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月球勘测轨道器发现疑似俄罗斯Luna-25的撞击坑

NASA月球勘测轨道器发现疑似俄罗斯Luna-25的撞击坑 日前 NASA 公布了一张观测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在 Luna-25 着陆前后月球表面某个位置出现了明显的撞击坑,这个撞击坑很有可能就是 Luna-25 造成的。 新陨石坑直径约为 10 米,具体位置是月球南纬 57.865 度、东经 61.360 度、海拔高度为 - 360 米,撞击点为 Pontécoulant G 陨石坑周围的斜坡内缘上,坡度大于 20 度。该位置距离 Luna-25 的计划着陆点即南纬 69.545 度、东经 43.544 度相距 400 千米左右。 当然基于严谨考虑,NASA 使用的词是 "陨石坑",毕竟没人确定这个是月球表面常见的陨石坑还是 Luna-25 造成的。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俄罗斯月球着陆器Luna-25坠落形成的陨石坑已确定

俄罗斯月球着陆器Luna-25坠落形成的陨石坑已确定 塔斯社30日从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新闻处获悉,来自俄罗斯的专家很可能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由2023年8月 Luna-25 月球着陆器坠落造成的陨石坑。科研人员研究了月球着陆器坠毁地点的照片,并计算了应该形成的陨石坑。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所谓的碰撞地点观察到的10米陨石坑显然确实是由Luna-25的撞击形成的。Luna 25号探测器于去年8月10日发射。按照飞行计划,8月19日发出制动脉冲形成预着陆轨道。 但制动引擎的工作时间比计划的要长,导致探测器撞向月球表面。

封面图片

据俄罗斯航天局报道,Luna-25 空间站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

据俄罗斯航天局报道,Luna-25 空间站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 图为月球背面的南极塞曼陨石坑。陨石坑中心坐标对应南纬75度、西经135度。 从地球上看不到的塞曼陨石坑是月球表面的一个独特物体,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它周围的竖井高度达到相对平坦的底部表面以上 8 公里。 所得图像极大地补充了有关该陨石坑的当前可用信息。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图像于1959年10月由苏联自动站“Luna-3”获得。 “Luna-25”借助ADRON-LR和PmL、ARIES-L仪器进行了观测。测量了来自月球表面的伽马射线和中子通量,并获得了环月空间等离子体和环月轨道气体和尘埃外逸层的参数。 https://t.me/JShangrong

封面图片

俄罗斯月球 25 号拍摄首张月球表面图像,位于月背南极附近塞曼陨石坑

俄罗斯月球 25 号拍摄首张月球表面图像,位于月背南极附近塞曼陨石坑 俄罗斯月球 25 号使用其 STS-L 复合摄像机拍下了它来到月球轨道后的第一张月表图像。这张图揭示了月球背面南极附近独特的塞曼陨石坑,坐标为南纬 75°、西经 135°。俄罗斯航天局表示,“月球 25 号”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船上所有系统均运行正常。 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于 8 月 11 日搭乘“联盟-2.1b”运载火箭在位于当地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计划于 8 月 21 日在位于月球南极地区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 这也是该国时隔 47 年之后重启探月任务,上次探月任务可追溯到前苏联时期的 1976 年,当时发射的探测器为“月球-24”号。而“月球-25 号”的计划早在 70 年代就已经被制定。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陨石与矿物的奥秘:科学家分析印度的Luna撞击坑

陨石与矿物的奥秘:科学家分析印度的Luna撞击坑 2024 年 2 月 24 日大地遥感卫星 8 号上的陆地成像仪拍摄的月球撞击坑卫星图像。地球上的撞击坑相对罕见;在地球撞击数据库中得到确认的世界各地的撞击坑不到 200 个。陨石坑的数量如此之少,部分原因是大多数陨石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后最终溅落到水中。在落到陆地上的陨石中,其撞击的证据也可能会被风、水和板块构造等力量抹去。在这幅由大地遥感卫星 8 号(Landsat 8)上的陆地成像仪(OLI)于 2024 年 2 月 24 日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新研究的Luna撞击坑的足迹该撞击坑因靠近一个同名村庄而得名。陨石坑宽约 1.8 公里(1.1 英里),外缘高出坑底约 6 米(20 英尺)。Luna坑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一个名为班尼平原的草原上。北面是广阔的白色盐漠卡奇大草原。这些低洼地区的部分地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淹没,卢纳火山口经常有水。研究人员利用 2022 年 5 月的干旱期从整个结构中采集样本。在岩石和沉积物中,科学家们检测到了几种在地球自然环境中并不常见的矿物。这些稀有矿物是在陨石撞击地面时产生的极高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的。研究人员还测出稀有元素铱的浓度异常高,这与其他撞击坑的发现一致。根据现场淤泥中植物残体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研究小组确定撞击发生在大约6900年前。陨石坑附近有一个古代哈拉帕人定居点的遗迹,但目前还不能确定撞击是否早于人类的到来。撞击坑在太阳系中随处可见,它们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了解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和卫星的大气过程和地下成分。例如,2021 年对火星的一次撞击暴露了一层水冰,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 相机)对其进行了成像。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火星赤道的埋藏水冰的地方这对潜在的载人飞行任务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科学家们还利用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任务提供的数据,研究了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上撞击坑的演变过程。除其他见解外,他们还发现了不同纬度的天气塑造土卫六表面的不同方式。Michala Garrison 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 Landsat 数据拍摄的 NASA 地球观测站图片。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SA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捕捉到奥德修斯号着陆器躺倒在月球上的画面

NASA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捕捉到奥德修斯号着陆器躺倒在月球上的画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2月24日下午1:57捕捉到了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名为奥德修斯(Odysseus)的Nova-C着陆器在月球表面的这一图像。奥德修斯着陆点位于南纬80.13度,东经1.44度,海拔8461英尺(2579米),图像对应区域宽 3192 英尺(973 米),月球北面向上。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奥德修斯登陆月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探索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是 50 多年来的首次软着陆,彰显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能力。奥德修斯停歇在南纬 80.13 度,东经 1.44 度,海拔 8461 英尺(2579 米)的地方,位于一个直径一公里的退化陨石坑内,当地地形倾斜度为 12 度。这组图像显示了奥德修斯着陆前(M172936310帧)和着陆后(M1463440322L帧)LRO拍摄的奥德修斯着陆点周围地区的景象。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奥德修斯计划是NASA的CLPS(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首次成功软着陆,也是50多年来NASA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演示首次在月球上运行。这张图片与页面顶部的图片相同,但没有箭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中部时间 2024 年 2 月 24 日中午 12 点 57 分在月球表面拍摄到了这张直觉机器公司的 Nova-C 着陆器(名为奥德修斯)的图像。图像宽 3192 英尺(973 米),月球北面向上。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由 Intuitive Machines 公司开发的 Nova-C 着陆器是月球探测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旨在向月球表面运送有效载荷,支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Nova-C 能够运载多达 100 公斤的货物,包括科学仪器和技术演示。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的艺术家效果图。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是一个重要的航天器,旨在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月球表面地图。LRO 于 2009 年 6 月 18 日发射升空,其任务是收集有关月球地形、温度、资源和潜在着陆点的重要数据。LRO 配备了一整套科学仪器,包括月球勘测轨道相机(LROC),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月球环境的了解,促进了未来月球表面载人和无人任务的规划。LRO 由  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管理 ,服务于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的该局科学任务局。LRO 于 2009 年 6 月 18 日发射升空,其七台功能强大的仪器收集了大量数据,为我们了解月球做出了宝贵贡献。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管理和运行月球勘测轨道摄影机 LROC。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令人费解的矿物组合"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令人费解的矿物组合" Procellarum 月海上的新鲜环形山 资料来源:NASA/GSFC/亚利桑那州立大学CE-5风化层样品01GP中含硅铁长石和硅辉石硅块的背散射电子(BSE)图像在铁长石、铁长石和类α-方石长石相周围光滑区域的相为无定形二氧化硅。Sft, seifertite;Sti,超石英;α,α-Crs-like -cristobalite-like。月球上布满了小行星撞击造成的陨石坑,由于月球上缺乏大气层和地质活动,这些陨石坑保持原样。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强烈压力和温度改变了月球岩石和尘埃顶层的成分,称为风化层,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风化层来拼凑月球的演化历史。根据计算机模型的估计,Changesite-(Y) 一定是在一次这样的小行星撞击之后形成的,根据计算机模型的估计,撞击可能会在任何地方留下一个 1.9 英里到 20 英里(3 到 32 公里)宽的陨石坑,具体取决于撞击角度。此前的分析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岩石的年龄确定为19.7亿岁。Y+REE与其他阳离子在changessite -(Y)中的对比,表示为每56个O原子中的阳离子。数据列于表1。(a) Y+REE vs Ca;回归方程为所示直线,拟合CE-5样品01GP的changessite -(Y)晶粒。(b) Y+REE与Na、Si和Mg、fe位原子在changesite-(Y)中的变化。镁、铁位原子包括镁、铁和锰。返回的嫦娥五号样本还含有以前已知的二氧化硅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镁铁矿和辉铁矿。科学家认为,这两种矿物很可能是在形成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的碰撞中沉积下来的,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是四个陨石坑中最年轻的一个,喷射物从该陨石坑中倾泻而下,落到嫦娥五号采样的地区。CE-5风化层样品01GP中玄武岩碎屑变址-(Y)的BSE图像。足总,铁橄榄石;Px,辉石;Pl,斜长石;Crs,方石英;Bdy斜锆石;有望,陨硫铁。众所周知,Seifertite 在小行星撞击的高压余震中会变成 Stishovite,但对于月球上的这些矿物,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研究报告的合著者、中国科学院的杜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月球表面覆盖着数以万计的撞击坑,但高压矿物在月球样本中并不常见。” “对此的可能解释之一是大多数高压矿物在高温下不稳定。”科学家表示,从理论上讲,镁铁矿和辉铁矿只有在比样品所见证的压力高得多的压力下才能共存,因此它们在嫦娥五号返回的样品中的存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组合”。今年五月,中国预计将发射下一次探月任务嫦娥六号,它将尝试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SPA)盆地收集样本。周三(2 月 6 日)《物质与辐射》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这项新研究成果。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