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

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日本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日本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单一的、纯粹的民族的呢?那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日本的历史,而且有利于解决现代国际社会上出现的纯种民族意识、单一的国民国家意识、排斥乃至歧视异民族等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小熊英二,1962年生于东京,198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后来进入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综合义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专业就读,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著作众多。获奖作品为:《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1996年获得三得利学艺奖;《「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2003年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大佛次郎论坛奖;《为了改变社会》2013年获得中央公论礼新书大奖;《活著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15年获得新潮社小林秀雄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我们不知道「战后」。透过挖掘迄今未曾提到的战争记忆,精心追寻战后流通的语言和思想家们的言论,使「战后」的形象栩栩如生,照耀出我们

我们不知道「战后」。透过挖掘迄今未曾提到的战争记忆,精心追寻战后流通的语言和思想家们的言论,使「战后」的形象栩栩如生,照耀出我们的现在。当代所求,时代所动的书! 作者简介 · · · · · · 小熊英二,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著有《単一民族神话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谱》《「日本人」の境界――冲縄・アイヌ・・朝鲜:植民地支配から复帰运动まで》《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 《社会を変えるには》《生きて帰ってきた男――ある日本兵の戦争と戦后》。

封面图片

小熊英二_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_“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_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_2020.pdf

封面图片

本书考察了战后日本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论说,梳理了其从战败到1970年代初的变迁。所用史料涵盖了战后主要政治学者、政治党派、政

本书考察了战后日本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论说,梳理了其从战败到1970年代初的变迁。所用史料涵盖了日本战后主要政治学者、政治党派、政治运动的观点,不仅探讨了丸山真男、大冢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还涉及了宪法问题、旧金山媾和、战后史学运动、战后教育运动、安保斗争、全共斗运动等领域。展示了日本人在战后如何面对自己的战争经历和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和政治。#日本 #民族主义

封面图片

本书考察了战后日本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论说,梳理了其从战败到1970年代初的变迁。所用史料涵盖了战后主要政治学者、政治党派、政

本书考察了战后日本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论说,梳理了其从战败到1970年代初的变迁。所用史料涵盖了日本战后主要政治学者、政治党派、政治运动的观点,不仅探讨了丸山真男、大冢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还涉及了宪法问题、旧金山媾和、战后史学运动、战后教育运动、安保斗争、全共斗运动等领域。展示了日本人在战后如何面对自己的战争经历和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和政治。#日本 #民族主义 #社会学 #政治学

封面图片

民族的神话:欧洲中世纪的起源.rar

民族的神话:欧洲中世纪的起源.rar 简介:《民族的神话:欧洲中世纪的起源.rar》是一本全面解读民族的神话:欧洲中世纪的起源.rar的资料,包含丰富的知识点、案例研究和实用技巧。适合学习者深入挖掘主题内容,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标签: #民族#学习#成长#进步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国家、民族的界限竟是如此模糊、飘忽,超乎想像的善变!

国家、民族的界限竟是如此模糊、飘忽,超乎想像的善变! 中央吞噬地方,还是地方反噬中央? 帝国扩张带来的也许并非壮大国家的福音,而是对自身定义的挑战。   日本知名学者小熊英二,透过「检证近代日本对冲绳、爱努、台湾、朝鲜为主的『政策论述』」,试图探询「『日本人』的界限如何被设定」,质问暧昧难厘清的民族与国家界限,直探文化最核心、地域最本质,擘划出日本与其周边地区近百年来若即若离、纠缠难解的历史。   小熊英二表示,自19世纪中旬开始,日本帝国扩张的过程并非一以贯之,反而政策相对模糊,其统治下的冲绳、爱努、台湾、朝鲜的定位和人民因而摇摆不定,中央和地方相互映照、拉扯,反复辩论「何谓日本、何谓日本人」?指出了1879年以后,日本与周边地区的辩证中,国家与人民的概念是如何复杂而多层次,并详细分析各时期的政策、法律、教育方针,呈现出尚待我们明辨、厘清的幽微处,以及这些冲突与融合如何同时影响、挑战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定义。   《「日本人」的界限》梳理了以日本为中心,复杂多变的民族、国家面貌,探问日本百年来的殖民政策、国家与人民的本质,厘清近代东亚历史最难辨难解的一面。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小熊英二   196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和文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博士,现为庆应义塾大学总合政策学部教授,专攻历史社会学。1996年以《単一民族神话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谱》获得三得利学艺赏;2003年以《「民主」と「爱国」:戦后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获得每日出版文化赏、大佛次郎论坛赏;2013年以《社会を変えるには》获得中央公论社新书大赏。《活著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获得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赏。其他重要著作包括《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上/下〉》、《市民と武装 :アメリカ合众国における戦争と铳规制》、《清水几太郎:ある戦后知识人の轨迹》。他执导的311福岛核灾议题纪录片《首相官邸前的人们》已于2015年公开上映。 审订者简介 李文卿   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兼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台湾文学。中文专著有《共荣的想像:帝国.殖民与大东亚文学圈(1937-1945)》、《想像帝国:战争时期的台湾新文学》。合译有北冈正子著《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从弘文学院入学到「退学」事件,青年鲁迅的东瀛启蒙》等。 黄英哲   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人,现任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暨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台湾近现代史、台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文专著有《「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日文学术著作多部。 译者简介 黄耀进   内容力有限公司特约译者。共译有《东京审判》、《满洲国的实相与幻象》、《「他们」的日本语》;译有《乱世的牺牲者》、《歧视:统合与排他的日本近现代史》、《活著回来的男人》、《我住在日语》等书。 郑天恩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出版社日文编辑,现为内容力有限公司特约译者。译有《文明的游牧史观》、《凯尔特・最初的欧洲》、《最后的帝国军人:蒋介石与白团》等作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