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联酋通过社交媒体找工作?小心高薪骗局!

在阿联酋通过社交媒体找工作?小心高薪骗局! 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发布职位信息和广告的热门渠道;然而,诈骗者正利用求职者的期望,通过提供承诺高额回报的虚假工作机会进行欺诈。 阿联酋内政部通过其数字安全部门向公众发出警告,指出利用社交媒体诈骗求职者的欺诈公司数量激增。 “随着社交媒体作为广告和招聘关键平台的增长,虚假公司找到了欺诈的沃土,利用求职者的愿望进行诈骗。”阿联酋数字安全部门副主任Saeed Al-Shabli少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解释说,这些诈骗者利用在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和X等平台上发布广告的便利性,推广诱人的工作机会,这些机会通常承诺高薪,且不要求经验或资质。 “他们通常以招聘流程为由收取财务费用,如培训或合同认证,并要求提供敏感个人信息,这可能导致身份盗用。”他强调这些骗子制造紧迫感,说服受害者必须迅速行动以确保获得工作。 另一位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诈骗分子冒充经认证的招聘机构,诱骗求职者为不存在的工作机会支付费用。公众必须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敏感数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社交媒体高薪招聘?阿联酋警方提醒:可能是诈骗陷阱

社交媒体高薪招聘?阿联酋警方提醒:可能是诈骗陷阱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求职招聘的重要平台,不法分子正利用虚假高薪职位诱骗求职者。 阿联酋内政部数字安全部门近日发出警示,针对社交媒体上冒用知名企业名义行骗的虚假招聘广告激增现象,提醒公众保持警惕。据阿拉伯媒体《海湾报》报道,数字安全部门副主任萨义德·阿尔·沙布利少校在接受内政部《警察社会》杂志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虚假公司提供了诈骗温床,他们专门利用求职者的迫切心理实施犯罪。" 沙布利少校指出,诈骗分子通过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和X等平台大肆发布"高薪低门槛"的诱人职位,利用伪造的企业账号和精心设计的视觉素材提升可信度。"这些骗局通常以培训费、合同认证费等名义索要钱财,并窃取受害者敏感个人信息。"他特别强调,骗子会刻意制造紧迫感迫使受害者快速决策。

封面图片

谨防受骗阿联酋超过50%的居民是钓鱼网站受害者,近20%成为社交媒体诈骗目标

谨防受骗阿联酋超过50%的居民是钓鱼网站受害者,近20%成为社交媒体诈骗目标 阿联酋网络安全委员会透露,2023年第三季度,54%的人成为钓鱼网站的受害者,19%的人成为社交媒体诈骗的目标,56%的企业和公司遭遇数据泄露。 根据该委员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骗子主要是通过钓鱼网站、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诈骗和即时信息骗局进行的。数据显示,19%的个人成为社交媒体诈骗的目标,而37%的公司实体成为其受害者。

封面图片

在阿联酋,有明显的纹身好找工作吗?

在阿联酋,有明显的纹身好找工作吗? 在阿联酋,有明显的纹身好找工作吗?一些专业人士给出了答案! 根据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阿联酋就业顾问的说法,纹身并不总是 “职业杀手”。这取决于从事的行业。 Luxeport Trading LLC 集团人力资源经理 Prem Balakrishnan 说:“在阿联酋,纹身并不违法,但根据行业和角色的不同,纹身仍可能成为招聘决定中的一个因素。在银行、医疗保健和政府等面向客户的保守行业,明显的纹身可能会被视为不专业。” 不过,Balakrishnan 表示,创意产业和初创企业越来越重视才华而非外表。 如今,在阿联酋,明显的纹身比十年前更容易被接受。S&K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执行合伙人 Elrona Silba D'Souza 说,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不是你的纹身。 她说:“许多行业对有明显纹身的求职者持开放态度,在这些行业中,纹身甚至可能会提升职位的观感(如创意或娱乐行业),或者完全没有影响(如科技或呼叫中心)。 禁止纹身的行业 有些行业依然保守。银行业、金融业、医疗保健业、政府和教育行业通常要求员工外表整洁、正式。在面对客户时,纹身也可能造成信誉问题,导致在寻求机会时处于不利地位。 虽然纹身不会取消个人的就业资格,但保持中立、专业的外表仍然是最重要的。

封面图片

阿联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违禁内容最高可罚款 100 万迪拉姆或入狱

阿联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违禁内容最高可罚款 100 万迪拉姆或入狱 律师表示,阿联酋居民如果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分享反社会和不道德的内容,违反该国的宽容和共存政策,可能面临最高 100 万迪拉姆的罚款和监禁。 根据阿联酋法律,分享、转发或分发禁止内容的个人与原始发布者承担同等责任。 阿联酋国家媒体办公室(NMO)本周表示,阿联酋的社交媒体用户必须坚持国家价值观和尊重、宽容和共存的原则。

封面图片

阿联酋"1迪拉姆"骗局

阿联酋"1迪拉姆"骗局 近日,阿联酋一企业遭遇“1迪拉姆”骗局,诈骗者使用其标识和产品图片骗取客户钱财,导致该企业销量暴跌90%,面临严重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据该企业CEO谢赫鲁兹透露,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推出虚假优惠,诱骗受害者填写信息并支付1迪拉姆。多名受害者损失惨重,包括出租车司机和普通居民。尽管部分受害者已向银行报案,但追回款项困难重重。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诈骗者利用AI和ML技术部署恶意软件,如PixPirate,窃取网上银行凭据,对移动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谢赫鲁兹团队正积极警告买家和客户,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当局虽已关闭部分虚假网站,但诈骗行为仍十分猖獗。

封面图片

阿联酋: 因在社交媒体上销售假币、诈骗居民而入狱

阿联酋: 因在社交媒体上销售假币、诈骗居民而入狱 联邦首都检察院对一伙犯罪嫌疑人展开了调查,他们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推销假币来诈骗个人。他们声称这些货币是真货币,并提供高达以下折扣 调查显示,这些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媒体以高达实际货币价值 50% 的折扣引诱感兴趣的人。 PS:贪小便宜的后果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