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ebt Crises

Big Debt Crises 这是我看的桥水基金Ray Dalio写的第三本巨著 真是投资界宏观经济学的匠人 如果是伯南克的书努力在教会读者如何做美联储主席 那这本书就是在教全球央行和政策制订者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介绍了经典的债务危机的周期 形成的原因 发展阶段 对应的特征和后果 各个阶段典型的工具 - 当系统性重要的金融机构快倒闭怎么办 政策制订者不能陷入道德陷阱 必须快速行动 1. 限制恐慌和担保债务 2.给危机银行提供流动性借款给它 3.支持健康银行收购危机银行 4. 注资/国有化/承担损失 - 人们普遍误以为印钱带来通胀 不是 花钱才会 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流通是由货币+信贷构成 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人们的信心降低 信贷就会消失 央行印钱印钱是补足消失的信贷带来的资金缺口 - 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的资产估值很高 存款也稳稳的 所以看着很健康 但是当银行资金出逃 资产价值下降的时候 (硅谷银行)银行会有大麻烦了 - 最糟糕的泡沫不是来自高增长的通货膨胀 而是来自资产价格通胀的部分是由借贷和高速的债务增长带来的 -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贸易保护和反移民的情绪会高涨政府把责任责怪到其他国家 征收关税 并且限制移民胡弗政府也这么做过 移民如果失业了就要领救济 如果有工作就意味着本国人少了份工作领救济 不管怎样移民都是公众负担 -1930年前美国经济高速成长 带来了很多泡沫 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刺破了泡沫带来了经济的崩溃 那时候的美联储对于救援的反应还没那么快 导致了著名的Great Depression 由于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代表民粹主义的罗斯福上台 他就废止了美元的金本位 允许美联储大量印钞给银行提供流动性 1933年国会通过了证券法来规范证券市场 及银行法案成立了FDIC 给储户提供银行存款担保额度$2500(08年金融危机提升到了现在的$250,000) 在大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美国开始进入美妙的去杠杆阶段 1935年黄金期经济复苏 1936年由于担心再度出现泡沫而收紧带来经济衰退 - 次贷危机是怎么开始的: 贷款合同里面有个条款 如果借款人无法偿付最初几期的贷款 那放贷人必须把贷款买回来 经济好时不会发生 但在2006年12月美国最大的放贷机构披露借款人无法支付首次贷款 当投资人要求他们买回贷款时 该机构无法筹措这么多现金 于是问题越演愈烈 #看书 #投资 #金融书籍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阅读 #看书 Big Debt Crises

#阅读 #看书 Big Debt Crises 这是我看的桥水基金Ray Dalio写的第三本巨著 真是投资界宏观经济学的匠人 如果是伯南克的书努力在教会读者如何做美联储主席 那这本书就是在教全球央行和政策制订者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介绍了经典的债务危机的周期 形成的原因 发展阶段 对应的特征和后果 各个阶段典型的工具 - 当系统性重要的金融机构快倒闭怎么办 政策制订者不能陷入道德陷阱 必须快速行动 1. 限制恐慌和担保债务 2.给危机银行提供流动性借款给它 3.支持健康银行收购危机银行 4. 注资/国有化/承担损失 - 人们普遍误以为印钱带来通胀 不是 花钱才会 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流通是由货币+信贷构成 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人们的信心降低 信贷就会消失 央行印钱印钱是补足消失的信贷带来的资金缺口 - 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的资产估值很高 存款也稳稳的 所以看着很健康 但是当银行资金出逃 资产价值下降的时候 (硅谷银行)银行会有大麻烦了 - 最糟糕的泡沫不是来自高增长的通货膨胀 而是来自资产价格通胀的部分是由借贷和高速的债务增长带来的 -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贸易保护和反移民的情绪会高涨政府把责任责怪到其他国家 征收关税 并且限制移民胡弗政府也这么做过 移民如果失业了就要领救济 如果有工作就意味着本国人少了份工作领救济 不管怎样移民都是公众负担 -1930年前美国经济高速成长 带来了很多泡沫 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刺破了泡沫带来了经济的崩溃 那时候的美联储对于救援的反应还没那么快 导致了著名的Great Depression 由于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代表民粹主义的罗斯福上台 他就废止了美元的金本位 允许美联储大量印钞给银行提供流动性 1933年国会通过了证券法来规范证券市场 及银行法案成立了FDIC 给储户提供银行存款担保额度$2500(08年金融危机提升到了现在的$250,000) 在大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美国开始进入美妙的去杠杆阶段 1935年黄金期经济复苏 1936年由于担心再度出现泡沫而收紧带来经济衰退 - 次贷危机是怎么开始的: 贷款合同里面有个条款 如果借款人无法偿付最初几期的贷款 那放贷人必须把贷款买回来 经济好时不会发生 但在2006年12月美国最大的放贷机构披露借款人无法支付首次贷款 当投资人要求他们买回贷款时 该机构无法筹措这么多现金 于是问题越演愈烈

封面图片

《动荡时代》作者: [日]白川方明

《动荡时代》 作者: [日]白川方明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白川方明亲历日本经济繁荣与衰退的39年 原作名: 中央银行 セントラルバンカーの経験し 译者: 裴桂芬 / 尹凤宝 出版年: 2021-10 页数: 644 1.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亲历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近半个世纪的繁荣与衰退,还原重大金融历史现场,泡沫经济膨胀、泡沫经济崩溃后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破产、欧洲债务危机、东日本大地震……深挖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根源,反思日本高速增长后的经济及货币政策。 2.比起欧美,我们更需要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作为和日本毗邻的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近半个世纪里所经历的从繁荣到停滞的经历,对今天的中国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3.原作历时四年写成,译作历时两年精心打磨,丰富的参考文献,详尽的注释,通俗的表述,可以帮助普通读者轻松阅读大部头,深入理解文本,读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解大形势,捕捉新机遇。 4.这本书对中央银行的所有业务所作的全面完整的探讨,对于从业者、关心金融体系的经济学家、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监督部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日本经济曾因其活力和增长而备受世界羡慕,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崩溃后陷入长期低迷,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进一步下滑。白川方明自1972年入职日本央行,2008年到2013年担任行长,在这39年的央行生涯中,参与或近距离考察了日本高速增长结束后的重大经济和金融事件,包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泡沫经济、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2008年金融海啸、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还有围绕日元升值和通货紧缩的种种问题。 在这本书中,白川方明带领我们回顾了那个动荡的时代,站在货币政策决策者角度,以全球视野反思日本经济和货币政策,包括如何管理危机,如何与通货紧缩、日元升值、经济低迷做斗争,如何与政府、政治家、产业界、媒体等的沟通交流,等等。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经济从容应对不确定性、避免重蹈覆辙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此外,作为一国央行行长,从更高视角对货币、财政政策进行解读,对于普通人读懂政策制定路径,理解大形势,捕捉新机遇,也具有重要启发。 #经济 #政治 #经济危机 #历史 #金融 #日本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并呼吁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发布的通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上星期五(8月18日)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会议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中国央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据中国央行官网,央行星期一(11月27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报告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物价水平合理稳定。 报告还提出,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彭博社的报道称,外界担忧中国的通缩实质上已推高经价格因素调整的借款成本。近几个月来中国一直面临着不断加深的通缩压力,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人们担心通缩会推动实际债务负担上升,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根据彭博社近期的一项调查,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在今年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后,要到明年初才会再次调降利率。 2023年11月28日 7:53 AM

封面图片

#印尼新闻 普拉博沃计划清空农民债务

#印尼新闻 普拉博沃计划清空农民债务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表示,计划下周清除600万印尼农民和渔民在银行的债务。 据普拉博沃弟弟哈希姆透露,在1998年和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印尼农民和渔民对银行的债务达到平均每人1000万盾至2000万盾的水平。这些债务由于一直未被取消,导致这些农民和渔民无法再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统预计将在下周发布一项总统令,旨在清除这笔债务,减轻农民和渔民的经济负担。

封面图片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已通知国有银行将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转为利率较低的长期贷款,这是中国政府为降低经济衰退中的债务风险所做努力的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已通知国有银行将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转为利率较低的长期贷款,这是中国政府为降低经济衰退中的债务风险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原定于2024年或之前到期的贷款如果逾期,将被归类为 "正常 "贷款,而不是不良贷款,这不会影响银行的绩效评估。路透社第一时间报道了银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这些措施。 一位消息人士说,为确保银行不会因债务重组而遭受重大损失,展期贷款利率不应低于中国国债利率,并补充说贷款期限不应超过10年。目前,中国 10 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约为 2.7%,而一年期基准贷款优惠利率为 3.45%。 由于政策保密,这两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