理性的交往和理性社会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伍德教授强调和发展了费希特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激进主义,阐明了费希特的立场和论断对于当代哲学的启示。本书通过对费希特伦理思想的讨论表明,在伦理思想史上,费希特仍然是一位重要的作用,并且是19世纪大陆哲学发展史上的最为重要的学者之一。 #费希特 #思想 #自由 #哲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