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非法隔断房问题,阿布扎比考虑给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为了解决非法隔断房问题,阿布扎比考虑给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阿布扎比已加大力度来打击别墅和公寓的非法隔断房,因为里面过度拥挤,但例行检查和严格执法只能在短期内缓解问题。 阿布扎比市政和交通部 (DMT) 表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正在探索长期解决方案,让低收入居民更容易获得经济适用房。 此外,阿布扎比政府还推出了超值住房计划(Value Housing Programme),鼓励开发商在交通便利社区开发租金更加合理的房子,比如单间公寓。预计到2040年,该酋长国将增加200多万居民,该计划旨在为新居民做好准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迪拜租户呼吁在打击非法隔断期间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合法住房

迪拜租户呼吁在打击非法隔断期间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合法住房 随着迪拜当局继续打击酋长国各社区的非法房间隔断和床位,居民们正在呼吁合法且负担得起的替代方案既能保证人们的安全,又能考虑到他们有限的收入。 对于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来说,合租房从来不是一个家,也不是一个舒适的地方;它们只是一个休息的地方。随着房租的上涨和工资的微薄,许多人在低成本的隔断房或床位中找到了解脱。然而,随着检查越来越严格,许多人被迫搬迁,往往是搬到其他酋长国,面临漫长的通勤和不确定性。

封面图片

迪拜严打非法隔断房,租户面临搬迁困境

迪拜严打非法隔断房,租户面临搬迁困境 迪拜市政府近日联合土地局和民防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隔断房。大量租户因此被要求立即搬离,其中包括许多低收入外籍务工人员,他们此前选择这些住房是出于经济考量。 突如其来的搬离通知 卡里姆和弟弟阿齐姆是轮班制的出租车司机,此前以每月1800迪拉姆的价格租住在阿尔里加一套两居室公寓的阁楼里。阁楼被分为两层,住着约16人,每人都有独立的小空间。“虽然不豪华,但对我们很实用,”卡里姆说。然而,迪拜市政府上周末的突击检查让他们措手不及,兄弟俩不得不立即搬离。 阿齐姆表示,他们两个月前才搬进来,中介告知这种隔间完全合法,他们对违规情况毫不知情。“房东从没提过这事。可能贴过通知但我们没注意到。完全没想到会突然被要求搬离。” 来自尼泊尔的美容院员工鲁帕曾以每月600迪拉姆租住在一个改造后的厨房里,那里挂着帘子并装有风扇。“我整天工作,只需要个休息的地方,”她说。现在,由于建筑检查认定存在安全隐患,鲁帕也被迫搬离,目前暂时借住在朋友家,未来居住成问题。 在手表店工作的比拉尔曾与其他五人合租一个被隔断的大厅。他承认,虽然知道这种隔断房不完全合法,但在每月仅有2000迪拉姆收入的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隔断是房东做的,我们没参与,”他说,“听说市政部门发过通知函,但我们从未直接收到过。” 安全隐患与加强监管 迪拜市政府表示,此次行动是由于阁楼、木质隔断和改造厨房等违规改建存在严重的火灾与安全隐患。在检查行动开始前,房东和建筑业主均已收到警告通知。 当局强调,此次行动旨在加强与业主的直接沟通,提高他们对住宅单元内非法或未经批准的结构改造(无论是临时还是永久性)所带来风险的认识,同时强调必须遵守建筑规范并拆除所有不合规的构造物。 迪拜当局进一步表示,此次行动并非针对居民,而是为了确保公共安全并保护基础设施。所有租户和房东若要对公寓进行任何隔断或改造,都必须依法获得必要的审批。

封面图片

亚马逊承诺投资14亿美元建造1.4万套经济适用房

亚马逊承诺投资14亿美元建造1.4万套经济适用房 亚马逊公司承诺向其住房股权基金投入14亿美元,继续支持西雅图、纳什维尔和华盛顿大都市区的经济适用房。该公司周二在博客文章中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在这些地区建造14,000套经济适用房,这使亚马逊的住房承诺总额达到36亿美元。2021年,该公司拨出约20亿美元用于低息贷款和补助金,与科技行业同行一起努力帮助降低住房成本,特别是在他们所在的昂贵的西海岸城市。批评者长期以来一直指责亚马逊和其他科技巨头引进高薪工程师,以高于当地人的价格聘用他们,从而加剧了地区住房短缺问题。

封面图片

迪拜严打隔断房后续:许多居民被迫迁往租金更低的酋长国

迪拜严打隔断房后续:许多居民被迫迁往租金更低的酋长国 迪拜各地严厉打击非法隔断房之后,许多居民无家可归。一些人现在搬到了沙迦或其他酋长国,因为这些地方的租金较低,但通勤时间更长,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艰难。 对很多人而言,合租隔断房从来都不是理想的选择,但考虑到经济条件,它们还是比较实用的。这些房间通常只够放一张床和一台风扇,但好处是离工作地点、公共交通站点和社区都很近。现如今,这些便利都不复存在。 “我省下了房租,但我更累了” 穆罕默德·伊尔凡(Mohammed Irfan)在JLT的一家餐厅工作,他原本在Al Rigga租了一间隔断房,每月租金1400迪拉姆。一周前,当局突击检查该建筑后,他搬到了沙迦的Abu Shagara地区,然后租下一间可容纳三人的房间,每月租金为700迪拉姆。 他说:“我确实省了一些钱,但现在我单程要花90多分钟才能到JLT上班。以前我步行3分钟就能到地铁站,现在,我得先坐公交车,再转地铁,有时还得从车站打车去上班。” 尽管不方便,但伊尔凡表示他别无选择。他说:“在迪拜一切都很方便。杂货店、药店和地铁都在楼下。由于通勤时间增加,我现在起得很早。上午10点半到公司的时候,我已经在路上花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被迫离开,那里太拥挤了” 玛丽(Mary)是德拉Al Ghurair购物中心的一名销售员,她之前和另外13人一起住在Muraqqabat的一套公寓里,在上周的打击行动后,她不得不寻找新住处。 她说:“我们当时每人大约需要支付800迪拉姆的床位费,一间房住12个人。现在,我和其他室友搬到了迪拜Al Nahda,然后和另外三个人合租一间房,每人1000迪拉姆。虽然这里住的人少了,但房租和交通费也在上涨。” “住在这里没有隐私,但这是我唯一能负担得起的房子。” “我女儿去学校更远了” 法里达(Farida)是一位单身母亲,在被要求搬离德拉区的公寓后,她只能带着十几岁的女儿搬到沙迦。 “我们之前在迪拜花1500迪拉姆租了一个小隔间。现在我在沙迦花1200迪拉姆租就能租一个大得多的隔间,但这里距离学校太远了。假期很快就开始了,女儿的通勤压力会小一些。一旦开学之后,我就得考虑女儿的上学问题,或者考虑给她换学校。” 呼吁提供经济实惠的住房选择 贾维德(Javed)是一家商场的销售员,在被赶出德拉区的隔间后,他搬到了沙迦的一栋合租别墅。现在,他与另外8人合住一间房,每个月只需给床位支付500迪拉姆。 他说:“我们很多人都只能勉强糊口,连2000迪拉姆的房租都付不起。当局应该提供一些合法廉租房给我们这样的人。” 搬进储藏室 送货骑手沙希德(Shahid)表示,他目前住在沙迦一套合租公寓的储藏室,租金为450迪拉姆。 他说:“这里没有通风设备,风扇也坏了。我只能给自己买个冷气机。我整天都在外面送货,晚上只是回来这里睡个觉。” “我之前住的地方也是隔断房,但更干净。现在我没什么可抱怨的了,毕竟省下了房租。”

封面图片

迪拜高楼火灾后续|幸存者盛赞救援工作,表示非法隔断房危害极大,且无法律保障

迪拜高楼火灾后续|幸存者盛赞救援工作,表示非法隔断房危害极大,且无法律保障 在迪拜码头住宅楼大火三周后,陌生人的善意正帮助这里的居民们重振生活。 6月13日“老虎大厦”Marina Pinnacle突发火灾,这座容纳3800多人的建筑让许多住户失去了一切。 许多获助家庭都非常感激好心人们持续提供婴儿床、手机充电器,并安排酒店式公寓等临时住所。 而这场火灾也使人们注意到该大厦内的公寓被隔断成多个区域,并且装有临时门,客厅里也排满了床铺。 住户表示,他们每月需支付2000至3500迪拉姆租用这些隔断空间,里面配备了一张床、衣柜和梳妆台以保障基本隐私。而那些仅有一排床位的“床位单间”月租约为1000迪拉姆。 迪拜市政府近期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遍布酋长国的非法隔断分租房。 当局警告房东不得私自加装隔断,因这类改造存在火灾隐患。 45岁的扎赫拉·菲内什(Zahra Finech)在附近一家摩洛哥浴场和水疗中心工作,她失去了所有财物,正忙于补办护照。 “我的家毁了,身份证、黄金、现金、衣服,所有东西都没了,”这位在阿联酋生活了八年的摩洛哥公民说,“我哭了很多次,感觉要疯了,我想回家,因为我攒下的所有钱都化为了灰烬。” 她与其他五名女性合租了一套一居室的分隔空间,每月支付3000迪拉姆。火灾发生后,管理该塔楼的业主协会表示,已按当局指示为受灾居民提供了临时住所。 直到那一刻她才意识到,没有租赁合同意味着她毫无法律保障。 “我现在要告诫大家‘别住隔断房,别签口头协议’,”她说,“一旦发生火灾,没人能帮你。你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我每月按时交租,拿到收据就以为合法。但咨询律师后才知道这根本不算有效合同。” 许多低收入者都面临类似困境。他们月薪仅3500至5000迪拉姆,半数收入用于支付房租,大笔汇款回家后,每月仅剩500迪拉姆度日。为省去通勤费用和时间,他们选择蜗居在工作地点附近的隔断公寓里。 40岁的黎巴嫩餐厅厨师苏阿德(Souad Jaafro)因丢失了证件、现金以及为子女和父母购买的礼物,不得不搁置七月的度假计划。 “两年没见家人了,我给他们买了那么多东西。月薪3000迪拉姆,其中1500支付床位租金,还要寄钱回家,剩下的钱只够吃饭。现在怎么去度假?我必须从头开始。”

封面图片

圣地亚哥另一个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新项目,4230万美元建的经济适用房,5座3层楼公寓,96套房间(包括1居到3居),但不免费,入住

圣地亚哥另一个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新项目,4230万美元建的经济适用房,5座3层楼公寓,96套房间(包括1居到3居),但不免费,入住者需要把收入的30%作为房租。以前安置无家可归者都是住收容所,无隐私,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去住,宁愿住街上。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